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剑胆琴心

武术流派 2019-05-06

剑,代表的是一种豪情壮志、侠义精神。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流传下来诸多“剑气纵横”的作品,我们至今读起来,仍心潮澎湃、荡气回肠。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这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名作。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其率意造语,托物言志的诗风,给人别具一格的感官冲击力。

古今文人墨客以剑抒情的作品各具匠心,“剑”意悠长。李白称得上名士风流剑,陆游为爱国忧民剑,辛弃疾是沙场英雄剑.....他们通过剑这一介质,抒发个人情怀,传递志向。

下面分享几首历史上剑气纵横的古诗词,以飨读者:(以下配图来源网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宋】

辛弃疾以笔做剑,就像这首代表作,全篇充满着“剑气”;辛弃疾的厉害之处,不仅体现在上马杀敌,更在于下马后豪情不泯,风骨铮铮。他以辽远、壮阔的词风,在杀气弥漫、金戈铁马的年代,气吞万里如虎!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唐】

《侠客行》是“诗仙”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第二个四句描写侠客高超的武艺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贯休【唐】

这首诗充满了武侠气与江湖气。看完这首诗,忽然想到古龙在《三少爷的剑》里写过:“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诗人(贯休)借古代侠客的意境表达自己愿追随明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唐】

令狐楚不是令狐冲,他不会独孤九剑,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剑气纵横,霸气外漏。唐朝的边塞诗是所有古诗词中最让人震撼的一种,诗文充满了万丈豪情和虽死不悔。看到这些流传千年的诗文,映入我们眼帘的绝不是一个文弱书生,而是一个负剑远行,不死不休的剑侠。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来源:史书凌轩阁)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唐】

剑与舞蹈相合,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公孙大娘;公孙大娘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虽然最终公孙大娘流落江湖,寂寞而终。然而,她的盖世技艺是与中国历史上的两座文化高峰联系在一起的。代表作有《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辛弃疾【宋】

后世把辛弃疾奉为“词坛大家”,应多少有些无心插柳——篆词非他意,但愿四海平。他把自己戎马生涯的悲壮注入了刀剑之中,再用刀剑的光芒诠释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词人借助刀剑,联系起现实与理想,展现出的军人的激昂,进而形成了轩稼词雄豪壮大的美学境界。“笔作剑锋长”,辛词不使“笔”,用“剑”!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唐】

李白三大爱好:诗、酒、剑。李白的诗中不乏以剑抒情的,比如这首名作——诗人的一腔报国热忱,甘愿赴身疆场,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清】

美人如玉剑如虹,这一句写出了千古文人侠客的梦!个人还非常喜欢他《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诗揭露当时的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剑胆琴心铸诗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