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的话题-李正

功夫秘籍 2014-02-28
“练太极拳一定要放松”,这是太极拳老师对初学者一再强调引以注意的问题。然而,练习者往往会在这个“松”的要求下变得更紧张,动作更僵硬、拙笨。于是,什么是“松”?为什么要“松”?如何才能“松”?就成了太极拳练习者最热门的话题。什么是“松”?如何用文字来描述它,用语言来表达它,从肢体上体现它?有人认为“松”就是不用拙力,自己在做动作时多一分不可,少一分不行,只要用出使自己的肢体能动的力即可。这从理论上讲是对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因为练习者并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什么是“松”,不好把握这个“度”。还有人编排了很多练习“放松”的动作,做起来似乎很灵活,很放松,但是在演示套路时又紧张了,表现不出来。因为套路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要放松的,尤其是在推手过程中,那些练习放松的方法更派不上用场,因为对手就是不让你放松,让你僵化对方才有机可乘。还有人提出要“大松大软”,浑身像面条一样,不用一点力。如果要追求这样的“松”,那么喝醉酒的人岂不是更“松”?可这样的“松”有意义吗?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松”呢?实际上,“松”是一种状态,它的外在表现为肢体动作的自然、自如、自由,精神面貌的安祥。自然的就不是刻意的,自如的就是不受约束的,自由的就不是被迫的。它的内在要求是心理状态的平和,肌肉的放松,经络的通畅。“松”不是“有意”练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若干次的重复当中“养成”的一种状态。例如,我们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很灵活,很自然,而外国人就不行。因为我们中国人从五、六岁时就学习用筷子吃饭,现在几十岁了,每天三顿饭,用几十次,从小时候的不自然到现在的随心所欲。我们可以一边聊天,一边从菜盘中把一粒花椒夹出来,可以随意地夹起一粒花生米,一块豆腐。我们不必去考虑在夹花椒、花生米或豆腐的时候,分别用多大力,从什么角度人手。而实际上夹不同的东西用的力肯定不同,用夹花椒的力去夹一块豆腐肯定不行。但是,这一切就是那么自然、自如、自由,完全是在“松”的状态下完成的。原因就是我们几十年来累计用了几十万次筷子,习惯已经成自然了,这个动作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那么,如果练太极拳也是这样呢?你把一个套路每天练几遍,练上几年、几十年也就自然了,放松了。关键在于长期的坚持,若干的重复。当然,前提是正确的方法。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别的拳种大都节奏紧张、动作强悍、气势威猛。而太极拳则柔和缓慢、舒展大方,尤其强调要放松。太极拳要从“松”中去体会身体内在的变化。从理论上讲,“松”和“紧”是相对的,是太极中的“阳”和“阴”,表现在外面的“松”,都是为了给内劲流通顺畅的“紧”作铺垫。所以,“松”是表面的,是“假”的,是手段;而一触即发的“紧”是内在的,是“真”的,是目的。“松”的目的是为了“紧”,是在积蓄、调动身体内部的能量。练习者要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去打通能量流动的渠道“经络”,能够在需要“紧”的瞬间把能量释放出去。我们大家都听说过,前辈高手可以把对手“发”出丈外,“发”即是“紧”的表现形式。而从来没有哪个人会把对手“松”出丈外。但是,如何才能放松呢?前面我们讲了“松”是在长期的、若干次重复后形成的一种状态。然而,更重要的前提是练习过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这里的“正确性”是指选择的“正确性”,选择的内容包括:老师、拳种、套路。“准确性”是指具体动作的“准确性”,包括每个动作左右转动的角度,前后进退的跨度,身体摆动的幅度等一定要准确。只有准确的外形动作,才能练出正确的内在感觉,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行拳时心理要平和,精神要安祥,动作要自然、自如、自由。逐一去感受关节的放松,肌肉的放松。感觉自己的身体像一只充满了气的气球,装满了水的水囊。在严格、规矩的要求下能“放松”,才是真正的“松”。否则是经不起考验的,只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假松”。另外,可以用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松紧带”去体会“松”和“紧”的辩证关系,当我们把一条一尺长的“松紧带”拉长到一尺半时,从外形上看“松紧带”是长了,“松”了,但我们两手之间的内在感觉则是“紧”了。当我们把“松紧带”收缩时,“松紧带”越短,外形上“紧”了,而内在的感觉越松。如果我们两手之间的距离小于1尺,“松紧带”就懈了。这就是我们练拳时要找的感觉,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张驰有度,松紧自如”。当然在具体练习中要有“明师”的正确指导和严格要求。以上是我对太极拳“松”的话题的一点见解,望各位明家指正。(本文作者为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府内派太极拳第六代传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