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贵:传承傅山文化,发展山西武术

武术流派 2013-07-29

功夫资讯网讯 2013年7月26日至29日,由山西省体育总会主办,山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太原市体育局和太原市体育总会承办的2013年傅山杯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山西省第二十八届传统武术、散打擂台锦标赛于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和中华傅山园隆重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县)代表队,各武术馆、校,各武术社团,各行业体协,大专院校,俱乐部及新加坡、俄罗斯、亚美尼亚、智利、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94支代表队1200余在各个项目上进行激烈角逐。本次大赛总裁判长张希贵先生对大赛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傅山文化的传承和山西武术的发展发表了精彩论述。

张希贵,1937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柏板村,中国武术八段,国家级武术裁判员。历任山西省体工队武术教练、总教练,山西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会长,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山西省体育总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其“中华武术百杰”、“新中国体育开拓者”、“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先进个人”、“全国武术优秀裁判员”等荣誉称号,是“中华浑元武术”创始人。

张希贵自幼拜名师郝学儒先生学练少林拳械、岳氏连拳八翻手、王新午太极拳等;后拜名师申子荣先生学习形意拳、岳氏连拳八翻手、浑元一气功等;拜傅山拳法传人李思元先生学习傅山拳法,是山西傅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又向著名武术家沙国政先生学习八卦掌、通背拳、形意拳、太极拳对练等拳械,分别向形意拳各支派名家布学宽、赵永昌、李桂昌、杨吉生、王鸿、李三元、何福生等学习形意拳;随岳父杨隆柱学习绵掌、十手艺等。他博武修德,精研武学,著书立说,传道授艺,曾受邀中国武术协会创编形意拳械规定竞赛套路。出版《浑元散手拳》、《浑元形意拳》、《浑元鞭杆技击法》、《山西鞭杆技法精选》、《山西武术名人名拳录》、《傅山拳法》、《大悲拳》等十余部专著,合著《山西武术拳械录》等;参与出版发行30集《中国形意拳》(山西卷)录像带及光盘;出版发行形意拳系列教学光盘15套。经他训练过的队员,大多数成为国家优秀武术运动员,如武元梅、贾慧卿、巩铁练、魏素英、魏补全、孙国栋、赵星全、孟耿成、李巧玲、周玉芳等均在全国武术专业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刘定一、张智录、范国昌、刘金根、张西征、范彪良、乔云莲、李美荣、张静、张杰、李庚、陈朽、陈国伟、胡萍、张红梅、郑建平等均在国内传统武术比赛中取得佳绩;弟子中在大专院校有武术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有十余人。

张希贵遍访武术名家,博学多才,精通长拳、短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螳螂拳、通背拳、翻子拳、少林拳等拳械,对武术散打、武术推手、中国式摔跤等项目也颇有研究。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穷毕生所学,创立“中华混元武术”,广为传播,为众多武术爱好者所赞许。他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国际性赛事中担任裁判长、总裁判长工作,多次随中国武术团出访世界各国,并对来访的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进行武术培训,桃李满天下。他的事迹载入《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当代武林英豪》等大型工具书。张希贵从事武术活动60余年,是山西竞技武术的奠基人,并为山西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驰誉武林,蜚声海内外。

本次比赛是山西省第二十八届传统武术、散打擂台锦标赛。该赛事创始于1982年。山西省是形意拳的传播重镇。1981年,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成立,张希贵担任首任会长。当时,国家少有传统武术活动,山西省武协也只是重视武术专业队的训练,只抓竞技武术,缺乏民间的传统武术赛事。相对来说,传统武术更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理论技法,尤其是国外武术爱好者想要习练的几乎全是传统武术,并非竞技武术。因此,很多国外武术爱好者来到山西聘请民间老拳师区国外传拳,而国内却不重视传统武术的传承,很多稀有拳种濒临失传,长此以往,以后中国人想要学原汁原味的传统拳,甚至要跑到国外去学。有鉴于此,张希贵在研究会成立的第二年,就发起策划举办山西省传统武术锦标赛,每年举行一次。起初,参赛队员仅限于山西省,竞赛项目也仅限于形意拳类。为了突出传统武术的实战技击性,1988年开始,比赛加入了散打和散打项目。1994年开始,参赛运动员面向全国,项目也不仅局限于形意拳,而是面向传统武术所有拳种。自此,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逐渐增多,参赛运动员从首届的几十人,增加到每年都保持在1000人以上,并不断有国外的习武者加入,成为国内外武术爱好者交流技艺、增进友谊的良好平台,推动了山西省传统武术特别是形意拳的发展。该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28届,早已成为山西省品牌武术赛事。

张希贵认为本届赛事组织工作比较完善,和以往相比更具条理,山西省河太原市政府对比赛给予大力支持,场地条件、安保措施等硬件条件都优于以往,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竞技环境。多数参赛代表队领队、运动员都多次参加该赛事,能够较好掌握比赛规律、秩序,上下场都很有条理,整个比赛有条不紊,进程非常顺利,完全按照组委会预想之中进行。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较以往也有很大提高,无论是徒手、器械套路,以及对练和散打,都展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有些小运动员因习武年限短,还存在动作不规范、功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对于动作规范性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加强规范性训练之后,小运动员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一定水平的成年运动员再加强规范训练更可以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次赛事冠名为“傅山杯”,既是对太原历史文化名人傅山的纪念,更是对傅山文化的发扬和推广。傅山作为名医、书画家、文学家众人皆知,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人影响至深,而作为武术家却鲜为人知。早在1984年,张希贵从事中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时。山西灵石县捐献出傅山拳法清代古谱《傅拳图》。挖整成果在北京展出时,张希贵遇到了傅山拳法传人李思元先生,于是他虚心求教,向李先生系统学习傅山拳法,并和张耀伦、王立远、李有甫等根据李先生的演述,共同整理了《傅山拳法》一书,这是傅山拳法这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拳法最早公开发行的专著。进过多年的研究考证。张希贵认为傅山拳法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太极拳,比陈家沟太极拳的诞生最少要早50年,其拳势古谱,体用兼备,有极好的养生和技击价值,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此拳作为稀有拳种,传承极少,亟需传承推广。因此,张希贵肩负起傅山拳法的推广重任。四五年前,太原建造了中华傅山园,太原市副市长对傅山文化的推广极为重视,并给予大力帮助,傅山拳法也成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傅山拳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古稀之年的张希贵不遗余力,努力还原、完善傅山拳法,修订再版了《傅山拳法》一书,并于今年5月在太原成立了傅山拳剑培训班,传授傅山太极拳、傅山太极剑,有来自北京、太原、天津、安徽、山东的60多人参加培训。他们学会傅山拳法后,分别回到各地传授推广,使傅山拳法首次广传。本次赛事上,专门设立了傅山太极拳和傅山太极剑项目,是傅山拳法在大型武术比赛上的首次亮相。

张希贵

张希贵主编的《傅山拳法》一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