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施耐庵文学奖揭晓

武术流派 2011-10-09

10月5日,经过两天三轮的紧张投票,首届“惠生·施耐庵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贾平凹的《古炉》、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海外作品)、宁肯的《天·藏》等4部作品获奖。兴化籍作家顾坚的《青果》和谷怀的《南瓜花》获特别奖。

施耐庵文学奖组委会负责人刘春龙介绍说,施耐庵文学奖作为针对长篇叙事文学的奖项,评奖范围并不局限于小说,还包括长篇散文、传记、报告文学、诗歌等一切长篇叙事文体,因此奖项面向的作品范围更广,得以让更多更好的作品能脱颖而出。“施耐庵文学奖有自身独具的特色和评奖标准,而不是其他文学奖项的后补。”

在评选程序上,施耐庵文学奖借鉴诺贝尔文学奖,采用“提名”方式,每届聘请不少于50名专业人士组成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通过2轮推荐确定20部候选作品,提交评审委员会终审评选。评审委员会由国内外具有权威性的11位文学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委员为终身聘任,除特殊情况外,不再更换。评审委员会原则上通过3轮投票确定获奖作品。评审意见、评审结果均以实名由组委会公布。

本届施耐庵文学奖终审过程全透明公开,并设记者席,邀请记者旁听。 对此,文学评论家、施耐庵文学奖评审委员费振钟说,透明公开也正体现了施耐庵文学奖的公信力。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在主持施耐庵文学奖评审时说:“前不久刚主持完郁达夫文学奖,当时我就提出,要想完全公开评奖,就要设立记者席,让记者朋友来旁听,想不到没过多久,在施耐庵文学奖的评审现场看到了记者席,这很好。以后的施耐庵文学奖评审,甚至还可以更公开,让文学爱好者也报名来旁听。”(刘颋)

来源:中国作家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