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摔跤大腕儿结缘东大寺

武术流派 2010-02-04
“开封东大清真寺武学寻踪”系列之四 北平摔跤大腕儿结缘东大寺这通开封东大寺摔跤源流碑,记载了开封东大寺的摔跤历史和沈友三先生传艺东大寺的真实情况。

“开封东大清真寺武学寻踪”系列之四 北平摔跤大腕儿结缘东大寺东大寺南讲堂,清代时期为武术馆。当年沈友三来开封传艺就在这里居住。□首席记者姚伟通讯员郭宝光文图

回族武术不重家族传承,如李大明先生的曾祖父是黄明新的弟子,善使双刀,被称为“就地十八滚双刀李刚”,但李大明的武学却不是家传,而是得之于刘振兴。这种非家族传承方式,使回族武术更具活力,也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拳种、新的武术门类。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摔跤成为开封回族人习武的新选择。

“摔跤宽者如桥,一走一过,说起来谁都会摔;但细者如毛,真讲究起来,手法、步法、真假劲的配合,绊子用上,哪块骨头管哪块骨头,错一点都摔不倒人。”

77年前,一位大汉被请到东大寺进行摔跤“启蒙教育”。那是1933年11月,大汉叫沈友三,小名沈三儿,北平天桥最有名的摔跤高手,刚刚在南京获得全国摔跤冠军。

在此之前,东大寺乃至开封没有人练摔跤;沈友三教了半年多,东大寺回族人就在华北运动会上拿到摔跤第二、第六两个名次,在1935年的全国运动会上,也拿到了第四、第六的好成绩。当时的摔跤比赛不分级别只一项比赛,这样的成绩已是十分出色。

开封摔跤从无到有,迅速达到全国一流水准,堪称奇迹。个中原因,一是东大寺武术基础雄厚,人才济济,改练摔跤容易出成绩;二是沈友三实战经验极其丰富,又正当盛年,精心传授,带出了高水平运动员。虽然这次只在开封待了半年,但豪爽、好朋友的沈友三与东大寺回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十年后,日本占领下的北平经济萧条,又发生霍乱,沈友三一家生计难以维持,徒弟们将他接到开封再度传艺。当时已五十出头的沈友三决意把平生绝活传留下来,他训练、示范、开讲,严格而细致。1948年,因日本侵华中断十三年的全国运动会再度举行,虽然沈友三已因病去世,他的学生仍取得了一金一银的佳绩。

沈友三去世后,他的子女因各种原因落户开封,成了河南人,其子沈少三也成为摔跤界的佼佼者。新中国成立后,沈少三参与创建河南男女摔跤队、男女柔道队,带出一批批高水平运动员,一次次为河南争得荣誉,可谓功勋卓著。

重义气,“天桥沈三儿”开封传艺

1933年11月,开封鼓楼街文和客栈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他一住半年,白天外出,晚上则有很多人来拜访他,都是些五大三粗的汉子,对他恭恭敬敬,安静地听他说话,听到兴起的时候,忍不住拍桌子叫好。

此人叫沈友三,北平牛街人,刚刚在南京获得全国运动会摔跤冠军。在南京比赛时,参赛的开封回族人丁全福、赵如庆觉得他摔得“太漂亮”了,得知他是回民,感觉特别亲切,就有意结识,请他吃饭,席间提出请他到开封教摔跤。沈友三个性豪爽,好朋友,见是回民兄弟相请,很爽快地答应了。比赛一结束,也不回北平老家,提着行囊就跟新结识的兄弟来到开封。

那时运动员都是业余的,比赛完该干啥干啥,冠军也不例外。在文和客栈住下后,沈友三上午去相国寺藏经楼旁打弹弓、卖大力丸,以此维持生计;下午到烧鸡胡同一个院子里教摔跤,学员都是东大寺附近的回民,逐渐增加到100多人,气氛很是热烈,轰动开封。到了晚上,意犹未尽的学员找到客栈,请沈友三对自己点评,听他讲“跤劲(专项力量)”,讲各种绊子,也讲一些摔跤的故事。

沈友三的家乡北平牛街是回民聚居区,跟东大寺的回民一样,喜欢武术,弹腿、查拳、通臂拳都玩,最盛行的则是摔跤,谁家院子大点,准有跤场。上午宰羊卖肉,下午没事就摔跤,出了一茬茬的高手。

清代北京摔跤之风盛行,清政府设有专业摔跤队——“善扑营”,吸收了不少牛街高手。沈友三的父亲沈芳就是善扑营的“二等扑户”,这是一种摔跤级别,“头等扑户”极少,所以这个级别已很高了。沈友三从小喜爱摔跤,正帮家人杀宰骆驼,有人叫摔跤,活儿一扔,扭头就跑。

由于爱好,加上天分过人,沈友三的跤在同辈中出类拔萃。长大后,家里穷,他在天桥一带推车卖骆驼肉为生,但仍不忘摔跤,跤衣搁在车上,走哪儿摔哪儿。

当时前清军官杨双恩在天桥卖艺,他不是这出身,练武有人看,要钱人就走。有人建议,你不如把三儿(沈友三小名沈三儿)叫来,俩人好办事。沈友三爱摔跤,又好朋友,尊重老人,就来帮场子。他这人马大哈,一次杨双恩叫他:“三儿,来摔跤。”他就把卖肉的车托给一个半熟的人,扭头去了。等回来,连车带人都没了。

杨双恩两天不见人,听到信儿,就来找闷在家里唉声叹气的沈三儿,跟他说:“咱伙着干?”从此,沈友三专业摔跤挣钱,成为北平天桥第一个“撂地”摔跤的人。

沈友三在天桥出了名,前清善扑营的几位头等扑户听了信儿都来看,给些指点,友三不让他们走,收了钱给他们也分些,这些老人当时都没了生活来源。

开跤场并不容易,经常有人找麻烦、踢场。有次来了十几个人,非要把沈友三摔趴下,结果没有一个能赢他。说起来,这些踢场的倒义务给沈友三当了陪练,他的跤越练越好。在他的带动下,天桥摔跤的人越来越多,渐入鼎盛。当时著名艺人有沈三儿、宝三儿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电视剧《甄三》,就是以沈三儿、宝三儿为原型。宝三儿玩的是“粗胳膊跤”,功力型,一力降十会;沈三儿练的是“细胳膊跤”,“武术加跤,神鬼难逃”,讲究一巧破千斤。比较起来,沈三儿更胜一筹。

1932年,北平市举办摔跤比赛,那时不分级别,也没时间限制,规则很简单,三跤两胜。沈友三参加比赛,拿了第一,当年月冠军兴发“银樽”,傅作义亲自给沈友三颁发银樽,并勉励他“发扬国光”。第二年,他入选北平代表队,前往南京参加全国运动会,沈友三连摔7天,没输一跤,获得冠军。

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南京之行,让沈友三与开封结下深厚的缘分。

沈友三的到来,在开封回族中引起很大轰动,100多人跟他学摔跤。他得了冠军,家都不回,留开封半年悉心传艺,这份情谊,令开封回族人感到非常温暖,他们尊称沈友三为“沈教练”,彼此肝胆相照,情深义重。

沈友三在开封的半年,把回族摔跤带了起来。由于有名师指点,加之东大寺武术积淀深厚,“武术加跤,越练越高”,摔跤水平提高神速。随后不久,天津举办华北运动会,东大寺回族人参加摔跤比赛,丁全福得了第二,丁全玉得了第六;1935年的全国运动会上,丁全福、白玉山分获摔跤第四、第六,为河南争得了荣誉。

危难中,东大寺援手老教练

1934年,沈友三告别开封,回到北平,虽然过了半年,家乡人并没有淡忘他在全国运动会上的辉煌,给他送了很多匾,其中最大的一块是“一尘不沾”,意思是没人能摔倒他。这块匾由两个人抬着,旁边两人抱着沈友三所获得的俩银樽,一溜儿人跟着,敲锣打鼓地送到了牛街清真寺。
此后,沈友三名声大振,他在天桥的跤场更加兴盛,每天被围得水泄不通。不久,他与白俄大力士麦嘉洛夫比武,引起轰动。据称麦嘉洛夫能卷钢板,能摔牛,他向北京武术界挑战,一时没人应。沈友三好胜,前去观看,要求比试。麦嘉洛夫块头儿很大,100公斤以上,肌肉发达,沈友三毫不畏惧,与他签下了打伤、打死互不负责的协议。这时俄国人软了,跟他商量去著名的“第一舞台”比,比三天,每天都别分出胜负,卖了钱大家平分。沈友三本来觉得他的玩意儿不真实,这时更觉得假了,坚决不同意。于是麦嘉洛夫让在他住的旅馆比。他们商定“文比”,相互推三下,谁倒谁输。麦嘉洛夫先动手,沈友三盯着他的肩膀,人一动腿,肩必先动,肩不动,腿动不了。用这个经验,他每次都预料到麦嘉洛夫的动作,使招卸了他的劲。轮到沈友三动手,他把手搭在对方肩上“问劲”,对方本能地后缩,他乘机发力,将其推出几米外,一下倒地不起。经北平报纸宣扬,沈友三被誉为“民族英雄”,再度扬名。

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占领期间,经济萧条,“啥都趴下了”。从1941年起,北平缺吃的,又有霍乱,天桥没人,跤场挣不到钱,沈友三一家生计困顿。1942年,北方遭受大灾,沈友三又得了病,家人更是艰难地苦苦挣扎。到1943年秋,开封情况有所好转,东大寺回族人听说“老教练在北平受苦”,便派人去北平接沈友三一家,希望他能到开封继续教摔跤。

于是沈友三携家带口再次来到开封,仍在相国寺大雄宝殿旁设跤场,卖大力丸,他的学生们都去帮场,再次轰动开封城。

一家人生活有了着落,沈友三更悉心指教,希望把自己的平生技艺传留在开封。

东大寺摔跤风气也再度高涨,不少人置办了跤衣、跤靴,三伏天在烈日下练,跤衣都粘在身上;三九天哪怕下雪也不间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