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还是北上 香港导演走在分岔路口

武术流派 2014-03-26

第38届香港国际影展昨天进行到第二天,在众多电影公司公布的一系列新片和投资计划中,合拍片依然成为主流,“香港导演+大牌香港明星当主角+大牌内地明星做配角”似乎成为不少大片的首选标准,在这样的趋势下,也再次让香港导演走到了“坚守港味”与“北上拍片”的分岔路口,不过如今香港导演们更加趋于理性。

坚守

情怀+小成本+剑走偏锋

在香港电影协会网站公布的《2013香港电影市道整体情况》中,2013年在香港本土上映的港片只有42部,比之2012年的52部下跌了10部,也远低于近年来50部以上的平均数值。除了数量减少,更让纯港片尴尬的局面还在于电影题材的萎缩,现在大多集中于情色、鬼怪这样在内地无法通过的题材,而制作多是低成本、小制作,这样的颓势与大部分香港导演“北上”脱不了关系。

如今“坚守”的导演有两类:一类是刚出道的年轻导演,这部分导演由于名气不大,也拉不到大投资,因此往往会选择拍摄身边最熟悉的题材,作品自然带有浓浓的“港味”,像刚出道时彭浩翔拍摄的《大丈夫》、郭子健拍摄的《打擂台》都是这样;另一类则是部分一直怀揣香港电影理想的导演,他们大多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的一员,像杜琪峰、许鞍华这样的国际级大导演,虽然也在拍合拍片,但两人不管是得奖,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几乎都是纯港片。此外如香港导演陈果,他的作品《去年烟花特别多》、《榴莲飘飘》等电影更是纯粹港片。他们的作品,大多不是靠制作和特效博眼球,反而是凭借真实感人的故事及强烈社会感打动观众。

北上

趋势+大投资+毁誉参半

当然,相比香港市场,内地电影市场所产生的利益更加诱人,香港导演组团北上也成了“主流趋势”。由于转战内地的香港导演大多都成名已久,和大牌演员也相对熟悉,因此投资商更愿意出大笔资金,因此大部分合拍片都在拼资金、制作和阵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内地电影圈“比拼”风潮。

在2013年国产片票房前30名的影片中,由香港导演执导的占据了14部,周星驰、郭子健执导的《西游降魔篇》豪取12亿票房,徐克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袁锦麟的《风暴》等都是卖座佳作。而今年春节档期中,由香港导演郑宝瑞执导的《大闹天宫》再次冲破了10亿票房。可以说,在内地大导演集体缺席的一年中,北上的香港导演们几乎撑起了中国电影的大银幕。

然而也并非所有香港导演都是稳赚不赔,内地影迷的口味也逐渐挑剔起来,这也让原本一帆风顺的香港导演们感受到了压力。像马伟豪拍的《河东狮吼2》票房只有7400万元,只是预计票房的三分之一;冯德伦执导功夫片《太极》连成本都难以回收;杜琪峰导演的《夺命金》及《高海拔之恋2》的票房也仅仅2000万元左右。

纵观香港导演北上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两地文化差异,部分香港导演没摸准内地观众的口味,像刘伟强拍的《血滴子》,既不像黑帮片也不是功夫片,影迷并不买账;而类似毕国志导演的《控制》则是题材老套,内地影迷早已视觉疲劳。

导演观点>

陈嘉上:华语片的市场是全世界

(代表作:《画皮》、《四大名捕1、2》)

作为较早一批北上的导演,陈嘉上的北上之路起起落落,《画皮》大获成功,但之后的《画壁》却遭遇滑铁卢,《四大名捕》系列票房大卖却口碑两极化。昨天当记者采访陈嘉上聊起北上拍片的话题时,他坦言合拍片“不能只是拍给内地或者香港,华语片的市场是全世界,为全世界拍电影”。

对于坚持“港味”,陈嘉上的观点很独特,“这不是所谓坚持,而是能力的问题。我们是什么样的口味,就会拍出什么样的东西。他们(指彭浩翔等)都是香港人嘛!少数导演才有能力拍出其他东西的———这是能力,不是不坚持(港味)。”

彭浩翔:坚持的不是港味是电影

(代表作:《志明与春娇》、《大丈夫》)

彭浩翔执导的《香港仔》是本次香港影展开幕影片,作为近年来新兴港片的导演代表,彭浩翔在兼顾商业的同时,也擅长通过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朴实情感来体现“港味”。

谈到坚守港味的话题时,彭浩翔想了想回答说:“我坚持的其实并不是港味,而是拍出一部好片子,因为我看重的是电影故事究竟是适合在哪儿拍摄,演员究竟适不适合香港演员来出演,刚好这几部电影我觉得适合在香港拍摄启用香港演员,所以就拍了,当然我也可以去大陆或者国外拍其他适合的电影。”

尔冬升:电影只有好看与不好看

(代表作:《旺角黑夜》、《枪王之王》)

这几年尔冬升的工作圈子主要在内地,不管是在北京成立工作室,还是最近一直待在横店拍《我是路人甲》,尔冬升已经是北上导演中的一员。昨天在《窃听风云3》的发布会上,担任监制的他似乎已经不再纠结“坚守”还是“北上”,在他看来“电影到最后只须面对观众,结论只有好看与不好看,不能取悦所有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