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太极大舞引发的思考-吕艳玲 沈乐群 部绍海

功夫秘籍 2014-03-31
摘要:文章从太极大舞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太极大舞的运动特点,阐释了太极大舞受大众欢迎的原因。把太极大舞与高校武术教学相对比,氽析了大学生不太喜欢传统武术的主要原因。提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可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首先,改编一些动作,加入舞蹈、戏曲动作等,使武术更适合现代大学生;其次,加入演练队形的变化,增加同学间的配合协调,使其更具有亲和力;第三,加强专业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直观感受武术魅力,能更深层次理解各动作健身的科学依据。关键词:太极大舞 武术 武术教学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09—021 对太极大舞的阐释1.1 太极大舞的概念大舞是一种上古时代的原始导引动作。古人用以行气血、去风湿、利关节。宋罗泌《路史·前纪》卷九:“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源,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腿,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太极大舞是以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的,融和一些太极动作,舞蹈动作,配以呼吸和音乐,来锻炼身体的一种健身气功运动。1.2 太极大舞的特点大舞以古代朴实的舞蹈动作为基础,以脊柱为中轴,注重全身各关节的屈伸,环转等运动,是一套通利关节,以舞宣导的功法,集修身、养性、娱乐、观赏于一体,动作优美、衔接流畅、简单易学、安全可靠、适合于我们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群习练,并避免了竞技体育中由于大运动量、大强度、高难度、冲撞等可能造成的伤害,这都大大方便了因学习或工作压力大而无法运动的人群;而且不受时间、季节、场地、器械等限制,是进行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良好手段。健身气功·大舞以优美的舞蹈元素为表现形式,舞姿的变化引导着全身运动,带动各关节、肌肉活动,起到调练形、气、心的作用。和谐轻盈的舞姿与缓慢悠扬的音乐,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心灵融化于忘我的舞姿中,舞的神韵、舞的美感、舞的快乐油然而生,健身气功·大舞有以舞调心、以神领舞的特点。1.3 太极大舞的健身作用经常练习太极大舞能内安脏腑,外松筋骨,利于气血运行,心神宁静,能心静气定,气定神敛,利于心理调节。疏导人体经络,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大舞整套功法演练中,以和谐的舞姿及舒缓的音乐导引人静下心来,抛开尘世的嘈杂与喧闹,抛开一切忧虑和烦恼;动作紧松相间、刚柔相济、徐缓轻灵;呼吸匀细柔长,气机宣畅。安宁中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恬愉,自然而然由心而发,从而感受到“道法自然”的无为状态,体悟恬淡虚无的灵妙意境,进入健身气功·大舞以神领舞、心舞合一、神清气爽的最高境界。从而达到内养心,外健体的养生目的。自从太极大舞开始流传后,社会上反映很好,习练者越来越多。2 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现状2.1 期待和现实相差甚远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武术必修和选修课,因为武术本就是分类较多的项目,所以各高校开设的内容不一。学生选修武术项目,学习武术前对武术的理解和认识基本是通过影视宣传、网络等媒体渠道获得,自身真正接触到武术学习的很少。选修后,许多同学才明白武术是怎么回事,传统武术教学套路陈旧,与日益发展的社会脱节,与90后大学生观念相差太大,不能适应他们的需求。高校的武术教学和他们期待的武术相差太远,以致于学生一直在懊悔中学完选修课。学完后更不会把传统武术作为他们强身健体的一种锻炼方式。2.2 教师专业水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校教师毕业于不同学校,有高水平运动员退役的,有体育学院毕业的,有综合院校毕业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专业水平很高,但理论水平较低,会做讲不出,或讲不出动作的理论依据,动作的实际作用。有的专业基础差,上课自己动作质量很低,无论从表演还是难度上来说,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所以目前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硬着头皮教,学生为了能拿到学分,耐着性子学。整个传统武术教学,不温不火,没有激情。3 对比太极大舞和高校传统武术现状。探索高校武术教学新的元素3.1 改编陈旧动作套路,加入舞蹈、戏曲动作等,使武术更适合现代大学生武术的根本特性是技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特性已不明显,目前在高校课堂上,武术教学动作里虽然仍有技击的含义,技击的影子,但是,对学生影响最深的则是武术动作的健身性和艺术性。武术套路是从攻防中提炼而得。它所提炼出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是对格斗技术进行的再创造、升华和提炼。是通过动作的均衡排列以及对比呼应来体现武术套路的艺术性,是通过运用动与静,起与落,快与慢,高与低,刚与柔,进与退,转与折,收与放,挺与含,虚与实,轻与重之间的对比表现变化,体现武术套路的艺术性。太极大舞以舞蹈为基础,加入了武术太极的动作等,那么传统武术套路中也可加入舞蹈、戏曲等动作,这些在古典舞中就有非常好的结合。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类别。它是以戏曲舞蹈和中华武术为主要基础。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含蓄柔美、动静结合、曲折变化。呈现出圆润流畅、形神兼备、刚柔相济。这些特点与武术套路要求相同。武术要求神韵,古典舞也要求神韵。所谓“神韵”,指的是神采气度与风格韵味的统一。“神”,表现为一种精神、气质;“韵”则体现一种品位,一种和谐与风雅。如果说“神”中透着阳刚之气,而“韵”里则含着阴柔之美,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即体现为形神兼备的特点。这些武术与古典舞的相通之处为我们创新武术套路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历史上中周时期就有武舞、文舞,唐代有健舞、软舞;汉代有刀舞、剑舞、钺舞、沐猴舞,这些舞蹈里都有武术的影子。而且这些古典舞至今都在流传,并一直在演进,在推广,被大众所接受,得到大家的喜爱。著名舞蹈家吴晓邦说:“中国的舞蹈一半是武术”。舞蹈里有武术,那么随着武术艺术性的凸显,武术里加入舞蹈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在现代,太极大舞,太极功夫扇等一些广场舞里武术和舞蹈相结合,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也发自内心想去学习,练习,将其作为自己坚持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所以在不失武术传统的情况下,对现有套路加以创新,改造,迎合大学生的胃口,让大学生爱上“现代武术”,是迫在眉睫的事。3.2 加入演练队形的变化,增加同学间的配合协调,使其更具有亲和力既然武术要体现艺术性,要搬上舞台,那就可按照舞台要求,进行改进,队形的变化是必不可少的。用队形的变化,可更加丰富各动作的意义,更能体现表演的气场,体现震撼力。传统武术,要求学生配合协调的,具体有在对练中,在互相纠正动作时,在体会动作攻防时。一般课堂教学,都是独自在学习、记忆教师教的动作,如果加上演练队形的变化,为了要展示的意图,为了图形能逼真,同学问的协调,配合能力就要加强,这样单独训练了他们自身的协调性,队形变化则增加了同学问的协调性,增强了同学问的互动,提高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武术课堂。3.3 加强专业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直观感受武术魅力,能更深层次理解各动作健身的意义在凸显武术艺术性同时,要讲解各武术动作攻防意识,健身作用,要求老师查阅大量资料,从中医角度、生理角度、心理角度对所学武术套路进行理论剖析,让学生明白健身原理,然后从美学角度和文化角度对武术动作进行分析,使同学从内心接受武术套路,从而爱上武术套路练习。教师要主动加强业务学习,在教师做动作时,要符合动作要求,做出高质量的动作,让学生在欣赏之余,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那样的话,才更有说服力。学生学习热情会很高涨,整个武术教学会很顺利。学生不喜欢传统武术教学的状况一定会有所改观。参考文献:[1]陈永正主编,古健青,张桂光,张解民编.中国方术大辞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2]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3]高伊依.浅析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美[J].青春岁月,2012.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