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徽州武术文化--“徽派武功与太极拳”

武术流派 2012-10-08

功夫资讯网安徽站讯 (作者:吴新华 ) 大家都知道,我们小时候读书时书本上告诉我们: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指南针。但我们徽州古代先贤们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第五大发明,那就是徽州太极拳。

了解徽州历史的人都知道,早在隋代我们徽州有一个武将叫汪华。他九岁时父母双亡,边放牛,边拜师习武, 到二十几岁时带领乡民起义,凭一身武艺打下:上饶、婺州、杭州、徽州、 宣州、衢州,自立吴王,唐统一后归顺大唐……;可想而知,当时徽州民间的武师能造就出这样一位非凡武艺的人材,武功已相当了得;之后历代,徽州这块宝地就出过许许多多的武状元、武举人、兵部尚书、兵部侍郎等等举不胜举。

我接触徽派武术是小学三年级(1965年),跟家父习练徽州传统武术,开始扎小马步(徽州人称“四平桩”):双脚与肩宽,身体垂直下座到大腿平,小腿直,要练到能坚持半小时;然后要举石锁、抛石锁、举扛铃、打沙袋、还要练腿功、掌功、指功等;到了中学,感觉到家父教的武学不过瘾,与班上同学四处打听,在一山里找到一位老道士~叶洪福为师;在洪福道士那里学拳三年,他先教跌打损伤的中草药(过去有学武先学医的规距)、道家四门云手、滚桩、双拐、短棍、八仙地趟拳、散手等。读高中时(72年)又找到一位祖籍婺源的老镖师~程和平师付,老师付说:徽州宋、元、明、清时期,徽州商人遍布全国各地,每一位徽州籍的商人身边都有武功超群的贴身保镖。程师18岁就当保镖,徽州人过去男孩从七、八岁就开始习武,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小男孩还要边习武边学文化,他还说:徽州流传有一首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十三、四岁到外乡学手艺、当伙计没有防身的本事,父母亲是放心不下的,所以从小就要练拳脚功夫。 程师教的是过去徽州保镖练的武功,他说过去当保膘的都喜欢以攻为守,攻守合一,他教的拳招法刁钻,出手不留情,急功近效,没有花架。

1975年初我高中毕业,回乡直到80年转为乡干部期间的六年时间里,我又到歙县王村区一带先后拜:胡学亮(王村人称:阿亮师)、王兆基(现健在95岁,胡学亮师弟)、曹绵宾、程有金、张正山五位武术老师,系统学习徽州传统武术;其中,传统拳路有南少林派的十二路弹腿、神掌、小四门、大四门、洪拳等;道家拳术有:小八仙、醉八仙、梅花拳,黑虎偷心拳、三十七手快拳(起势不算,叫“三十六手”)……等;器械有:短棍、齐眉棍、杨家枪、短刀、板凳花、毛巾花、火流星、双手拐……等;内功有:八段锦、气功(硬气功,导引内功、养生气功)等;可惜王村一带过去有秘传轻功,我们已为是小偷练的东西,根本不当一回事;真正接触太极拳是我在1981年团干部在合肥培训期间,拜师学到了姜容樵传的八卦掌,我常起早在河边演练,被同村老人黄宝川发现,他是我父亲好友,他说:我教你蚕丝太极手、和太极易筋经,可能对你的八卦掌更有帮助,后来他常到我家,又把“练精化气” 的子午周天功、胎息内养功一并传授于我。黄宝川老人于1998年仙逝,享年108岁。此后,我有幸学到杨派吴式班候小架(12路129式太极拳,才发现杨氏、吴氏太极拳里大多数招式都与徽派传统武术套路里的动作极为相似,练法、用法均相同,只是每式的名称不同;由此,引起我对道家太极、杨式太极、吴式太极的浓厚兴趣。比如:道家太极、杨氏、吴氏太极拳里的“云手”, 徽州武术里叫“蚕丝手” 、“匀手” …… 等。

三十年代初,太极泰斗吴图南(105岁)著《国术概论》中指出:太极拳又名“太极功拳” ,在南北朝时徽州程灵洗,字:元涤(据考证是现屯光镇簧墩人,古代这里曾归休宁、歙县管辖过),就已经定名,他当时创有十五式太极功拳,取名“小九天” 流传,程灵洗并有“用功五志” 传下,明确指出:“太极者非纯易筋经不能得也” 。到了唐代,我们徽州又出了一位杰出的太极拳代表~许宣平(又名:许真人;道号:于欢子),许宣平在先辈十五式“小九天” 的基础上,总结编创了三十七个不同动作的太极功拳,取名“三十七式” 或 “三世七”, 又名“长拳” ;现在我们看到的杨、吴式太极、武当山道家太极大部份动作,都来源于此。他规定:三十七个动作要自然连贯,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滔滔不绝,故又取名“柔拳”和 “绵拳” “十三势” 等。许宣平在[周身大用歌]中指出,练太极拳:“一要心灵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体气流行,连绵继续不能停” 。

徽州传统武功有这样一句名言:“拳打不过力,力打不过巧,巧打不过灵”; 这里的“巧”就是太极拳里的四两抜千斤,“灵”就是太极拳要求的知彼听劲功夫。据杨氏太极拳史记载,杨露禅大师从陈家沟学得陈长兴所授的炮捶和十三势到他在京城成为“杨无敌”, 历时约二十多年。据记载,他在家演练从陈家沟学来的拳术时,被武禹襄发现,武告诉他:我有一本[太极拳论](王宗岳著)的书,你教我练拳,我把书中内容解释给你,两人在研究拳论的过程中,杨、武均得知书上记载太极拳发源地在徽州,之后,杨露禅就学得程灵洗的“小九天” ,许宣平的“三十七式”太极拳,他到底是到武当山去学的?还是到徽州来学的?还是拜徽商镖师学的?现无人知道,近代杨氏入室弟子都能学到这两套拳。

民国时期,徽州歙县有位叫吴志清的,著有[太极正宗]一书,1942年版。他跟杨澄甫学杨氏太极九年,到北京办一太极拳社,请陈家沟一位叫陈积甫的师付在教拳,吴志清看了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家有发力和技击的动作?而另一家却不用力,像抽丝线一样柔和?本人手上有个资料,杨家秘传有一“三趟拳”, 杨露禅当时不教自己的儿子,却委托传给一位道长带到齐云山,后杨家又委托管家张钦霖来徽州学得“三趟拳”,带给杨澄甫…,我弄不明白,杨家这是为什么?我在学练“杨派吴式班候小架” 时,拜过几位老师,得知当年吴鉴泉大师曾拜宋书铭(袁世凯的机要秘书)为师,之后“杨派班候小架” 在吴氏太极拳里 更趋向徽州传统武术特点,他的要求是:打拳时要像蚕在结茧时抽丝一样,绵绵不断,轻、灵、圆、活,不能有菱角,不能有断续,不丢不顶,不偏不倚…。有拳友问我,看见许多人打太极拳慢慢悠悠,一点没力,怎么打人呢?其实不然,我们在网络上和公园里或表演会上看到什么式什么派太极拳套路,那只是一种表现形式,那不是太极拳的全部任何一门派的太极拳,是由两大部份内容组成的:一是静功部份〔内容有:养生气功、无极气功、太极气功、内功松功、太极易筋经、子午周天练精化气功等)。二是动功部份〔内容有:慢架、快架、用架、推手、散手、松功、劲功、动桩等〕…所以,拳不怕看,而其他功法只能口传身授,入室传授…

要学好真正的太极功夫,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对传统武学知识的钻研,更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太极拳功夫是在打拳之外练的。我常听师付们讲: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我们现在习练太极拳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养生袪病,延年益寿。

我想,作为徽州人,大家都把获得真正太极拳真缔作为一种美好文化遗产来继承,对徽州古代先贤们那是一种最好的敬慰。我愿与大家一同为发扬、传承徽州传统武学文化,发展黄山市太极健身运动而贡献微薄之力。

下面一组吴新华老师习练徽州太极拳的照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