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针是定海神针 非是卿卿之绣花针:解读拳学文化如何被曲解和丧失-于均刚

功夫秘籍 2014-06-16
纵观历代拳学大家的经历,罔不先习外家,周身劲力完整后再被内家接引,遂成中流砥柱。杨氏太极拳一脉,自杨公露禅学艺于陈家沟,传至三代杨澄甫显豁于世,至四代从学者如鲫。因为当时时代所需,并没有丟掉劲力的训练。“首先,要领会‘劲’的含义。太极拳认真练习到了适当的阶段,就会练出劲来。这股劲是一种‘浑劲’,也就是太极拳入门的基础。所谓‘懂劲后愈练愈精’。据我个人的体会,这股劲好像秋天的成片芦苇在湖中被大风吹得俯而复起,又好像海洋中的滚滚波涛,水质虽软而含有非常雄厚的力量……再能变化分释掤、捋、挤、按,诸劲能灵活应用之,始可达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的目的,方能进入高度艺术的境界”。因为国家彼时处于危难之际,国势需要振奋,当时拳术大家皆是被大浪淘沙显豁出的真豪杰,所以杨氏太极拳四代中,如傳钟文,李玉琳,李雅轩,他们留下的拳照中形神俱备,如同国画,其意昂然,婉转欲出,然再传至五代、六代,种种原因,因为缺少劲力训练和体会这一环节,拳照如同计算机打出的书法作品,有形无意,并且因此影响到武学之“形而上”之文化体系,湮没武学之真谛。下面以杨氏太极拳之动作“海底针”为例展开说明。作为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太极拳术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原码”信息的丟失,而丟失的程度大小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太极拳术体悟得深浅。凡已成熟的拳学体系,动作的形式固然经过千锤百炼的获得,而动作的称谓也是经过“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磨练,这是古人对学问的严谨,名称与动作浑然一体,形意相彰,意由形生,由意见形,“海底针”一词本是表述太极拳之中定作用。傅钟文老先生对此有深邃的见解:“腰是一身的主宰,练拳时要顶腰,如海底针,高探马等式,都须腰部挺拔,像立(原文如此,似乎应为‘轴’字)之运转,运时总不离轴心。又好比指南针一样,针动而针轴不离原位。武术家所谓‘守中土’,就是指中土不离原位的意思。引证力学来说,就是重心作用,所以练拳必须讲究尾闾中正”。这个见解与田公兆麟之弟子陈炎林所言此式按击一贯相通:“对方用右手抓住我右腕,我则用左手压于其右手背上,右手掌缘向左由下往上绕,钩起右腕,两手同时随腰腿向下采沉。采的得势,对方必然双脚离地,向前跌倒。”可见,这个针,在身体,指的是以腰为主宰的纵向之轴;在文化,则是指得“定海神针”,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如意金箍棒,不是绣花针。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却被翻译为:Need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更甚者,翻译为:searche the need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用法也变成"The technique of spearing the hand entails using the fingers to spear an opponent. Here, direct the attack the opponent"s crotch."作为傅钟文嫡传的第五代沈寿先生竟然也是持相同的观点:海底,武术穴位名称,即会阴穴。此处系借指相当于这一穴位的高度的裆部。本式用的是指法,即用四骈指“像钢针一样地插点敌方的裆部”作为常识,会阴穴的位置在两便门之间,正常的情况下,是无法点击的,特别用上肢动作,沈寿先生此解显然是出自主观臆断,与乃师傅钟文大师认为此式是“中定”之用大相径庭。查沈寿先生习武经历,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始从傅钟文大师习练杨氏太极拳,正是禁武的岁月,个中原因,一目了然,《太极拳经》讲:“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武学中拳种纷纷,同一拳种中亦有不同的派系,然要想获得神明境界,非懂劲不可,“无劲求有劲,有劲不用劲”,这是通向武学神秘奥妙殿堂的不二法门,因为不讲技击,故丟弃已有的劲力训练法门,所以太极拳成为今天一斯文摸鱼儿拳,通向神明之阶由此坎陷,实为可惜。大道的丧失非特只在国事动荡之间,而亦在片言只语间,集腋成裘,拳学文化如此逐渐被曲解,逐渐被丧失,且被译为外文,让世人误认为我之习练太极拳者竟然低头猫腰,在海底寻找一绣花针,莫非训练火眼金睛不成?我奉劝拳术界的诸位“大家”,以及站在拳学殿堂之外的研究家,如充斥今天拳术影像界的某些武林世家子弟,若没有亲身体验,万望请勿轻易落笔,贻误后学事小,大道丧失事大,君不闻袖手无言味最长,斯言诚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