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多利用闲暇时去想拳》之感想

功夫秘籍 2013-05-10
太极拳是高级拳,形、神兼备,尤重神意的修炼,所以不光靠拉开架势打拳,多利用闲暇时去想拳。------看上去是老生常谈,静下来想想其实不然。这些话练太极者谁都不会陌生,但是检验一下自己日常的练习,就不那么简单了。若是关着门独练,外界干扰少,可能兼备会做得好些;若是出门独练,或多或少会受外界影响,若是带点社会性、功利性、表象欲,那形会多于神;若是群练,好为人师,爱当领头羊,那么,兼顾整齐划一,兼顾左右练者是否到位,其效果更接近太极操。年轻时曾以刚猛有力、架势抒展大方的阳刚少林为武功的评价标准。就是现在还有不少人用这样的标准套在太极头上,很值得思考。马老师说得好“尤重神意的修炼”。我们的初学、或是把外家的评价标准套在太极头上的修炼者真需少耗时于拉架子,多花时间想想、悟悟。 比如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意念练拳,练一套也可,练几个动作也可,不拘形式,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不要总想手怎样动,更多要去想用身体、用腿脚去练,不是真的动身抬腿,全凭意引着去运行,-----在这一点上我也有类似的经历,马老师的几个“不”又是几个关键点:1.“不拘形式”,我们常规定自己打一路,或是打一边,似乎不从头到尾地过一遍总是不放心,人为刻意的多,而忘却 “自然”二字。其实到一定程度就在一个“阴阳、虚实”,套路只是一个拐杖、桥梁、途径,而非任务、目的。几年前看过有关林墨根老师高龄时几次手术,而术后听劲技术更好。学生不解,林老笑曰:卧病在床,正好“意”打。只要是太极,相通之处太多了。2.不要想手动,要去想用身体、用腿脚去练。很多人打了多年常常用功于手的位置、角度……,肢解太极是对太极整体气势的最大伤害。“太极不用手,用手不太极。”的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3. “不是真的动身抬腿,全凭意引着去运行。”这一条是一关键----“全凭意引着去运行”。还可以做简单的,比如:开合、收放、吞吐、虚实,玩味其中不同之处在哪里,消息在何处,这个消息都是一瞬即失,怎样抓住它、把握它、利用它,变转虚实时,怎样才能不令人知。----体悟的重要。 太极拳的精华、太极拳的灵魂,都在内里。推手也不是光靠两人实作去推,去演习,坐着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时,可以想着敌人手按在自己的肩头,腿上、背上,不用手,又如何应付,推手不只是用双手去与敌纠缠,人是一个整体,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同手一样,是身体的一部份,无论你的敌人是一个,还是数个,你都是以一个整体去接敌,这样,慢慢你的身上会产生出很多个意点、劲点,如同千手观音一样,身上会产生出很多只手,敌人手放在你身上任何部位,那个地方就会长出一只手来去迎接对方。-----说到推手,我们往往会想到擂台上的拼杀和公园里摸劲。很少有人意想着推手。这一点值得借鉴,平时只试过用意打拳。另外,在整体力中,平时只注意自身的整体力和整体力的鼓荡,但缺乏整体的接敌意识。马老师强调了整体接敌,不用手、处处是手,很有味道。接受这一观念也许不难,但在实践中没有一定时日的训练,落实到身上不会是一件易事。 但要注意,不要过多关注一个或几个意点,太极是水,流动,绵绵不停,不会因一块石头落水或一条船入水而停止它的流淌,----在平时的行拳练习中,我们还能注意到太极的水性,但在推手中,常常做不到。不知是心态、技艺,还是别的原因。水处卑下,无声地承受任何侵袭,俱能盛载,而水又是无孔不入,可于瞬间吞没眼前一切障碍物,所以,诚如吾师所言,练拳要找那种“心意绵绵似水流”的感觉。-----完全赞成,但在推手中做到实在困难。练拳要静,心静,要默,默默无声地去观察自己,找出错误,默默地修正它,水之性,既有小桥流水,还有大江东去,更有山洪崩发,万马奔腾之势,唯在学者潜心默察耳。----打太极,应是一人一太极,所以完全拷贝师傅的外形肯定有问题。(几年前我们一群人曾随一位老师学拳,其他拳友学着怎样像老师,我因特殊原因未学他的套路,而是晚上去他住处听他说太极,而偏偏这位我没拷贝其拳套的老师成了我太极路上的难以忘怀的恩师。我也成了他最喜欢的不学他拳的学生。他那有容乃大的太极之心成了我打拳、做人的楷模。在此,我默默地祝福他健康长寿!)太极应是一日一太极,若是天天、时时一个样,我觉得还是有问题。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内气充盈度会形成不同味道的太极。今天疲惫或是一人屋内独练可能是小桥流水;今天精神挺好,心情愉快,内气充盈,场地开阔可能打出山洪崩发,万马奔腾之势。我有什么说什么,说得对,那就笑笑,有道理,对得起关爱我的拳友;说错了,只当笑话看看。谢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