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丢弃太极拳的核心宝贝“心静”-魏坤梁

功夫秘籍 2013-06-26
有位自称学练太极拳曾得到过李雅轩先生多年书信指导者,在上世纪的《武林》杂志一文中冲破传统的认识,否定练太极拳应该“心静”;在2004年出版的一书中继续强调这一观点,认为太极拳古拳谱中没有“心静”之说,近代以来的太极拳传承者将古拳谱中的“体静”误当作为“心静”了,而“体静”与“心静”是两码事;说所谓的“心静”就象是坐在随水飘流木船中的人以为船停住了的“错觉”;认为“主张要心静的是用词不当”、“练太极拳不可能心静,恰巧相反”、“不会用心思,练了一辈子拳,不过是慢练的外家拳而已”,结论为:“静,是长期追求的目的,不是学拳的方法。”这一观点在现代太极拳界影响广泛,一本出版于2001年介绍太极拳习练知识的书籍还将这一观点的大段文字一字不改的加以照搬;2010年的《太极》杂志2期也有文章认为“太极拳所要求的静,主要是体静,”认为“心静”是指“心专”、“练拳不可能‘心静’”、“练太极拳的意念在一刻不停地为落实拳理而忙碌着”;2010年《精武》杂志4期上也有文章认为“在经过数千次调控练习后,发现一念不起的提法是一个理想境界的提法,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人能在睡眠中一念不起吗?不能。既然睡眠尚不能,行拳又何能?”这些文章都认为一念不起的“心静”是人做不到的。然而,这些文章将求静说成是“长期追求的目的”、“理想境界”,无非是抽象肯定、实际否定。因为既然认为学练太极拳求“心静”是“用词不当”、是“不可能的”、会练成“慢练的外家拳”,为什么还要求心静呢?这些人中有的认为所谓“心静”能够做到的不过是一念代万念,就是“一部分脑细胞受抑制,而另部分特别兴奋,故思维较为活跃”的“醉梦态”。总结这些说法可以主要归纳为4个观点:①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没有追求心静之说,只有追求体静之说。②人是不可能达到一念不起这种心静的。③追求一念不起之心静会将拳练成“慢练的外家拳”。④练太极拳应该和可以做到的是一念代万念的“醉梦态”。这4个观点正确吗?可以肯定地说是错误的。论析于下:(一)否定追求一念不起之心静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否定追求一念不起之心静的说法认为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没有追求这种心静的内容是不符合事实的。王宗岳等古拳谱中有很多关于追求一念不起之心静的论述。如“虚灵顶劲”中的“虚灵”、“举动轻灵神内敛”中的“神内敛”、“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中的“神宜内敛”、“无极而生”中的“无极”、“极柔极刚极虚灵”中的“极虚灵”、“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中的“内固精神”、“神舒体静,刻刻在心”中的“神舒体静”、“一要性心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中的“性心与意静”等等。这些话中的“极虚灵”、“神内敛”、“无极”、“内固精神”、 “神舒体静”与“性心与意静”指的都是一念不起之十分心静。其中“神舒体静”是古代的互文,意思是“神舒静、体舒静”。说这句话中没有“心静”,是由于不了解古代汉语将这句话用现代汉语错误地理解为“神是舒的、体是静的”了,这“神舒静”也是指一念不起之十分心静。不仅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有再三强调心静的内容,杨氏老谱与近代太极拳家也有大量练拳应该追求一念不起之心静的论述。如《杨氏老谱》中的《张三丰承留》就指出“虚灵能德明”、《太极懂劲解》还指出要“心静”到“遇而变化”能够“无须有心之运用耳”;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指出要“静心凝神,斯为内敛”、“澄心息虑”、“心无所思,意无所感”、“满身空空洞洞”;田肇麟先生的弟子陈志进先生在《太极拳之品格功用》中指出要“心静”到“心中空空洞洞,思虑全无”; 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指出要“心静”到“心中一物无所着则最明”、“物我两相忘”;冯志强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中指出要“心静”到“周身上下浑然不觉,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唯有心中一片觉明景象”。一句话就是要“心静”到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反复再三强调的“静极默笃”。这些说法中的“心静”显然都是指一念不起的十分心静。可见这种否定练太极拳应该追求一念不起之“心静”的说法与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杨氏老谱、包括李雅轩先生在内的近代所有著名太极拳家的论述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认为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没有心静内容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二)人是可以达到一念不起之“心静”的 认为人不可能达到一念不起的“心静”,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为所谓“心静”,用生理学的话说就是指思维活动显著减少直至停息,也就是道家所谓的“神内敛”;而“心不静”,就是指存在一定频率的思维意识活动直至思维意识活动高频率地十分活跃,所谓是“心猿意马”,也就是道家所谓的“神外游”,这“神外游”不仅指对体外环境变化的注意和思索,而且也指对体内环境变化的注意和思索。这也就是说“心静”与“心不静”是有多层次的。对于这种情况,现代科技是可以用脑电波仪加以测试作出大致评估的。这是因为当常人发生了专注或思维活动、情绪发生了波动,如高兴、愤怒、悲哀等等,大脑电磁波必然会发生变化,在脑电波仪上必然会出现每秒14~30次不等的β波;当常人处于清醒的安静闭目静息时,在脑电波仪上会出现每秒8~13次的α波,而当常人发生困盹思维迟钝、减弱由清醒转向睡眠时,在脑电波仪上会出现每秒4~7次之θ波,当人进入了睡眠,在脑电波仪上会出现每秒0.5~3次的δ波。所以,根据脑电波仪上所显示波形的情况,就可以对被测试者的精神状态作出客观评估。如β波越强越快的就反映思维越活跃,也就是大脑精神区域皮质越兴奋;α波强的就反映大脑精神区域皮质清醒安静的兴奋,θ波出现就反映大脑精神区域皮质开始发生抑制,而δ波出现就反映大脑精神区域皮质显著抑制。这种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还发现人的睡眠既有深度无梦睡眠就是大脑精神区域皮质完全抑制这样的状态,在脑电波仪上显示为δ慢波;也有浅度有梦睡眠就是大脑精神区域皮质没有完全抑制这样的状态,在脑电波仪上显示为有快波发生,另外还有眼球活动反应等。网上有资料可查见: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生理室对此统计的结果是:健康正常人做梦可占睡眠时间的20%左右。这说明健康正常人的睡眠除了20%左右做梦时间外,存在着一念不起的无梦深度状态。现代医学认为人在睡眠中做梦是生理的需要,但如果是一刻不停地做梦那是必需治疗的疾病。所以,人在睡眠中一念不起不仅可能,而且是确实现实存在的。说人在睡眠中做不到一念不起那显然是以偏盖全,是不能成立的。利用脑电波仪测试也已经证明人在清醒状态下达到一念不起的“心静”也是可能的和存在的,当然,人在清醒状态下达到一念不起的“心静”是很不容易的,自古以来无数人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状态,和让这样的状态持续存在也完全是事实。但这样的事实不等于可以否定中国至少两千多年来历代有不少人道、佛、儒人物能够在觉醒状态中达到一念不起之“心静”的事实。从每个人的实际感觉而言,因为思维活动显著活跃必然反映为大脑意识区域皮层的紧张,甚至会发生情绪烦躁,而思维活动显著减少必然反映为大脑意识区域皮层的放松,相对而言人就感到情绪相对的愉悦轻松平静,而人在无思无虑的安静时,往往会有心旷神怡、心境平静如镜的感觉。虽然绝大多数的人无法达到几分钟乃至几小时一念不起的“心静”,但对于在几秒内达到某一层次相对愉悦平静的“心静”,应该每个人都是有过亲身体验的;某一瞬间无思无虑心境平静如镜的感觉,应该不少人也都是有过亲身体验的。而既然某一瞬间可以出现这样心境平静如镜的“心静”,这样的“心静”当然也是有可能保持几秒内、几分钟、几小时的。可见无论是从历史记载、科学实验研究还是每个人的实际感觉而言,人无论在睡眠中还是清醒状态中达到一念不起之“心静”是完全可能的和存在的。(二)太极拳追求的“心静”可以得到科学证明太极拳最终追求的“心静”不等于一念代万念的专心想着练拳这种低层次的“心静”,更不等于半醉、半睡、梦游这种没有清醒意识的精神昏糊状态,而是与道、佛、儒、瑜伽、催眠、超觉静思等所追求的“心静”同一类的精神状态,那就是既安静至没有一丝意识思维活动,又是意识高度清醒灵敏。近代以来太极拳界所十分重视的《授秘歌》的注文称这种精神状态为“心死神活”。注意这“心死”的“心”与“心静”的“心”不是一个概念;“心死”的“心”指的是“心猿意马”的“心”,就是指后天的思维意识活动;这“死”指的是止息、熄灭;这“神”指的是道家所谓的无思无欲的先天“元神”,或称为“真意”,催眠术又称为“潜意识”;“神活”指的就是精神非常的清醒灵敏。这“心死神活”是道家练功的一个核心要诀,如宋金时的王重阳在《授丹阳二十四诀》中说:“心灭则性现”;又在《五篇灵文注》中说:“心死方得神活。”道家所说的这种既没有一丝思维意识活动、又非常清醒灵敏的“心死神活”可能吗?现代对超觉静思与气功的研究证明是完全可能的。曾任日本生活医学研究所所长、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川烟爱义,在他的《健脑五法》一书中介绍了他用脑电波仪对“超觉静思”锻炼者的测量观察发现被测试者进入万念皆空时,在脑电波上就会出现β波完全消失,α波与δ波却同时出现,这对于常人是不可能的。因为常人发生困盹将进入睡眠时是β波减弱消失、θ波出现,进入睡眠时则是出现δ波,常人睡眠中是不出现α波的,觉醒状态则是不出现δ波的,α波反映清醒、δ波反映睡眠,一般人是不可能既清醒又睡眠的,因此一般人α波与δ波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近年来有的大学院校对气功作实验测试研究也发现与川烟爱义对超觉静思观察相同的情况,认为气功入静的大脑功能状态与常人相比较出现了特异性,这种入静不完全是抑制过程,而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激活状态。从网上可以查见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教授等曾专门组织用脑电图仪测试观察道、佛气功高层次人在练功中的α波与常人对比作统计学处理研究,结论也肯定气功态既不同于常人的觉醒,又不同于常人的睡眠,提出气功高人的气功态存在“共振态”与“入定态”。“共振态”中α波会比常人还高数倍,是属于令人匪夷所思的清醒的无梦睡眠;还发现气功锻炼在未进入“共振态”与“入定态”前的以一念代万念时精神仍是属于没有完全放松,而当进入“共振态”与“入定态”,一念代万念则消失而出现了“万念皆空”。由此可见,人经过专门的训练和锻炼,是可以进入既具无梦睡眠的特征、又具非常清醒灵敏特征这样精神状态的。《授秘歌》所谓的“心死神活”、《杨氏老谱》所描述的“无须有心之运用耳”之“懂劲”层次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状态。太极拳“懂劲”层次的精神状态与气功的“共振态”比较相似,那就是既无思无虑,根本不思虑如何对付敌人、如何动作,又是反应非常灵敏清醒。正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修炼功夫,最要紧是在静上多多用功,如能做到静极默笃的时候,好象是头脑中有一种灵感,这种灵气好象是要出离躯壳,起于空中与宇宙万物合体,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这种情形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人的灵机充实了之后自然而产生的吗?是以往情形事迹而推断出来的吗?不得而知,我说不出它的所以然。然而,我既有这种感觉,今也大胆地写下来,以便将来证明其对还是不对”。这段话中的“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乎,其实是一种对于应对变化的反应速度快到似乎没有过程的感觉,而反应已经完成的瞬间自己的意识还跟不上认知所造成的。从李雅轩先生的这段话中可以知道,被称为“灵机”的这种非常潜能是必须在精神“静极默笃”高度入静之后,才能被激活开发从而发生作用的,只有达到李雅轩先生所说的这种“静极默笃”境况后,才可能达到《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无须有心之变化,身受击处自能应敌,心中不知,敌跌出矣”。当然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心中不知”并不是说“敌跌出”不知,而是说究竟自己是怎么无意识动作使“敌跌出”的快得发生的瞬间还来不及意识到。而现代关于睡眠的研究证明有梦睡眠和梦游都是属于大脑精神区域皮质广泛抑制状态下的不完全抑制,是属于不清醒的状态。梦游患者在这种不完全抑制的不清醒的精神状态中甚至会象觉醒时那样发生走路、干活等行为,但由于不清醒对周围是始终没有感觉和没有反应的,国外报导有个女子甚至经常在梦游中外出与人发生性关系,其实她对此人根本不认识,这是因为梦游仍然是属于大脑皮质的广泛抑制。现代医学也完全确定人发生醉酒是大脑精神区域的皮质发生了部分的抑制甚至完全抑制所引起的。所以,太极拳到了懂劲时清醒的“心静”根本不是类同于半睡、梦游、醉酒这种大脑神经部分抑制、部分未抑制的不清醒的精神状态。 现代很多人认为练太极拳不可能“心静”的理由还有认为练拳与静坐不同,认为动作是必须由意念来支配的。然而这个观点是似是而非的。因为人并不是凡动作都是由大脑皮层所控制的意念(意识)支配的,人有不少动作就不是由意识支配的。例如人在吃饭时是不会有意识地指挥舌头如何搅动与牙齿如何咀嚼的、人在行走时也是不会有意识地指挥脚如何迈动的。这种情况,现代生理学按照巴甫洛夫神经学说称为“反射”。生理学将“反射”定义为:“所谓反射,就是从感受器沿传入神经元传导的冲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的某个部位,不受意识支配接替给传出神经元进行传导,效应器上反映其作用的生理现象。”就是说,所谓“反射”的基本特征就是“不受意识支配”。生理学将“反射”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经过学习训练的,如婴儿吮吸母乳,被称为“无条件反射”;另一种是经过后天学习训练培养形成的,称为“条件反射”。初学某一个新技术动作是必须依赖意识的,但是,人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当动作十分熟练时,“条件反射”就会不同程度的形成,动作也就可以不同程度地脱离意识支配,甚至完全脱离意识支配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就举了学珠算的例子,初学珠算打算盘必须依赖珠算口诀,算盘珠的拨动也是完全由意识支配的,是想一下拨一下的;但会计师打算盘珠如飞就根本不是意识支配了。现在遍及世界的电脑打字也是如此,初学电脑盲打也是必须有意识的,是不存在不想之“盲”的,但五笔打字法熟练后每分钟打二百多个汉字也是既没有想也没有看手指是怎么操作键盘的了。上世纪渔村的织网高手织网也是如此,这些织网高手对于手如何操作不仅不看不想,而且可以一边织网一边看小说,或者一边织网一边与别人面对面对看着聊天。这些例子中打算盘、电脑打字、织网都是属于形成“条件反射”了。人的意识具有专一性,所谓“一心不能两用”,而且意识支配是需要有速度的。如果会计师是意识支配手指动作,那么,不仅添乱、而且妨碍计算,要想打算盘如飞是根本不可能了;电脑打字也是如此;练拳用拳也是如此,武术动作关系到全身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粗略地说大部位至少也有几十个,在每一瞬间意识要全面照顾支配这许多部位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当练拳达到十分纯熟后,如果总是有意识地动作,那么意识不仅不可能照顾到全部肢体,而且也反而会引起动作的不顺遂。这就象呼吸,有意识地呼吸,呼吸必然不顺遂。而且意识的速度也是根本不适应武术实战之瞬息万变的。所以许多武术前辈都指出实战中的动作都是“本能”的,此时如果先想再动,或者边想边动,用意识指挥动作反而拖累了动作的速度和协调,使得动作失去实战价值。所以,包括太极拳的任何拳术都是必须锻炼追求不用意识的。这种情况,被古代和近代的许多上乘武术家们称为“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既然练拳可以达到不用意识,练拳达到一念不起“心死神活”的“心静”,难道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三)不能用经验主义逻辑探讨太极拳的“心静” 说练拳用拳可以达到一念不起“心死神活”的“心静”,不等于说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但这是就整个人类而言的,无数真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亲身用实践加以检验证明的,许多真理被检验证明是必须具备某些条件的,如许多专门学问和技艺没有经历过有人专门地指导、自己长期刻苦的学习几乎是不可能仅仅凭自己的毕生千万次实践加以检验证明的。比如四川的“变脸”、央视台曾报导多次的福建郑太顺先生用手一抹就将扑克牌或者麻将变了样、浙江电视台曾报导的有人能够将手伸入锅内几百度的油中取出硬币而手没有汤伤,这些功夫如果没有经过专门指教,绝大多数的人即使用自己毕生的千万次的实践都是不可能被检验证明的。被印度政府视为“国宝”、并封予“圣者”荣誉称号的巴罗多从1980年开始在国内四处宣传宗教并作被“活埋”表演,在1986年2 月的印度希萨市,在许多国家记者的监视下,巴罗多被完全浸入注满清水的大铁箱内,铁箱盖子被焊牢,一个星期后大铁箱打开,巴罗多仍然活着从水中钻出来。同时期,一位名叫萨蒂雅穆尔蒂的印度瑜伽师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关闭于密封的小洞穴中整整8个昼夜,当时印度乌台浦尔土邦医学科学院的医生与国际上许多著名心脏专家对其进行全程测试考察,到第二天傍晚时,萨蒂雅穆尔蒂的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反映心脏停止了跳动,然而8天后洞穴打开,萨蒂雅穆尔蒂又渐渐从没有心跳恢复了心跳而安然无恙。这种神奇的功夫,全世界除了这样屈指可数极个别的人外,无论谁用毕生千万次实践也是不可能加以检验证明的。而许多知识技能即使是乘方、开方、微积分数学计算,如果没有受到这方面知识的教育,仅仅凭自己毕生苦思冥想的千万次实践也是不可能加以检验证明的。然而现代就是有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理解为什么都是可以被自己经过实践加以检验证明的,这是将经验主义当作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否定一念不起的“心静”正是这样的经验主义。如果认为自己经过实践达不到的就可以肯定为是不可能的,那么,照此推理,自己唱不出阿宝这样的男高音,央视台“星光大道”上阿宝的男高音就可以断定为是不可能了;自己不能用12 ·93秒跑完110米,2008年北京奥运会古巴选手罗伯斯以12 ·93秒跑完110米夺得冠军也可以断定为是不可能了;56公斤体重的自己挺举不起160公斤,2008年北京奥运会56公斤体重的龙清泉挺举起160公斤夺得冠军也可以被断定为是不可能了。这种逻辑不是很错误吗?自己没有得到和悟到“心静”之真传而盲练多年仍达不到一念不起的“心静”,于是就认为练太极拳达到一念不起的“心静”是不可能的,不正是这样经验主义的错误逻辑吗?(四)一念不起的“心静”是太极拳健身与武术的核心奥秘道、佛、瑜伽、催眠、超觉静思等功法能够使人获得某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功能。比如催眠术能够使人恢复完全失去的记忆、治愈药物无法治愈的疾病等等。深圳大学江波教授在《实用催眠术》一书中介绍国外的研究认为催眠术之所以发生神奇效果的原因是人在“显意识”暂时休止也就是进入没有意识活动的高度入静精神状态后,潜意识被激活所引起的。就是说人的许多潜能包括自我治疗疾病而康复的潜能是必须在“静极默笃”的状态中才有可能激活而发生作用的。而半睡、醉酒、梦游显然不是属于这样的状态,因此半睡、醉酒、梦游是不具有开发自我治疗疾病等潜能效果的;而且醉酒、梦游严格地说是属于病态,是应该避免或接受治疗的。其实民间令人无法相信的一些神奇功夫锻炼者之所以能够获得这类功夫,锻炼中达到万念皆无的“心静”都是核心的关键。现代科学坦率地承认宇宙中、世界上还有许多是现代科学所不知道的,对于人体自身也有许多是现代医学所不清楚的,尤其是中枢神经许多机理是现代医学所不清楚的。人的健康、病灶的自我修复等等与内分泌、血液循环、微循环等等都有关,但根本的还是在中枢神经的某种支配机理;所谓“世界上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自己”主要指的就是中枢神经中的某种支配机理;人的各种技艺往往必需要靠肢体肌肉、关节、韧带等等符合特殊的技术要求,但最关键的也中枢神经中形成某种特殊的条件反射。可以推想太极拳能够达到很高的健身祛病与特殊的武术功夫的核心关键与奥秘也是这万念皆无的“心静”为这种特殊的中枢神经中的某种支配机理创造了条件;况且《杨氏老谱》还明确地将“遇而变化”而“无须有心之运用耳”作为“懂劲”的一个标志。就是说,如果没有达到“无须有心之运用耳”的“心静”,就是没有达到太极拳的“懂劲”水平。太极拳的“懂劲”尚且要达到这样的“心静”,太极拳的“神明”必须是“心死神活”那就更不用说了。正因为如此,近代所有太极拳家都十分重视“心静”,也确有一批极少数的嫡系传人如李雅轩先生等达到了这样的“懂劲”水平。说不少人由于追求心静,“不会用心思,练了一辈子拳,不过是慢练的外家拳而已”,难道杨澄甫、李雅轩等先生都是“慢练的外家拳”?可见这种说法纯属信口雌黄的臆说,是十分错误的。冯志强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中说:“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取决于虚静功夫的深入”、“虚静的程度反映了习练者太极拳功夫的程度”,反映了“心静”对于太极拳锻炼的非常重要,反映“心静”是太极拳的核心宝贝。当然,太极拳锻炼达到“心静”是很不容易的,所谓“学太极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太极拳高人“代不数人”。之所以如此,许多人达不到一念不起的“心静”无疑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学练太极拳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将追求“心静”当作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认为“心静”是不可能的,其实是丢弃了太极拳的核心宝贝,然而这种错误现象现在可说是比比皆是,绝大多数的太极拳锻炼者没有对入静引起注意,其中有的所谓“要心静”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尤其是太极拳的研究专家们大多用一般的体育研究方法仅仅是着眼于一般的神经、心脏、血管、血液与淋巴循环、微循环、呼吸、消化、肌肉、骨骼等来研究太极拳,没有将是否入静和不同入静后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当作一个重要的因素,其实是舍本求末的一种研究方法。因此,呼吁不要将“心静”这一太极拳锻炼的核心宝贝丢弃掉,对于继承保护太极拳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不可掉以轻心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