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贵卿先生的太极大履-沈行佐 沈行佑

功夫秘籍 2014-06-24
一、大履是太极推手中的一项高级的形式。是在练好拳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单手推,定步双手推活步推手等练习后,再进行练习的一种带有技术性的技打方式。试想一下倘使一个连基本拳架都不熟练、推手根本连掤、捋、挤、按都不甚明了的初习者,其腰、肩、肘、胯无法松沉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去练习大履,更无法走好大履。之所以这样讲也在于目前市面上两种倾向:要么轻视太极拳认为是老人的游戏,仅是健身而已,要么就是故弄玄虚用一些不着边际没有科学道理或十分复杂的词汇名称唬人。其实太极拳是一门讲究科学又有健身价值且具备防守技击的拳术。其具有内外兼修故技术含量很高,需要用实苦练、长久练习,更要正确练习的一种功夫。只要功夫到了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乐趣。大履更是如此,因为它的动感交错、变化莫测以及随腰腿身法的闪展、腾挪。所以更有其自身的魅力。是功夫爱好者练习身法的极好的方式方法。二、从杨澄浦到武汇川再到武贵卿的沿袭:一代大师杨澄浦先生的弟子武汇川先生是吾师武贵卿先生的叔叔。师傅因少年体弱,身型不甚高大。所以汇川祖师始终不传授其太极功夫,后由于贵卿老师对练拳的执着认真才以健身为要授以拳架,没想到老师悟性极高又肯苦练,终至于成为一代太极宗师。其拳德之高、拳艺之精、教人之笃、深得拳界称道。贵卿老师在杨澄浦先生来上海养病期间遵汇川祖师之命竭力照顾师祖。也得师祖精心点拨拳艺大有长进,形成了自己“轻、灵、技、巧”之特色。武贵卿演练大履的特点:武贵卿老师在太极大履的演习中继承了太极先祖们的架势和练法。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连成轻、灵、技、巧之身法。所谓“轻”就是自身体型较小但步伐灵活,基本功扎实尤其下身功夫较深。采用下蹲、低身、松腰、沉胯的趟步,尽量对手走内圈、小圈的办法贴身缠绕,所以在跟比他身高许多的对手演习中并不出现跟不上趟或被拖牵而走的现象。很多时候反而是用小转、内圈带动对方置对方于被动位置,窥机发劲取得先手。“灵”就是步伐灵活在走动中进退自如,身法快如疾风,手法步法变化莫测,牵制对手使对方气浮形乱,无力招架而受制。“技”则是武贵卿老师见长的特色。正因为贵卿老师的身架不足,所以他更注重技法的演练,在和老师的演练中无时无刻不体现这种手,眼,身,法,步一致的精巧打法。老师细腻的手法、灵巧的步法,得机得势而又准确技击技巧是我辈所难以达到的。“巧”:贵卿老师的巧劲是建筑在他深厚的功底上。他常说拳练百遍自会熟、拳练千遍自会打、只要有力敢上手都可打。区别在于巧和蛮打而已。但要“化”就必须深厚的功底、敏锐的听劲和得机得势的巧劲不可。太极拳更突出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老师有如此之巧的功力,与他自小刻苦练习有关,老师不但练习太极功夫也博釆众长、练习形意、八卦、刀、剑、棍等器械。故老师之巧不但体现在大履上也体现在拳、剑、刀、棍,体现在身法步法上,体现在每个形体眼神之中,更体现在为人师道之严谨而又灵活中。作为传承弟子我们在继承师傅的艺德、艺技中受到的启示及其在练习中的体会:40多年前,还是少年的我们在家父的授意下跟随武贵卿老师学习太极拳。武老师是个极好的老师,他的认真在众多拳师中有口皆碑。凡是在场子里的学生不论男女老幼每天都是亲自教授,不但教拳教剑而且还逐个跟弟子们推手,从早上四点钟在襄阳公园练起到十点钟散场,六七个钟头从来没看过他老人坐过一次凳子,令人十分感动也激励我们作为学生更努力的学习。老师教授来不以玄虚示人,宗师总是提倡功夫,功到自然成。同时因人施教,对于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人处以不同的施教方法。老年人倡导健身为主,年轻人则以强身练武为主。对体小者拳剑为主,对体强者以推手大履散手为主。对肯学之人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所以在六五年上海滩推手比赛中武老师一脉出了两位推手冠军。下面我们作为传承弟子谈谈自己在练拳中的体会:太极拳作为武术中的一门,起源于冷兵器时代。我认为当时之术是技击防身之术。只是太极拳的外形比较柔松,也较适合强身健体,所以至今演化成了一种大众化的健身法,这是太极拳的莫大功劳。但作为发扬传统,在本人的练习中有一些体会,与诸位共享。能有抛砖引玉之效,则是余之大幸也。太极十三势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左、右、进、退、中。其基本步法釆用四正四偶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大履主要用採、挒、肘、靠四势来完成技击。演练时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每一势皆如此,粘连相随、不顶不丢、无过而无不及。最要紧的还是先学会趟步。要求趟步时,身体不能任意起伏,下身要松腰、沉胯、不撅旋,不塌腰,上身松沉以免全身僵硬,始终要保持身体中正,步伐轻灵,收放自如。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应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练习这种趟步)再配合上身动作的练习,採、挒、肘、靠待动作熟练后,然后根据四正四偶方位进行步伐调整。力求基本方位正确,虚实分明,然后双人进行对练。先可一人为主一人为辅,即主者控制方位从者相随进行交替练习。最后才能练习三步以上多步靠步。再配合使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擒拿散打等手法演练出来精彩的大履,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且对内劲的运用也是非常有益。大履是对太极十三式最为直接的解释。练习者身型端正掌握虚领顶颈、含胸拔背、松腰沉胯,松肩沉肘、虚实分明之要点,再假以时日循序渐进是能够学好太极拳并达到强身健体,功夫渐进的境界。太极拳取“师法自然”的道家理论精髓。它需要呼吸自然但不刻意去寻找“丹田气”,刻意追求反而会带来身体伤害,应在自然练习中自然得气。太极拳的刚柔相济是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在练习中不用刻意为之。只要注意虚实渐渐就会有有劲了,能听劲了,懂劲了。所谓“劲”实际上就是综合能力的反映。动静结合的杨式太极拳,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作涵蓄而内敛。施劲沉深,不似外表所见一味追求松软而要虚实分明,才能在练习中渐趋长劲。三、对太极拳发展得一些期待和建议太极拳既然是一种拳种应保留它的拳意,这以利于它的发展和深化。 如今太极拳尤其是杨式太极拳练习的人很多,无论是国内和国外都不乏练习者。其中有一些偏见和误导。所以在此期待更多的前辈及爱好者能以发扬中华武术为己任,共同传承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同时也希望各级政府及民间组织支持倡导,进一步发掘其内涵,将此传统文化遗产加以研究规范。进行改革创新,使之融入民众文化。那么我想中国的很多传承会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更加光辉,使中华的精神文明更进一步。谢谢双胞胎:沈行佐、沈行佑寅庚年(2012年)春 广西南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