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功夫片电视剧大全(武打片电视剧大全功夫电影)

功夫资料 2022-10-06

文 | -17

编辑 | 嘈坊

本文8839字,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大家好,欢迎来到【嘈坊】。

今天我们继续聊“中国功夫片”的百年兴衰史。

——1952~1972。

为了让第一次看的读者,明白我在讲什么。

就先简述一下前几期的内容。

第一期1922~1932。

这十年,是中国功夫片的萌芽期。

从《近代侠义英雄传》掀起“武侠小说”的创作浪潮开始,“武侠小说”逐步走向影视化。

中国功夫片最早,就是在拍“武侠”的故事。

第二期1932~1952。

这二十年,是中国功夫片的蛰伏期。

华语影业因战争的开始而全面停摆,又在战争结束后重获新生。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许多传奇人物涌入香港。

邵氏帝国在外跟“电懋”明争,在内他们兄弟间暗斗;

于占元创办“中国戏剧研究学院”;

于占元

武术指导的诞生以及南北两派功夫代表:刘家良和袁小田唐佳师徒崭露头角。

这些都推动了“中国功夫片”进入下一个阶段,即60~80年代的黄金时期。

简而言之,【1922-2022百年武打影史】,是我们做的一个回顾、科普类栏目。

主要记录了这一百年间,“中国功夫片”的繁荣与没落。

记录了一系列电影人、武术指导、龙虎武师和动作明星们的传奇故事。

当然,纸短情长,关于中国功夫片能说的实在太多。

文章(视频)的篇幅不够,无法面面俱到。

我就将我认为是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讲给大家听——

01

“喝了这杯酒,以后家族的电影事业,就由我和三哥负责。”

这是1957年,在邵邨人60大寿的寿宴上,邵仁枚和邵逸夫为二哥献上的“祝贺词”。

上期提到,为了这一天,他们准备了七年。

邵邨人虽气愤弟弟们“逼宫”,却也是年事已高,有心无力。

更何况此时他的商业规划,已经向房地产转移,便顺水推舟的退位了。

不过他始终咽不下这口气,在四年后,给弟弟们回了份“大礼”。

这份“大礼”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这些都是后话,我们先按下不表。

至此邵氏影业从“邵氏父子公司”,变更为“邵氏兄弟”。

以这个时间节点,来开启我们本期的故事最合适不过。

整个1952~1972,有无数传奇人物的命运,都是由邵仁枚和邵逸策划的这场“鸿门宴”改写。

回到香港前,邵逸夫曾在美国考察。

期间他意识到,想要跟“电懋”竞争,就不能再走之前的老路,

他需要一个全新的开始,他希望仿照好莱坞的模式,建立一条产业链。

即包揽影院、影片拍摄和发行,以工厂流水线的模式,生产电影。

想要有工厂,就要先有地。

他花了全部身家,买下了二哥手中清水湾的一座荒山。

前后共投资50万港币,将这座荒山,建成了“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

这个工厂就是后来气势恢宏的邵氏影城。

与建厂同时进行的,是邵逸夫的招贤纳士计划。

当时“电懋”的老板陆运涛,是新马“锡矿大王”陆佑之子,他不仅家境殷实,还是个鸟类学者兼摄影家。

有这样极具艺术品味、人格魅力和钞票的老板在,“电懋”几乎签下了所有的当红明星和实力导演,就连张爱玲,都是他的独家编剧。

所以邵逸夫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个良将,为自己出谋划策。

在国外之音担任电台主持的邹文怀,此时走进了六叔的视野。

邹文怀要求六叔最大限度放权,让他用自己的班底,六叔应允后,二人一拍即合。

邹文怀加入邵氏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说服邵逸夫,以两倍的高薪,将“电懋”的当家花旦林黛挖过来。

第二件,是帮邵逸夫推荐了两个导演兼编剧,他们分别是李翰祥和胡金铨。

跟二人同一时期发光发热的,还有一位“弃政从影”的文人——张彻。

这三位大佬,都是日后叱咤华语影坛的风雨人物。

李翰祥,1926年4月18日,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

从小接受正统的东方教育,后师从徐悲鸿。这些经历,使他尤为擅长拍摄风月、宫廷、黄梅调类电影。

李翰祥一生参与创作的作品有180余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要数《火烧圆明园》。

没错,就是刘晓庆和梁家辉拍的那个。

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外包揽各大奖项,也奠定了一种对后世影响颇深的“李氏风格”——史诗感。

张彻,1924年1月17日,出生在浙江杭州,最早跟蒋先生一起在政坛发展,后因局势改投电影行业。

他对华语影坛有俩大杰出贡献,一是开创了阳刚武侠片潮流,二是桃李满天下。

阳刚武侠片我们一会再讲,先说说张彻的弟子们。

(张彻)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香港影人,都曾是张彻的门生。

第一代,有王羽、郑雷、罗列。

其中王羽是一代武打巨星,大哥级别人物,主演《独臂刀》出名,这部电影也是张彻的代表作。

(王羽地位显赫,曾帮成龙摆平过新义安的围剿,这个我们下一期再讲。)

第二代,有姜大卫、狄龙、李修贤、陈观泰、王钟李、戚冠军、傅生等人。

姜大卫、狄龙,太有名了,这里不多赘述。

李修贤是香港警匪片代言人,曾和周润发其名,还一手提拔了当时跑龙套的周星驰,算是星爷在电影行业的领路人。(虽然俩人后来闹掰了)

第三代有,午马、吴宇森、鹿风、郭追、江生、罗莽。

严格来说午马和吴宇森不算张彻的弟子,他们只是张彻手下的副导演,但跟张彻的关系亦师亦友。

吴宇森早年想做演员,在张彻的大力推荐下,才改行当了导演,没曾想后来成了一代名导。

等张彻的弟子们发展到第四代,已经到了1980年。

这时候张彻拍片不太走心,弟子们也只是昙花一现。

不过其中有个弟子董志华,娶了“京圈一姐”王京花,他们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董子健。

胡金铨,1932年4月29日,出生在帝都。

上期我们提到,胡金铨家境优渥,从小就拿福寿膏贿赂“还珠楼主”给他讲故事。

后来局势变幻,胡金铨流落香江,住进了贫民窟九龙界限街107号。

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失意的李翰祥,二人义结金兰。

也是在李翰祥的带领下,他才走进了电影行业。

李翰祥年长胡金铨几岁,对这个弟弟十分照顾。

(左胡金铨,右李翰祥)

1990年,胡金铨跟徐克因为电影《笑傲江湖》闹了矛盾。

李翰祥马上登报为弟弟抱不平,还放话:“宁可饿死也不和徐克合作”。

那时候的李翰祥,已经64岁高龄了,但他还是那个为弟弟操心的大哥。

(《三十年细说从头》是李翰祥写的杂文传记)

胡金铨的成名作是《大醉侠》,代表作是斩获戛纳电影节“最高技术奖”的《侠女》。

他独具一格的拍摄风格,也被电影界尊称为“香港黑泽明”。

《侠女》中有一场竹林戏,李安后来拍摄《卧虎藏龙》,其中侠女玉娇龙的灵感就来自于此。

02

人马有了,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拍出一部能引发关注的电影,打开知名度。

1958年,在邹文怀的大力推荐下,邵氏启用还是新人导演的李翰祥。

李翰祥为当家花旦林黛,量身打造了一部黄梅调电影《貂蝉》。

上期提到,香港戏曲界异常繁荣,因此民众对各戏种电影接受度很高。

再加上1956年,内地黄梅调电影《天仙配》大火。

借着这股东风,《貂蝉》一经播出便风靡香江,创造了当年的票房神话。

紧接着邵氏趁热打铁,又让李翰祥推出了《江山美人》等电影。

同样大火特火。

就这样,“邵氏兄弟”靠着奇才李翰祥,在香港影业站稳了脚跟,有了跟“电懋”叫板的资本。

同一时期,张彻和胡金铨也在邵氏拍黄梅调电影。

张彻拍的是《蝴蝶杯》,明明是黄梅调电影,但却出现了血浆和一系列暴力场景。

那时候大家还不知道,这会成为日后张彻独特的电影美学。

而胡金铨拍的是《玉堂春》,可以看出他确实不太擅长这类型,拍的中规中矩,完全没有个人风格。

在1958年还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洪金宝被家人送给于占元当弟子(洪家和于家的渊源详见第二期:【功夫片的没落,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二是有个青年,跟“蔡李佛”的人发生了口角。

之后的事,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这青年从小调皮捣蛋,爱用拳头解决问题。

13岁起师从咏春叶问,学了一身好武艺,结合自己对武术的理解,他还拿过“香港联合校际拳击比赛”

矛盾爆发后,双方在天台约架,最终“蔡李佛”的人被打伤,牙都断了。

青年的父母深知对方背景颇深,决定将青年送到美国。

这位青年,就是武术宗师——李小龙。

(左李小龙,右叶问)

1959年,李小龙离港前往美国,他传奇的一生,就此拉开序幕。

同年九月,李小龙考入爱迪生技校。

在这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跟各路武者切磋,在击败了一些挑战者后,开始有人慕名而来,拜他为师。

这也是中国人教洋人武术的先河。

后来为了方便教学,李小龙在校内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振藩国术馆”。

“振藩”,是李小龙的本名。

李小龙出生的时候,正值中国风雨飘摇,父亲李海泉是粤剧名角,为了生存,不得不带领家人逃亡美国。

其中“藩”,代表李小龙的出生地“三藩市”(美国旧金山)。

“振藩”的意思,便是震惊“三藩市”。

李小龙从襁褓时期就开始,被父亲推荐去各大剧组。

“李小龙”这个艺名,是在拍摄电影《细路祥》时,编剧袁步云帮他起的。

他生于龙年龙时(辰时),人如其名,是当之无愧的“龙之子”。

拍《细路祥》时“用手擦鼻子”的动作,也成了他后来的标志性动作。

03

60年代,全世界似乎一下进入了“叛逆期”。

青年运动在美、苏、英、法等世界各地兴起,文艺作品自然成了宣泄情绪的最好出口。

在这股浪潮的影响下,动作片重回热门。

邵氏也终于想起,自己除了黄梅调,还擅长古装武侠片。

但旧派的古装武侠片,跟现在大家认知中的武侠片、动作片有很大不同。

通俗来说,就是更像一出戏曲而不太像一部电影。

其制作粗糙,成本低,几乎七天就能拍出来,质量可想而知。

这类跟“动作”没啥关系的电影,自然不能满足新一代青年躁动的心。

邵逸夫考虑了一下,觉得自己可以模仿美国好莱坞,拍真实的动作片。

他先是根据“华纳兄弟”改了公司的LOGO,然后就准备着手拍摄。

第一期的文章提到,邵氏自建立开始,就惯用西方套路,来拍摄东方题材。

可这次,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1961年,邵邨人为邵逸夫准备的“大礼”如约而至。

他被弟弟“杯酒释兵权”,一直耿耿于怀,却又无从发泄。

最终只能拿自己的儿子邵维瑛开刀,逼他离开邵氏。

邵维瑛虽不是邵逸夫所出,却也在“邵氏兄弟”担任总经理,负责制片和拍摄等核心事项。

“任人唯亲”是邵氏一贯的宗旨,邵逸夫非常喜欢这个侄子,几乎拿他当接班人一样重点培养。

不曾想,在影业竞争最紧张激烈的时刻,二哥突然跳出来,给他玩了一出“釜底抽薪”。

邵逸夫一时无人可用,只能将邹文怀和何冠昌提拔上来,让他们接手了制片。

这也为九年后,二人出走成立“嘉禾”埋下了伏笔。

同时,邵维瑛远走日本。

没了叔叔邵逸夫的扶持,邵维瑛后半生再无大作为,很快就泯然众人。

邵邨人这份“大礼”,真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也不知这位老父亲,夜深人静时会不会后悔。

若不是自己一时赌气,或许邵维瑛日后会跟随邵逸夫,跟“邵氏帝国”一起留名影史。

只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如果。

只有后果,和结果。

1962年,“邵氏兄弟”再遇危机——“双胞胎案”。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为了抢占市场,无休止搞恶意竞争的套路,早在1927年,邵家大哥就用过了。

那是华语影坛,第一场记录在案的商战,还有个挺文雅的名称“六合围剿”。

(详见第一期:【1922-2022武打影史】打戏已死?深度解析中国功夫片百年兴衰史)

不过时代变了。

香港也不是旧时上海滩,让这帮大佬只手遮天。

在观众们的强烈抗议下,邵氏和“电懋”签了一份“君子协议”,双方约定不再搞恶意竞争。

当然了,商场如战场,不谈对错,只讲成败。

两家只是表面“握手言和”了。

“电懋”总裁陆运涛,调头就策反了邵逸夫手下的大将李翰祥,劝他去台湾发展,不用担心资金和人脉,自己全包了。

李翰祥几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这让陆运涛有点意外。

但他不知道的是,当年邵逸夫为二哥策划的那场鸿门宴,李翰祥竟也在场。

只是他那时还太年轻,压根没人注意到他。

李翰祥最早是被邵邨人挖掘,邵邨人对他而言既是领路人又是伯乐。

从李翰祥对胡金铨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李大导演为人最重情谊。

他早就对邵逸夫的“杯酒释兵权”心生不满。

再加上1960年,李翰祥拍了部《后门》,这更加深了他跟邵逸夫的矛盾。

说起来,李翰祥绝对算是“邵氏兄弟”崛起的功臣,他早先拍得几部黄梅调电影,即为邵氏赚足了名声,又赚足了钱。

只是《后门》叫好不叫座,各大奖项拿了个遍,偏偏票房不行。

这让邵逸夫很是生气,对他发了火:“我拍电影不是为了获奖。”

六叔的理念,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宣传标语是“邵氏出品,必出佳片”。

实际内核“唯快不破”和利益至上,才是邵氏真正的宗旨。

和金庸、古龙、黄霑齐名的才子蔡澜,也在邵氏拍过片,他曾问过六叔跟李翰祥类似的问题。

“我帮你拍了九部赚钱的电影,有一部不赚钱又何妨?”

六叔回他:“那我为什么不拍十部赚钱的?”

只谈利益不谈感情,邵逸夫是十足的商人。

这也许是他将“邵氏”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是日后“邵氏”黯然退场的原因之一。

书归正传,重利薄情这点,跟李翰祥的处世原则完全相悖。

之前是迫于现实,他无法离开“邵氏兄弟”,现在从天而降一个大财主陆运涛,正好深得他意。

1963年,李翰祥出走台湾。

临走前,他“打包”了一大票邵氏的人才,跟自己一起成立了“国联电影”。

这出其不意的一击,差点让“邵氏”直接瘫痪。

邵逸夫为了尽快挽回损失,开始大量启用新人,张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得到了重用。

本来“邵氏”连遇三次打击,短时间内很难再度与“电懋”分庭抗礼。

但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改变香港电影界的意外,发生了。

04

1964年,神冈空难。

“电懋”总裁陆运涛和妻子,以及其他一众“电懋”集团高层,均丧生于这场事故。

这场空难影响巨大。

对“电懋”的打击堪称毁灭性,后来陆运涛的妹夫朱国良接管公司,可他对电影实在没啥研究。

没多久,“电懋”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香港电影格局就此改变,邵氏一家独大。

同样因这场空难,遭遇毁灭性打击的,还有刚从邵氏出走的李翰祥。

陆运涛罹难,他答应过的各种支持,全成了一纸空谈。

无奈下,几年后,李翰祥又再度回到了邵氏。

命运就是如此奇妙。

这场空难,成就了邵氏很长一段时间的辉煌,也在未来,给邵氏带来了一场“毁灭性”打击。

这场打击发生的时间,是六年后。

少了一个影业巨头抢占市场,邵氏又在重整旗鼓阶段,其他影业得以喘息。

其中长城影业,就是在这个时候,改编拍摄了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

《云海玉弓缘》,一改曾经旧派古装武侠片不伦不类的武打风格。

以一种更加真实,更加流畅的武打动作,征服了观众。

比如由吊钢丝,增加了一对一的武打戏份等等。

虽然剪辑和叙述风格,还是旧派的那一套。

但取消了让演员从高处跳下,再倒放,改为吊钢丝表现轻功,和旧派让人眼花缭乱的打群架,改为更突出动作设计的一对一。

这可以称得上,是旧派武侠过度到新派武侠的开端。

因为该片存在大量动作设计,所以职员表上,打出了武术指导的名字,即刘湛之子刘家良,和袁小田的徒弟,唐佳。

其实早在1960年,由王天林执导的电影《铁臂金刚》中,职员表中就出现了“武术指导”这个名词。

这也是“武术指导”首次出现在职员表中。

之前电影圈虽有这个概念,但武术指导们,几乎从未得到过重用。

这部电影的武术指导,是袁小田,因此袁小田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武术指导”。

(左袁小田,右成龙)

那时候《铁臂金刚》没掀起太大水花,邵逸夫也正忙得焦头烂额。

待到1966年一切尘埃落定,《云海玉弓缘》震惊业界。

邵逸夫才终于认识到,武术指导到底该怎么用。

紧接着,他直接将刘家良和唐佳,收入了麾下。

这两个人硬桥硬马的影片风格,对张彻影响很大,张彻苦寻多年的“阳刚武侠”终于找到了答案。

何为“阳刚武侠”?

其实很简单,就是男人当主角,展现男子的力量与气概。

在今天看来,这不难理解,但在当时,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武侠新概念。

早期华语影坛,几乎全是女性演员,这跟历史上戏子地位低下有直接关系。

男人觉得演戏是一件丢人的事。

后来这种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需要男性角色的时候,更多是让女性演员反串。

剩下的,就是一些奶油小生。

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下,最初邵氏的名角,几乎全是美女和侠女,比如林黛和郑佩佩。

(左郑佩佩)

其中郑佩佩,主演了1966年,胡金铨导演,胡金铨御用武指韩英杰(于占元女婿)指导的电影——《大醉侠》。

这部电影最为突出的,是特技。

比如用弹床表现轻功,用电线表现剑与剑碰撞出的火花,以及用二氧化碳压缩筒表现气功等等。

这些特技思路,直到80、90年代,仍在使用。

这部电影也可以看做,是新派武侠真正的成型之作。

但这并不是张彻想要的。

张彻时常为邵氏“阴盛阳衰”头疼,没事就写影评,暗戳戳吐槽女性反串的武侠片陈旧。

好在他日盼夜盼,可算盼来了“足够硬”的刘家良和唐佳。

1967年,他拉着两人拍了一部《边城三侠》。

成片一出,不仅让老板六叔眼前一亮,张彻本人,更是觉得找到了知音。

同年,张彻再度和刘家良、唐佳联手,拍出了邵氏历史上,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电影。

——《独臂刀》。

《独臂刀》成就了张彻,捧红了王羽,也宣告港片正式进入“新派武侠时代”。

邵氏钻研出新派的武打模式后,在影界一骑绝尘,无人能敌。

任何类型片,只要加入邵氏的武打,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但王羽还有一点小小的不满。

——他的咖位一步登天,薪酬怎么还是曾经的模样?

本来他的这点不满,还不足以让他干出三年后的那件“大事”。

可谁让,他撞上了方逸华。

方逸华,是一位奇女子,邵逸夫的第二任太太,香港四大天王的命名人(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邵逸夫卸任后,TVB的掌权人。

她本是红遍南洋的女歌星,后与邵逸夫相识。

邵逸夫惊叹她的美貌,和对经管方面的天赋。

她则折服于邵逸夫的人格魅力,甘愿放下如日中天的事业,以“妾”的身份跟随邵逸夫回港。

并于1969年,加入邵氏。

最早她只是采购部的普通职员,但因为邵氏向来“任人唯亲”,她的权利很大。

她在“抠门”这方面,跟邵逸夫如出一辙,无论是谁的采购单报上来,她二话不说先砍掉一半。

常弄得手下人苦不堪言。

其中受影响最深的,就是因为预算不足,无法进行正常拍摄的邹文怀和想要加薪的王羽。

邹文怀私下找过邵逸夫几次,但没用。

最终在1970年,邵氏的双十晚会上,邹文怀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离开邵氏。

他和何冠昌再起山头,成立了“嘉禾”影业。

邹文怀的出走,虽说是早有此意,但也跟“邵氏”在薪水方面打压得太厉害,不无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1967年,邵逸夫与利孝和、祁德尊三位大佬联手创建了TVB。

邵逸夫决心大举进军电视行业,将对电影的投资削了又削。

邹怀文最终忍无可忍,带走了邵氏旗下,一大批同样怨声载道的导演。

邹文怀走了,王羽的心思也活了,想跟他一起走。

无奈自己跟邵氏签了八年的大合同,他走不成。

思来想去,他干了一件“大事”。

——烧了足足一百份邵氏的合同。

为此,邵氏不得不以加薪的方式,与愿意留下的演员们续约。

气得一纸诉状,将王羽告上了法庭。

后来双方和解,王羽如愿加入了嘉禾,还移居台湾,开启了一段新的传奇。

05

1970是香港影业重要的时间节点。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邹文怀的出走和王羽火烧合同只是前菜。

接下来,还有三出大戏,要登场。

第一幕:吴思远离开邵氏。

60年代末,是“邵氏兄弟”发展的巅峰时期。

在职导演、演员、场务人员高达1700多人,这就难免有些人会坐冷板凳。

这其中,就有吴思远。

他自1966年进入邵氏后,一直无戏可拍。

1970年,邹文怀宣布离开邵氏,他的心思也活了,觉得一直靠下去不是办法。

恰逢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想要找位导演拍功夫片,吴思远立马投入了他们的怀抱。

导演有了,想拍功夫片,还差个武术指导。

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从刘家良和唐佳那里,挖来了袁和平。

袁和平早年体弱,虽被父亲袁小田送去过于占元的戏班,但没多久,就因为身体原因退出了。

他平时爱偷懒,武功又差,唯一的优点就是爱看书,爱思考。

但从袁小田将衣钵传给弟子唐佳,都没传给袁和平来看,他对袁和平实在没报太大希望。

吴思远最开始选他,也是因为公司资金不多,能让吴思远选择的武指并不多。

谁曾想阴差阳错,吴思远为华语影业,挖掘出了一代大师级别人物。

第二幕:“国泰”联合邹文怀。

前文提到,神冈空难成就了邵氏,也为其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打击,就是1970年,“国泰”联合邹文怀。

“国泰”是“电懋”的母公司。

朱国良没能让电懋起死回生,非常郁闷,恰好此时他听说,邹文怀自立门户,准备跟邵氏对着干。

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他当下决定,将“电懋”低价卖给邹文怀。

同时还表示,“国泰”愿意跟“嘉禾”联合,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他不为别的,就为出一口恶气。

本来当年邵逸夫也该在那架飞机上,结果临时改变主意。

最终姐姐和姐夫罹难,“电懋”没落,“电懋”最大的竞争对手邵逸夫,却混得风生水起。

这让朱国良如何不气?

本来邵逸夫并未将“嘉禾”放在眼里。

但有了朱国良的“横插一脚”,“嘉禾”鸟枪换炮,资金设备一步到位。

瞬间就有了跟“邵氏”分庭抗礼的本钱。

创业初期有惊无险的度过,也让“嘉禾”轻松等到了接下来的第三幕大戏。

——邵氏拒绝李小龙。

1969年,李小龙返港。

其少年时期,就在香港拍电影,圈子里不少人都认识他。

再加上《青蜂侠》热播,李小龙在美国的诸多光辉事迹被人熟知。

这些都让李小龙的人气暴涨。

香港节目《欢乐今宵》趁热打铁,邀请他参加节目。

在舞台上,他将功夫和哲学结合起来,为大家进行讲解,并表演了著名的寸拳与侧踢。

引起台下观众阵阵惊呼。

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跟之前的所有功夫片都有所不同。

没有剪辑,没有动作设计,只有真实和精彩。

“中国功夫”这个词汇瞬间浮现在大家脑海。

人们觉得,李小龙是真的厉害,他是真的会功夫。

李小龙一生致力于弘扬和振兴中华武术,曾说过“武术才是他的初恋”。

他在国外发展受阻,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想重回荧幕,给国人展示他对武学至高的理解。

1970年,他找到邵氏,提出1万美元的片酬条件。

邵逸夫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向来严格控制成本,看在是李小龙的面子上,才愿意给2000美元。

但李小龙在美开设武馆教学,费用最高时,每小时能达到275美金。

毫不意外,两人谈崩了。

邵氏再次因为钱栽了个大跟头,李小龙被“嘉禾”捡漏。

与1971年,李小龙为“嘉禾”拍摄了《唐山大兄》。

这部电影,创下了香港当时最高的票房纪录——350万。

1972年,李小龙再度发力,拍摄了《精武门》。

这部电影,为“嘉禾”打开了日本和欧美的市场,助“嘉禾”在香港占据了一席之地。

“嘉禾”开始真正有能力,跟“邵氏”叫板。

李小龙的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06

1972年,是变革与腾飞的一年,发生了好多故事。

其中于占元的一众弟子,终于长大成人。

本该由李小龙出演的电视剧《功夫》,在美国上映。

吴思远决定进军功夫片。

邵氏为了抗衡李小龙,拍摄了一系列功夫片在欧美大热,等等。

这些我们下一期,会为大家重点讲解,敬请期待。

传送门:

第一期:「1922-2022武打影史」打戏已死?深度解析中国功夫片百年兴衰史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85258011815592487/

第二期:功夫片的没落,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5278624798114336/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