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延龙—弘扬混元太极文化

武术流派 2012-02-22

释延龙自幼酷爱武术,在儿童、少年时期跟随多位师父习武(修道)。1977年起任体育(武术、太极拳)辅导员,从此与功夫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86年开始整理武术教学大纲和编写“养生混元太极拳”以来,为寻师访友,他走访了名山大川,神圣古迹。在诸多授业恩师的指点下,至1990年初步完成了养生混元太极四套拳法(八式养生混元太极拳、十六式养生混元太极拳、二十二式养生混元 太极拳、三十六式养生混元太极拳)和四部武术教学大纲(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共9年的武术教学课程)。在这期间也有幸拜中国嵩山少林寺第二十九代方丈大弟子释永乾法师和少林寺第三十一代俗家弟子释德宇(河南少林武术学院冯根怀院长)大师等为师,同时,与师兄弟们一起成立了中国嵩山少林禅寺武术学校,培养 祖庭白马寺受三坛大戒,成为中国嵩山少林寺三十四代弟子(禅法、武学传人之一)。受戒后,师父、师叔们同意我进山洞 修禅悟道。数年后承蒙恩师教诲又一次入世习练。在出游参学期间,得到明师指点。1993-1996年,又一次分别考察了陈家沟、永年、太极村、八卦村、武当、峨眉、燕山和崂山,特别是受崂山混元石和张三丰拳谱的启发后,定稿混元太极系列拳谱、功谱和修道要诀。1993-1999年完成了混元太极六套拳法的拳谱和六步功法及其教学课程,初步形成了混元太极拳理论体系。

在此基础上,释延龙从2000年开始撰写《混元太极拳十大要领》和《习练道学理论》,2004年完成《延龙入道内经系列之一。混元太极拳入门》一书的初稿,2006年基本完成《一至六步功法的动作详解》和《混元太极拳自然疗法》书稿,2008-2009年基本完成《混元太极拳十八要诀》《混元太极内功十二层》等初稿,混元太极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延龙入道内经系列之一 混元太极拳入门》

2009年5月在全国中医养生大会、全国养生馆长高峰论坛上.混元太极获得了最具推广价值奖。《延龙入道内经系列之一•混元太极拳入门》也在此期间定稿、混元太极以健身养生为主,分为“太极拳”“太极功”和“太极道”三个层次。它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编创的,共有6个套路,在这6个套路中有8个基本招式(拳谱名称:混沌无极、太极出世、无极化生、来去自如、拨云见日、莲花盛开、天人合一、返回无极)。其中,“来去自如”转“拨云见日”(动作名称:揽雀尾转单鞭)是本拳法之精髓,可以循环习练。该两式旋转一圈又是八式,成为第一个套路十六式混元太极拳。若以“右揽雀尾转单鞭”转至“左揽雀尾转单鞭,(左右各转一圈),就成为第二个套路“二十八式混元太极拳,(循环习练,时间不限)。 混元太极拳有许多自身特有的优点,在拳法习练中以内为主、内外兼修,腰为主宰、松腰开窍,每招每式左右对称、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比如“揽雀尾转单鞭”,将古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一人习练称为“无极生太极”;两人并列同时习练,一左一右,相互对称,称为“太极生两仪”;四人对角习练,阴阳转化,相互旋转,招式对称而成为莲花形状,称为“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若六十四(或更多)人一起对角习练,则朵朵莲花遍地盛开,称为“群英合练开金莲”极具观赏性,适合大型表演。若用内功习练“来去自如转拨云见日”,会越练越轻松。在动作练得纯熟、连贯、协调后,即能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在整体习练中能自如地调动气、运行气、运用气),自然而然地达到天地人相合、精气神相融的太极妙境。习练“来去自如转拨云见日”是打好混元太极拳的基础。

混元太极功是在师传功夫的基础上编创的,也有6个功法(主要是桩法,见附录),以习练内功为主,从抻筋拔骨、松筋松骨开始到炼炁入骨、元炁洗髓。它借鉴了内家拳上乘功夫习练心法,即“明劲”习练易骨法(炼精化炁); “暗劲”习练易筋法(炼炁还神); “听劲”炼炁入骨法(炼神还虚); “化劲”元炁洗髓法(炼虚合道)等。使习练者层层深入,步步提高.

混元太极道集“佛、道、儒”三家之精髓,阐述了从内功入手,习练“精、气、神”的过程,要求练功先练心,用心来习练。在形体上,一动以腰带动,全身无处不动,从节节拉开,到节节贯通;在气机上,以丹田、混元窍为中心,运用出L百名武术、太极辅导员和教练员。后又在恩师的推荐下到“开、合、升、降”来强化躯体混元气和脏真混元气;在神意上,要求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由人天混融到天人合一)混元太极道以十大要领、十八要诀运用心诀、太极二十三解、内功十二层等理论来指导练拳和修道。

习练混元太极拳一段时间后就能内气充盈、经脉和畅,取得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之功效(对慢性疾病有很好的康复作用);长期习练则能达到修身养性、养生益智、延年益寿之效果。

从1986年至今,释延龙对混元太极拳(注:在此期间同时教练少林武术)先后在俄罗斯、新西兰、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及香港、台湾、湖南、河南、浙江、黑龙江、北京、天津、山东等地进行了小范围的教学,深受太极拳和健身爱好者的喜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