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刚体悟意拳

武林动态 2012-12-26

功夫资讯网讯 内家名拳意拳(大成拳)是中国传统武学一支晚出的奇葩,由清末民初河北深县魏家林村人王芗斋在形意拳基础上吸取众家武学之长所创立。意拳无固定招法和拳套,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直指拳道中枢。王芗斋先生神奇的武功和精深的拳学理念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赵道新、卜恩富、张恩彤、姚宗勋、王斌魁、李永倧等意拳第二代传人也都以超强的实战能力称雄武坛。如今,意拳传人已遍及全国,传播至海外。在京城武坛,有一位意拳第四代传人,在机关单位做领导工作,痴迷武术,潜心研习意拳二十余年,造诣颇深,对意拳的演练要领和技击方法都有深刻的体认。他就是意拳第三代名家王永祥和金启庄的高足王永刚。

王永刚出生于北京,自幼酷爱武术,随民间拳师学习少林拳、长拳等拳种,他拜的第一位武术老师是著名武术家常振芳的徒弟,随他学习查拳。查拳属于长拳类拳种,是长拳四大名拳(查拳、滑拳、炮拳、洪拳)之一,动作舒展,发力迅达,协调完整,对腰腿功要求很高。王永刚随师苦练,并得到师伯齐谋业、刘鸿池的指点,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基础。查拳有很强的技击作用,近现代涌现了杨鸿修、张其为、王子平、马金标、马裕甫、张英振、张英健等众多的技击高手。常振芳先生解放前也曾经多次在擂台比武获胜,赢得七枚银盾。然而,解放后长拳普遍趋于表演化,尽管在表演和比赛时美观,但却失去了传统劲力、身法和技击含义,成为被人们所诟病的“花架子”。武术的本质和灵魂是技击。王永刚觉得自己所学在技击应用方面还欠缺很多,于是他到北京业余体育学校(北京什刹海体校的前身)练习散打。当时在体校执教的梅惠志、王守忻等都是享誉全国的名家。梅惠志精通摔跤、形意拳、八卦掌,是北京散打队首任总教练,培养出特警学院搏击教研室主任杜振高等多位威震世界拳坛的搏击高手;王守忻则是四次获得全国拳击冠军的拳王。王永刚在梅惠志等名教的指导下,实战水平在短期内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时,他甚至以为散打、拳击就代表了实战技击的最高水平。直到1990年,一次偶遇改变了他的武术历程。那是在北京动物园的爬行馆,他看到一群人在练习一种前所未见的“奇怪”的武术,于是前去观看,并与教拳的老师攀谈,教拳的老师告诉王永刚他们所练的是意拳,也叫大成拳,并要求王永刚练一练自己所学。王永刚第一次听说意拳、大成拳这个名字,不明所以,便演练了自己所习的散打技法。教拳的老师看过后,点点头说:“你这水平还不错,对付一般的三五个人,心里应该有底了,可是跟我们比起来,充其量就是皮毛功夫。”王永刚觉得难以置信,便提出比试一下的要求。教拳的老师爽快地答应了。王永刚毫不客气,一记迅疾的直拳击向对方面门。就在与对方手臂刚一接触的瞬间,他就感觉一股不可抵抗的力量袭来,两脚离地向后飞出,撞在身后的墙上。王永刚第一次接触到这么神奇的拳法,自己一向认为“最厉害”的散打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于是他虚心向教拳的老师请教,询问对方自己刚才是怎么被打出去的。对方告诉他这是意拳的发人,可以在不造成对手身体伤害的情况下将其两脚拔根发出很远。王永刚要求再次体验。于是,对方与他手臂相搭的瞬间发放,这次王永刚没有向上向后飞出,而是直接坐在地上,原来对方第一次是用向上的劲力发放他,第二次是用向下的劲力发放他。王永刚心服口服,马上要求向对方学习。那位教拳的老师也欣赏王永刚爽快的性格和敢于实践的精神,便欣然传授他意拳拳法。

王永刚遇到的那位老师就是意拳第三代名家王永祥,他秉承家传,父亲王斌魁是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得意弟子。王永刚从1990年开始随王永祥系统学习意拳,从此踏入了武学正轨。王斌魁培养了众多的高足,如以实战功夫称雄武坛的崔有成、金启庄、金启荣、王永利等,很多师伯、师叔也经常指点王永刚。金启庄先生对拳学理论的体悟在意拳传人中属于佼佼者,金启荣先生的发力则出类拔萃。王永刚在两位先生处得益最多。1992年,王永刚正式拜在金启庄门下,成为意拳第四代门人。

明师的悉心传授,再加上20多年的苦练精研,使得王永刚对意拳理法形成了系统而又独到的体悟。站桩和试力是意拳重要的习练步骤和方法。王永刚认为站桩和试力一静一动,两者密不可分,分而为二,合而为一。一般都将意拳的站桩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他认为养生和技击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正确的站桩可以在达到良好养生效果的同时培养出技击功力。站桩外形不动,神意在动,外静而内动。试力外形运动,其要领与站桩无二,可以说试力就是运动的站桩。试力分为定步试力和活步试力两种,定步试力是基础,活步试力是通往实战的必经之路。没有定步试力的基础,无法练好活步试力;练不好活步试力,就无法获得技击功力,因为实战之中,双方都是在相互快速移动中进行的,因此,对身法和步法有很高的要求,只有练好身法、步法才能在实战中占据优势。王永刚敢于实践,多年来一直频繁和意拳同门及其他拳种同仁切磋交流,造就出精湛的技击功力,为同门长辈和武林同道所认可和称赞。

王永刚青年时习练过现代散打运动,后来精研传统意拳技击。对两者都有很深的了解。他认为散打属于“舶来品”,基本上属于西方搏击理念指导下的搏击术,代表不了中国武术。而中国传统武术技击,以意拳为例,与散打相比较,殊胜之处在于对劲力的求取与应用方面。意拳求取的是人体的整劲,也就是“混元劲”,带动起身法、步法,通过合理的密度、角度克敌制胜。这都是散打无法比拟的。而且散打运动适宜职业运动员练习,难以在群众中普及推广。以意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的适应面要广泛得多,适宜各种年龄段、各种体质、各种职业、各种需求的人练习,都能达到一定的养生和技击功效。

意拳对于王永刚来说,可谓“试之甜蜜”。为了推广这一优秀拳种。他近年来开始教学,不收取学生一分费用,义务传承推广。教学相长,授课过程中,他不仅自身的理论和功夫在提高,也总结出不少高效的教学方法。曾有两位学生同时向他学拳。一位年龄在40开外,职业是交警,以前曾练习过其他拳种。王永刚严格按照站桩、试力等意拳的常规练习步骤教授,让他以站矛盾桩;另一位学生不到30岁,是外地来京的打工人员,身体健壮,喜爱技击,王永刚除了传授他站桩之外,重点教练他直拳、钻拳、摆拳、栽捶等拳法单操。时间不长,这两位学生都感觉有了很大的收获,这就是王永刚因材施教的良效。

王永刚演练意拳栽捶

王永刚演练意拳子午桩

王永刚演练意拳矛盾桩

王永刚演练意拳直拳

王永刚演练意拳钻拳

左起:王领立、王永刚、金启荣、梁宝全、刘俊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