谈太极拳的性命双修之道

功夫秘籍 2013-02-14
随着近几年太极拳研修层次的逐步加深,我们对太极拳内涵的共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健身,其“修身立命”之道,正成为今后发展太极拳的一个主流。这也应该正是太极拳的本来面目。什么是“修身立命”呢?《性命圭旨》开篇曰:“夫学之大,莫大于性命。”性命二字乃真丈夫毕生功德。又曰:“天窍圆而藏性,地窍方而藏命。禀虚灵以成性,中天地以立命。性成命立,其中有神。命蒂元气,性根元神。潜神于心,聚气于身。其中有道。”“性命”二字于中渐露实际:在内不过神气,在外只是身心。神气皆是先天真如之灵。超凡入圣,无有生灭。“性命”始终不离这个。身心皆是后天有形之物,易落入皮相,故有生老病死四苦。因此其书又曰:“命有身累,则有生死。性受心役,则有去来。有生死,不能至命也。有去来,不能尽性也。”此指“假我”用事,灵性蒙蔽。属“顺则生人”。“贤人之学,尽性而立命”。此指假借身心为器皿,经“真我”主事,方可“涵养本原,救护命宝”。此属“逆则成仙”。故“修身立命”即指性命双修。自杨禄禅公将太极拳术普传天下及今,人们多知此拳是一种深奥特殊的内家拳术,却少有体会这与众不同的技艺自身所蕴涵的根本与古之道家文化性命之学有紧密的联系。想天地之间,不过一阴一阳。对待流行,在乎一动一静性命之道,自然也不能有所偏倚。虽说先天一气于虚极静笃而来,但须心净神明。可身体阴阳若是失调紊乱,又谈何来的心境清定?不做此想,不行此规,终究一介武夫。《大小太极解》说得好:“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之拳。”所谓“太极之拳”非止一名耳,实际讲的是一个理,行的是一个道。太极是理,此拳是道。宋明理学讲理气,实际就是体用之关系,阴阳之无别。明此,亦可明理道。是以,太极拳之形成意义,及其自身的内外结构(理、气、体、用)都是唯道而是从的。道就是万物生化的规律,不变的定律。这种生化的规律又是由阴与阳共同来体现的。在道家而言,人的身心,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无论是从内到外,还是从有形到无形等等,个体也好,整体也罢,或是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都离不开阴阳的属性。只有将阴阳有机的媾造,才能有所大作为。这正是道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具体实际的宇宙观,身心观。真正的“道家太极”起始入手并不是架子,而是无极桩。《无极歌》唱道:“无形无象无纷,一片神行至道。参透虚无根蒂固,浑浑沌沌乐无涯。”此诗既可以作为习练无极桩的心髓,言明无极桩的重要意义,还是道家最高境界的表现。正如老子所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意义可谓深远(《道德经》有显密二义)。这在《太极图》的顺道两层意义上已经寓示了。另外,《太极拳论》开篇曰:“太极者,无极而生。”从显义上看,这是易理的说法,即道的规律。从隐义言,其不仅是“理”,也是指明了太极拳的修习次序——无极开始的重要性。我曾拜读过四川陆潜川先生的文章,其中的“十方无极裆”就是“道家太极”无极桩的精髓。我们犹龙派的“定势八法’亦是如此。我在《犹龙派太极内涵初探》一文中已经备述。“无极”虽是没有形象,但无极桩是借后天返先天,所以,外要有法度,内亦有法度。法度无偏太极全。往那任意摆个姿势是不行的,没有法度就不会有“月降日升,斗转星移”等等的自然现象。法度是道体(隐),也是道用(显)。体用互转(实际仍是一个),内外一致,内里效应自发。这个效应不是别个,就是那丹家所言的“一阳来复”,“活子时”,“地雷震动”等等譬喻。法度的关键在我犹龙派的“太极歌”中说:“混元一气在吾先,始在阴阳未判前。须先规中求大道,洞明此理入玄关。”学道之人都知道,“玄关显现”乃是修习境界的大关键。古人譬喻玄关不仅有位置(假)和无位置(真)的说法,而且真玄关实际指的还有两个,一个就是这先天一气,另一个就是那先天灵光。当然,两个玄关没有高下尊卑之分,只不过是入手的途径不同罢了。这也正是道家流派纵横,南北两派有别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春真人在《金丹密旨》中说的“性根命蒂”,就是两处玄关的美称。先天元气生发后,就如有了通往朝圣拜祖道路的令牌,可以真正的踏入“众妙之门”了。太极拳真正的性命双修也从这里开始了。此时,虽曰“得其一,万事毕”,可“一”为万象更新之始,真正的先天大道才刚刚起步,须得一路下去,直达于“九”,才是了达性命的最后关头。因此,万事是相对于先天的后天诸事而言的。所以,不会善用这个“一”,也只能是停滞于“常似醉”的阶段,终究归于梦幻泡露。更有甚者,还能坏了身体。道是修行至品,亦是杀人利器。所以古人说:“修行如履薄冰,不可一刻疏忽。”故要虚心笃行,如履薄冰,不可满足,懈怠。太极门讲究“心若太虚,体若太极”。“太虚为体,太极为用”,各太极拳派尊奉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真正内涵就是这个。孙禄堂老先生在其《孙禄堂武学录》中言及“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无有分别,皆是缘一而发”的阐述实在是精辟极了,真是近代实修实证的真人一位。捧及“孙式太极”的演练遗照,神形意气都是从养护“一”的法度上体现的。所以有别它家,另辟一门,不似现今之人把动作做得多优美高雅,改良得落落可观,实对内里一无所知,一无是处,一塌糊涂!道家之学讲一个见素抱朴,神韵内养,以内主外,以外养内。太极拳大道只有这个样子,才近乎性命之道。太极门的祖师传下的养护之法讲究“心髓”没有一定,因人而异,因缘而生。法无定法,不仅是上乘境界的表现,也是修心炼己,无住无行的始终根本。后世所传的太极拳术就是源于此,只不过渐渐的因人而异,学而后化了。此学而后化又分做两途。一个是纯粹的演变成技击,练的是后天气血功夫。《杨氏传抄老谱》中的“太极血气解”说得够明白了。另一个是借拳术强化神慧,顺遂血气,借后天气还先天气。即所谓的“八门五步十三势”者。透彻一点讲,这应该称为“易理派太极”。本人只能言及于此。因为,历史久远,社会气候,个人禀赋,道法机缘等等所导致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我们个人及丢失了的那段历史所遗留下的空白,都无法随便臆测的。所以,我是从道家太极上来看待的。而且,我也无诋毁他家的本意。孙禄堂老先生是“易理派太极”。即由拳入道、证道、得道,了达性命的一代宗匠。以先天气为根本,配以符合法度的形动,在真意的主宰下(真意乃宁静致远,诚敬笃厚之意),如揉面一般,让心身神气融和到一起。这样,先天气就会逐渐的替换内外的一切杂质,与身中的经脉关窍渗透融和。而身体的“柔弱”变化亦使得内里的神气充盈,无过不及,不寒不燥。身顺心奉,气脉宣发,于行立坐卧诸处安静恬然。那先天一点灵光(性根)自然不求自显。间或如水映日光,晃耀额前瞬间,间或如蓝电现于晨曦。终有一日,神光大定,恍似顿入无染处所。如此,皆是道家的自然之道。到了此时,其人身体气血平和,来往坦泰,心境亦是深远莫测。物来则应,物往则随,不假做作,不思人为。于红尘大冶之所在,坚定我道心清幽之致远。古人说“人情即道情”,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都有这一层含义。孔孟宣扬的“人道”根本就是这个。内外同练(炼),气光同见;身心若一,阴阳一体,这就是太极,这就是金丹。金者,坚真不坏,破执利器。丹者,阴阳一体,不偏不倚。故最上一品丹法道破“丹本无丹,没有方圆” 的天元本质。与佛家大乘究竟终无分别。我就是丹,丹就是我。如此才是拳名太极之根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