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受到别人按或挤时,为什么手臂与身躯是同时后退的-魏坤梁

功夫秘籍 2013-08-06

练太极拳或者推手中,当模拟受到或者实际受到前方别人的按或者挤时,自己的手臂与身躯应该是同时后退的。有的拳友认为:太极拳的放松要求手臂与肩就像是断开的相连,手臂与躯体的被动后退应该有一个先后的时间差,应该是手臂先后退,怎么会手臂与躯体同时后退呢?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有的人由于对于这一问题的概念含糊或者没有正确太极拳推手的体会,在练拳中发生了躯体先后退然后再手臂后退,或者手臂先后退然后再躯体一起后退的错误动作。为什么说这样的动作是错误动作?为什么既然太极拳讲究手臂像是断臂那样的放松,受到前方力量的作用不是手臂先后退呢?

首先要明白的是太极拳的放松与气功的放松是两个概念、两回事。气功的放松是身体肌肉全部完全的松弛。太极拳的放松是肢体使得他人“终不得力、处处落空”的“最大限度的放松”。这种放松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无论是自己的感觉还是别人的感觉,自己的两臂都会是如郑曼青先生所说的像是断臂那样的,然而,这其实是就这两臂没有任何主动而言的。如果说手臂真是断臂,那么,这断臂往往表现为是用有弹性的塑料条与肩相连接的,很多情况下不是用棉纱线与肩相连接的。有弹性的塑料条弹性会有大有小,最小时与棉纱线也差不多。而且,太极拳使得他人“终不得力、处处落空”的需要,身体的放松可能是全部一样的,也可能是这部分与那部分不一样的。

太极拳对于这“最大限度的放松”,必须是彻底的、不能有余地的、不能有折扣的。在有的情况下,某部分肌肉的放松与气功的放松是完全一样的,手臂的各关节、手臂与肩的关节就像是完全松弛的是用细棉纱线连接着似的;肌肉也全都像是正常人睡眠时的松弛。这样的手搁在别人的手臂上,自己这条手臂的重量就差不多全部交与别人负担了。别人就会感到既柔软又沉重。而在有的情况下,某部分的肌肉是没有完全松弛的,手臂与肩的关节就像是粗大紧绷的橡皮筋(或者是弹性塑料条、弹簧)连接着似的;这种没有完全的松弛使得手臂具有了浮力而两臂能够悬置于胸前,又使得别人对于我的力量作用具有了阻力,但别人的力量又作用不到我的身躯。比如别人往下压我的手臂,我可能除了胯、膝立即像弹簧那样身躯略有下降,另外,手臂在开始时弹性极小,一当完全接触,浮力的弹性立即变大,并且在身躯的作用下手臂翻转与弧形移动,不仅破坏了对方手的作用点,而且使得别人落空。这种浮力是在手臂没有主动的情况下出现的,肩臂仍然是属于放松的。如果没有这种有浮力的放松,太极拳要使得别人“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是不可能的。这种放松的情况在正确的推手中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这种浮力就是“掤劲”。练拳与推手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使得这掤劲在保证两臂能够悬置于胸前与使得别人“终不得力、处处落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得全身肌肉接近于正常人睡眠时的松弛。要松弛到手臂的浮力如果再减少一点点、或者手臂上放置上一点点重量的东西,手臂就要下降了。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松净”与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正是这样的意思。

太极拳无论是练拳还是推手,掤劲是必须始终存在的。由于掤劲的存在,两臂对于外作用力就像是十分灵敏的温度计对于温度会发生十分灵敏的大小变化那样,在没有外作用力或者外作用力极小时,掤劲就像是一条小竹片的浮力,对外的阻力十分的小;当外作用力十分大时,掤劲就像是一条船的浮力,对外的阻力很大却外力又难以落实,就是说掤劲是“有阻无顶”的。但肩臂的掤劲无论是大是小,两臂仍然是符合郑曼青先生所说的像是断臂那样的,是没有任何主动的。例如在四正推手中你的右臂被对方往你的胸部用力推,你的右臂就可能会立即像是完全瘫痪了一样没有了丝毫的阻力,然而你的左臂掤劲立即变大,这样,对方明明是将你的右臂往你的胸部推,却推得往上往你的右方移动,对方先是感到“不得力”,立即继而就“落空”了。这时两臂的掤劲是很不同的,右臂几乎是毫无掤劲的,而左臂的掤劲则是“有阻无顶”的,因为左臂也是会随着对方的手臂被动移动的。又例如在四正推手中别人用力将你的右大臂往左推,你的右大臂与左臂的掤劲都会变大,使得别人既感到你的右大臂有一定的阻力,然而你的右大臂却被别人推得往下降了;而这右大臂的下降又确实是被动地被别人推动的;别人的用力既发生了作用却又达不到目的;这时的掤劲也是表现为“有阻无顶”的,这是两臂的掤劲相差不大的情况。

推手中当你手臂受到别人往自己的胸部推时,一开始往往是需要有一定掤劲的,这种掤劲的作用是缓冲别人的作用力。如果没有这种掤劲,别人就会在不到0.1秒的时间内将你的手臂推到与你的胸部完全相贴同时将你的身躯往你的后方推了,这就是所谓的“瘪”了。而有了这种掤劲,别人将你的手臂往你的胸部推时,这手臂与你的胸部之间就像是撑着一个弹簧了。这种情况你就像是一个半圆形的锅形门,锅外底朝后、锅内底对着别人,锅形门的左或右边则固定在活轴上,于是,锅形门就能够被动地左右转动;锅内底朝前(朝向别人)有一个弹簧,弹簧固定在锅内底的一个圆轴上,于是弹簧既能够被压缩,又能够被动地左右上下转动;弹簧前又有一块小板,别人去推这锅形门必定先要推到这弹簧上的板。在上述情况中,之所以你的身躯像锅形门是因为太极拳的化解必然会作圆心在前的弧形转动就像是锅形;这弹簧上的板就相当于是你的手臂;这弹簧就相当于是你手臂的掤劲,因为掤劲具有一定的不能顶住的阻力。这样,别人推这板,这弹簧在在被压缩的同时也使得锅形门后退与转动了。在别人的继续推动中,弹簧又在被压缩的同时向上下左右倾斜了,而且弹簧的弹性也变得没有了。而这时别人也与锅形门擦肩而过被“引进落空”了。显然,由于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大小不同,门与板各自后退转动的速度可能会是相同的,也可能板的后退速度要快于门,但不会出现门先后退再弹簧后退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弹簧先后退再门后退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手臂与身躯同时后退的原因。

实际的程序化的四正推手中,受到对方的按时自己是处于挤捋、掤与捋的过程中,受到对方的挤时自己是处于捋与按捋的过程中,化解的原理与上述装弹簧锅形门的情况是相同的。在推手的整个过程中,手臂没有主动的断臂似的放松与放松的掤劲是缺一不可的。学习推手,手臂没有掤劲与手臂要主动用力都是初学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克服的两大毛病,在正确指导下可能需要一、二内才能克服,如果没有正确指导,有可能一辈子也克服不了。

练拳虽然与推手不同,拳式动作也不一定与实际完全符合,但总规律必须是完全一致的。如果别人的按或者挤的攻击是接触在你的两臂,对于这样的攻击,主要是靠身躯的弧形转动来化解,身躯这弧形转动又必须是被动的,动力主要是对方的力量,其次有十分微小的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的在自己腰胯作用下的起于脚的一点点力量;身躯这弧形转动又可能是明显的也可能是极不明显的似乎是原处未动的;但身躯必然是与手臂被动移动完全同时的被动反应的。之所以有这种被动反应,是因为对方攻击的力量通过你的手臂有极小部分作用到了你的身躯,对方这极小部分的攻击力量正是你弧形转动的恰到好处的化解所必需要借用的。在这种力量作用下你的反应是圆心在前方的与对方的作用不先不后的弧形转动,由于是弧形,因此首先是后退,当然这身躯后退可能是明显的也可能是外不露形迹的。所以,当别人用按或者挤攻击你时,你的手臂与身躯后退的速度、轨迹往往是不一样的,往往手臂后退的速度要快一点;但手臂退的同时也就是化解的开始,而手臂是必须是身躯作用下的化解,因此身躯与手臂必然是同时后退的。不可能出现身躯先后退手臂再后退,或者是手臂先后退身躯再后退的。因为手臂后退的开始就是化解的开始,而化解的掌控是身躯,如果手臂后退而身躯毫无反应,显然就是化解还没有开始,是在贻误化解的时机;如果身躯后退而手臂还在原处,显然就是身躯是主动后退没有借人之力,而手臂在前面发生了顶抗。这些行为显然都是违反太极拳沾粘连随的,因此对于太极拳而言都是错误的。因此,练拳中的身躯后坐必须是与手臂的后缩同时的,或者说,手臂与身躯必然都是同时被动地往后移动的。只有这样,对方攻击的绝大部分力量才能不会作用到自己的身躯而被“引进落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