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太极:传承传统武术-金文学

功夫秘籍 2014-05-11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武学文化遗产。是凝聚太极先贤武学财富,是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战证明,是一种合乎生理的武术健身防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1956年和1958年国家体委根据杨式拳架先后整理的《简化太极拳》和88式拳架适应了益寿延年不老春的保健需要,尤为中老年人所称道,成为目前流行的传统太极拳架。百年前,太极拳的发展看重在技击方面。如今,太极拳正向技击、竞赛和医疗保健三个方面平行发展。杨式太极拳套路和准手方法适应了三方面要求,使人练习时兴趣盎然。太极拳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影响之深,传播之广数杨式太极拳之最。太极推手是练太极拳者,体用的必由之路!它是太极先贤不断钴研和苦练,教学相长发展与完善,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涵括各门派太极特点在内,综合摔打(发放)拿、巧、变、化为一体,又不同于散打、摔跤的运动。太极推手是一项传统、文明、高雅的武术技击形式,是衡量与检验练习太极拳者知劲、懂劲技术运用的方法。也是习武者以武会友、交流、切磋、健身比赛的一种极好形式。它对提高人体的素质以及防身健身有很高的价值。是我国武术瑰宝中一颗摧璨的珍珠。笔者三十年前,拜温州太极拳名家陈永芬老师学习太极拳、太极拳推手,老师教推手采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招法,舍己从人,引进落空,乘势借力,牵动对方的重心,破坏对方的平衡,进而抓住机会,乘虚而入,以实破虚,将对方发放。彼不动自不动,彼一动,自先动,后发先至。看到陈老师精堪的推手拳艺功夫使我对学习太极拳,对推手以小胜大,借力打力的功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练习数载太极推手,着重练习皮肤触觉的灵敏度,沾连粘随的懂劲功夫,得机得势借力发人的灵活施用。与他人推手,功力浅者,也能在沾连粘随中牵动对方。但借力发劲,在劲力方面,总是不脆净地将人发放。后在上海拜武林宗师褚桂亭,褚玉诚师父为师,成了“褚桂亭内家拳”再传弟子后学习杨式(褚架)太极拳。褚桂亭师爷为杨式太极拳大架创始人杨澄甫先生的得意高足,后蒙扬公少侯先生青睐,亲授长拳、散手等,在江浙沪地区为推广、发展杨式太极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老先生一生习武,在长期的教授研习生涯中,以杨澄甫先生杨式大架太极拳风格为根基,内含少侯先生精辟之拳理,结合自身武学体会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杨式太极拳,因此被称为杨式(褚架)太极拳。杨式(褚架)太极拳基本风格特征:拳势稳重而不失轻灵、舒展中自具紧凑;形意俱备、以神为先;定势沉稳、运势柔活;收足快、落步轻;虚实分明、无过不及;身腰胯足中正圆活;拳架取中、速度均匀(蹬、摆腿除外)。杨式(褚架)太极拳在保持杨式太极拳的原理基础上,对某些动作巧妙而自然地作了些许变动,既丰富了拳法的内容,又展示了个性的魅力风采。褚公经常训导我们:存心于内、形之于外;刚柔相济、以神为先。动意必有形,有形才达意,形意俱备。褚师爷强调拳势的变动必须要以不破坏杨式太极拳的整体结构和风格为前提,需符合拳法拳理。变动是为了增加难度,促进对拳艺的理解以及功夫的提高。试举几例如下:一、前进或后退时,起步收脚提膝,落步直线(两足跟对齐)。二、定步掤捋挤按变为跟步掤捋挤按(俗称活步、垫步)。三、左打虎式由原先“右捋、采接左上侧击”的手法变为“左裹拦、搂膝接上侧击”,右手下按接肘击。右打虎式方向相反,手法相同。四、玉女穿梭由原先的“合抱掤托推” 又增添了“捋、劈、抹、穿、挤”五种手法。五、上步七星接转身双摆莲两动作之间加入弓步穿掌等等。杨式(褚架)太极拳是对传统杨式太极拳内容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它汇集了褚老毕生武学之精华。因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与神韵,而备受众多国内外武术爱好者推崇。杨式(褚架)太极拳更适应实战。褚玉诚师父手把手地传授使我重新接受正统的传统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同时感受到太极文化博大精深。褚派武学是既益于健康,又能抗暴自卫,具有极高的哲理、生理和技击力学原理的拳术。要求练拳走架。88式活步太极拳功走架训练,需正反式慢、快、慢的练习。定步站桩功法,除要求对太极拳各式拆招练习外,结合形意三七步桩等桩步功法训练。如正反式训练站桩、发劲、要求顺化刚发。练拳意识就是与人对敌。向师爷常教授的“柔在他力前,刚在他力后。”“练拳,拳意就是打人之意。”、“拳不打人,功夫打人。”站桩要求:“棚,褫、挤、按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定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身形腰顶,顺我自伸舒。”要求学习太极拳架。师父认真传授每招式的攻防含意,太极拳十三势,八法之中、掤、捋是基础劲法,式式掤、捋劲不能丟。姿势,势势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初学先使腰腿皆动,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腰转动,无微不至,然皆是意。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动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进退自然,得机得势,用意不用力。手随腰腿旋转,须势势含有圆形,不离太极原则。要求太极淮手训练。杨式太极推手有单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四种。师父一一传授,并把太极拳招式拆开,如高探马、海底针、云手、倒卷猿猴、玉女出梭等招式,要求两人多练一些攻防的方法。太极拳倡导外柔内坚之劲,其柔虚坚实之分,全视来势而定。要求练好太极推手必须要知劲、懂劲。知己知彼劲,方能懂对方来劲方向、大小,如何乘势借力、化打。第一步必须做好粘、连、沾、随,顺随对方,舍己从人。两臂要松,用劲拟松非松,将展末展之意,不可贪力。笫二步在顺遂中求化解,使对方招法落空,使其有力用不上。交手时须粘住彼劲,不丢不离,不但二手,全身各处均须粘住彼劲。以轻克重、引进落空,以巧制胜。笫三步在顺遂中求变化,在粘、连、沾、随中探明对方消息,首在用腰,有不得法,腰腿求之。说是舍己从人,实是舍无从我变被动于主动,顺其自然,乘虚而入,直捣龙门。要求器械训练。除刀、枪、剑套路学习外,尤其是白腊杆、(太极大枪)抖大杆、搬、拦、通发劲的力量柔韧性训练,将身体各关 节,骨、经络、拨长,使全身整劲协调。结合呼吸,明显地提高了蓄发整劲功力。通过系列系统的传统方法训练,深切体会到打拳“不练功,一场空。”从师学褚派内家拳术,褚玉诚师父集太极、形意、八卦拳术于一身。从褚玉诚师父身上看到了中国武术家褚桂亭师爷内家拳的大家风范和武术先贤们的武学精神。感悟太极拳精湛的技击技艺,深感继承、弘扬传统武学文化,还路途艰远。武学爱好者们还需诚心向学、专心苦练、朝夕 揣摩、仔细推求,愿为继承、弘扬太极文化贡献自己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