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车派形意拳技法特色-宫志刚 孟庆威

武术流派 2013-07-01
形意拳自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孟纾如、李洛能、车永宏创立以来,经历代门人不断努力,逐渐完善,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短暂历史时期,形意拳已发展和推广到大江南北和世界五大洲,并跻身于中国四大名拳之列。为什么形意拳能够发展推广的如此之快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孟纾如、李洛能、车永宏三位宗师在创立形意拳时起点高,首先突出注重了形意拳的实用性,着眼于形意拳在晋商贸易中的保驾护航作用。形意拳既吸取了少林拳的发劲刚猛,舒展大方,快速有力的特点,又吸纳了祁县戴氏心意拳的丹田内功,低势猴象的特点。同时还将太极拳的柔化之妙、八卦掌的身灵步活等技法特长有机巧妙地揉化在拳理拳法之中,使形意拳具备了以上诸内家拳的优点,从而形成了以防御为能,攻防兼备,吞吐化泄,引进落空,刚柔相济,快打猛攻等显著特色。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形意拳一身具备了以上诸多特点,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故形意门名人辈出,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由于这两方面的缘故,从而形意拳能够快速发展和推广。现就山西车派形意拳的技术特色作一概要的论述。不妥之处望各位专家指正。 一、防御为能。1931年《太谷县志》载“此术(指车派形意拳)……以防御为能”。车氏门人习惯地称防御为“顾法”。自清代光绪年间始,车永宏宗师与众师兄弟和弟子李复祯、布学宽、吕学隆、刘俭等潜心研究祁县戴氏心意拳的拳理拳法之精义,同时吸取了少林拳的技击精华,综合编创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特点的对练和单练套路。流传至今的有五花炮、五行炮、五踩六捶、九拳、劈捶、挨身炮、九套环、十二连捶、连环手、十六把等对练套路及许多单练套路。这些套路尽管内容各异,繁简有别,但都把防御摆在了首位,强调了防御(即顾法)在实战中的重要性。车氏历代先师都谆谆告诫门人:“未学打法、先学顾法”“顾中有打、打中有顾、顾的精巧、打在其中”“顾的精巧方为能”。车永宏宗师还为门人精心编创了周身要害防护歌诀:“上防咽喉下防阴,中防腹脐与当门,肩部要防合缝穴,腹侧两肋不露空,头防太阳与灵通,鼻准耳门与耳根,头后紧防脑海穴,气俞肺海及命门,致命之处紧防护,倘不留意会丧生”。细细品味车氏形意拳的各个对练和单红套路的每一种技法,无不体现防御为先的特色。例如:“挨身炮”中的“狸猫上树扳手炮”“黑虎掏心搂手炮”“七星点”“拘马拼”等,都是首先化解或吞进对手的进攻而后随势攻击。这些技法特色在实践中的应用,车氏门人中佼佼者比比皆是。车永宏的开门弟子李复祯的惯用手法是“五花炮、绞梢子、连环手法虎扑子”,其速度之快,力量之猛,他的这些惯用手法武林同行尽皆知晓,但凡与其较技者,无不败北,故人称李复祯大师为“常胜将军,技击泰斗”。再如布学宽大师的入室高徒、形意散手名家孙德宜,他的惯用手法是“出手横拳拘马拼,翻手割脖紧相跟,中门虎形用得巧,下面三腿建奇功”。他一生中与武林界朋友较技者成百上千,无不为他精湛的散手技法所折服,敌武术界称其为“试金石”。 二、攻舫兼备。攻和防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形意拳中攻即打,防即顾,攻防并重互为一体,没有打就无所谓顾,没有顾也无所谓打,如果只强调打而忽略了顾,则失之于猛;如果只强调顾而忽略了打,由失之于懦。所以车永宏宗师等历代先师们常常告诫门人:“先学顾法后打人,顾法打的是本身”、“顾中有打,打中有顾,顾的精巧,打在其中”。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顾不是单纯的消极防守,而是积极的防御,为以后的进攻做好铺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对手;打不是单纯的死打硬拼,而是以防御为先,攻防兼备。这里仅以五行拳中的劈拳为例,劈拳技法是一手先顾对方的来拳(即截与刁)与此同时要有含胸和吞化的身法相配合,另一手迅速出击,同时步法跟进。以挤、滚、劈三劲在瞬间的巧妙结合来攻击对方。再如钻拳和炮拳也是顾截春化在先,而后发制人取胜。无论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以及各种单练对练套路。无不体现防御为先,攻防兼备的技法特色。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平时演练还是与人较技,都要做到踩、扑、裹、束、撅五劲俱在,工、顺、勇、疾、狠、真六方皆有,手眼身法步,高度协调一致,才能收到理想的攻防效果。 三、吞吐化泄、引进落空。吞吐化泄、引进落空是车氏形意拳的又一技法特色。车永宏宗师常常告诫门人:“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意思是讲与对方较技或交手时,首先要吞化对方的来招,使对方的来招落空,若做不到吞化对手,就做不到引进落空。这里的吞吐与化泄同样是矛盾和统一。“吞”就是把对方的来招吃进来,但不是吃进来挨打,吃进来的目的是化解对方的来招,为“吐”铺平道路,便于我贴身近打,使我的进攻取得更理想的效果。而引进落空同样也是为了巧妙地化解对手的来招,为我的进攻扫清障碍。这里的关键在于步法之变换,身法之侧转,手法之灵活,眼法之察机,正如拳谱所云:“眼要明、步要疾、手要奸巧、招要毒”。要做到步不空去,招不空发,但发必得。车永宏宗师结合多年的实践,对形意拳的步法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例如连环步、迂回步、前带步、后带步等等这些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形意拳特有步伐都成功地运用在套路的编排演练和实战之中。车永宏宗师于1888年在天津日租界以高超的“游鼍化险、绝处逢生”的技法剑败日本武士高手板三太郎,为中华民族争了气、立了功。当时的清政府为此特授予车永宏宗师“花翎五品军功”。车师的这一绝技中就运用的是“连环步”和迂回步。所以车永宏的游鼍化险,郭云深的“连珠崩拳”,买壮图的“鸡形四把捶”并称形意三绝。车师剑败日人的事绩至今在中华武林界还一直被传为佳话。 四、快打猛攻。智而取之。这是车氏形意拳的又一技法特色。车氏历代先师均教导门人“紧拿不如快打”拳谱云:“出手似箭,变招似电,贴身近打,瞬间即变,乘乱取胜,我在敌先”,“崩拳起落如波生,分手似箭向前攻”,“单是手到不为能,手足齐到艺为真”等等,这些拳理名言无不强调一个“快”字,因为只有快,才能使对手防不胜防,只有快速进攻才有杀伤力。兵贵神速,以快见长,以快取胜。这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著名的形意散手名家孙德宜先生,生前经常教导弟子们:“快要做到内外一齐快”(即意到、手到、步到)“心快(指头脑反应要快)如猫捉鼠,能预察机宜;眼快如饥鹰观免,能出奇制胜;手快如猛虎扑食,手到必擒”。这些精辟的实践经验即是车氏形意拳拳理拳法内外相济快打猛攻,以快取胜的必然要求,又是其技法特色的重要体现。 五、刚柔相济,顺势化打。这是车氏形意拳的又一重要技法特色。车氏形意门人流传的拳艺歌谣讲:“刚柔相济宝中宝,健身防身离不了,柔似棉絮硬似钢,若遇敌手莫要慌,吞化来招轻灵巧,进招快速不可档,沉着应战来迎敌,定叫顽敌一命亡”。在车氏形意拳的攻防技法中特别注重和强调“捎节法、根节法、拿法、开法、截法和化法”这六种技法的应用。这六种技法中,有柔有刚,柔刚相济。但刚并不是纯粹的刚,柔也不是纯粹的柔,而是刚中有柔,柔中含刚。如“捎节法”偏重于刚,这是平时演练或与人较技时,要做到力达四捎的要求,但是力达四捎不是僵硬如铁,死板痴滞,硬打硬压硬碰,而是要做到根节催、中节随、捎节顺,在触及目标的瞬间发力,这样既不让对手预先感知我的目的,而又能有效地进攻对手,所谓“打人就在一寸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根节法”偏重于柔,即根节要自然的松沉,所谓“肩要松沉,头要上顶,呼吸自然,力要随心”就是讲根节要柔顺,不能耸肩僵硬,如果肩关节(根节)僵硬,动作就要迟钝,就会出现预劲,就会给对手造成攻击我的机会。“根节法”偏柔要做到柔中含刚,棉里藏针,决不是一堆烂泥,软弱无力。再如“化法”要根据对手用力的方向而顺势化怨,使对手的进攻落空,为我的反击做好铺垫。这就是借力打力,以逸待劳,顺势化打的真正含义。1963年正月,形意散手名家孙德宜先生与一位山东来访的武林高手切磋技艺,孙德宜先生借力打力,顺势化解的招法应用的非常轻巧。真正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来访者一出手便使出一个“黑虎掏心”的招法,一个右崩拳以速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孙德宜先生的心口打来,其来势凶勇,咄咄逼人,只见孙德宜先生的右步轻灵快速地向右后侧一摆,左手来了一个顺手牵羊,顺势将对方的来拳一捋一带,同时右腿使出了一个扫地堵门腿,只见对手一下爬出三米开外,双手表皮脱落,鲜血直流,爬起来朝孙德宜先生深深地施了一个抱拳礼说“在下甘败下风,心悦调服”。再如名震京城的“铁胳膊”和著名京剧武生周云楼以及形意名家苏登英,跤坛名将刘春芳等等,对孙德宜先生的高超技艺都赞不绝口。 细细研究车氏形意拳的各种单练或对练中的技法,无不体现了刚柔相济,顾打结合,出手偏柔,柔中寓刚,着手偏刚,刚中寓柔的奥妙。正如车永宏宗师所云:“对手打来身如球,随高就低顺势走,沾连粘随不丢顶,一触即发用腰功”。 以上所谈只是车氏形意拳技法特色之点滴。由于笔者只学了一点皮毛,见识浅短,所以谬误之嫌在所碓免,诚望各位专家和长辈给予指正为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