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起源有新说-张建方

功夫秘籍 2014-06-22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看法各持各的观点,然归纳起来,大致有“清陈王庭创拳说”,“明张三丰创拳说”、“宋张三峰创拳说”“唐许宣平、唐李道子等其他创拳说”。最近,还有人依据河南唐村发现的李氏家谱,提出了太极拳源于河南千载寺的说法,引起了武术界、学术界及史学界的高度关注。第一节:明张三丰创拳说持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代表人物为清末民初的太极拳家许禹生。徐禹生(1879—1945)一生酷爱武术,常年习练杨、陈诸式太极拳,研习过多家技艺,为提倡武术不遗余力。1912年任北平教育部专门司主事,1921年还出版过《太极拳势图解》一书。就在这本书中,许在书中所录的《太极拳经》篇末注道:“此系三丰先生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可就这一句话,在武林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按许此话的意思,是张三丰创编了太极拳,且王宗岳即为元末明初张三丰的弟子。自许书附会张三丰创拳的说法以后,其它太极拳书每每多征引附议,遂使此说流传广泛。据史书载,明张三丰,懿州(今湖南芷江县)人,名全,又名君宝,字三丰,元末明初行游道人。曾在湖北太和山(即武当山)结庐修行。不过《明史》和历经篡修的《太和山志》,都没有张三丰会拳术的记载,公元1723年编纂的《三丰全书》稿本以及到公元1844年重编出版的《三丰全书》里,也未曾谈及张三丰会拳术或创编过太极拳。太极拳创始于张三丰的说法,出现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太极拳在北京享有盛誉之时,代表人物即许禹生。此前尚无发现有类似的说法。据考证,张三丰为明初人,王宗岳为清乾隆年间人,两人相距了四百多年。可见张三丰传王宗岳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第二节:宋张三峰创拳说说张三峰是武当内家拳的创始人,其依据是清代黄宗義撰《王征南墓志铭》中所言:“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张三峰是怎么创的拳?墓志铭这样记叙:“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三峰以后的流传情况如何?墓志铭接着写道:“三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授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于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于四明。四明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皆各有授受。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天目传余伯仲、吴七郎、陈茂宏;云泉传卢绍歧;贞石传董扶舆、夏枝溪;继槎传柴玄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此铭系黄宗羲据高辰四撰王征南言行求为墓志铭,作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黄宗義(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清朝著名学者,时称梨洲先生。他还是位武技高手,受业于王征南。黄宗羲的季子黄百家,亦为当时的著名学者,习文之余也喜好研究武术,其师也是王征南。王去世后,黄百家作《王征南传》,并著有《内家拳法》留世。王征南(1614——1669)名来咸,字征南,为人机警、冷静,少从同乡单思南学内家拳法。其技深藏不露,非遇甚困则不发。凡搏人皆以点穴制胜,为当时有名的技击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明朝时期,浙江温州四明山一带,就流传着一种名曰“内家拳”的武术流派,代表人物为明嘉靖年间的张松溪,松溪受业于陈州同,陈州同从王宗授之,松溪以后的传承脉络也十分清晰。可见内家拳的存在与传承是无容置疑的。那么,内家拳是否就是太极拳呢?确有不少人持这样的观点!如前面提到的许禹生就认为内家拳就是太极拳的前身,并认定《太极拳经》的作者王宗岳就是张三丰(峰)的入室弟子。然而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黄宗義所撰《王征南墓志铭》明确指出张三峰是宋徽宗(1101—1126)时期的人,而王宗岳则为清乾隆年间人,两人相去五、六百年,怎么可能成为师徒关系呢?难怪后人评价许禹生是“疏于考证”。于是又有人提出,“王宗岳”与《王征南墓志铭》中提到的“王宗”同为一人,似乎这样一来,太极拳起源传承的逻辑关系就可以理顺了。殊不知更难说清明朝的张松溪怎么成了清朝人王宗岳的后人?于是有人又干脆把王宗岳说成是明朝人。这样颠来倒去,把原来很清楚的客观历史硬是搅得混沌不清。我们在探究太极拳的起源问题上,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一是我们所探究的太极拳,是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太极拳的渊源,包括陈、杨、吴、武、孙等一些不同的流派是如何产生发展的,而不是理论上、名称上的那些“称谓”;其二,太极拳固然属于内家拳,然内家拳不等于就是太极拳,我们毫不怀疑在浙江四明山一带确有名叫“内家拳”的武术流传,但这种内家拳与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太极拳有没有渊源关系呢?至少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因此我们只能说两者没有关系!其实这一点,在黄百家所著的《内家拳法》里已经说的非常明确了。第三节:陈王庭创拳说陈王庭,明末清初人(1600—1680),又名“奏庭”。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家沟,地名,在现河南省温县境内。据《温县志》记载,明崇祯十四年,即1641年时,正值壮年的陈王庭任温县“乡兵守备”,系武将领,曾率乡兵击退过攻城的“土寇”。明亡,陈王庭隐居家乡。晚年以造拳为娱。他曾作《遗词》,记叙了自己造拳的故事:“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间,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说陈王庭创拳,是因为在他所创编并流传下来的拳术中,具有许多前人所没有的形式和内容。1、把“拳术”与“导引术、吐纳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表现风格和特点。陈王庭把拳术中“手、眼、身、法、步”的运动方式与导引术和吐纳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将“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结合为整体一致的行动,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运动。这种运动形式,对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武术技巧,具有创造性的意义。2、创造了螺旋缠丝式的运动方式。陈王庭主张以拳术为表,以导引、吐纳为里,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丝式的方式伸缩旋转,通过上肢的转膀旋腕,下肢的转膝旋踝,中间腰胯部位的旋腰转脊缠绕运动,使意气沿着经络源于丹田而达于四梢,我国中医理论认为,经络发源于脏腑,布流于肢体,是人体气血的通路。若经络失和气血失调,则体征反常疾病发作,反之,若经络顺和则气血流畅,气血流畅则百病不侵,能使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正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运动方式,使太极拳具有了自身显著的特征,成为一种新的拳术流派。3、创造了无须护具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杆练习法陈王庭创造了以缠绕粘随为内容的双方有接触推手练习法,以锻炼皮肤的触觉和体内感觉的灵敏性。陈王庭创造的推手方法,综合了我国武术中“踢、拿、跌、打、摔”的实战技击方法,将原来“踢”和“打”技法中的有距离击打的技法演变成无距离的“抄提”和“推揉”,即“推”法。“推”法的出现,解决了实战技击演习中的场地、护具等防护用具的问题,使之成为随时可以练习的竞技训练方法。陈王庭还在推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出了“双人粘枪练习法”。这种持械练习法,采用“沾连粘随”的原则,缠绕进退,逼封掷放,疾如风驰,缓如行云。解决了不用护具也能进行实战训练的难题,为刺枪术的提高,开辟了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陈王庭创拳,受戚继光的影响很大。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曾列有三十二势古拳法招数,其中的大部分招法、包括名称,都被陈王庭收录在陈家拳经中。第四节:太极拳源于河南怀庆唐村千载寺说2002年,河南博爱县的唐村发现了一部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李氏家谱,修谱人名叫李元善,为李氏家族第十世人。就在这部家谱中,记载了有关太极拳源于千载寺的许多资料。千载寺,建于东汉年间,原名“无极寺”。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0年)改名为“太极庙”。文成帝年(452年)复称“无极寺”。东魏武定三年(545年)改名为“千载寺”。千载寺自唐代起即为“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圣地,从千载寺往东,有供奉“伏羲、文王和孔子”的“三圣祠”;再东有“太极宫”,系由太极殿、老君庙、药王殿以及八卦门练武堂等建筑群组成。由此可见,之所以说千载寺为“三教合一“的地方,实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千载寺、三圣祠和太极宫”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的文化建筑群,统称千载寺。据李氏家谱记载,唐村的李氏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山西洪洞县凤凰村迁至怀庆府(今焦作一带)河内县唐村的。明初的大迁徙,是中国历史上留有深远影响的移民大迁徙。明初时,经过长时期的战乱,中原地区居民流离颠沛四处逃散,以致大部分地区人迹稀少。刚刚取得皇位的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决定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山西洪洞一带有许多民众被迁往河内地区。除李氏族人外,陈家沟人的先祖陈卜,与陈王庭同时代的蒋发的先祖,以及后来以阴符枪闻名武林的王家先祖,都为前明移民。山西出发地名曰“大槐树”,河内怀庆府的千载寺,官府曾“设司驻员,迎迁分办”,为主要的集散地。从李氏家谱所披露的有关千载寺武功,太极拳源流,太极拳理论等方面的情况来看,主要是说明了以下几点:一、家谱编目中就有明确的武功及拳谱的记载。李氏家谱共编列有9个目。其中,第七目录为《无极拳论》《十三势功歌》《太极拳养身功谱》等。虽因家谱破残未保存有具体内容,但以后在唐村还是发现了据称内容完整的《无极拳论》:“无极养生功者,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论,无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但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气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亡,于此摄生之术,概乎未有谙也。惟三教融易,圣人独能渗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出归元,保合太和,总不外乎后天五行八卦之天理矣。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功能生一气者是也。吾练功探感之无极养生功乃人之无意无形,联先天极妙之主体,冲和之本始,阴阳动静之初源也。万物之生负阴抱阳,人之真元所从而来,灵明所从而抱,无极生太极矣。于此而与五行八卦元通,通则变,完全人身之阴阳而保此灵明者也。永人之天年,畅达人之血脉筋骨,欲从后天返先天,而卫生之术无极养生功者也。苟以异端目元远矣,无极养生功有百益而无一害,虽以之强吾氏族也,谓世裔贤徒大功练而远矣。谨此无极养生论焉。大明万历庚寅年(1590年)岁次春月于太室祠传拳训论”二、李氏族人入千载寺习武的情况李氏族人很早就有以从事武术行业为生的。五世李道明,在怀庆府开箭行,六世李从凉,文武皆功,八世李春茂,曾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学艺。李春茂的老师叫博公,所习武功有“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枪艺”等。李春茂学有所成,武艺高超,以至于千载寺道人也有向李春茂学艺的,比李春茂小12岁的道人董秉乾后来就成为了李春茂的“高门名贤”。李春茂生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享年九十有八,董秉乾生于明万历庚辰年(1580年),享年九十有九。董后来将自己的武艺传给了王堡枪的代表人物王仲锦。李氏后人中多有入寺习武的风气,李春茂的两个儿子李仲、李信,外甥陈奏庭(即陈家沟的陈王庭)三人一起到太极门学艺,且将所学武艺有所发展创新,据家谱记载:这姑表兄弟三人“太极门拜师结义,树志文武,兢功成名,创艺太极养生功、练、传十三势拳、通臂功。”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当时李仲、李信及陈奏廷并未向其父辈李春茂学艺,而是进了千载寺太极宫拜道人为师学的武艺,学后又创了“太极养生功”。也就是说李仲、李信及姑表兄弟陈奏庭,是在太极宫学了“十三势拳、通背功”后,结合通背缠拳,创编的“太极养生功”。三、“太极养生功”的创编,深受千载寺武功的影响由陈奏庭与李仲、李信共同创编的太极养生功,深受千载寺武功的影响。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三院原本就各有武功传授,千载寺传有“千载八势”,每势含八式,共计八八六十四式,其中第一式即为“金刚捣椎”。三圣门传有心意拳又称六合拳,太极宫传有十三势拳。观之当今陈式太极拳的动作,可知有的来自于千载八势,如“金刚捣椎”,有的来自于心意六合拳,如“通天炮”、“裹边炮”、“斩手炮”、“连珠炮”、“掩手横拳”、“火焰穿心”,有的来自于十三势拳,如“白鹤亮翅”、“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玉女穿梭”、“撇身捶”、“指裆捶”、“高探马”、“闪通背”、“云手”、“七星”等,还有的来自于通臂拳和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如“懒扎衣”、“雀地龙”、“当头炮”、“兽头势”、“金鸡独立”等,所以说,陈王廷、李仲、李信三人所创始的太极养生功其实是多种拳法的汇总,这门武功在陈家沟的传承和发展兴旺发达,最终演化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的陈氏太极拳。四、十三势拳源于千载寺太极宫研究李氏家谱的专家学者得出的一个最震惊武林的观点是:杨露禅学的十三势,并非是对陈式家拳的改变,而是源于太极宫的十三势拳。也就是说陈长兴教杨露禅的拳,是当年陈王庭所学于太极宫的十三势,杨露禅从陈长兴学拳的时候,陈家族人中还在习练世传的十三势拳,以后才渐至稀少以致最终匿迹。而杨家却继承了十三势拳,且在以后的传承中有所发展。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李氏后人李鹤林所留传的“十三势”拳谱,因为这套拳谱和当今之杨式太极拳谱几近相同。五、太极拳的理论框架由李春茂、李仲、李元善、李鹤林等人奠定在李氏家谱被发现之前,武林界普遍如同《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十三势歌》《打手歌》等为王宗岳所作,《十三势行功要解》等为武禹襄所作。然据李氏家谱及有关资料佐证,太极拳理论框架是由李氏后人形成的。雏形始于李氏八世李春茂,至李氏十二世李鹤林时基本完成。李春茂于大明万历庚寅年(1590年),是《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的著者,对十三势拳作了纲领性总结。大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又作《十三势论》,对十三势拳作进一步解释。春茂子李仲(1598年-1689年)历经战祸,远走浙江一带传拳,曾作《十三势释名》、《十三势行功心解》等文,对十三势理论加以发挥。李仲子李元善,即李氏家谱的修谱人,也是武林高手,“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十三势拳剑枪法,武堂训导名师。后返河内学府读习,文武双修。康熙年以岁贡考太学,先后开封府、济源、山西教书传拳,门弟数千。晚年助修李氏族谱,练养生功,资助为村开办武学堂”。及至元善孙李鹤林(1716年-1808年),在村中开有讲武堂,专业教武。李鹤林于大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作《太极拳论》、《打手歌》、《打手要言》等。至此,太极拳的理论框架基本构成。六、王宗岳为李鹤林的学生李元善嫡孙李鹤林一生以教拳为业,在唐村开设讲武堂。据《王堡枪谱》记载,汜水苌乃周、王堡六合枪传人王安民、王霖苍等都投其门下习艺。王宗岳也是李鹤林的学生。据唐村村民说,王宗岳是“山西老家”即是山西洪洞凤凰村的人,曾在唐村教过书,并在教书期间跟随李鹤林学习太极拳,抄录过老师的拳谱。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李鹤林七十八岁过生日时,王宗岳还特意送了金字匾为老师祝寿,上书“武元杰第”几个镏金大字,落款是“乾隆五十八年岁次王宗岳敬赠”。据说唐村上一点年纪的人都见过此匾,也都知道王宗岳向李鹤林学拳的故事。那么,王宗岳在唐村抄录的拳谱,又怎么会到舞阳被发现的呢?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第十世李元臣,即李仲的次子,李元善的哥哥,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双修,先后在安徽与河南舞阳传拳育弟。即从李元臣起,李氏族人就在舞阳开盐店并教拳。到了李鹤林一辈时,舞阳还开有盐店。李鹤林老后交儿子李永达经营,其孙子李嘉际还曾在舞阳开武院。故此,王宗岳抄本的《太极拳论》等拳谱从此地流出是合乎情理的。李氏后人李嘉际,文武双修,文品武德高尚,温县著名的大清文武翰林闫翠峰就出自他的门下。最后顺便说一下,李氏家谱修纂人李元善为李信的嗣子,李信就是李自成军中赫赫有名的智谋将军,他与红娘子的故事最为后人乐道。李信后被牛金星所害,成为李自成部有盛转衰以至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