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体育热潮下“尴尬”的配角

武林动态 2016-04-20

功夫资讯网讯 4月初,洪金宝导演并主演的电影《我的特工爷爷》上映。这对于每个热爱功夫的影迷及武术行业的从业者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小确幸”。只所以这是“微小”的,从整个电影行业来看,功夫电影仍被处于边缘化的,功夫演员是断层的;从整个体育产业来看,武术的产业化之路仍处于起步期,显然落后于当前新一轮体育发展的热潮。

体育热潮的三个关键词

观察这两年的体育行业,我们发现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体育行业再次迎来一轮黄金发展期。在这背后有三大关键词——转型、资本、互联网,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首先,整个国家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服务业被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以影视、话剧为代表的创意文化产业被推到引领服务业发展领头羊的位置。我们常说文体不分家,体育行业必然也受到格外的关注。

今天的体育产业到了重新定义的时候,我们与体育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从体育明星跨界、活跃在综艺节目的运动员到与体育相关的影视开拍等。4月,浙江卫视推出《来吧、冠军》,每期邀请一项体育运动的冠军队员,与明星嘉宾展开对抗,探索体育综艺的新尝试。陈可辛执导的网球选手李娜的自传电影《李娜》预计2016年上映。4月初,由胡歌主演的足球电视剧《旋风十一人》在上海电视台热播。从在国内不算普及的网球到让每个中国男人都心痛的足球,都以影视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再加上体育项目综艺化的趋势,这在之前是很难看到的。随着,体育行业搭上文化行业发展的黄金期,大众享受体育、观看体育的方式将获得新的视听感受。

其次,以资本的力量撬动国际稀缺的体育资源,丰富国内的体育赛事,使中国企业在国际体育行业获得了足够的话语权。2015年2月,万达以10.5亿欧元收购瑞士的盈方体育100%的股权; 6个月之后,万达以6.5亿美元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100%股权,并购后万达体育也成为全球规模的最大体育经营公司。这些并购被认为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标志性的事件,有助于在全球有影响力体育赛事在中国落幕。

2008年前后国内体育行业的繁荣,奥运赛事的带动功不可没,金融资本的发挥其实是有限的。而当前金融资本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极小。我们既能看到以房地产为首的传统行业的资本投入,更有以乐视、阿里巴巴为首的新兴产业的资本投入。正由于不同的资本来源,使得体育产业在众多环节获得了资本的支持,这为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释放了足够的空间。

最后,互联网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获得政治与经济双重背书下,“互联网+体育”成为新一轮体育产业化前行的必备武器。仅成立两年、估值超200亿元的乐视体育是其中的佼佼者。乐视体育的杀手锏定义为互联网体育生态公司,拥有丰富全球性的体育赛事版权资源,包括中超、英超、欧冠。让球迷用简单、直观的感受互联网与体育的亲密接触,莫过于五棵松体育场改名为乐视体育生态中心。

由于互联网行业深度介入到体育行业,这为体育新一轮的产业化插上高飞的翅膀,重塑体育产业化的格局。原来的体育产业化,我们的目光主要聚集到赛事转播、衍生的服装等,而现在包括互联网媒体、线上票房、智能硬件、体育电商、体育金融等,真正做到将体育行业每一个点做到产业化。这样的效果,就是让大众在更多的角落、更多的选择,认识体育、参与体育、消费体育,既能达到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又实现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这么近、那么远

以上关于体育行业种种利好的局面,理所当然能带动武术迎来一个不错的发展形势。可是从目前来看,我们对武术产业化的形势过于乐观。对于消费者来说,影视是武术产业化最直观的认识。今年有两部武术、功夫为招牌的电影都在票房、口碑上并不理想。看完《卧虎藏龙2》,怎么也找不出和《卧虎藏龙》的关系,电影名字与人名除外。《叶问3》由于票房造假,对功夫的关注度大大低于前两部。其实,我们仅从武术的角度来看,两部电影仍有可圈可点。可惜的是,在讲故事、市场营销上失败,让这两部功夫电影在市场上的表现大打折扣。

从功夫电影在整个电影行业中的位置,到功夫在整个动作电影中的作用,以及武术在整个体育产业中的角色。在这三大关系中,“前者”在整个“后者”中都是处在一个“尴尬”的地步,前者并没有跟上后者的脚步,前者常常处于被边缘化的角色,实际上前者在后者中的地位又是无可替代。到最后,我们再重新审视“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时,只能描绘成“这么近、那么远”的矛盾地步。

对于武术“这么近、那么远”的困境,到底问题出在哪?在《我的特工爷爷》上映期间,洪金宝在一次采访中说到:“一个大制作家去拍动作片,这动作片就是个梦圆,就是做梦圆,就是寻梦圆。你没有人拍,你有什么梦,给小的小孩子,给刚刚要出来的年轻小伙子去练功,练功干什么?”。随着中国动作片的末落,让那些有意、正在学习功夫的人,看不到未来。按着洪金宝的意思,中国电影应该需要建立关于动作片的梦工厂,让那些武术院里的孩子,看到这个梦,并为之努力。

洪金宝短短几句话点出困境之所在,整个功夫电影滑坡截断武术产业化一个重要渠道,造成具有真功夫的从业人员断层,逐渐影响武术在大众间的普及。整个功夫电影、武术产业的制度环境,无法应对当下的残酷产业竞争、没有适时的调整,难以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在一个急功近利、快节奏的消费时代,武术这种需要常年累月的修炼,更是对身体与内心的修行一种体育运动,慢慢丧失在消费者心中。

武术的原始 职能被娱乐功能取代,只有当武术更多的释放出娱乐的商业价值,消费者才会为其买单。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操场上跑步,一个人在操场上打一段功夫,你会喜欢看哪个,99.9%的人应该会选后者。然而就一个跑步运动,经过商业化的运作,打造成国内顶尖的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为什么极具观赏价值的武术项目,不能模仿跑步运动这种商业化的模式。我们会看到一些武术类的表演,常常出现在某些大型选秀节目中,只能在一时突显效果,选秀结束后,还有几个观众记得当初的那段武术表演。《奔跑吧,兄弟》在警示所有武术行业的从业者,武术的表演平台到了该换换的时刻。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每个喜爱功夫电影、武侠小说的消费者最为熟悉的一句话。这样的一句话,暗示武术商业化的一条路径。我们要谈武术商业化,必定绕不开少林寺。我们寄希望少林寺探索出武术商业化的模式,可是从今天来看,这种商业化要么是背离了武术的宗旨,要么是扭曲少林寺原有的生态环境。今天,我们看到关于少林寺的种种报道,负面新闻的影响力已远远超于正面。

人们关注的已不是少林寺的功夫如何如何,而是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看少林寺商业炒作的功夫如何如何。在各种利益面前,从深山走出来的少林寺,在商业化过程中,显然失去了平衡。少林寺在商业化之路上的挫折,可以说是整个武术产业化上最大的遗憾。由于少林寺承载着武术的技艺与人文,以及积累的国内外品牌影响力,因此修正少林寺的商业化运营势在必行。

“双剑”合并

武术在商业化道路上屡屡受挫,归根到底是“武术的归武术、商业的归商业”。即使许多武术的从业者,明白武术与商业结合的重要性,然而在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仍将两者隔离开来。换个说法,在武术商业化的世界里,缺少同时即懂武术,又理解商业的专业性人才。在武术商业化初期的最早一批人,已经获得足够的利益,没有动力推动武术商业化向前再走;武术商业化的新人,缺乏武术领域的资源,在商业化中捆住手脚。

基于此,武术商业化从业者的出路在于“双剑”合并。“一把剑”,武术的基本、微观层面,即武术的技能与修炼载体。武校与少林寺是重要的两大载体,由这两大载体做保障,武术的技能就应该不是问题,这也为武术人才撒下了种子。这“第一把剑”的重要性在于,我们强调武术的基础教育,呵护武术训练的孩子们。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武术又何偿不是。在这个基础教育下,我们才有资本谈武术的商业化。特别强调的是,我们需要武术技能的改良,去适合武术的修炼载体,匹配孩子的武术教育。

“一把剑”,武术的前台、宏观层面,即武术商业化平台的构建。过往,我们的眼光更多局限在武术的影视化、赛事、剧场巡演。而今天消费者的观赏平台、水平改变,武术呈现的方式与平台也必将发生转移。未来,我们在构建武术的新商业化平台时,需要关注几个因素包括,武术与网络平台的结合,将传统的影视转化成网剧,打造以武术为核心创意的剧本,适应消费者的欣赏需求;武术的真人秀探索,武术中的十八般兵器、基本套路、口诀等,再配合气质相符的明星,以更接地气、观赏性、传播性,获得观众的认可;武术的科技平台,VR、3D等影像技术的成熟,为武术呈现出新的展示平台,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武术的魅力。切忌武术与科技相互排斥,武术的最原始魅力,永远只有人能表现,科技只是辅助手段。

在中国,从来不缺少各种各样武术团体、院校、机构、赛事,而将这些集中在一起,对于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应该只熟悉“少林寺”。如果我们这“两把剑”各舞各的,最后仍是上面的这个局面。武术的商业化追求的是将这“两把剑”合并,整合武术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优质资源,打造联盟的结合体,以大格局、大手笔、大制作,生产高规格的武术作品,借助大平台、新媒体、新技术,实现广泛的传播,才能在体育产业赢得一席之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