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平:太极拳与北京精神(连载十三)

武术流派 2013-09-23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不断被官方炒作,逐步被民间认可。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之王,是拳中之拳早已深入人心。

文化是不能破坏的。所以文化大革命,就是大革文化命,终究是要遭报应的。现如今满世界一个拆字,好像除了拆就没什么可干的了,摧毁一个房子容易,但建造一个房子有多难呀,尤其是上百年的房子更是难上加难。有形的文化建设可以定个计划三五年,十年八年也许会有效果,但无形的文化建设需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形成,看不见,摸不着,潜移默化,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有文化的民族是野蛮民族。没有秩序,没有文化社会不久乱套了吗?有了秩序、有了文化,人的道德修养才好,才有可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和谐。喜欢抬杠的人会说,有文化的人思想水平就一定高吗?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文化,不仅仅是学历,是知识。而是包容、厚道,是爱心,是锲而不舍的精神。

我们的太极拳讲究文化,讲究务实,讲究德行,是礼仪之邦的必然产物。阴阳互济,舍己从人,止戈为武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不输就是赢。在行内,有传说,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担任北京体育学校的许禹生先生主持北京武术擂台赛,众议竞赛时限,多数人建议每场15分钟,陈发科公不行时间太长,每小时才塞4对8人,几天才能赛完?问及发科公意见“3分钟”,武术大师李剑华见状哈哈大笑,突然双手按发科公右臂,当时发科公右臂抱在胸前,即转以右肘将剑华大师发出数尺,将屋内墙上照片撞得粉碎,众人大笑,剑华老师说:“信了,信了。我的魂都吓飞了”。发科公说:“你怕什么?”李说:“要伤了我呢?”发科公说:“你哪儿疼?”剑华老师想想,只是感到发科公右肘刚刚挨着衣服,便腾空飞出,落地时脊背靠在墙上礼服马褂蹭上一片白,拍打不掉,原来是发科公劲大速度快,而且有控制,将墙上的白灰弄到布纹里了,用刷子擦刷干净。多么强的功夫多么高的德行!多么富有爱心!

曾经,我去冯志强老师府上拜访,得知1986年他出访日本,一些日本武士非要与其“切磋”,一一被冯老师拒绝,一天三个日本武士,将冯老师挤兑到房间里,毫无退路,非要一绝高低,冯老师说:“怎么来,是一个一个来还是你们三个一块来?”“一个一个来”,三位武士毕竟是高手,还懂武林规矩。结果第一个被老师一下子送入为卫生间,一个倒在沙发后,最后一个趴在床底下。之后,三位不停的“咍依,哈伊!”从此拜冯老师为师。化敌为友,以静制动,以德服人。这就是太极精神!

太极文化是水文化,太极拳武动起来非常优雅、十分飘逸、可以说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个民族文化水平高了,他就会自己规范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完善自己。文化越高人越智慧,人越智慧,朋友越多,朋友越多人越尊重,人越尊重文化影响力越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离我们越近,而不是什么2012人类末日。

作者简介

杜德平, 男,汉族,北京人,1958年1月出生。

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中国武术七段、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指导员,国际功夫联合会副秘书长。

从小热爱体育,曾在学校排球队三年。1983年开始学练太极拳,先后学习了杨氏、吴氏、武氏、陈氏太极拳。2003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学习期间教授加拿大学生20余人学习太极拳。2005年为北京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武术联谊会会员,太极拳中级教练。2005年学习陈氏太极拳。2007年拜马虹老师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从2006年以来侧重研究太极拳理论和技击,授课200余次,受众20000多人。为传授太极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2年获中国武术协会六段证书。2010年获国家二级教练证书。2011年获中国武术七段证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