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用意不用力”-魏建国

功夫秘籍 2014-08-12
杨澄甫宗师《太极拳术十要》中有一项是“用意不用力”。为阐明其义,动用了二百四十余字的相对大篇幅,这在用文言文写作的惜字如金的年代,并不多见;由此可见老先辈对这一要领的重视。现在不妨抄录如下: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到,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太极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故不足尚也。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将这段话归纳为四层意思:一、习拳一定要“用意”。这是杨式传统太极拳与“太极体操”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不“用意”习拳,就不是杨式传统太极拳。二、习拳一定要“不用力”。这又是杨式传统太极拳区别于其他外家拳种的一个显著标志。“用力”习拳也不是杨式传统太极拳。三、习拳一定要坚持不懈。四、习拳一定要用内劲。下面我将这四层意思尝试着展开论述一下。一、为什么要用意习拳?什么是意?它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用意习拳?意在太极拳中的地位最为重要。传统太极拳主张“身心双修”、“内外兼修”。如果只学其形而疏于修内,不用意习拳,所行之拳不是太极拳,而只是“太极体操”而已。张圣麒老师带领我们观看某些拳友的行拳时,往往点评最多的是“此拳无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拳友习拳多年,虽见其身形绵软,步伐亦轻,但他的动作很是轻飘且苍白无力,似有被风一吹就倒的感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滑拳”、“无意拳”。我和这拳友有过交谈,他对此是深不以为然,“我是来锻炼身体的,要这意念干什么?”是啊,参加任何体育活动也好,做太极体操也罢,都是在活动筋骨、锻炼身体,这本身确实无可厚非,况且也确实有着强身健体之功效。殊不知,它与太极文化、太极精神的真谛相去甚远。因为杨式传统太极拳绝不仅是形式上的比比划划,而是“练”是“修”;它最注重的是“意、气、神”的内在修炼,其次才是形、体、势的外在修练。它尤其讲究以神见意,以意行气,而后才以气运身,以达到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浑然一体的境界。通过这项运动最终达到的效果和收获,远远不是其它体育活动所可比拟的。假如我们仅仅为了锻炼肌体而照着太极拳路比划一趟下来,而忽略“意、气、神”的内在修炼,就好象我们面对一桌营养丰富的大餐,因为你不愿意起身的缘故,仅能品尝到眼前的“酸辣土豆丝”,岂不是可惜了这一大桌的美味佳肴?要想用意习拳,就要明白什么是“意”。意就是意念,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不是一回事。它有三个很明显的特点:1、它具有直接性,没有思维过程。比如说我想要蹬腿,抬腿蹬就是,不需要考虑先动哪个关节、身体其他部位如何协调,你的腿就蹬出去了。2、意念与身体各部位关节之沟通必须通过反复刺激才能达到娴熟。这也就是说,别看我们现在说蹬腿就蹬腿很容易,其实这是我们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有意无意反复蹬腿的结果。3、意念是通过内气作为载体才能和身体有关部位连接起来。比如我们骑自行车时,脑子不能走神,身体必须放松。遇到前面有障碍,它不需要考虑拐弯的角度,身体的倾斜度,双脚如何配合等问题,就能够轻易绕过障碍物。如果你虽然骑着车子但脑子想着其他事情,一旦突发意外情况,你的精神一紧张,身体各个部位瞬间僵硬,虽然你的想法是避开障碍物,但由于你的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了,其结果必然是有坑进坑,有墙撞墙。这就是说意念必须要在气血畅通也就是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引领身体的动作协调一致。如何用意习拳呢?我的体会是;你首先要明白各个拳式的技击意义是什么,通俗点讲就是要知道这个拳式是干什么用的。在行拳时假设你面前有个对手,在做一个动作时,随时想象对手要干什么,你准备怎么样应对。你有了这个破解对手拳式的意念后,身体中的内气就会随着意念贯通于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个拳式也就有了非常强的目的性。比如做“右搂膝拗步”时,身体在落左脚后,你的意念是用转腰带动左手搂住对方来腿或者拳掌,使其失去重心,而右手之按掌才能借腰腿之势击向对手。你在习拳中加人意念后,其他拳友在观察你的行拳时,就会明显的感觉到你的行拳既柔又刚,似有一种浑厚沉重之感觉。这就要求我们每招每式做起来都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千万不要练成滑拳。当然,我们在刚开始加入意念时,因为调整不当可能会出现身体僵硬之现象,这需要拳友们在行拳时用心体会,慢慢的找到“用意不用力”的感觉,绝不能因噎废食,放弃这一必修课程。二、为什么要“不用力”打拳?它和“内气”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放松打拳?“不用力习拳”,就是要求放松打拳,这非常好理解。可为什么要放松打拳呢?我们知道:意是引气之前提,没有意念你就无法引领内气;而放松则是内气畅通之基础。太极拳所指的内气是人体之正气,而不是呼吸之气。人之内气有强弱之分,在我们迈入老龄化的过程中,内气呈逐渐衰弱之势。正气弱则疾病生。我们的很多疾病大多都是由老中医所说的“气血积弱”、“气血不足”、“气血不通”所致。人之内气虽遍布于全身,但只有意念才有可能将内气引导并自觉疏通。长期习拳就可使内气由少积多、由弱变强。气血足就可以祛病延年,这就是老拳论中所说的“气宜直养而无害”的含义。气行走于经络之中,运行于筋脉之外。经络不通,气必阻滞。就像一条水沟,沟内有杂物堵塞,流通就不顺畅;完全堵塞了,水流就阻断了。要想经络通,须要全身松。因此全身松开是经络畅通之关键,也是气血运行之基础。这就是我们跟老师学拳之初,老师再三要求我们“不用力”而全身放松的原因所在。如肩紧则气不能至肘至手,如腰硬则气不能上下贯通,如心不能沉,则气难以到达丹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侯人一遇到紧急突发情况,精神一紧张,“浑身颤抖一团”“吓得站不起来”。其实这个人当时也想采取一些非常果断有利的措施,无奈他虽有意,但就是身体关节僵硬,导致气血阻滞,身体不听大脑使唤而已。反观有许多老拳师在对练时,即便是盲练,身体也始终处于全身松弛状态,“气血畅通”,这时他的大脑和身体反应都非常敏捷,他的身体任何部位碰到对方,都能迅速聚集全身内劲作出有力反映。所谓“太极不用手,浑身上下都是手”就是这个道理。也有许多老拳友除了习拳放松外,还将这种放松心态运用于平时生活当中,遇事不急,处事不燥,办起事来有章有法,得心应手。如若不是这样,遇事着急上火,慌成一团,事情办砸了不说,说不定急火攻心,还落下心脏病、脑梗等病根。有拳友问:我为何找不到内气的感觉呢?这需要从自身找原因。你在行拳时心态是否沉静;是否用意行拳;全身是否放松。如果解决了上述问题,就能做到“意之所到,气即至焉”了。至于如何才能做到“放松”,我建议大家多学习一下张圣麒老师在《太极》杂志上发表的《初学太极拳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他在文章里提到的“先心静而后体松”、“先腰松而后全身松”、“先静松而后动松”、“时时松式式松”等观点确实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这里就不多说了。三、习拳一定要坚持不懈。“若得内劲,非—日之功,需日日贯输,久久练习”。如上所述,用意而不用力,全身放松习拳,意到则气到,气到则劲到。长期锻炼,内气便由弱积强,但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非一日之功所得。当然这还需要名师的指点;需要善于学习勤于感悟用心体会;需要掌握正确的练拳方法,并坚决克服浮躁心态、速成心病、贪多心理、懒惰心情的毛病。这就是捷径,是最佳的少走弯路的方法。因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练功心态绝不可取。俗话说:一天不习拳自己知道;两天不习拳老师知道;三天不习拳全都知道。有时候,我们也拿自己与老师偷偷作比较,明明套路一样,架式也差不多,但总是感觉自己少了一点什么东西。少什么?说白了,就是少了以意行气而生的内劲,少了一点精、气、神,这就是差距。四、习拳一定要用内劲而不用拙力。无气无劲不是太极拳,刚猛有力也不是太极拳。有些拳友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有些误区。有的打起拳来浑身软绵绵的,无一点着劲之感。也有的打起拳来似有浑身使不完的劲,刚猛有力。这两种打法其实既无所谓柔,更谈不到刚。什么叫“放松”呢?所谓放松是指在不违反人体生理结构的前提下,使周身关节松开,骨豁朝带拉长,身体有一种被拉开、放长的感觉。实际上就是要求精神上完全沉静,身体最大限度地处在松弛状态。千万不要刻意地拉长、用力地放开伸展。只有这样的习练,你才能气血贯通,才能增强内劲。这种劲不是僵劲,而是一种柔劲,是一种棉里裹铁的劲,它既浑厚又沉重,其力量远非外力所可比拟。太极拳需要的就是这种劲。它既然是一种武术,没劲怎能称为“拳”?虽是借力打力,“以四两拨千斤”,如四两劲都没有,又如何能战胜对手呢?怎样才能作到“用意不用力”?我过去很长时间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此也走了一段弯路。第一阶段是在刚开始练拳时,自以为很放松,其实身体许多部位并未松开,老师矫正动作时,这边放开了那边又紧了,顾了这头忘了那头,越着急动作越僵硬,一趟拳打下来累得满头大汗,还自以为是身体虚弱所致。又要记住动作要领,又要熟悉套路;在手忙脚乱、心神不宁的状态下身体那能放松的了?这个阶段就叫做“用力不用意”。第二个阶段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拳架有点“照猫画虎”的样子了,拳路也基本熟悉了,自以为身体也放松的差不多了,我就开始在习拳过程中尝试加入意念。可是不加入意念还好,一旦加入意念便开始使用拙力,一用力身体便发紧僵硬。不加人意念吧,老师说我没有整劲,叫“无意又无力”;加入意念吧,老师又说我没有放松,又变成“用意又用力”了。为此我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第三个阶段理论混乱阶段。这一阶段,我对老前辈的拳论有关论述很是困惑,一会说“用意不用力”,一会又说“运劲如百练钢,无坚不摧”,“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这到底是怎么一会事呢?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问题又接踵而至,明明要求“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怎么又说“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反复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不断观看扬振基宗师的录象片,观察老师的授课和拳友们的打拳,忽一日顿然开悟:老拳论所说的“力”和“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力”通常指的是外力、拙力;是单纯的身体某一关节部位上的发力,与全身部位没有太大关联。“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劲也。”。而“劲”则是指太极拳所讲的“内劲”,是“整劲”。另外,老拳论所说的“以意行气”是指用意打拳,不要考虑气的问题,不要单纯为求“气”而练拳。“意之所到,气即至焉”。若是为求气而练拳,倒不如去练气功得了。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又重新回到了放松习拳的原点,但还是没有找到“内劲”的感觉。第四个阶段是有所开悟的阶段。忽然一日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的词句触动了我,如何“接地之力”?联想到老拳论的“劲有脚始,自腿而腰”,“力由脊发”等词句,再联想到老师一再谈及的“脚底涌泉穴陷地”、“涌泉穴发热”的练拳体会,顿然开悟。原来劲是由脚底涌泉穴触地接实后的力度感觉,逐渐由腿到腰到全身传递上来的。你的身体越放松,这种力度感就越强烈。这时你的全身动作随着你的意念自然而然的或发或收,或转或挪,或进或退,根本不需要刻意求之。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又进一步体会到,太极拳的所有拳式动作都是有劲点的,都需要你脚底的劲传递上来。如果哪一个动作做得劲不到位,就说明你有的关节部位是僵硬的,你找到僵硬部位后再重新放松它。找到这种感觉后,我是越打感觉越好,甚至有时还找到过“无物无我”的那种愉悦感。哈哈,碰上个好老师还是很不错的。这不是吹捧老师,是夸奖我自己有这个福分。综上所述:所谓用意不用力,就是要求我们在习拳过程中,要时时用意、式式用意;要针对不同拳式来假设对手,使意念有其针对性;要在全身放松、思想集中、心态沉静的前提下,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并在名师的指点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锻炼;认真学习太极前辈的知识和经验,用心感悟并举一反三。如是则意到、气到、劲到并形到、神到。这样的习练,长智慧、生灵机、宜性情、获良益。当练到拳意上手、功夫上身、意念人神、无物无我的境界时,你就会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愉悦快感,既是心灵的升华,更是美妙的享受。望全体拳友共同努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