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防身有术”的授课实录

武术流派 2012-11-09

太极拳名家、86岁的赵琴先生新著《太极拳授课实录》,即将在人民体育出版出版,与读者见面,这是他几十年来研究、教学吴式太极拳的呕心沥血的结晶。这本书中,包括两个部分:王培生先师传授、赵琴先生讲授的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第二部分是王茂斋宗师传授、赵琴先生讲授、周鸿策整理的吴式太极拳老架八十三式。在附录中还收录有:赵琴先生写的太极拳与易经、太极拳站桩要领、太极拳理,还录有练吴式太极拳涉及到的主要穴位。为便于读者观摩、演练,还随书赠送3小时的“太极拳授课实录”光盘。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拳式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而不显拘谨。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亦以柔化见长。

1953年,王培生先生在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式太极拳时,见学生功课繁重,闲暇时少,应校方之请,将老架八十三式中的重复动作删去,保留三十七式精华,将拳架以六合八法为纲,重新创编,又辅以精辟阐述,以便师生学练。后经杨禹廷老师首肯,公诸社会。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完全保留了传统拳法的真旨,并且经王培生先师博大理论的诠释,使学练者窥见堂奥。先后在北京和东北地区推广,深受广大爱好者欢迎。1981年,此书正式出版后,很快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先后多次再版印刷,均抢购一空。还曾翻译多种文字出版远播到国外,影响甚大。曾维祺翻译出版的英文版《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王培生著)一书,曾被美国宇航局列为宇航员的训练教材之一。2001年3月28日“中国体育报”报道,在美国休斯顿宇航中心,在飞船发射前,让宇航员演练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然后进入驾驶舱。美国科学家认为太极拳是舒解宇航员起飞前心里紧张的最佳手段。

吴式太极拳是从杨露禅宗师所传的太极拳套路演化而来。清朝道光年间,杨露禅宗师在北京教拳时,全佑是受益最佳的弟子之一,学得杨式大架,后又从杨露禅次子杨班侯学得杨式小架,因全佑事师最孝,学习笃诚,深受杨氏父子宠爱,兼得杨露禅、杨班候两代大、小架之精华,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时称他练的拳为中架太极拳,是吴式太极拳最早的雏形。

据《太极功同门录》所记,全佑传人有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等。吴式太极拳的定型是在1902年全佑逝世以后,王茂斋和师弟吴鉴泉、郭松亭等一起经过多年的演练、切磋、研究、提炼、升华,并吸收了其他优秀的太极拳技法,形成了新的拳式特点。中正安舒、不纵不跳、轻柔缓慢、松静自然、紧凑舒伸、圆活灵巧、点打拿发融为一体,广为传播,使吴式太极拳名声显赫,爱好者不断扩大。当时叫“太极功”(见1929年王茂斋编辑出版的《太极功同门录》)。

1928年,吴鉴泉先生南下后,王茂斋先生担起了吴式太极拳在北方发展的重任,经常辅导弟子们在北平智化寺、东堂子胡同等处练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成立了“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王茂斋先生主教,其得意弟子杨禹廷先生助教。“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是当时太极拳爱好者学习、活动的群众组织和主要场所,亦是太极拳高手云集,名宿、商界及各行业人士练拳、交流之处。王茂斋先生在全佑逝世之后,一直闻鸡起舞,苦练精研,广收门徒,传艺不止。苦心经营近四十年,培育了众多的武林高手,并把技艺推广到山东、东北等地。主要弟子有彭仁轩、赵铁庵、杨禹廷、修丕勋、曹幼甫、李子固、王子英(子)、刘光斗、王历生(侄子)等一百多人。

吴氏太极拳老架八十三式,是王茂斋先生口传亲授给再传弟子王培生先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王培生老师开始在人民日报社、舞蹈学院、国家教委等单位开班传授吴氏太极拳老架八十三式。一九九五年,赵琴老师和师弟张伟一老师带领日本、韩国四名入室弟子,在王培生老师家中学老架八十三式数月,又进一步得到王培生老师亲传。

赵琴先生1926年出生于北京,满族,正白旗,爱新觉罗氏。学生时期曾参加过中国抗日远征军,跟随以飞鹰将军孙立人为代表的爱国抗日将领,赴印度、缅甸战场抗日,历经千辛万苦,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善战、坚贞不屈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后,赵琴先生多年从事机械加工工作,刻苦钻研,熟练操作车床、铣床、钻床、刨床、磨床等多种机床,后又自学成才,成了一名机械工艺设计师,参与设计、制造了645型旅游客车、中国第一台食品速冻机等,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嘉奖。多年风风雨雨的生活磨炼,成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行胜于言”的作风。

一位86岁的老人,长年坚持到公园教拳、研究推手技艺、著书立说,毅力惊人,精神堪称楷模。正是这种优良的品德,使他钟爱传统文化、演练太极拳,三十年来持之以恒。多年的机械工艺设计工作,养成了干事细致认真、一丝不苟、重视规范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以加工精密机件的细致入微的作风来研究演练太极拳,对太极拳的每招每式的运动轨迹、方向、意念都研究得深入细致。为了深研王培生先生的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多次从头学起,当年王培生先生在承德市教拳,赵琴先生就跟到承德市学习。把王培生先生的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一招一式都仔细体悟,反复玩味,广泛交流。把王培生先生书上写的、课堂上讲的、示范时联想发挥的,都一一记录,并反复实践、验证,并得出自己的体会。如果说王培生先生是在保护中传承传统武术的榜样,又是在创新中发展传统武术的楷模,赵琴先生就是忠实地继承了王培生先生的优良传统。

多年来,赵琴先生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太极拳人才,例如:韩国弟子朴钟球,他悟性好,认真刻苦,学有所成。现在韩国首都首尔开办身心修炼中心(武馆),传授中国的传统太极拳,在韩国影响甚广,他还担任韩国武术太极拳联盟的领导职务。江苏省淮安市弟子吕红亮在2011年9月荣获江苏省太极拳比赛三项第一名。

赵琴先生曾多次在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和北京理工大学工会联合举办的太极文化讲座上,讲授过“吴式太极拳经典拳式---揽雀尾---动作解说与用法” 、“如何避免双重”等,受到好评。曾应邀在江苏淮阴市和内蒙古巴产倬尔盟、锡林格勒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及吴式太极拳老架八十三式,受到爱好者的欢迎。赵琴先生出版的其他著作还有《半瓶斋诠注“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在“半瓶斋”里,赵琴先生与“黄金搭档”(贤内助、夫人张凤雪)“看经文、读文史、会拳友,试法过招”,他们不仅有“以文观法”之智慧,更擅长“以形鉴真”的才能。在三十七式和八十三式总纲的基础上,结合“三导”“三多”(易导、生理导、经络导;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大视野地阐发述明,完善三十七式和八十三式“言犹未尽”之处。深研三十七式和八十三式也是爱好者和习练者的传承需求。“半瓶斋”主人做到“常后而不先,常应而不倡”,予人之所思,授人之所想的求实治学美德。

《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赵琴先生正是这种“锲而不舍”作风的典范。在一些人人心浮躁的当下,尤其需要提倡这种作风。

文化强国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武术太极拳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宝,相信赵琴先生和他的弟子们奉献出的这本《太极拳授课实录》一书,必将丰富武术太极拳文化的宝库。爱好者、演练者如能从中读懂、读通而又得其要旨,将会步入“养生有道,防身有术”的境界。一书在手,终身受益。

壬辰年 雨水 子时 于北京中关村西区 励勤书屋

本文作者周世勤系:北京市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培生先生弟子,中国武术八段,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航天三院教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