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有别-张义敬

功夫秘籍 2013-01-11

初学太极拳,应当首先弄清楚太极拳与其他拳法的不同之处。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一开始就容易走上錯误的路上去 , 以外家拳为例,和太极拳比较,列表于后: 除了表中这些之外,其他不同的内容还很多。总之,两者相比,—切都相反。在我初学拳的时候,这些不同而又相反的规律,曾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有的练外家拳的,为了“所向无敌”,天天到公园里用手臂去撞击树干或者电杆,日子久了,手上的神经麻木,确实可以达到比一般人的手臂更不怕痛的特殊效果。有些青年,还很因此自豪。我很疑心这种练习,功夫也就退了。可见必须天天忍痛,付出损失,才能保持这种功夫。 外 家 拳 太 极 拳动作速度快,快慢不均,有间断动作慢,速度相等,无间断动作以用力大走直线为主动作以走曲线为主用力大用力小用力呼吸不匀而急促大呼吸匀缓深长,练完后不喘一手一式,思想在目的上,思想外驰思想在自身的松柔中,或守丹田,或凝神满照全身,思想内守多横眉露目.精神外露神态安闲,精神含藏不露多为手或足的局部动作全身完整,一动全身俱动是明劲(外劲)、硬劲、断劲是暗劲(内劲)、柔劲,劲断思想较片面,偏于主观思想要求全面,比较客观。推手、散手则完全按客观情况应敌以外壮筋骨皮为主形气神并练.最后以练神为主 练太极拳是绝对不主张,也没有这种苦行僧似的练法的。太极拳的功夫与健身的效果,都是在松柔中自然增长起来的。练到了某种程度,即使停功不练,功夫也不会退转。 太极拳家郑曼青就曾说过:“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内家拳是以技养生。”从上述的例子看来,恐怕是有些道理的。 武术界向来有“内练—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样的老话,这就简明地说清楚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它们的目的不同,锻炼的方法也因之而异了。 就全国来说,拳种之多,至少也不下数百种。但均可分属于内、外两家,不偏于内,即偏于外。 外家拳多刚劲有力,动作勇猛,且多弹跳和高难度动作,看起来龙腾虎跃,精彩受看,很受青年人喜爱。 内家拳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最为有名,以松柔和全身完整之劲见长,都偏重于内气的锻炼(也就是偏重于气功的武术),健身的效果最为明显。很多拳帅,在青年时代,内外两家都练.到了中年以后,都只练内家拳了。我也曾见到过几个先前练外家拳很有成就的,后来转而学了太极拳,只练太极拳了。因为凡用力的事,必然耗气,也就是练外家拳,对体力的消耗太大,对年纪稍大的,很明显地不容易适应,于养生不利了。所以,有经验的外家拳老师,在教拳的同时,一定还教给学生一种气功;用以充实内脏、培补耗损、强壮体魄。因此向来就有“学打不学功(气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但练气功只以强身为目的,且是在身内做功夫,与青年人好动、好向身外追求的习惯相矛盾,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不如练拳有趣,很多青年就不大重视。这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内家拳虽练体与养气、养神并重,但到了功夫较深的时候,则是养重于练,对精力的储备多,消耗少,更有利于却病延年。 为了说明问题,客观地比较了太极拳和外家拳的不同。就拳理说,太极拳自有它高深与细致的地方,正因为这样,它也就特别难学,短期内不可能达到自由运用的程度;不遇明师,还很难入门;有成就的,向来也为数不多。外家拳各关节用力的次序与在日常生活中用力的次序相同,因而比较容易入手,不过经过训练,速度快些,力量大些,也容易在较短的时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能较快地达到可以竞技的程度。太极拳未到自由运用的程度,是不能和外家拳抗衡的。 急于求成的人,去学外家拳,见效快些。想研究太极拳的,先得问问自己是否有恒心?思想方法是否细致、客观?还得知道三五几年功夫是不会有什么了不得的。学太极拳是一辈子的事。

再谈内外有别/张义敬

由于太极拳本身的原因,学者很容易误入歧途。为了使初学太极拳者,不至于迷失方向,曾写了《内外有别》一节。希望学者认真比较,分清道路,本是有感而发的。 这两年,有些太极拳爱好者来访,他们大多是学了几年、十几年,看过拙著之后,来和我交流心得的。 我发现在他们拳中的缺点,有一些共性。主要还是内外不分,将太极拳练得像外家拳,偏离了正道。劳多得少,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果。 一、上下不随;二、用力太大,是外家拳的硬劲、明劲;三、手上主动太多,不明节节贯串之理,柔味不足;四、精神外露、断劲太多、速度不匀。 上下不随的原因,在于每式中腰、胯、膝部走的线路较短,而一般人用后脚向前蹬的力又太大,速度太快,所以每每导致弓步先成(懂得沉劲的人不多),而两手走的线路较长,手上定点后到。对症的方法:初学者应该调整其速度,等到你会以腰练拳时,上下相随的问题,才会真正解决。 用力太大,明劲硬劲,是对应从“轻”字入手认识不足。要学会默识揣摩,用最小的力来练拳。 要腰带动四肢,手的动作应是被动多于主动。节节贯穿是由腰、背、肘、腕的次序,由内到外,是和在日常生活中用力的次序是相反的。是疏通经络的导引术,也是内劲必由的通路。 应神宜内敛,扬弃外形上的手法观点,进入内劲的探索,讲松柔,求完整。亦即舍着求劲,舍外求内。 拳论上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不少人习惯于用“着”,对“着”很赏识,很沉醉。其实,用“着”可以说是一种本能,一般人打架的拳脚动作,就是“ 着”;外家拳讲究的手法,也不过是在“着”上的善巧运用。在太极拳技法中,“着”指拳架。对“着”的熟练,仅只是初学一二年该学会的本事。应该在着熟的基础上,进入对“劲”的研习,去求“渐悟懂劲。”不能只停滞在外形上没完没了的“着”的应用上,重外形的同时,更重视进入内容,这才是学太极拳者的主要任务;也是学太极拳者要长期从事练习推手的原因。只有在推手中学会“懂劲”了,才有可能慢慢上升到让人感到神明莫测的高级境界。 着,是有形迹可以模仿的外在动作,因为看得见,摸得着,是实在的东西。而劲,是隐藏于内,运行于内,外面看不见的,所以才称为内劲。要凭聪明智慧,才能感知出它的质量来。因此,我才提出:太极拳是一种抽象的学问。 但是很多人习惯于瞪着一对大眼睛用力、鼓劲(明劲、硬劲),只知在实处用功夫,就将太极拳的“抽象味”弄错了,有名无实了。也有人反对我将太极拳拳理谈得抽象,说是用不着说得那么玄!但是太极拳的本质是抽象的,是玄的。我又怎敢对读者说假话呢?! “着”的运用,见效较快,这是一般人对它很欣赏、沉醉的原因。“劲”要将全身各关节松软了、完整一气了,才出得来。而这追求全身柔软的过程又很长,决非短期内所能见效,必须勤学苦练,在身内去努力探索。这全是抽象的事,因而就要求学太极拳者具有耐心、细致的性格和客观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非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可。正因为对内劲的探索不易,懂劲的道路难行,取得高度成就的,向来就不多,所以,前人在拳论中,才说出了“非有夙慧,不能悟也”这种极为有分量的话来!如果仅仅是凭硬劲、明劲,剑拔弩张、匹夫之勇就叫太极拳,学会既容易。学好也不难,前人何必还说什么“非有夙慧,不能悟也”?! 用硬劲或柔劲,方法不同,自然产生了不同的技击效果;而长期用硬劲或柔劲,对我们本身的体质和气质,也起到了不同的改造与熏陶的作用。只要看看举重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就知道用力的方法不同,在身体上产生的差别可以是多么大,这还只是就外形说的。而太极拳更追求思想上、心灵上的灵敏细致。 太极拳为什么难学难成?在诸多原因中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它太抽象、太细致了,对人的要求太高了,粗人做不好细活。要想学好太极拳,就非将自己的思想方法彻底改造不可,真可以说是要脱胎换骨、重铸性格的。长期耐心地追求内劲的完整与听劲的细致,精益求精就成了一种修养。会培养出一个人应该具备而又不可少的优良气质来。所以,真正的太极拳高手,大都显得沉静端庄、雍容谦和、举止文雅、精神饱满而又含藏不露、内有所守、怡然自得,决不会有矜骄之像,更不会气浊神露,现出凶神恶煞的俗气样子来。这就是内养与外壮的不同。

完整与细致/张义敬

在太极拳的优点方面,有两点非常突出:一是完整,二是细致。 练拳时思想全面照顾,一动无有不动。全身上下内外,统一行动,共同完成蓄势或发劲的动作。“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刻刻留心在腰间”等语,就是为做到完整而提出的具体措施。高手能化劲令人不知,发劲威力惊人,主要关键即在于全身内劲的完整。这是太极拳最为突出的优点之一。 从大处看,正是有了这全面的观点,在长久的学拳过程中,培养出了完整的劲道。思想因为全面之故,就不再执著在某一点上,而是形成了一张无所不在的网,竞技之时,对方对我的攻击处,不过一两点,而我在招架这一两点的同时,还能发现对方有很多可以反击的弱点;对方思想上片面,我则能以全面对付之,对方在暗处,我在明处了。这是高手在竞技时能使对方变得傻头傻脑的主要原因。 其他的拳,也有不少强调完整的,但又远不如太极拳在用意听劲上细致。 细致,就成了太极拳另一突出的优点。 以“右云手”为例,右手在向右方运行之时,不能只有向右的简单想法,必须浑圆的各方兼顾。如上有极轻的提劲,下才会产生沉劲,不提即不沉,不轻就不重,这是手上要练出松沉劲的手段之一;同时还得有与右云手方向相反的(向左的)拉力的想象,正是这一想象,才使得向右的速度不会太快,动作不至于简单粗鲁。思想上必须如此细致追求,拳味才会越练越浓,才能发展我们的触觉,也才会乐趣无穷。这是太极拳武术文练的主要内容。 或者有人会问:“像这样练法,不是太麻烦了吗?” 我们须知,对于那些已入门径,真正走上了松柔道路的人,追求轻灵,早已成了习惯,听劲功夫,自然会与日俱增,甚至能使触觉灵敏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程度。但对于初学者,特别是对于那些自以为是的粗线条的人来说,懂得这种细致的用意方法,确是克服主观、片面的好法子,有助于提高对听劲的认识,对于鄙弃斗力、开发智慧,对于防止将太极拳练成外家拳,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科学家新的研究成果中,发现在已知的人与动物的种种差别方面,还应增加一项,即人类善于使用皮肤的触觉来感知、认识,适应周围的环境。动物全身因为有毛覆盖,皮肤的触觉不能充分利用、发挥。而皮肤对事物的反应,远比眼睛要通过大脑分析判断来得快捷。 从小处、局部看,太极拳听劲之灵敏精确,正是充分利用了其它动物所没有,而为人类所独具的皮肤触觉这一优势。如果不善于利用、发挥我们的触觉。不是明显的从已进化到人的高度上倒退了吗! 由这局部的听劲的细致精确,与全面观点的完整相结全,就成了难与匹敌的太极拳的优势。 完整的内劲可以不断增长,听劲的精确度也能够不断提高,对这两方面的追求,都永远没有穷尽,人类的认识,永无止境。所以西谚有云:人生短,艺术长。 我们在勤学苦练中,提高了对太极拳的认识,使它日渐向更高级方向发展;反过来,博大精深的太极拳,又发展了我们的触觉,增进了我们的智慧,改造了我们自己。 这不也是太极拳可爱的地方吗! 丝莫抽断了 有人说太极拳是从外家拳发展而来,这只是从表面上,从拳式的定式上看,还不是问题的本质。两者之间主要是指导思想不同,理论不一样了。且同为太极拳,在认识上也还是有差异,所以渐渐形成很多流派:如果在内容上不发生质的变化,外家拳不论怎么发展,还是外家拳,不会变为太极拳。“像今天一些人从举重、摔跤转过来,就成了‘太极推手高手’”(引自于志钧先生文)一样,有识之士是不认账的。 太极拳本身也有个发展过程,拳理不是一天一日,或一开始就很完善,它是很多代人,用智慧、汗水浇灌出来的。 在今天,我们研究太极拳,就更应该着眼在理论上彻底弄明白它的方方面面。假的应该剔除,歪理应该纠正,使太极拳的发展,减少阻力。太极拳是富有哲理的学术,应坚持百家争鸣,不可以权势一锤定音。如果本身有个一官半职,在学术上发言,更望尽可能谦虚、慎重,只作为个人的一家之言,以留下其他九十九家争鸣的空间。 由于养生的理由,太极拳理论逐渐走向精细与内向。速度由快变慢,由快慢不均变为均匀;力度由重到轻,由实到虚,由局部的力量发展成全身完整的内劲;由以练体为主,发展到以练气、练神,以练思想为主。 这就是太极拳发展演变的轨迹。 太极拳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热爱,是因它确是通向健康的渡船。太极拳能拥有众多的拳迷,是因它本是艺术的宝库和智慧的迷宫。 充满了哲学意味的太极拳,在众香园里特别鲜妍,有极强的磁场,将学体育与外家拳的,都拉将过去,尽管效果很不如意,这吸力是其他的拳所鲜有的,太极拳应该自豪。但有两条优点不易为人所赏识,学体育和外家拳的难于接受,更不必说掌握了。 一是由于它内容丰富、运行细致,决定了了它必须用慢速度来琢磨。因有了充分的时间,从而高度发挥了智慧,使它成了以练思想为主的拳。不讲力大,力大也无用了。 二是由于速度均匀,充分发挥了触觉的灵敏度,具有了神乎其技的听劲能力。在粘劲、化劲、拿劲、发劲中,使技击方法从内容上发生了质的飞跃,使简单的两力相抗的打斗技术,变成了丰富多彩、深奥难测的斗争艺术。 没有慢与匀,就没有了太极拳。 快慢不匀,是外家拳还未完全进化成太极拳。或者是由太极拳又退回到外家拳的半路上去了。由于理论上的变化,外家拳可以转变成太极拳。如果对拳理认识不足,太极拳又可以转变成外家拳。世间的事,总是变来变去的,不变多就变少,不变好就变坏,这一点也不奇怪。 为了使太极拳变得更好,发扬光大,就一定要研究太极拳拳理,它和体育和外家拳的理论是格格不入的。在内家拳中,除太极拳外,也还有速度相当慢的,但绝对没有像太极拳这样追求匀速的。所以,速度均匀,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这就是练拳的要领,它形象生动,譬喻准确,一见便知,一闻即晓,最明白不过,本不该再有什么误会,是不须“研究研究”就明明白白的。 猫走路,都见过:轻、慢、动作柔软而又速度均匀。猫们绝无狠心跺脚,要地动山摇的意思。 “运劲如抽丝”,丝是蚕丝,要抽而不断,必须速度均匀,轻轻地抽。如果力量大了,或忽快忽慢,都会立刻就抽断了的。 这“运劲如抽丝”一句话,就是我们练太极拳一定要做到速度均匀的理论根据。从杨、吴、武诸家来看,都很严格地遵循这一指导原则。只有在匀速中,才能做到“人不知我”。匀速是粘劲的前因,是太极拳中的精妙所在。我们惟恐不匀,一辈子都在追求更匀,不存在太匀了的问题。如果违反了这一原则,还该不该叫太极拳,那倒真该研究研究了。 很多外行看见练太极拳的,那么慢凋斯理,速度又那么均匀。就很不耐烦,于是以外家拳的眼光。来大发议论,横加指责,说什么“你这个拳太慢了,又太匀了,只能养生,没有发劲,不能技击,无用!无用!……” 为什么会这样呢?杨、吴、武诸家都是不能技击,不会发劲的吗?这是愚昧在反对智慧,笨人在反对聪明人!

“刚柔相济”质疑/张义敬

懂劲一词,从听劲而来。能听劲,才能懂劲。轻柔不足,听劲不足,也就无从懂劲。“推手者,所以求其懂劲也。”从“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一语看,这明明白白是指推手而言。这话可以浅显解释为:对方来力时我会化,退走时我会跟。即粘住对方,不丢不顶,才能叫懂劲。 拳谱上本无“刚柔相济”一语,有的人将“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一语,割裂开来,丢掉后半句,抓住前半句,又将“阴阳相济”说成“刚柔相济”,又认为要刚柔各半才能相济,于是又出现了“五阴五阳”,还说做到三阴七阳、四阴六阳都还不行,硬要“五阴五阳”才能“称妙手”。这就不是指推手,是指令身肢体的软硬程度了。话越说越玄,只不知用什么方法来衡量,才能如此准确?天平么? 这既是对拳谱的割裂,更是对拳谱的曲解。 很多练外家拳的,都主张“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说他们的拳是“刚柔相济”的。可见“刚柔相济”是外家拳的拳法。太极拳本与外家拳应该不同才是。不知从何时、何人起,我们练太极拳的用起外家拳拳法来了,不知大家觉得怪也不怪?! “刚柔相济”,好像软功、硬功都有,十全十美了似的。其实,它只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框框,使我们的思想遭到禁锢,唯恐丢弃了这个“刚”劲,就不能与柔相济了,从而使我们的功夫停留在一种低级境界上,停留在筋骨肌肉的力气上,停留在外家拳的刚劲上,不能由实到虚的向太极拳的高深境界转化深入,自误了太极拳的美好前程。 太极拳谱中说,“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可见太极拳应该追求的是两个极端。而先追求的就是极柔软,只有极柔软了,然后才可能达到无坚不摧的极坚刚境界。这正是道家理论的精髓所在,所谓柔弱胜刚强也。这也正是前辈在教拳时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咛学生“要松!要松!”的理由。如果我们有了“刚柔相济”的想法,先就违反了“极柔软”的教导,也必然导致听劲能力的丧失,而听劲正是太极拳中的宝贝,是克敌取胜的灵丹妙药,只有听劲的本领高级了,灵妙无比了,才能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的境界。 从这“盖皆由此而及也”一句看,可见话还说得相当绝对。如违反了“极柔软”(才能发展听劲能力)的原则,也即违反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原则,也就必然丧失了太极拳的优越性而不成其为太极拳了。 如果我们能认清太极拳的优点,将听劲的灵敏度,发挥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特异功能境界,尽力开发我们的智慧而不是仗恃力量,以我们所特具的轻灵、虚无功夫去以巧取胜,对方就会感到莫明其妙,顿时惶惶无主,疑虑丛生,甚至使他对自己的功夫,以及在追求功夫中所走过的道路,统统产生怀疑,使他不相信自己了,糊涂了,还有比这更妙的功夫吗? 为什么要速度均匀?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说太极拳的“妙处,全在能借力”。要能借力,必须先有灵敏的听劲,只有听劲的能力越灵敏、越细致,才能越准确地借对方的力,以指挥对方、控制对方、打击对方,才会使自己变成化劲人不知,发劲人不觉的超人。 如果练拳之时,速度不均匀,与对方接触时,就不能舍己从人,必然不丢就顶,不能达到与对方粘连的效果。不粘连,听劲的能力就无从发挥,也就无法借力了。这与“妙处全在能借力”明显不合。既不会借对方之力,就不合“因人为法”的原则。主观制敌,又不是我们该研究的内容了。 要想学会“因人为法”,就非做到速度均匀不可。 妙处全在能借力,是指借对方的力,为我所用。而不是借地之力。借地之力,谁人不会?常人走路、跑步、担水、推车,不借地之力行吗?如解释妙处全在能借力,是借地之力,是明显的错误。如果说发劲之时,要借地之力,这不能称为太极拳的妙处。因为任何拳术,都是要借地之力的。我们还没有孙行者的本事,可以随意在天空中打斗。 太极拳扬弃了一切手法,专门研究听劲。有了听劲的本事,就可以引进落空、避实击虚。这是一般学体育和外家拳的人所欠缺的。 简单地说,学习太极拳,就是学习放松与粘连。有了这两件宝贝,其余都不过是锦上添花。要粘连,就非匀速不可。 今有人,见不及此,说是要使太极拳赶上时代潮流,进入对抗的行列。真是其志可及,其愚不可及也!我们食米弃糠,岂可食糠弃米! 太极拳是“对而不抗”的。抗就是顶,是太极拳中最大的毛病。这是只要学过点太极拳的人,都该有的常识。今竟常识都没有,要将太极拳中的毛病,来大力加以提倡、发扬,而对它的优点,却视而不见。如此提倡太极拳,只能使太极拳消亡殆尽。弘扬国粹,有这样弘扬法的吗?!上何以对祖先?下又怎么向后人交代? 由于盲目瞎指挥,导致了三年特大灾害,损失惨重,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怎样才能做到速度均匀? 在诸多学拳要领中,匀速最难。大体说来,初学者先要注意手上的速度均匀,进一步,才知道去追求迈步时的速度均匀,再进,则知道去注意手脚的配合均匀。直到你懂得默识揣摩、精神内守,能以腰来练拳的时候,全身上下内外方能比较完整的均匀了。此后,还该去精益求精。总之,随着岁月的增长,我们的功夫越来越完整、细致、精确,最后均匀到动中现静像,永无止境。凡此k种种,都是开发智慧,思想上细致了的结果。与那不慢不匀、粗而不精、精神外露的练法,是大相径庭的。 太极拳是高级的养生术兼技击法。以练意、气为主。全部学习的过程,都是精神内守,默识揣摩,通过松、稳、慢、匀去求虚静的过程。从健身效果上说,近似于静功,可以使全身经络通畅平衡,各系统之间更为有序化。因而可以收到却病强身的效果。 从技击上说,真到了虚静阶段,所谓虚则无所不受,对一切外力都可以逆来顺化,平时仗恃气力大的人,遇到这种高手,不论你怎样出手,都觉对方是空的,对方明明站在你面前,但你就是找不到可以施展功夫的对象;平时自以为是的种种手法、套路、力量,统统无用了,有捕风捉影的感觉。到这种时候,就惊恐万分。因为自己既无法可以打击对方,就成了暴露在对方面前的挨打的靶子。挨轻挨重,就只好“认命”了。 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算是懂了太极拳的道路和门径。再反过来看那些只懂得斗力的所谓武术家与推手名家,就会不自觉地笑在心里。认识上的差距,何止天渊! 太极拳好,好在这里;难,也难在这里。 太极拳虽然不容易成高手,但我们应力求明白这通向高手的道路。一切以跳跃为能、以力大为能,违反松柔大法,以及推手要对抗的主张,都违背太极拳的原则,永远不可能达到虚静的境界。不默识揣摩,也就不可能健身与开慧,要想到“因人为法”的境界,就永远不可能,即使到天老地荒,也是枉然。丝,千万莫抽断了!

神宜内敛/张义敬

关于练拳时眼睛该看何处,各人的认识不一。我想正如医眼病不能只靠外用眼药一样,不要忘记了眼睛是整体的—部分。最近作者就因早期白内障,内服石斛夜光丸、杞菊地黄丸和维生素c而获得满意效果。如果忘记了整体,而只在局部滴眼药,就恐怕未必有效了。 视线或视力,通常称之为眼神,可见与精神有关。眼神的强弱,反映了精神的盛衰,实际上反映了体质的好坏。垂危的病人,眼睛就无神了。 用眼过度,不仅会患近视、神经衰弱和贫血,还会过早地出现白发,甚至诸病丛生,不爱运动的文弱书生,就是很好的例证。 中医书上说“肝开窍于目”,还说“久视伤血劳于肝”、“目受血而能视”。可见眼神与肝、血关系密切。在谈到太极拳的眼神问题时,我们也应该全面考虑,不能简单地认为眼睛的功能就是看,首先该想到拳谱上的教导,要“神宜内敛”、“默识揣摩”、还要“ 刻刻留心在腰间”。这就给眼神定了大方向。其次,我们不要忘记太极拳是内家拳,它绝对不同于外家拳。如果连内、外都不分,只因它是拳术,就该“炯炯有神 ”,或者该看远处以医治近视眼,这都明显地违反了“神宜内敛”和“默识揣摩”等原则,也破坏了练拳时应有的静象,毫无理由地与拳谱唱了反调。 不重视汲取前人成功的经验,吃亏的将是我们自己。 练拳架的目的,从技击方面说,是培养基本功。应在身内去默识揣摩,去落实拳理,不断充实拳味,使拳味更加浓厚。从养生方面说,则是养气、蓄神。这两者是统一的,并行不悖的。总之,练拳架是积蓄,不是消耗;是收入,不是支出。这是与外家拳的根本区别之一。如果练拳之时,故意聚神于目,做出炯炯有神,甚至怒目而视的神态,则上述技击与养生两方面的目的,都统统不能达到。既要看远处而思想上仍能做到“神宜内敛”和“默识揣摩”的,倘非六祖、憨山大师等辈,一般人是绝对做不到的。无缘无故的“炯炯有神”,实质上是一种浪费行为,耗气伤肝,于养生不利。 古人还告诉我们,要“呼不出声,行不飓尘”,亦即不要无故耗神伤气,浪掷精力,才可能长寿。道理相同。 眼神与思想联系紧密,既然练拳有练体、练气、练神三步功夫,眼神当与用意一致,即逐渐由外到内,由实到虚,由动入静。初步可以似看非看,既要照顾两手运行之线路,姿势的正确,又不能专注两手而在思想上忽略了整体。如老是死死盯住手指,不仅易成呆像,思想也易生执著,挂一漏万,违反全面照顾的原则。到练气、练神的阶段,眼神无疑当内守才与思想一致,因而半闭(垂帘)则是必然的措施。如此说来,眼神岂不是没有用处了? 岂有不用之理,不过不妄用罢了。练拳是为了养气、蓄神,不是使用眼神的时候,也正是为了当用才用时的大用。雅轩老师练拳时,一种旁若无人、宁静深思的气氛,简直到了可以感染观众的程度;但在推手发劲之时,他眼睛一瞪,神气逼人,令人生畏,就将人打出去了。 如果随时都强为贯神于目,到该用的时候,神已衰乏。儿时听评书,说关云长眼睛常半闭着,倘一睁眼,就要杀人。从中不也透露出一些消息么? 眼神像电筒,练拳之时是充电,不能随时无缘无故地照射着去耗电,该照的时候,才照一下。够了。

对松柔的探讨

太极拳是道家哲学在养生与技击方面的实践功夫,以柔为体,也以柔为用,主张以柔克刚。高度成就要达到无为无不为,这就有点玄了。它内中确实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这是它不易为人所理解的原因。 因此,凡是违反了松柔这一条原则的,都不能称为太极拳,至少不是“正品”。 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终我们一生,也不过是不断努力追求更高度的松柔而已。 一般人所谓的“放松”,在拳中称为懈,是一种拳病。在熟睡的时候就是懈,不是我们所要求的松柔。在拳中除了高度柔软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条件综合在一起,如稳、慢、圆、匀、完整和想象力等。 太极拳要求的放松,只能是在尽可能少用力的情况下,通过思想意识的作用,来逐渐达到最大限度的柔软,是从轻走向松的。凡是习惯于用大力的,就永远不可能松柔;对松柔的理解,容易发生偏差。实践起来多障碍,也多歧途。真正松柔了,要令人感到柔若无骨,才是对的。 从我们练太极拳的人看来,一般人都是僵硬的,不仅向躯干远远不松,四肢也不松。就原因,大概一是缺乏柔软的训练;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硬力的结果。 我们可以将柔软看成是一种人人应有的本性。它本是与生俱来的。在婴儿时,一身柔软极了,无奈后来给生活、工作慢慢地“改造”得僵硬了。我们学太极拳,就是用一套特殊的理论和方法,把僵硬了的身体又改造转来,使它永葆婴儿时的柔软灵活。俗话说,“返工的活路不好做”。这工程的确“浩大”而艰巨。一要明师指教,二得流不少汗,三还得费些心血动些脑筋。万幸的是,苦中有乐,而且其乐无穷。否则,真要令人望而却步,宁肯僵硬一辈子了。 如果从小的时候(十岁左右)就开始学太极拳,天赋的柔软还未丧失殆尽,上述的“改造”还未完成,无需做大量的返工工作,可只在柔软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其柔软的程度和提高其柔软的质量,无疑地,定会多诞生一些太极拳高手出来。 太极拳要求的柔软,是各关节灵活之后,互相巧妙地配合,互相呼应。而不是腰要弯得如何低,或要反向后弯(如杂技演员口可以衔花之类),也不是脚要跷得如何高,而是要全身的配合要恰到好处。这说来简单,多少人辛苦练拳一生,都未能取得成就,真不知磨死了多少英雄了! 按杨、吴两式太极拳,都很强调以柔克刚,在技击上以一法应万法,一律归之于听劲。只有全身轻柔了,重心才会降低,应敌的杠杆力臂越长,越能收到省力的效果,自身也才会越稳,触觉才会越灵,听劲才会准确,才能化劲令人不知,发劲使人莫测,才能出现精彩的打击效果等等。可以说,太极拳中的一切巧妙和健身的效果,都是由松柔而生,或从松软转化而成。这既完全符合以柔克刚、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符合唯物辩证法,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原则。从理论上说,确实很高,但是它太难,不容易松柔得合格。所以向来都认为太极拳高妙难成,成则无与伦比。 正因为它短期内难出成果,急于成“杨无敌”的心又太切,一般人认识不真,就想抄近路。例如,先前学过八卦的,就将八卦塞进太极拳中,认为“太极拳凶,加上八卦岂不更凶!”学过炮捶的、罗汉拳的,其他硬功拳的,统统往太极拳里塞,太极拳的名目就一天天多起来,什么五行太极、八卦太极、罗汉太极之类,弄得太极拳面目大变,千家万户,真假难分、名实不符。这是太极拳的厄运。假的,有力的在外行看来,常比真的好看些。 柔柔的,朴素的才是真的。 因此,凡是有利于全身放松的方法,都能促进功夫的进步。一切用力导致紧张的方法,违反了“轻”的原则,都对学拳不利。 会了太极拳,就能随时随地运用太极拳的原理,细致地对待一切工作,有助于克服主观主义。在日常生活中,能以整体的力去替代局部的力、以软弹力替代撞击力、以柔劲替代硬力,能事事如此,才算真的懂了太极拳了。我们将少受一些不必要的辛苦,享受到更多的乐趣,生活就更为可爱了。真是一通百通呵! 事物总是有利就有弊的,学会了太极拳松柔的本领以后,也有缺点,大概有下列三种: 一是在街上走路,如果无意之间与人相撞,就和推手发劲,—样,会将对方撞出老远,甚至还会倒地,因为一般人是气浮于上,上重下轻,没有根力的。对方很可能认为你是有意肇事,得赶紧赔礼道歉,收拾残局。 二是如果自己不慎,手、脚撞在门、柱、家具等物,此时不能借力了,反作用力太大,就痛不可忍。比没有学拳的,要痛得厉害的多。 二是懂了一点放松之后,一身很舒服。这舒服本是有益于健康的最佳心理因素,但学识浅薄的人,就认为太极拳功夫他已经全部得到了!大有当今天下,舍我其谁之慨!不仅自满自足,甚至自高自大,目中无人,骄傲起来、一身长刺。其实,这只是眼力差,是一种错觉,是太极拳好,并不是自己功夫好。真有功夫的人,永远不会骄傲。 《随园诗话》中说:只有天才,才会虚心。虽然是正话反说,看来不无道理。 松与懈 拳潜上说“发劲须沉着松净”、“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可见松要松得干净彻底,发劲的效果才会好。但局部的松柔较易,要全身松柔得均匀则极难。我们认为越松柔越好。这正是我们长期练拳架,梦寐以求而又永无止境的目的。只有松得不够和松得不完整、不均匀才是病。不存在松多了的问题。 有的人,认为松多了就是懈,以至不敢去追求高度的松柔,认识停滞在半路上,主张五阴五阳、半软半硬,说什么“纯柔无刚,难当强敌”。倘果真如此,“以柔克刚”—·语,就应该改为“以半柔克刚”或“以半软半硬克刚”了! 还有的人,认为太软了没有什么用处,抵挡不住大力的进攻,太不安全,干脆鼓着硬劲练太极拳,越练越硬,还自认为这是功夫大。对于太极拳要以柔克刚,他可以不闻不问,主观主义,有如此者! 如果要在太极拳中诊断拳病的话,导致太极拳“死亡率”最高的,莫过于不松不柔的“僵硬病”。这原因,除了主观主义之外,就大多来自对松与懈的误解。 松柔是健康活泼的,内含潜能而示之以虚罢了,它可能是一个深深的陷阱;也可能是一触即发的地雷。 懈是思想意识未到,或只松不圆,未能节节贯串的结果。是一种无防御的虚弱状态,是缺点的暴露,正是对方进攻的着力点。懈不可与松混为一谈,更决不是松多了就叫懈。松与懈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易松柔的原因 经常推手的,都知道柔软是什么味道,僵硬又是什么味道。简单说,柔软的如丰腴的妇人之肌肤,软如绵,甚至似乎没有骨头。僵硬的则全是骨头,好像没有肉。 既然松柔是拳中的灵魂,为什么又不容易做到松柔呢?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明师不多,未得真传。 二、不明白力的矛盾,将生活中用力的习惯,带进太极拳中去了(两者用力的方法完全相反)。 三、对轻字重视不足,不轻就不松。 四、对掤劲的理解错误,以顶为掤。 五、不相信以柔克刚,认为不用力去架住、抗住对方,就会被大力压扁压垮。 六、对拳谱钻研不足,理论上认识差。 七、身体强壮,气力充足,用大力成了习惯,不用力反而难受。 八、学外家拳较久,用力的习惯(或方法)难于更换。 九、好胜心太强,怕丢面子。 十、急于求成,要真正用太极拳松柔的功夫去说服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用力去压服,较为简单,而且容易见效。 十一、少数人推手时易动肝火,什么以柔克刚,顾不得了。 十二、内劲太抽象,看不见,不如鼓一些硬力,心理上觉得有恃无恐。 信手写来,得十二条。倘细加思索,当不止此数。仅仅犯僵硬病的原因就有如此之多,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太极拳质量的不易“合格”,于此也可见其大概了。 如对上述原因加以归纳,除第一条未遇明师,属于机缘以外,其余则不外是思想主观、性格粗糙、学识太差、旧习难改,等等。可见,如果要培养太极拳接班人,非严格在思想、性格、学识等多方面进行筛选不可,不然定会枉费工夫。 普及太极拳教育,当然有利于克服主观主义、陶冶性情、增进学识;改革旧习。因此就不只是在健身、武术两方面有收获,更主要的收获是改造了人,提高了人的质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