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石刻遗址解封罩再现真貌

武术流派 2011-09-10

功夫资讯网香港讯 全港共有九个的石刻遗址,为免受风吹雨打,政府早年以不同方式遮盖。不过,古物古迹办事处最新公布研究报告,显示各石刻整体状况稳定,但部分需进行改善、修复工程,包括拆除不必要的保护罩和挡水堤。顾问研究认为,有关「保护罩」非但不能提供保育作用,亦有碍市民一睹石刻真貌,个别情况下更会渗入雨水,弄成反效果;处方已因应顾问结果,陆续为石刻「解封」,令市民可以清楚看到石刻真貌。

全港现存九个石刻遗址,分别为龙虾湾石刻﹑黄竹坑石刻﹑蒲台岛石刻﹑滘西洲石刻﹑长洲石刻﹑石壁石刻﹑大浪湾石刻﹑东龙洲石刻及分流石圆环。石刻大多位于海岸边缘或临近水边,石刻上刻有图案,纹饰风格颇接近,一般为几何、弧形、螺旋和饼形图案,状似人物或鸟兽类图案亦有出现。石刻的图案与出土的青铜时代陶片上的图纹颇相似,因而估计石刻可能属于青铜时代的产物。石刻雕凿的动机,一般推测是与先民信奉的原始宗教或部族图腾崇拜有关,亦可能出于先民对自然力量敬畏而对其崇拜的结果。

一般估计石刻遗址早于青铜器年代出现,约有三千年的历史,故已于早年被列作法定古迹。不过,由于有关遗址主要位处海边,容易面对侵蚀问题,当局根据七十年代,在大部分石刻外加设不同类型的「保护罩」,以防石刻受雨水或海浪侵蚀,又在一些石刻上建造小型坚固的阻水堤坝,用作排除可积聚在石刻表面的水分。

古迹办近年再邀请熟悉石刻保育的海外专家,研究后认为本港仅存的石刻,状况普遍良好,但认为保育方式有改善之处。专家认为,建于石刻之上的「保护罩」,往往阻碍市民一睹石刻的真貌,而个别情况下,「保护罩」与石刻由于存有空隙,会渗入雨水或海水情况,而石刻上的人工「阻水堤坝」亦会积聚海水的盐份,可能弄成反效果而破坏古迹。

石刻顾问研究由4名专家在2009年就不同范畴分别进行研究,早前完成报告,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落实建议,建筑署早前已协助拆除龙虾湾石刻和滘西洲石刻的「保护罩」,以及大浪湾石刻之上的人工「阻水堤坝」。为方便市民前往观赏石刻的风貌,惩教署已协助清理石壁石刻附近地方,而建于长洲石刻上的一间酒店亦清除一棵大树,避免再有水分渗入至石刻上。

报告又建议,处方重新设计保护罩,为石刻提供更佳保护,并改善前往石刻及石刻遗址设施,包括加入诠释告示版。古迹办回应指出,已委托港大建筑系为石刻设计全新保护设施和游客设施,以及方便旅客观赏的设施,预计今年稍后时间有研究结果。亦会根据建议由2012年起分阶段安排改善工程,并制定长远计划打算会利用化学物料处理遗留在石刻上的生态污染物,又会利用三维扫描系统,收集数据及监察石刻的变化情况。

大浪灣石刻

由封罩保護著的大浪灣石刻

石壁石刻

近看石壁石刻上的圖紋

由封罩保護著的石壁石刻

近看東龍洲石刻

遠看東龍洲石刻

長洲石刻

由玻璃箱保護著的長洲石刻

近看龍蝦灣石刻上的圖紋

黃竹坑石刻

黃竹坑石刻細部

分流石圓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