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灵顶劲”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魏坤梁

功夫秘籍 2013-07-28

“虚灵顶劲”是太极拳十分重要的姿势要领,简称为“顶劲”,究竟应该怎么样呢?现代有的太极拳名家说就是要头顶的“百会”穴朝上,意思是说要“百会”穴成为头朝上的顶点;除此以外,“百会”穴的垂直线还必须穿过人体裆下中央的“会阴”穴。然而,又有名家说头朝上的顶点有两个,一是“前顶”穴,二是“百会”穴;当“前顶”穴朝上时是“阳顶”、当“百会”穴朝上时是“阴顶”;“阳顶”时“前顶”穴发热、“阴顶”时“百会”穴发热。另外,又有名家说“虚灵顶劲”时下面与“百会”穴在同一垂直线中的不是“会阴”穴,而是“尾闾”穴。这些名家都标榜自己是正宗。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正宗呢?可以肯定地说:都是没有根据、牵强附会、画蛇添足的信口雌黄,不仅一个也不正宗,而且个个都是属于误人子弟的“忽悠”。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说法都反映既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要“虚灵顶劲”的“之所以然”,也没有弄清楚“虚灵顶劲”究竟是怎么样的“所以然”,而都是不懂装懂,牵强刻板地理解“虚灵顶劲”与套用了练静态气功的头部姿势要求,或者再加以异想天开的臆想,结果往往会使得学习者陷入刻板拘禁不自然的误区。

“虚灵顶劲”出现于太极拳古拳谱,与古拳谱里的“顺项贯顶”、“头顶悬”或“顶头悬”都是同一个意思。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与《太极拳术十要》里对“虚灵顶劲”的解释就是:一、头颈部“非用力上顶,要空虚”,二、“要头容正直、精神提起”。“虚灵顶劲”就是这么简单与没有刻板的几何形态规定。

太极拳为什么要“虚灵顶劲”?综合太极拳古拳谱与杨澄甫先生的拳论等,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为了精神能够提起,也就是太极拳古拳谱所谓的“神贯顶”。古人之“神贯顶”的意思是指无思无虑的宁静因而头脑清醒灵敏,不是有的名家所谓的什么“神顶”。这种“头脑宁静清醒灵敏”既是养生长寿的十分必需,也是武术活动中发挥不经过思想的潜意识的作用,也就是“用真意”的十分必需;“非用力上顶,要空虚”换言之就是头颈丝毫不用力的十分放松。“精神提起”就需要这样头容正直、头颈不丝毫用力上顶的放松。二是为了太极拳运用传递性力量因而全身松沉有一个上支撑点,也就是“有下即有上”。这种“有下即有上”的松沉就需要头容正直、头颈不丝毫用力上顶的放松。由“虚灵顶劲”的作用可见:由于“有下即有上”在太极拳动作中的“提纲挈领”关键作用,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与“虚灵顶劲”有关的,尤其在发劲时,劲力贯通是不是顺遂充沛,“虚灵顶劲”是重要的关键之一。由此也可见,只要头颈部是能够符合这些要求的就都是“虚灵顶劲”,而做到这样,显然头部并不是仅仅限于一个固定的形态。或者说“虚灵顶劲”没有、也不需要、也不允许有什么上下两个“点”在“垂直线”中这样精确、刻板之几何规定的。

由于“虚灵顶劲”必须是“头颈放松”的,所以实际上头颈部的肌肉是丝毫不存在“向上顶”的;头颈部仅仅是维持尽量的竖起挺直,而这种“竖起挺直”由于人体脊柱的生理弯曲,仍然是表现为上部向前微微倾斜的,就是说,头颈部十分的“竖起挺直”仍然是呈现着脊柱生理弯曲之颈曲的。如果不是这样,头颈成为了垂直的竖起挺直,那是属于局部使用了勉强的拙力使得头颈反张了,头颈根本就谈不上放松与自然了,那就根本不是“虚灵顶劲”了。所以,“虚灵顶劲”之“顶”其实是“不顶之顶”。那么,何以又称其为“顶劲”呢?那是因为这种向上之“顶”实际上又是存在的,不过不是头颈向上顶,而是整条脊柱仍然呈现为生理曲线的不用一点勉强拙力尽量竖起挺直所自然形成的“向上顶”,并且同时身体其它部分又是相对放松而垂坠的,这样,相对地头部“向上顶”的感觉又更强了。所谓的“头容正直”就反映了这种情况。因为一个人的“头容正直”并不是仅仅头面部的事情,“头容正直”总是与“气宇轩昂”相联系的,而“气宇轩昂”就反映了整条脊柱的尽量挺直;也只有整条脊柱尽量挺直,全身上下才会有“有下即有上”的“提顶吊裆”的感觉与效果。

“虚灵顶劲”为什么不是“神顶”?这是因为“神贯顶”这种“精神提起”精神上必然是“虚空”的。所谓“虚空”就是既没有任何所求,又是清楚明白,就像是人登上了高山绝顶居高临下远眺,从而感到空旷开阔一切尽收眼底似的,于是古人就用“神贯顶”来形容这样的“精神提起”。而“神顶”是反映了有所求的,因此“有所求”的“神顶”与“虚空”的“神贯顶”是背道而驰的,自然就不可能是“虚灵顶劲”的。因而,说“神顶”不是“神贯顶”那不是在玩文字游戏,因为依据汉语的概念,“神贯顶”不允许表述为“神顶”所得出的结论。

约90年代开始,开始有人道听途说地依据静态气功的练功姿势要求,用头部“百会”穴朝上来说明“虚灵顶劲”。这种说法纯属一知半解、画蛇添足、生搬硬套。头部“百会”穴的位置在哪里?中医针灸文献明确记载“百会”的位置在“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中医针灸文献规定人的前后发际的长度为12寸,这样,当“百会”穴朝上时是怎样的姿势呢?可以这样来比照:假设头部的前后发际之弧是一个半圆,低头使得前发际之点与后发际之点在水平线上,那么,这样头部的顶点就是“百会”穴之后一寸与“后顶”之前半寸这个点。头部长度的一寸(同身寸)就是15度,那么这样的低头状态头部上抬约15度(一寸),就是“百会”穴朝上了。或者将两耳朵对折,低头使得两耳尖向上的连线成为垂直线,也是“百会”穴朝上了。显然这样的情况下,人仍然是呈现略低头状态的。这种略低头的姿势在静态气功修炼中还是可以的,然而如果平时走路也是这样,那么要平视前方,眼球就必然是需要往上翻了。显然,武术中临时往下看而偶然出现这种姿势是存在的,但任何武术都是不可能经常总是这种姿势的,太极拳当然也是不会例外的。应该认为,任何武术双方未接近时,为了有尽量广阔的视野,头部往往都是略微上扬抬起的,相对于约头部的“囟会”与“前顶”之间朝天,而当相互近身时,头部往往都是呈现视线成为平视,相对于约头部的“前顶”与“百会”之间朝天。必须明白的是“虚灵顶劲”是具有武术要求的动态之中的头颈部姿势,任何武术都需要时时观察对方上下左右变化的一举一动;练拳是对于实际武术的模拟,当然也是必须这样的。观察对方上下变化,最自然的就是头颈部的抬起与前俯;而头颈部的抬起与前俯必然是会引起头部向上的顶点部位发生变化的。在太极拳的“揽雀尾”过程中,头颈部就需要有几次几度的上下运动。比如在“掤”时,头就有几度的抬起,在“捋”的过程中,就需要头有几度的前俯。如果不是这样,仅仅是以眼球的上下转动来完成观察对方的上下变化,那么,其一、眼球容易疲劳且不如头颈转动灵活,其二、头颈勉强、不自然地持续维持固定不变的姿势必然会引起局部肌肉的疲劳,从而造成慢性劳损引起类似“职业病”的颈椎病。有的人太极拳练了很多年,竟然长期颈椎部位不适,就与受到这种错误“虚灵顶劲”的影响而维持着错误的练拳姿势有关。曽有一个人练太极拳却颈椎病长期不愈,原来在练拳时头颈部就像是泥塑木雕的一样,这样练拳,即使原来没有颈椎病,难保也是会罹患上颈椎病的。

由上述可见,太极拳的“虚灵顶劲”根本不应该去追求头部什么穴位朝上,而如果去追求“百会”穴与“会阴”穴在同一垂直线中,或者去追求“百会”穴与“尾闾”穴在同一垂直线中,那都更是错误的。因为当“百会”穴与“会阴”穴在同一垂直线中时,人体的脊柱就已经处于很不自然的反张后仰了,“百会”穴与“尾闾”穴在同一垂直线时,人体的脊柱就更加反张后仰了。至于什么“阴顶”时“百会”穴发热、“阳顶”时“前顶”穴发热纯粹是属于胡说八道。因为其一、古代的阴阳理论规定“前为阴、后为阳”,据此而分“前顶”与“百会”的位置“阴阳”,应该是“前顶”为“阴”、“百会”为“阳”。怎么可以将“前顶”称为“阳”、“百会”称为“阴”呢?其二、平白无故头部的某一点发热,按照中医理论,那应该是“虚阳上浮”的病态;按照气功理论,也是属于反映意念过重的偏差,应该及时向下调换意守点了。

总之,太极拳所谓的“虚灵顶劲”是动态的,在太极拳中是无时不在的,不仅“单鞭”时竖起的头部是“虚灵顶劲”,“海底针”时前俯的头部也是“虚灵顶劲”,不存在固定持续的头部某穴位朝上与头部某穴位与裆下某穴位在同一垂直线这样的规定。只要是脊柱挺直状态中的头容正直、头颈部“虚空”不用力的放松与思虑上“虚空”因而精神提起的都是属于“虚灵顶劲”。这样来理解“虚灵顶劲”才是符合太极拳经典拳谱的,才是“正宗”的、正确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