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过招 “武”动海峡

武林动态 2016-05-06

两岸武者在展示兵器

跨海寻根,追溯闽台武术之缘功夫资讯网讯 近日,台湾武术大师苏金淼带领顺安堂武馆,赴漳州市龙文区切磋武艺。尽管是首次到访,但顺安堂子弟对漳州并不陌生。“顺安堂所传武术,以太祖拳、罗汉拳和达尊拳为主,都是闽南地区流行的拳术,技法、风格如出一辙。”苏金淼说,顺安堂是台湾云林县四湖乡名气最大的武馆,而它的前身正是清代盛行于闽南的孙武堂,后传入台湾云林、嘉义、彰化等地。追溯闽台武缘,龙文区武术协会会长陈金水说:“闽南与台湾武术,连招式俗称都一样,如‘孩儿抱’‘关门闸’‘招阳手’等。”其实,早在10年前,台湾武者便开始探寻台湾武术之源,并最终在福建找到了根。2006年,陈金水与台湾武艺文化研究协会秘书长郭应哲结识。交流中,陈金水得知,过去的几年间,对方一直在寻找台湾宋江阵的发源地。郭应哲甚至顾名思义,以为宋江阵源自水泊梁山,赴山东寻找,最终无功而返。“宋江阵其实是闽南语‘相公阵’的谐音,台湾流传的宋江阵是由闽南相公阵演变而来的。”最终,郭应哲认定,宋江阵源自闽南。漳州武风鼎盛,是全省传统武术种类最多的地市。明清以来,伴随着战火与移民潮,闽人跨海东渡,也将闽拳带到了台湾。漳州是台湾民众最重要的祖籍地之一,因此台湾武术的发展深受漳州影响。比如,台湾勤习堂武馆所传的白鹤拳就源自漳州。勤习堂第十四代传人王明中坦言:“练过便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以武会友,交流互动渐成机制 “闽台武缘深厚,能否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呢?”陈金水思考着。受到央视一栏目的启发,2007年龙文区武术协会举办了第一届海峡两岸武术大家练活动。此后,这一活动每年都在龙文区举行,两岸武术爱好者咸聚九龙江畔,以武会友。“最初因为缺资金,我一家老小齐上阵,大女儿客串主持人,小女儿四处拉赞助。” 尽管如此,武术大家练活动还是坚持办了下来,这让陈金水颇为欣慰。在今年3月举办的第九届活动中,还举办了古兵器展览,展出了150件从民间收集而来的闽南传统兵器。陈金水说,兵器展上的兵器,几乎都能在台湾觅得踪影。武术大家练活动仅仅是两岸武术文化交流互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闽台武术交流渐成常态。几乎每年两岸都有大批武术爱好者与专家学者互访,或切磋技艺,或观摩学习。其中,海峡两岸传统武术交流大赛,已成为历届海峡论坛的招牌项目,福建的武术大家也开始走进台湾。2007年,陈金水首次赴台,参加海峡两岸太祖拳交流会。在这次交流会上,陈金水结识了北投的洪文定。洪文定是台湾狮头旺第三代传人,他的父亲是享有“台湾狮父”美誉的洪来旺。在岛内久负盛名的狮头旺,正发源于闽南,而狮阵与武术密不可分。以武会友,让洪文定结识了一帮漳州兄弟。不久,洪文定便带着自己的团队,赴漳州参加武术大家练活动。此后,洪文定成了漳州的常客。他定期在漳州多所学校和武馆,免费教授狮头制作工艺,传授击鼓、舞狮等绝活。去年,台湾狮头旺剧团落户漳州古城府埕文化街,成为该文化街承接的首个来自台湾的传统文化传承项目。江湖之外,探索武术发展新空间陈金水曾6次赴台,参与武术交流活动。他最大的感受是:“台湾习武者比较年轻。”据了解,台湾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传统武术进校园,地方财政为中小学配备专项资金,由各个学校在地方自行聘请武术大师授课,如洪文定就在台湾17所小学任教。“福建武术根基深厚,但坚守者大多是老一辈力量。”来自连城的连城拳传承人黄林建议,福建也应大力推进传统武术进校园。2009年以来,在他的推动下,连城县已有13所学校开设连城拳课程。每年,黄林所在的团队至少开展三次师资培训。在龙文区副区长杨新勇看来,传承与推广传统武术,关键在于产业化。“以龙文区为例,地方武术团体大多数是以村落或以传统拳种为体系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机构,产业开发运作处于原始状态。”他说,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需与影视、服装、赛事、旅游等相关产业相结合,才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按照当地规划,未来龙文区将打造具有漳州特色的武术小镇。武术小镇将陈列兵器、防具等武术元素,并将发展武术商铺、客栈、主题酒店等配套服务区。在这里,游客可以进行现场体验,进行参与性武术学习。此外,两岸武术文化企业携手,将是未来两岸武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有业内人士指出,台湾在产品制造、产业衔接、企业管理等方面有优势,而大陆的资源丰富,双方若能有机结合、科学分工,便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武术产业集群,共同打造两岸武术发展的新“江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