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太极拳的节奏-夏友利 张敏武

功夫秘籍 2014-05-31
一、太极拳是否有节奏太极拳名家李德印先生对此论述得十分精辟,他说:任何武术都是有节奏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强烈的是一种节奏,柔软的也是一种节奏,没有节奏的武术是不可想象的。太极拳的传统理论也是讲节奏的,但是,现在确实有些人回避这个问题,这是对太极拳了解得不透。太极拳和其他武术一样强调虚实。虚实是什么?它当然就是一种节奏。太极拳的每一招势,都要体现虚实的变化。开始要轻,起来以后,要流畅、轻灵,定势时要沉稳,给人一种端庄稳定的感觉,这种动作结构,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节奏。另外一点,就是劲力的体现.轻重沉浮这是变化。有时力要轻一点、弱一点,有时要沉一点.强一点,有时要更掤一点,展一点,有时要含蓄一点。这种劲力上的变化,也是一种节奏。李先生还说:不要回避太极拳的速度变化,太极拳不是—个速度练到底,不仅是陈式,其他太极拳也一样,都是有速度的变化,只不过是有的比较轻微含蓄一点,有的是比较强烈的。陈式太极拳是比较强烈的,有明显的蓄劲、发劲动作,还有折叠,这种速度的变化带有跳跃性。在杨式、吴式等太极拳中,这种跳跃速度变化,不是很明显,但是劲力、意念的变化,结构的变化还是有的。要表现出这些变化,没有一定的速度的调节,是表现不出来的。绝对匀速,没有节奏,是难以进入太极拳的状态,难以练出太极拳的神韵。打太极拳,没有速度的变化,没有节奏,就是死水一潭。这个误区一定要跳出。二、如何掌握太极拳的节奏如何掌握太极拳的节奏,上面已谈到太极拳的节奏体现在劲力、速度变化等多个方面,那么,对于劲力和速度变化,究竟应该如何掌握呢?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先生明确指出:太极拳的每一个定势,是柔到刚的终止点,从呼吸和发劲而言,此处都是呼气和发劲:从速度而言,此处较快,属刚。由上势转下势的过程.是转关折叠柔运的过程。从呼吸和发劲而言,此处一般都是以吸气为主、蓄劲;从速度而言,此处校慢、属柔。太极拳拳法动作需要刚柔相济。“刚”的太极拳拳法,动作需要快速度的动作才能将“刚”的拳韵表现出来;而“柔”的太极拳拳法动作需要慢速度的动作才能将“柔”的拳韵表现出来。如何处理好太极拳拳法动作的快节奏和均匀的慢节奏这对关系,那就需要掌握好太极拳拳法动作发力时动作和不发力时的动作节奏。做太极拳拳法发力动作时,必须将动作运行的节奏加速到力所能及的最快速度,此时的拳法动作速度越快,其动作节奏越短暂,力量越大,拳韵的“刚”劲就越彰显;相反,如果将拳法动作运行的节奏放慢,此时的拳法动作速度越慢,其动作节奏越长,拳韵的“柔”劲就越彰显。这种快慢相间的节奏,彰显出了拳韵“刚”与“柔”的相对关系。三、如何掌握太极拳快慢相间的原则练习太极拳除了练一个套路.应掌握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外,对套路的每一个招势,从起点、过程、终点(术语又叫落点、刚点),也有快慢相间的原则要求,即转关折叠处(由上势转下势的过程)要慢,过了转关处,利用加速劲逐渐加快,运行到终点(落点,此处为发劲,属刚),过了终点(落点)再转慢。杨式太极拳在这方面表现的特别明显:上一个动作(招势)接下一个动作(招势),由开始、匀加速、匀减速,转下一势开始、匀加速、匀减速,如此,周而复始,直到练完整个套路。两势之间有停顿,但停顿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打起拳来就会断劲。要连绵不断,顺势完成一个动作。太极拳名家曾乃梁先生在“名家讲堂”中就曾经指出: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比如杨式四十二式太极拳,有42个定势,两式间隔要停顿0.5秒;蹬脚、分脚的定势,可停顿2~3秒。太极拳的劲力变化(刚柔相济)与速度变化(快慢相间),体现现了太极拳的两大特点。而每个招势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规律,体现了速度变化的节奏,构成太极拳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在行拳时,每一招势都要充分体现出“刚柔相济”(柔而慢、刚而速)的变化规律和速度变化的节奏。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和节奏,才能真正打出太极拳的韵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