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演练大会之感悟-郭素萍

功夫秘籍 2014-06-18
中国武术在线福建通讯员郑峰供稿:我学习杨式简化太极拳、剑、扇四年有余,套路总共有二十套。自去年国庆学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至今已有一年多。这一年时间,有时意念太重,急于求成,致使身体及四肢不松,蛮力不除,有时只顾外形,既不圆也不活,无法顾及内在,转腰不够,意守不住丹田。目前步子较稳,但双重现象时有发生。有些茫然,想打退堂鼓,认为混之拳太难练。有幸遇到张则理师傅(2013年10月19日荣获2013年"体彩杯"福建首届传统武术争霸赛福建省首届传统武术展比赛获得一等奖,荣获金牌一枚),耐心给我讲解拳理,反复示范,促我增强练好拳的信心。一切按张师傅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去练,逐渐使我认识到,练拳要意气神形同时练,缺一不可。根据我初学的水平,我的体会是不能想呼吸,不能想气,只能想开合,想动作,做这一个动作是要想好做下一个动作,不断地培养用意念支配动作,做到外形规范和顺,实际上这是一个由外入内的过程。本阶段还要努力完善习拳的第一阶段(根据林啸寅老师在顺昌县第三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理论培训的讲座)。太极拳入门要从放松入门,我感到放松是一门大学问,功力增长,内劲取得都是与放松息息相关的。放松时要内外一起松,不但放松肌肉皮肤关节,更重要的是使放松五脏六腑,和内在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心要松。松的前提是要静,送的结果是要沉,没有静就不可能松,能松必能沉,松又要节节贯穿,但松时手段还不是目的,松的目的是为了用。我得知在拳路中练松练功的具体做法是:在无极状态下,丹田气机感到饱满既往下沉,要松沉着从膝关节节节贯穿松沉松开到手,即上下左右,横向纵向同时节节松开,随后松胸肩。松腰膝,即身体放松,用意念指使 两背往两手呈十字形,节节松沉松开,且意念要出去,要有气势,命门与小腹自然形成对掌,上身意念要小,下肢意念要大,形成上虚下实,下盘稳重。放松时身体放松,即上下合左右合,手要有向外的松棚力 。即棚劲不丢,手最后松。眼神内敛丹田,身体脊柱和头要形成对拔,顶劲不丢,两胯腰胸肩,松沉内在要快,要整,要小,两肩和两腿松开内在也要快,要轻,要协调好,定势是松肩落垮,劲贯腰脚,形成两腿非常实在,上身非常虚灵,腰挎非常灵活,动作非常圆活。这样练拳把注意力更多的用在内脏器官的轻微运动上来带动外形劲由内换,内气潜转,注意转关处,丹田内转和气沉丹田相结合,以求内外一致。这样放松着练拳,内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上身。 我应按以上方法习练,往此方向努力。比如:用意不用力,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垂肘,松腰合跨,开跨圆裆,松沉松下松开,肩要向下向外松开等。听着都觉得懂会讲会看不会做, 那是口头太极拳,功夫上自己身才是太极拳,不经过深刻领悟,是很难做到的,真是一层功夫一层悟,一份耕耘,一份田,方法得当时关键,明师指点最重要。总之,我每次练拳都带着问题练 ,都有东西练,不断地完善内在功夫,规范拳架,性命双修,常练常新,大脑得以休息,由静而生动,身心愉快,身体畅美,真是趣味无穷,欲罢不能。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与老师的教导分不开的,当我的拳艺停止不前时,老师总是给我提出新的要求,促我不断地前进,当我练拳出偏差时,老师总是循循善诱的给予纠偏,毫无保留的给我传授拳艺(只是我许多做不好而已),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物流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何等的高尚,这就是传统的美德,这就是大师的风度,这就是师表的楷模。练习混元太极拳使我尝到了很多的甜头,肠胃功能得以改善,知道工作之余如何放松。习知做人做事要有度。身体状况由心性引起,也有望感兴趣的朋友们提前(35岁)进入内修,做到松---静---宁----定---慧。太极易学难精,时间的积累是基础,渐修、顿悟。太极拳如浩瀚的大海,是我终身取之不尽的源泉, 我越往里学,越觉得自己不足,学到的东西太少了,目前还处入门学习阶段,今后我要虚心在虚心,认真、认真再认真,拳不离手。活到老,学到老。 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道指教,明天会更好。太极拳是以练内功而达养生之目的,以练内劲为技击所用,要练养结合,练用结合,这才是太极拳。丹田一粒混元气,祛病延年体安康。一招一式不马虎,活泼天真在心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