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龙讲解太极拳

功夫秘籍 2012-08-26

学理解释:太极哲理指导下的武术运动。技术化解释:太极式的完整与流畅的动作方式产生的劲力及其技击运用。形象化解释:一条龙在天空飞舞;波浪大海般的运动。方法化解释:摇摆运动及其技击运用。注:1、太极式的完整,2、太极式的流畅。1.太极式的完整:开合的对称、交互与匀称。开:两个力点之间的排斥力,或两个对称点距离的远离。合:两个力点之间的吸引力,或两个对称点距离的靠近。以左搂膝拗步为例:开合的对称:上合(两肩)下开(两胯),左合(左肩左胯)右开(右肩右胯),后合(后背骶骨)前开(胸腹)。开合的交互:右上左下合(右肩左胯),左上右下开(左肩右胯);后上前下合(背部腹部),前上后下开(胸部骶骨)。开合的匀称:全身的开合数字上对等。可通过下图理解开合与交互。图1代表两肩两胯四点或胸背骶腹四点,图2代表两肩两胯胸背骶腹八点。2.太极式的流畅:动态的开合,或身体各点的有序化运动。此为学究式打拳,如果不是聪明心细之人,反而受累,但是经常参照练习,必有收益。我建议初学者常常联想大海的气势与龙的飞舞神采,它会让你自然进入太极拳的状态。如果你不想参加太极拳套路比赛,而想尽快获得太极拳功夫与技击能力,建议你练习三摇三摆及其对抗技术。太极拳的动作结构剖析 对于太极拳的动作结构,田老师作了如下剖析:仔细剖析一下太极拳的动作结构,可以发现太极拳有两种基本的动作方式:摇转与摆动。摇转如推磨、摇马达,摇转中练出了转动力与牵动力,对抗中可以有效地引化对方的攻击力;摆动如钟摆、如抖绳,摆动中练出了惯性的冲击力与弹性的爆发力,对抗中可以获得强大的攻击力。在发放过程中,摇的前半部是引化,后半部是进逼;摆的前半部是落空蓄劲,后半部是借力发放。试看太极拳的招式,如野马分鬃、搂膝拗步、白鹤亮翅等等,都是两种动作方式、四步结构式,可见太极拳的技术设计是多么严密。精简太极拳的动作方式可以集中精力在深度上研究太极拳的技术内涵与运用技巧,在提高技术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钻研具体的招式,在广度上拓展太极拳的技术外延。从而在动作结构、动作质量、招式、推手、散打的内在联系上构建出完整的太极拳技术体系。 太极拳的内动 田老师说: 大海运动的方式与大海的力量启迪出太极拳的动作方式与太极拳的劲力,于是,太极劲要求一个力发生在另一个力的过程之中。在过程之中做好了下一动作的准备工作。正如大海掀起海浪一样,身体源源不断的把力量输送到肢体梢端,又源源不断的把力量从肢体梢端收回。在出劲与回劲的的过程中,身体的及时调整能让意识与身体两方面获得提前工作的能力,从而使后继动作更加稳定、沉实、快速、有力。这样看,内动是发生在前一动作过程中的后一动作开始前的身体调整。它是太极劲的本性,也是实现太极劲的基本要求。采用放松、宁静、缓慢的的练习方法,不仅可以感知到内动,更可以激发出身体本能的内在活力,从而使身体具有更加隐蔽的攻击力、强大的爆发力与摧毁性的打击力。内动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使身体做得完整,以使身体具有完整的攻击力。太极拳在研究了劲力的流畅性的基础上,在发现了内动所具有的活力后,再一次展开了身体的完整性的讨论。太极劲的三种状态 关于太极劲的状态,田老师答复说:太极劲有三种状态:静态、柔态与刚态,体现了动静刚柔的统一。以蛇的搏斗状态为喻:警戒态(静态)是蛇受惊而起、昂首注视,游走态(柔态)是蛇追随目标、移动侍机,攻击态或爆发态(刚态)是蛇找准目标、发动攻击。蛇的三种搏斗状态都是蛇的运动,太极劲的动静刚柔也是太极劲的自身表现。传说张三丰观蛇搏斗而悟太极拳,王宗岳见波浪运动而定义太极拳,可能这是他们心中的武术世界吧。 发放过程的四步骤田老师说,发放过程由四个环节构成,即:一个发放过程看似一个动作,其实是由四个环节构成,其中任何环节上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发放过程的失败,因此,在发放技巧上发放过程就包含四个连续的步骤。从接手开始,分别经过引化、进逼、落空、发放。引化:引开对方的攻击力点与力线。进逼:贴近对方,用力量或气势逼迫对方在被动条件下出力反抗。落空:使其反抗力没有着力点而出现重心漂浮、脚跟拔起。发放:顺着对方重心移动方向发力。发放过程的四个环节说明推手技术应具备相应的四种能力与技巧,只有经过系统训练后,才能熟练掌握一个完整的发放动作。拔跟的原理与方法 田老师说:根,下支撑的稳定性。拔根,破坏对方下支撑的稳定性的方法。先做一个实验:用手按住一根弹簧,然后把手向下滑过,弹簧立即向上蹦起。再谈一个经验:走楼梯时,不小心走空了一节,立刻头脑一空、身体僵硬、脚下漂起,身体随惯性力重重摔出。当双方对抗力量均衡时,如果本方立刻撤去对抗力,使对方失去对抗目标,对方就会在落空状态下身体向前冲出。对方前冲的程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即使一个非常轻微的摇晃,也是一个发放的机会。可以用力量进逼对方,也可以用气势进逼对方,关键是要使对方在被动状态下出力反抗,然后使其对抗力的目标消失,对方才会出现下支撑的不稳定状态。若能用引劲引导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落空,或已知重心不稳而不甘心的企图寻找依托力而慢慢落空,效果将更好。把收劲收在透劲处进逼对方,随后的快速的内收,能使对方产生激烈的落空;而保持着透劲的内收则更有迷惑性,可使对方不由自主的脚下浮起,为发放赢得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推手中的弹性碰撞 田老师说:推手中有一种“钱投鼓”、“球碰壁”的现象,这是较高功夫层次的表现,被发者往往感觉愉快,有一种莫名的欣喜。细析一下,不难发现其中的技巧。从文字上就可以看出:1、是有根之物与无根之物的碰撞,2、是弹性的碰撞,3、是小物体与大物体的碰撞。技术分析要求我们做到:1、落空使对方脚跟漂浮,2、需要松沉稳固的下支撑对抗力来接住对方落空状态下身体僵硬的前冲力(如果中途拦截效果将更好),3、在某个方向上用整体的凝聚力对抗其分散力。再细究一下,可以发现对方还会主动的向后跳跃,这是对方为了维持平衡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被打欲跌须雀跃”。从太极拳功法与技巧的一致性来看,太极劲中的收空之劲与紧紧伴随的渗透之劲在这一运用技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自身没有一定的功力、缺乏推手的感知与技巧,要完成这个综合性的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参照太极劲、空劲、拔根、发放步骤、动作方式等相关的太极拳讨论,有助于对这个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关于太极劲 问:田老师,太极劲到底如何理解?答:太极劲由两个劲组成,一是由外向内的收劲,一是由内向外的透劲,收透二劲相吻接便是太极劲。收,吸收、接收、内收之义。收劲是由外向内的劲。收劲意欲把放出的劲收回,如有巨大的力量把外面的东西吸收进来。透,渗透、穿透、通透之义。透劲是由内向外的劲。透劲意欲把收人体内的劲向外透达,如有巨大的力量从体内向外奔发。二劲相吻接,即指收劲是透劲的内收,收劲要有助于透劲的向外通达,透劲是收劲的外放,透劲要有助于收劲的向内吸人。至此,二劲贯通,首尾相接,故名之为太极劲。太极劲与非太极劲(外力)中的阴阳配合是两种不同的结构系统,因而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功能。在外力系统中,对立的二劲各自为阵.处于交替运行的状态,如收劲与透劲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劲,但它们通过互相让位的方式来配合,取得了二者的协同。而在太极劲系统中,对立的二劲则是同时并存、互相渗透,形成了交互运行的状态。沉劲与升劲的交融 田老师讲到:沉劲与升劲是一对互相依赖、互相映献的两种劲力。沉劲是肌肉与关节的放松条件下身体各环节所产生的向下沉坠或沉落的力量,分静态与动态两种状态。静态的沉劲如同衣服挂在衣架上一样,动态的沉劲如同石头在水中下落。升劲是支撑或推举身体向上升腾的力量,也分静态与动态两种状态。静态的升劲如同衣架支撑住衣服一样,动态的升劲如同千斤顶的上升。放松自有沉劲,与沉劲相伴的是升劲。沉劲与升劲的交融是太极拳内力发动的基础,是培养太极劲特殊气质的核心要素,长期练习可以产生外似绵软流畅而内含沉重厚实的力量,并可以提高肌肉的应激与爆发能力。如何理解太极劲的二劲吻接 田老师说:先观看一下大海的运动,看看大海是如何掀起海浪的。当海浪向上涌起时,大海已在酝酿下沉的力量;当海浪向下沉落时,大海又在酝酿涌起的力量。于是,一浪追赶一浪,滔滔不绝。劲力的向外传递与向内回收,就如海浪的涌起与沉落。当一个劲力发生在另一个劲力的过程之中时,对立的二劲已成为互相依赖不可分离的整体,这就是太极劲。太极劲的动静与断续 田老师还介绍了太极劲的动静与断续:太极劲的静态是一种搏斗的警惕状态,如蛇之惊起。此静保持在推手的各环节的衔接处,也保持在每一环节的动作过程之中。在动态中寻找静劲就是要在动作的连续性中寻找断点。由于这个断点是自找的,所以它是自控的。把它保持在连续性中才能使自己的动作适应对方的时刻变化的动作节奏。宁静态中触发运动的突破才是真正的宁静,运动中保持静态的停止才是真正的运动,连贯中清楚断点才是真正的连贯,停顿中有着连贯的势态才是真正的停顿。动静断连了然于胸并与动作的方式相一致,才能随机触发,与对方的运动同步合拍。太极劲的动作方式最适合这个动作要求。把收劲收在透劲处,把透劲透在收劲处,二劲互相配合,即收之处既有透劲,即透之处即有收劲,让你进不来也退不去,牢牢跟紧,死死咬住,这正是同步合拍的奥妙。 空劲的方法与运用 在谈及太极劲时,田老师还讲述了空劲的方法与运用问题:空是空间,空劲是获得空间的内收之劲。空劲如同收缩的球,从大球到小球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空间,充分利用这个空间可以为引化与发放创造有利的条件。以球为喻是为了强调收劲的完整性,这样可以使全身的配合更加协调、动作更加干净。在松随中增加一个空劲,可以使对方产生一个落空。怎样利用这个空间与落空状态来攻击对方,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对抗之初,由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对方的落空程度较小,这时适合于引化;进逼后,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对方的落空程度也较大,此时才适合于发放。从接手-空劲-引化、进逼-落空-发放的技巧,联想起太极劲与发放过程的四步骤,不难看出发放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而这种创造性正是源自于太极劲及其活动状态。前后摆的原理与练习说明 在田博士介绍《三摇三摆》体系中的“前后摆”时,我做了如下记录:一、前后摆的动作方式前后摆:身体在前后方向上的摆动。当手臂下垂前后摆动时,状如钟摆、如秋千;当手臂水平推拉摆动时,如同摇橹、如拉风箱。二、原理身体的冲击力、各环节的有序化运动、肌肉弹性力的充分利用。三、要求劲力发放的八字标准:惊弹抖擞松沉整透。四、要点掌握发力顺序,体验身体的波浪运动与躯干的冲击力。向后摆动的用力顺序:1、身体放松做好后弓(身体背部的弓形)并使脚落实(劲起于脚);2、利用腿部肌肉受压迫后的弹性力向后推移身体(蹬之于腿);3、腿力推动命门后移,上下力量有了联系(主宰于腰);4、利用腰部的移动和身弓的张力带动肩背用力(力发于脊);5、舒松的手臂受牵拉后顺势回带(形于手指)。向前摆动的用力顺序:1、在手向后移动的过程中身体放松向前移动做好前弓(身体前部的弓形),前脚跟抬起;2、前脚跟积极下踩蹬腿,后腿也蹬腿,跟步上前,配合前腿发力(这样,既有一个腿脚的摆动,也有两个腿脚的配合摆动,此为惊弹力发生的根源);3、命门后抵、气沉丹田、小腹收缩发力(加速了身体的摆动,提高了身体的抖擞力量); 4、利用前弓张力的反弹力和命门的摆动力的牵引力,胸脊再次摆动发力(动量迭加产生炸力);5、手臂蓄劲前拍,一拍弹回(可以把前面积蓄的力量完整的深入到对方的身体之中,而产生动短、劲长、意远的透达效果)。身体的波浪运动:一个摆动在另一个摆动的过程之中。躯干的冲击力:躯干在移动过程中惯性力与弹性力。五、练习方式与时间分配1.柔和练习:体验身体的松活、摆动的牵引力和用力顺序。(50%);2.劲感练习:轻轻体验摆动中的发力要求。(30%);3.发劲练习:体验摆动的爆发力。(20%)。六、练习步骤1.并步定步,2.前后开步定步,3.进退活步,4.走路、坐卧等自由体验, 5.结合太极拳动作与推手实践变形练习。田金龙讲解杨式太极拳的起势 太极拳的起势用来做什么? 打人的。:) 起势包含了上下摆。 上下摆分为四个步骤 1)松 膝盖微微往外分开,膝盖微微弯曲,命门突出,敛臀,含胸,松肩,松手。可以想象脚陷到泥地里。双臂由于含胸,略微的向前向内靠拢。 实战运用: 两人用力相抗,力量刚一接触,其中一人通过松撤去劲力,对方猝不及防因此失去平衡。 时机的掌握很重要,必须是刚一抗衡就松,所以听劲的练习非常重要。 松的定义: 力量刚一抗衡就撤劲。 动作越小越好,松的速度越快越好。 2)拔 膝盖微微收拢,蹬腿,沉胯,直腰,拔背。 实战运用: 让对方的脚跟拔起。 可以通过先发出一点松沉劲进行配合。比如双手放在对方身上,然后身体下沉,对方自然有反弹力。此时我做拔,也就撤去了沉劲,对方猝不及防,自动往上拔起。 3)悬 双臂纠缠在一起,但是脚和腰仍然灵活 和松的区别: 松的时候,身体有一种向下的沉劲。如果双手放在别人肩上,对方应该能够感觉到一股向下的拉力。而悬是指双手轻轻地放在别人肩上,尽管身体也在放松(松腰),但是对方感觉不到这种变化。我理解为是手悬挂在对方的身上,而腰在续劲,为发劲做准备。脚底下的感觉来看,松的时候,脚完全落实,而悬的时候,脚跟微起。 4)夯 沉胯发劲。 一旦出手,不能犹豫,不留余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