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根基”-徐国昌

功夫秘籍 2014-05-28
编者的话: 2006年8月5日,本站记者采访了徐国昌老师,徐老师就太极拳的“根基”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颇有启发,现将文章刊登如下。 太极拳脚下根基何在?拳论有云:"劲起脚跟","旋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多年来,我和不少太极拳爱好者交流探讨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意见将其理解为“力由脚极力登地而反出”。我的个人意见与此略有不同,滋陈于下:譬如构房建屋,地基、柱础之筑,供以成楼;而楼宇基本价值,在其利用空间,殆非徒为地基之深广而深广。(这个比喻或许并不完全切中肯綮,此取大意。)拳之为用,也在于此:脚下的功夫,扎死不行;脚下的功夫在于提供基础,关键在于躯干、四肢所控制的空间有多少,能调动的自重有多少,所以是活根,不应是死根。足踏大地,本身就不能像树根一般深入土下,只是提供承受的基础,和转换的条件。那么,是怎样的基础呢?推手上而言,受外力,走化在足,足蹬容易形成正面顶撞,,试图传至手上,这样容易撑死,不能发挥自重的最大作用;而是——以前进为例——其力的大小提供一个初始的摩擦力,以平行推动自己的身体为度,靠的是重心平移打击对手。若是靠后脚的尽力蹬,而没有后脚跟上前脚的传递过程(不管露不露形)的话,重心不能完全向一方向移动(我自己称其为“亲合”于一点),会影响最终打击的大小。旋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我的体会是表现于这样的移动过程,而不是只依靠后腿的支撑反作用力来发劲的。后腿的支撑容易将力量滞留在发力的相反方向。拳论所突出的,我所见,是在此基础上的,是连贯,整体。香港鉴泉太极社曾编印《太极拳》讲义一份(蒙关腾师叔相赠),内有一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试以一、二、三,三枚铜元(其它物质均可),置于桌上,二三相连,以一击于二,二稍移动,三所去不远;如以手,按实二,再以一击之如前,二不能动,即含抵抗意,而三去远而速......”这说的是以对手两人譬作铜元。若将此三铜元收入体内,亦是斯理。后胯为铜元一,前胯为铜元二,与对手的接触点为铜元三。后胯追前胯,接触点就可以较高效率地运用到自重。胯分前后左右。前胯进,后胯跟,定于一点,接触点即如铜元二,与铜元三不即不离,因而不是一杵一下的断劲。至于锻炼方法,在我习练的吴氏太极拳中表现为步法的大虚大实。吴氏拳中,除了少数式子以外(也是转换中的过渡),步子虚者全虚,实者全实。本文角度看来,虚脚是完全亲合于实脚的,势态轻灵活泼,所有前进后退都是两胯的转换,是虚实脚的亲合互换,以达成上下一体,运动起来决不许有硬蹬的情况。(此处的虚实也是有身体其它条件为基础的虚实。)这就是我理解的太极拳脚下的根基。当然不单是脚下,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一个状态,否则劲也流于单一、贫乏,易于被对手听取;更重要的,进攻不是主动的进攻,而是顺势的进攻。此处主论自身,如何与对手接,在状态上是一样的,而此文专论根基,故不赘述。按:前人太极拳论中对于拳中身体各个部位的要领描述很多,但是对于身体如何动起来的这个方面似乎鲜有涉及。以上的论述,仅是从一个方面谈了我自己的看法。当然,太极拳是整体的,割裂开来或许会有一些误解,包括上文所述的前进,推手中本身,是要配合对手的进退,主动出击是有悖我的初衷的。但在形诸文字的同时,经我考虑,由于文字的局限性和太极拳本身的经验性的特点,觉得只能从单个方面慢慢展开,然后希冀读者能够从合论中得到整体的看法。希望我的尝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不吝帮助、指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