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极拳理传真》作者商讨-慰苍

功夫秘籍 2014-05-24
《太极拳理传真》一书,系重庆张义警君编著,1986年8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我是于1991年8月13日在中国科技图书公司买到它1991年5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版本的。当时我还满以为它至少可以和解放前夕,1948年9月,上海永嘉出版社出版,曾经跟从田兆麟老师(1891—1959)学过太极拳的黄寿宝会计师撰写的《太极拳术的理论与实际》相媲美,甚至超过它。因此曾多买了几册分给了学员,当时我也确实没有很好地翻阅过这本书。那时,几位学员接连地向我提问了书中这样那样的许多具体问题,因而使我不得不把它从头至尾仔细地阅读了一遍。真是不读犹可,一读使我大吃一惊!书中不仅文字偏激,讥言讽语到处可见,又且过誉自己的老师,藉此来抬高自己,并假借亲得师传为名,诋毁前贤和挑拔同门师兄弟之间的团结,当涉及具体问题时,却又后语不顾前言,甚至提出了既主观而又错误的做法,实是有误读者。无怪乎1994年9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一书,在陈微明老师(1881—1958〉的哲孙陈文成所写的前言中,要提出“近来,有人在其出版物中,竟借亲得师传之名,歪曲、夸大事实。并将错误的观点,强加于先袓头上。这种做法,显然与先祖陈微明出书的初衷,背道而驰了”。下面列举了以《传真》中见到的文字和刊物出版的年月先后为次序,共得十个方面的问题,以为商讨。一、关于“含胸”、“拔背”《传真》编著者在〈拳理传真〉篇雅轩老师对拳的创见和贡献节中说:“在理论上,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有他独到的见解,如反对裹裆,不重视含胸拔背,并有自己的特殊看法,还明确提出“硬劲不如僵柔劲……”等等,都能使学者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并抄录了1964年11月20日的书信摘录“含胸拔背这句话,老论上没有。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规矩。因为陈微明早先跟孙禄堂练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后来才跟杨老师学太极拳。陈著的太极拳书上,有太极拳十要,把老论上的话,反正地说了一些,又添了这句含胸拔背。以后练太极拳的人,以为这句话与太极拳也无妨碍,作书的也将这话沿用了,从此就成了练太极拳的规矩了。其实,不是那回事,所以我今告诉你们,对这句话不要过分地强调,如强调了,就脱离了自然。太极拳是以端正为主要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胸腰脊背为了动作的需要,是有时含、有时挺、有时凸、有时凹。这是身势运态,不能抓着这个含字,就说一定非含不可。事实上,含胸、拔背是武禹裹(1812—1880)、李亦畲(1832—1892)二家传留下来《太极拳谱》时身法节中的二个要点,对于武、李、杨、郝、孙五家的传人说,差不多都有抄藏着它的。根据1963年6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郝少如(1908—1983)编著的《武式太极拳》第一章,郝氏传人郝月如(1908—1935)在〈武式太极拳要点〉太极拳身法节中的解释是1.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涵胸。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2.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不过,陈微明老师把这二个要点合并了在一起,由于它们的作用时间和呼吸配合上的不相同,因而造成了一些学练者的误解,导致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所以,在1992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新出版陈微明著的《太极拳术》中,现任“致柔拳社”社长的林炳尧、在他写的〈跟随陈微明先生学拳〉二、师教回忆和体会节,关于‘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这一段中说:“关于‘含胸拔背’这四个字,历来的太极拳家都非常重视。有人专门就这四个字写过文章,有人为了练‘含胸拔背’,甚至把背也练驼了,这不是有点过分了吗?为什么要‘含胸拔背’?《十要》其目的是‘气沉丹田’,即有利于血畅通,有利于发劲。所谓‘能祓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对这一要领,微明先生曾经特别关照过我:“‘含胸拔背’这一提法,其实应改为‘舒胸顺背’的。但书已经出版,事后发现原来的提法引起了误解,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要想修改已经来不及了。微明先生指出:他当时使用‘含胸’两字,主要是与练外家拳的‘挺胸’相对而言的。意即不要使用练外家拳的方法练内家拳。如果‘含胸’过了头,成为‘缩胸’,仍旧会造成血脉不和,气滞于背,甚至会损害人的体形。所以‘舒胸顺背’的提法比较准确。这就和1990年9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汪永泉讲授,魏树人、齐一整理《杨式太极拳述真》第一章杨式太极拳的要领,第一节杨式太极拳的要求二,身形这一段中说的“胸和背是前后对应的部位,老谱上有‘含胸拔背’之说,意思是说不要挺胸,使意气内涵。但练不好往往会形成凹胸驼背,这种偏差极为常见,必须注意防止。‘含胸拔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身形调直。因此,理应提为‘开胸和阔背’,使胸背在意气内含的前题下,开阔舒展,这样练拳才能感到舒适,而不致紧缩而感到揪心”。恰好不谋而合。至于《传真》编著者在〈拳理探讨〉篇,力的矛盾及其它节,“含胸拔背”条中说的:“须知含胸是属于化劲的动作,不是始终不变的姿势。拔背的拔,是向上拔的意思。所以,雅轩老师是将这含胸拔背称为顶头拔背,将拔背与顶头联系起来,这就避免了要‘练成驼背’的误解”。说实在的,这样也说得不够完整,既然知道含胸在技击上是一个化劲的动作,那么,也就应该晓得拔背在技击上未尝不是一个放劲的动作。所以,已故原上海武当太极拳社社长叶大密老师(1888—1973),在他撰写的《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点》中,把“含胸”和“拔背”,分别开列在五、敛腹含胸和六、拔背顶劲二个要点中,这就把不同意义的“含胸”和“拔背”,都分别得一清二楚了。“拔背顶劲”和“顶头拔背”的意思差不多,只不过把头和背两者的先后次序颠倒了一下,可确实都是他俩老半个世纪以上练拳、教拳的经验结晶。二、关于“裹裆”《传真》编著者在雅轩老师对拳的创见和贡献节中又说:“他还反对‘裹挡’,有的人认为‘裹裆’可以加强根力的稳固,同时兼具保护前阴的效果,粗看似亦有理,其实两膝相对内扭是违反自然的,必然会带来某些不必要的紧张,违背放松的原则。他认为:‘全身松开了,沉下气去,根基自然会稳固’。裹裆只能导致下肢的僵滞,紧张,不能使其灵活,更无助于稳固。至于保护自己,免遭攻击。太极拳在技击上,一律以灵敏的听劲为前导,以借力作为攻击和防守的手段,不是依靠某一个固定不变的姿势来保护自身的,而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来达到攻击对方与保护自身的目的,不是裹裆就可以了事的。”实际上,“裹裆”也是武、李二家传留下来《太极拳谱》里身法节中的第三个要点。郝月如在〈武式太极拳要点〉太极拳身法节中的解释上:“3.两膝着力,有内向之意,两腿如一条腿,能分虚实,谓之裹裆”。上面这样的解释,似乎解释得太简单了些,那我们就不妨再阅读一下1936年7月,上海联合编译社出版,卡人杰撰著的《太极拳练法的十二个基础要则》中九、裹裆节里写的:“本篇企图使裹裆的意义格外显明,所以用问答的体裁写出来。问:裆在什么地方?答:在两腿中间;问:怎样谓之裹?答:裹是合的意思;问:裹裆是两腿合在一起么?答:不对,裹裆不是形式上的动作;问:那怎么样呢?答:以意使两腿有对向包裹的意思;问:这样,裆便裹住么?答:当然需要相当时间的注意,不是立刻便能成功的。问:裹裆形式上是否看得出?答:稍为有一点看得出,裹裆以后,两腿中间好像变成圆形。同时,两腿的进退,成为有秩序的。问:裹裆有什么作用?答:使两腿紧张,保持严正的态度。问:别的拳术有否裹裆的规则?答:有的,不过不叫裹裆,形意拳十六处练法的所谓夹法就是裹裆。问:外家拳也有裹裆么?答:有的,外家拳所谓紧裆者,也就是裹裆。不过裹裆是从意识使它包裹,紧裆是用力使两腿明显地显出扣合的形式,这是裹裆与紧裆不同之处。问:但作用是否相同呢?答:大致相类。总之,裹裆是训练不肢不可缺少的一个规则,缺了它,便所谓没有步法了。不过,外家拳因多腿法,所以兼有封闭防护的意思”。原来,裹裆是要和吊裆相互结合起来的,这样,才能使裆部圆而不尖,腿部虚而分清。三、关于找明师去老师是应该受学生尊敬的,尤其是武术界,老一辈多数是科班出身的,更应该如此。但也不能捕风捉影或移花接木般地来过誉老师以抬高自己,更不能假借老师的言论来诋毁同门前辈或挫伤师兄弟之间的感情,这是武德。《传真》编著者在〈初学须知〉篇找明师去节中说:“我自己就曾经学了十三年,还发不出劲来,劳而无功。有两三年的时间,进境迟滞,兴致索然,几度萌生知难而退的念头。幸而自己不甘心,又得黄星桥师的指引,在1967年,才去成都向李雅轩(椿年)老师求教,承他厚爱,耐心地给我改拳架,讲拳理,并从推手实践中使我体会到听劲和化劲、发劲的奥妙。为我指出了昔日的不是与不足,使我明白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虽然自己的实践工夫还很差,但总算见到了真的太极拳了。到1972年、再度去向雅轩老师求教,以自己功夫稍具,眼力渐增,才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方知太极拳之妙,全在解放思想,真个心明眼亮了。此后自觉功夫日新月异,才觉苦尽甘来”。又说:“即使幸运地遇上了明师,从学的时间太短了也不成。如果跟师学了一年半载,拳架的外形,也大体差不多了。但拳架是拳理的表现形式,老师是在对拳理有了深刻认识之后,从内容到形式,才表现出他的拳架来的。初学者对拳理的了解有限,只可能在外形上依样葫芦,模仿得拳架近似,但只要一离开老师,不知不觉就会走样,变成怪模样。而且自己还以为正确得很呢!由于对拳理认识肤浅,不可能有自知之明”。为此,笔者大胆就《传真》编著者在〈拳理传真〉篇雅轩老师书信摘录节中摘录书信的日期,以及找明师去节中的自述,来框计一下《传真》编著者实际向李雅轩老师(1894—1976)学习太极拳的时间。〈书信摘录〉节中的书信,从1963年3月22日的一封开始,到1975年2月17日(乙卯正月初七日)的一封为止,算年份共计十三年,中间间断了的有:1966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4年共计五年,十三年减去五年,实际只有八年是有通信的。这有通信的八年中,计,1963年五封,1964年四封,1965年二封,1967年一封,1968年2封,1972年三封,1973年四封,1975年一封,总计共为二十三封,平均每年不足三封。对照一下《传真》编著者在后记中说的:“在雅轩老师晚年,我有幸多次亲聆他的教诲,并和他通了八年的信,经常求他解决疑难。有一些信是写给几人传观的,大多由近到远,依次转寄,次序是重庆黄星桥、张义敬、忠县张义尚,上海吴声远,济南刘仲桥。他常常一写就是好几页,长篇大论地谈功夫,这几乎成了他晚年的一种习惯。这就是<雅轩老师通信摘录>的由来”。其中的“并和他通了八年的信”和我上面根据<书信摘录>节框计出来的只有八年是有通信的,八年这个年数一点不差。那么,没有收入书信摘录中剩下的有关书信,势必只是不会太多的了。充其量框计它还有八、九封,那末,连上面已经统计过的一并加起来,平均每年也没有超过四封。这样少的通信次数,当然是连一般的函授业算不上。再说,《传真》编著者67年和71年年底至72年初,二次去成都当面向李雅轩老师求教的时间都很不恰当。67年正好是动乱进入高潮时期,谁愿意戴个搞封、资、修复辟的帽子来挨斗?71年年底至72年初,逢上了闰2月15日就是大年初一,难道好意思在老师家里过春节?因而二次当面求教所能耽搁的时间,都不可能超过半年。这样,二次累计加起来的总共时间,框计也不会超过一年半。在这样一个连旧规矩学徒满师一半的时间都不到的暂短日子里,既要改正拳架子,又要研习推手。练过太极拳的人谁都知道,改拳架子要比教拳架子难度大得多。由于要改掉的是他原来已经根深蒂固的错误的先入之见(动力定型)。往往改好了又会重新再犯,犯了又再要改,重复地犯,重复地改。即使《传真》编著者是个天资聪颖绝顶的人,究竟也已经是个年过“而立之年”的人了,一年半载那能吸收进得这么许多!这不是在自我陶醉于“过屠门而大嚼”之中了么!为了自我陶醉,《传真》编著者还在1990年第4期(总第43期)《武术健身》上发表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简介>中,对于陈微明、邓克篯三人所写的序文,在按语中说:“在陈微明序中,有‘至蜀复遇奇士与究,道益晋(晋即进’”一句。为了避免将来的考证学家,对这一句得不到结论而成悬案,特下一按语,是指抗战时期,郑曼青住重庆,曾去成都与其师兄李雅轩交流拳艺一事。从这寥寥11字,可以看出前贤的谦逊和对李氏的推崇”。实际上,读一下《十三篇》东武李寿篯在1947年10月写的序文就可以知道,序文一开始就说:“中日战兴,予避寇巴山,得识郑君曼青,居处近,过往亦密,相与研究太极拳推手及玄功,最相契合。于是,始悉曼青之造诣精深,论理超妙,盖原本杨师澄甫。而余忝在同门之列,……”非常明显,郑曼青在重庆时,经常和他切磋太极拳技艺及行功等的是师兄李寿篯而不是李雅轩,此李不是他李。李寿篯、陈微明、邓克愚三人,都是杨澄甫老师未曾南来还在北方时的学生,所以郑曼青要请他们三位老师兄作序。李寿篯在南京曾创办过“业余太极拳社”,并且于1944年9月,由大东书局出版过《武当嫡派太极拳术》一书,是当时南京军政界搞太极拳的头面人物。一次性的交流拳艺,当然没有经常相与切磋研究来的实惠见效。何况,李雅轩是陈微明的小师弟,序文中大可不必称之为“奇士”。那么,《传真》编著者为什么偏要如此不真实地把这件事嫁接给李雅轩老师呢?答案很简单,还不是为了张三丰可以一梦玄武大帝而精技击;郑曼青师叔可以和我老师一次性的交流了拳艺而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太极拳家。那我这个二度登门去亲聆老师教诲的小师弟,不是也就可以因此而大大超过了早于我几十年来学太极拳的老师兄了么?否则,我又何必要置武德于不顾,而要去摘录并公开老师1973年7月24日写的最后一封职责老师兄的信呢?四、关于临摹名家拳照《传真》编著者在<拳理探讨>篇临摹名家拳照节中说:“可惜,咸丰年间还没有摄影,杨露禅未能留下他练拳的风采来。稍晚的杨班候、杨健侯,仅仅留下了一些轶事和只言片语,也未能留下他们的拳照。如今只能凭我们的想象、猜测,去捕捉他们练拳时的流风逸韵了。倘从他们功夫上的精纯,去推测拳味,无疑该是超绝的。万幸的是,杨澄甫、吴鉴泉的拳照留下来了,雅轩老师的拳照留下来了。这就为后辈留下了优良的传统和拳味纯厚浓郁的种子。后学就能从他们身上生牢固的根,发健壮的芽,开繁茂的花,结丰硕的果。正如书法中的二正,欧、颜的字帖一样,成为后辈学习的楷模。……太极拳是技术,也是艺术。可惜,一般人或由于师承不高,“先天不足”,或智慧不够,钻研不勤,发掘不深,等等原因,只是在技术的旋涡中回旋了一生,傍徨在练体、练气的阶段,未能向练神的境界转化深入,没有能进入艺术的领域。这只要将各种太极拳书中的拳照,与上述名家一比,就明显地看出了他们的差距。……名家的拳照,充分体现了拳理,表现了深厚的功力,或者浑厚沉着,气魄雄伟,或者松柔稳静,神气飘逸,或者兼而有之。都带有极为浓厚的艺术趣味。令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在雅轩老师生前,摄有拳照三百余张,是最为详细的一套拳架留影,倍觉珍贵。可惜限于条件,在本书中只选刊了其中一部分,……拳如其人,拳架就是他的作品。细加品味,开展大方,气魄雄伟,神意内敛,浑厚沉着,神气飘逸,在继承中有发展,将太极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在拳上的成就,可以媲美于书法中的王献之,青出于蓝了。明眼人当知我决非过誉”。前面写的的确还蛮像是一个太极拳写作家的样子,后面可就越写越出格了。好一个有个青出于蓝的老师的《传真》编著者。老师的造诣既然胜过了太老师,那老师的学生,不就可以和太老师齐名并价了吗?原来,要过誉老师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抬高自己。可惜李雅轩老师在世时并不是这种缺少武德的人,是他死后他的学生在给他脸上抹黑!不信,我们尽可以把《传真》编著者发表在1994年第4期(总第10期)《中国太极拳》上〈丝莫抽断了〉一文中所附“手挥琵”一式的拳照,拿来和杨澄甫老师早年的也好,晚年的也好的同式拳照,以及李雅轩老师的同式拳照,或者还有其它式子的同式拳照,并放在一起,来一个小型的展览,让大家来评评看,究竟是谁青出于蓝了。五、关于神宜内敛《传真》编著者在〈拳理探讨〉篇神宜内敛节中说:“在谈到太极拳眼神问题时,我们也应该全面考虑,不能简单地认为眼睛的功能就是看。首先应该想到拳谱的教导,要‘神宜内敛’、‘默识揣摩’,还要‘刻刻留心在腰间’。这就给眼神定了大方向。……练拳的目的,从技击方面说,是培养基本功。应在身内去默识揣摩,去落实拳理,不断充实拳味,使拳味更加浓厚。从养生方面说,则是养气、蓄神,这两者是统一的,并行不悖的。总之,练拳是积蓄,不是消耗;是收入,不是支出。这是与外家拳的根本区别之一。如果练拳之时,故意聚神于目,做出炯炯有神,甚至怒目而视的审态,则上述技击与养生两方面的目的,都统统不能达到。既要看远处而思想上仍能做到‘神宜内敛’和‘默识揣摩’的,倘非六祖,憨山大师等辈,一般人是绝对做不到的。无缘无故的‘炯炯有神’,实质上是一种浪费行为,耗血伤肝,于养生不利。……眼神与思想联系紧密,既然练拳有练体、练气、练神三步功夫,眼神当与用意一致。即逐渐由外到内,由实到虚,由动入静。初步可以,似看非看,既要照顾两手运行之线路,姿势的正确,又不能专注两手而在思想上忽略了整体。如老是死盯住手指,不仅易生呆象,思想也易生执著,挂一漏万,违反全面照顾的原则。到练气、练神的阶段,眼神无疑当内守才与思想一致,因而半闭(垂帘)则是必然的措施。”说的似是而实非。翻开《传真》〈太极拳谱〉篇中的最后一篇,由杨澄甫口述、张鸿达笔录的〈太极拳之练习谈〉来看,其中就有:“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的说法。在陈微明著的《太极答问》太极拳姿势篇中则有:“问:练太极拳时之眼光如何?答:眼者神之舍也,眼光有时随手而行,眼随手则腰自转动。有时需向前看,所谓左顾、右盼、中定是也。左顾、右盼则腰转可以化人之劲;前看则中定,将人放出。久练太极拳,则眼光奕奕有神,神光足者其功夫必深无疑。”的说法。在1990年9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水永泉讲授,魏树人、齐一整理的《杨式太极拳述真》第一章杨式太极拳的要领,第一节练习杨式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三、内功中也有:“太极拳功夫的精神作用的强弱,往往能集中地通过眼神表现出来。因此,练拳和揉手(即推手),都对眼神有很高的要求。眼神和动作要协调地配合,才能充分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的说法;在第二章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套路的外形与内功第一节拳架姿势与内功劲法二、内功劲法说明(九)眼神中更有“太极拳的眼神,是结合意气的集散,在身体姿势的配合下,通过视线所及处的转化来体现内在精神、气势的一种方式。眼神的运用,要配合着形体动作和意气走向的一开一合而一收一放,使周身内外上下皆一致,神、意、气相合。需要说明的是,眼神的收敛,展放与眼睛本身的睁大,眯小无关,而是体现在视线所及的轨迹上,以意领气向前延伸和向回含收的运行变化。”的说法。至于所说到的“神宜内敛”,原是杨氏《太极拳谱》传本中武禹襄〈太极拳论〉里“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两骈对句中的后一句,因而应该把它和前一句“气宜鼓荡”联系起来去理解。否则就会丢得意义全非的。陈微明在《太极拳术》中,对“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的注释是:“气鼓荡则无间,神内敛则不乱”;杨澄甫在《太极拳使用法》中对这两句的注释是:“气不滞则如海风吹浪,静心凝神斯为内敛”;董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中对这两句所作进一步的注释是“气宜鼓荡,呼吸即气之表现,鼓荡似湖中之水,随微气(风)而鼓荡,一起一伏,轻微而有次序(节奏);神宜内敛,静心凝神,用意思将精神收聚入内,斯为内敛”。当然,这里的所谓“神”、“精神”,实际上也已笼统地包括了眼神在里面了。但毕竟眼神只是整个神或精神中的一个局部。因此,我们不能执著地来解释道:“神宜内敛的这个神,就是眼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