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和用的历史变迁-钱建忠 刘芝一

功夫秘籍 2014-06-11
一、崭露头角,以“用”闯天下毫无疑问,当年杨禄禅进京,靠的是一身超卓武艺。如果没有与人格斗较技且战而胜之,岂能凭空人称“杨无敌”?而翻阅手上资料,如《杨禄禅先师轶事》,所记虽然文雅简单,并无什么刀光剑影,但不外乎是杨禄禅以拳艺击败他人的生动事例。至第二代杨班侯,则更尽是以拳胜人的种种传奇故事,如“勇斗雄县刘”“拳打 万斤力”等等。凡此种种,充分彰显了在杨禄禅及其子辈初进京城,太极拳刚刚崭露头角的时代,人们所见识的主要是太极拳的格斗技击攻能,也就是所谓的“用”。二、著书立说,以“体”传天下经过杨家三代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绵延不断的经营,太极拳早己名噪京师,欲学太极拳者日见其多。面对这种局面,1925年,杨澄甫弟子陈微明经请师命,撰写出版了《太极拳术》。该书最大的贡献,是将传统的、只有依赖口授身传才能进行授受的拳艺一跃而变为书面语言,这样人手一本,就能依样葫芦,比划学习。这是一个突破。为了实现这个突破,作者抛弃了难以述说明白的太极拳的对敌方法,却对太极拳的行功走架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即太极拳功架的运行方位和路径。以“肘底看捶” 一式为例,书中写道:“两手按出后,如单鞭式,右手松直,手指稍垂,不必成为吊手;左足略提起落下,足尖转向东南,右足随提起往南迈,与左足相距二三尺许,足尖亦向东南;左手转至右肩时,不成单鞭,与右手同时随身随步画一大圆规,左手画至左边,复转回至胸际向东伸出,手心朝南,右手同时画至胸前时,遂握拳收回,藏于左肘下;左足同时提至右足前,足跟点地,足尖翘起。此式面正向东。”(引自《太极拳术》第18页)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只是讲到了太极拳的“体”,而完全未涉太极拳的“用”。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笔者以为这样做自有其道理。因为当时的人们看待拳术,主要还是把它当成一种格斗技击术,因而视其为武人的专利,如此则一般人就会生出一种望而却步的感觉。现在作者要推广太极拳,提倡、宣传、帮助普通人也来学习太极拳,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做一些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而绝非提高工作,因此在撰写上就只谈到太极拳如何行功走架,告诉读者学会跑套路了,不必学对敌方法,就可以起到锻炼体格的作用。这其中有一种帮助普通人去掉对拳术神秘化的偏见,告诉大家太极拳其实是这么简单,人人可以学会和掌握的。所以书中光讲“体”而不涉“用”,有些故意淡化太极拳的技击性,以启迪普通人均能学习。这应该是当时作者的良苦用心。就是说作者故意省略掉太极拳的用法,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修正常人将其只是作为武术的偏见,其意是在普度众生,广传天下,泽惠世人。三、返朴归真,以“用”教天下1925年以后,太极拳的发展日趋活跃,特别是1928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成立中央国术馆,各地方也都纷纷仿效,振兴国术、复兴民族的呼声日益高涨。杨澄甫也深感北京作为旧都而偏于一隅,于是南下宁沪杭一带扩大传拳范围。至1931年,为迎合当时新的发展形势,他认为有必要出版著作了,于是命弟子董英杰执笔,撰写了《太极拳使用法》。仍以“肘底看捶”一式为例, 看《太极拳使用法》中的描述:“由前势,如敌人自后方用右手来击,我即将右足向左移动,坐实。身随之转动,胸含背拔,头顶腰松,左足当身将转过正面时,提起落下,脚跟着地,脚掌虚朝前。两手随转身同时动作,左手侧向里,肘随肩松,由左往后侧下圆转至正面,我之腕臂(与)敌之腕臂相交,随自上黏合绕过下面,用虎口紧抱其右肘,手心向内,略往上托。右手随握拳转至右胁下,虎口朝上,向敌人胁部打出,眼神前看。”(引自《太极拳术》第28页)文字中虽然仍需讲明动作的运行路线,即所谓“体”的部分,但却是以敌人的进攻为前提,交待如何在与敌人的周旋中战胜敌人。这样写来,显然是对于其前《太极拳术》的一种纠正,而要实现返朴归真,恢复太极拳作为格斗技击术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就是此时的作者认为通过阅读著作,普通人也可以实现对太极拳技击术的学习和掌握。这是在做太极拳技 艺的提高工作。四、“体”“用”兼备,国术兴中华仅仅两年后,1933年,杨澄甫又要重新出版著作了。这本著作即著名的《太极拳体用全书》。既是重新出版,则显然是对原著即《太极拳使用法》不满意了。是哪些不满意呢?仅看书名的更新就已可窥端倪:改“使用法”为“体用全书”。现在回过头来将著作出版的全过程梳理一遍:《太极拳使用法》的“用”对于《太极拳术》的“体”,是一次否定;《太极拳体用全书》的“体”“用”兼备,对于《太极拳使用法》的“用”,则是又一次的否定。经过这样的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最终将太极拳的完美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而看《太极拳体用全书》的“自序”:“我之习此而教人者,非以敌人,乃以卫身;非以用世,乃以救国。”“考各国之致强,莫不强民为初步。”“非敢以术自鸣,窃欲宏先人振人救世之志云尔。”观以上数语,乃知作者倡导太极拳的格调之高。其紧扣时代脉搏,登高望远,将太极拳之修炼引向一种极高的品位和境界。这里仍以“肘底看捶”一式为例,书中写道:“由前势,如敌人自后方来击,我即转身,其动作如上单鞭转身式,可参用。迨身将翻正面时,左脚直向正面踏实,右脚即偏向右前,踏出半步,坐实时,则左脚提起,脚尖翘起,两手平肩,同时随身向左转,此时即用左手腕外平接敌人右手腕,向右推开,至其失却中定时,即将左手指下垂,缘彼腕间,向内缠绕一小圈。右手同时向左,与其左手相接,自上黏合,则彼之左右手都处背境,而失其所向。我即将左腕抑其右腕,右手急握拳,转至左肘底,虎口朝上,以蓄其势,向机而发,未有不应声而倒。此之谓肘底看捶也。”(引自《太极拳术》第18页)用词更加文雅,“体”、“用”描述精确,且对每一式之名称做出解释。经过这样再加工,光大、完善了杨式太极拳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国术”的无限风光,推动“国术”走向了一个“拳学”的巅峰,而其推广国术、体用兼备,宗旨在于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本书以其杰出贡献,成为后世杨式太极拳爱好者必读的经典之作。五、“体”“用”倒置,武术体育化实在来说,太极拳训练最理想的模式确实非“体”“用”结合不可。体者,具于内者为体;用者,见于外者为用(《辞海》)。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系辞下》)“藏器于身”可理解为是“体”,外人并未看到;而“待时而动”可理解为是“用”,因其器已显示于外了。器者,分有形之器和无形之器。太极拳岂非一种无形之器?学习掌握了太极拳的行功走架,可谓掌握了太极拳的“体”。那么如何致用呢?《太极拳体用全书》指出:“太极拳以练习推手为致用。学推手则是学觉劲。有觉劲则懂劲不难矣。故总论所谓由懂劲而阶级神明,此言即是根于推手无疑矣。”(引自《太极拳体用全书》第61页)从练习拳架到练习推手直至散手对敌,一步一台阶,层层加码,由“体”致“用”,这是太极拳作为武术项目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但显而易见,要完成这样一个训练过程,恐怕就不是所有社会大众都能做到的了。相反,我们考察太极拳爱好者,绝大多数人只是在习练了太极拳架之后,已经是大受其益,己经是艺无止境,己经是乐此不疲了,接下来,他们宁可再学习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等等花样繁多的器械以至学会一套太极拳套路后又接着学习其它更多的太极拳套路——总体而言这些均属于“体”——而未能再向太极拳推手这一致“用”的深度发展。这就是当前太极拳普及层面的绝大多数的现状。因为受众多,观察、研究这一层面的练习特点,就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而就“体”和“用”的关系而言,这一层面呈现出一个很有趣的状态,即“体”“用”倒置:以“体”为“用”,以“用”为“体”。就是原本具于内的“体”,变成了现在见于外的“用”,就是一个练习太极拳的人,我们从外表一看,就觉得他很健康、健壮;达至健康、健壮,这成为了练习者的目的,成为其练习太极拳的作用。同时,原本见于外的“用”,变成了现在具于内的“体”了,就是一个练习太极拳的人,我们从外表看不到其内在的武术性,觉得他好像只是在做体操一样,其实,他着着式式都暗含着攻防含义,他正是以这些攻防含义为出发点、为目标,来指挥其外在的动作进退。也就是说,这种状态下的太极拳练习是以“用”为“体”,为内,为用意,为目标,他打出来的拳才有依据,有内涵,这样形成的“体”才更合理、才能更好地实现“用”。什么“用”呢?达至身体的由弱而强,这成为练习太极拳的用处所在。太极拳的用处如果是为了身体的由弱而强,那么,太极拳不就成了体育了吗?是的,正是这样。这时,太极拳传统意义上的武术性能正在淡化,而其体育性能却得到强化。这是就外在的“用”途而言。而内在的,一般体育项目没有攻防意义,而太极拳却始终保持着其明确的攻防意义,虽然外表看上去很不明显或几乎看不出来。既然太极拳已经体育化了,那么干脆就舍去其攻防设想,忘掉其攻防内涵,就只是比划比划算了。可是那样的话,就真成了人们常说的“太极操”了。所以说,虽然说太极拳现在己经体育化了,但毕竟其骨子里流淌着的依然是武术的血液,其武术的DNA并没有消亡,所以我们仍然不能简单地将它划归为一般的体育项目,它还是一种武艺,不过多数情况下其武艺的一面是深藏着的,所谓“藏器于身”的,一旦有事,它总归会“待时而动”的,倒不管具体到某个人,他的这个“器”是锋利抑或滞钝。现在可以归纳一下了,太极拳从“体”到“用”再到“体”“用”兼备,再到“体”“用”倒置,实际上,倒置的“体”和“用”也并没有结束,我们试想一下,以“用”为“体”而达体格健壮的用处的效果时,健壮了的体格、打得更合理的拳架又是更高一层的“体”,而成为更高一层的“用”的基础。如此“体”和“用”循环往复,互为前提,练“体”乃为“用”,研“用”又为“体”,就在这样循环往复的练习过程当中,太极拳的“体”和“用”不断上升新的台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