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夫妇痴迷传播太极拳

武林动态 2011-11-09

7日上午,在春城大街的一处写字间里,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文化交流。参加交流的考生是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是来自比利时的国际友人,此刻进行着中国太极拳与外国太极拳爱好者之间的技术切磋。记者早早地来到现场,中外两国的太极拳爱好者们,正在你来我往的推手间,寻找对方破绽。

比国师傅比国徒弟 北京获多项大奖

2008年9月,自比利时夫妇迪考克·雅恩和伊芙乐·凯西不远千里来长春拜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传人张吉平为师,苦心学习。回国后,这对比利时夫妇在本国开办一家名为“内源”的太极拳学校,学生多达100余人。2011年10月30日,他们及其弟子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

在比赛前的几个月里,雅恩夫妻俩就开始着手准备,对弟子的动作都细心指导,精益求精。2011年10月30日,由30多个国家选手参加的第三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上,雅恩夫妇及其弟子获得了4个个人金奖,一个团体金奖。雅恩作为典范,在赛会上展现了个人风采,得到了现场太极拳专家和观众的好评。“我们的成绩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会和我的学生继续向师傅学习,使太极拳在比利时得到普及。”雅恩说。

中国师傅比国徒弟 曾视频传武四年

今年11月4日,雅恩夫妇又带着弟子们来到长春与师傅张吉平见面,继续交流学习。

张吉平介绍,他是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的入室弟子,在吉林艺术学院任教。2004年,冯志强去荷兰访问,在当地的一家太极拳学习班上认识了雅恩夫妇,夫妇俩对中国武术的痴迷感动了冯老师,回国后让张吉平加以指导。由于远隔千里,不能相见,只能依靠网络联系,比利时夫妇经常把自己打太极拳的视频传给他,张吉平看完视频后再把指导意见通过电子邮件回馈给他们,四年间一直通过网络彼此交流,却一直不是师徒关系。2008年9月,比利时夫妇为了更好地了解太极拳,来长春拜张吉平先生为师,并举行了拜师仪式,亲身学习到了正宗的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回国开馆收百余名弟子

7日9时,记者见到了张吉平先生和比利时夫妇及其学生,师徒欢快地用英语交流着,还不时地切磋着动作,彼此很亲切。迪考克·雅恩先生告诉记者,回国后,就萌发了开办太极拳学校的念头。由于在比利时,人们只是听说过太极拳,并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很感兴趣,但是并没有一个正规的太极拳学校,无法系统地学习。

2008年,来长春拜张吉平先生为师后,雅恩夫妇对太极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让本国人可以了解太极拳,2009年,他们筹备并开办一家中文名为“内源”的太极拳学校,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中国的太极拳。

学校开办后,夫妇二人向当地人发放传单,普及一些太极拳的知识。没过几天,就有大批的人前来报名学习,他们大都有自己的工作,均是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太极拳。目前,学校里的学生已经100余人,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34岁。“我想让自己国家的人都了解太极拳,了解中国的文化,也可以加深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他说。

雅恩:学习太极拳让我进入心静世界

在和雅恩夫妻俩及其学生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雅恩在当地是一名中医推拿师,凯西则是医院的一名护士。徒弟中,年龄最小的桑德拉在银行信息中心工作,其余的学生也都有各自的工作,他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太极拳,并对中国武术非常痴迷。

雅恩在15年前就开始研究中国的太极拳。“学习太极拳对我们身心健康都有好处,以前我腰不好经常痛,自从学习太极拳后,感觉好多了。最主要的是,它可以使我心静,感觉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忘记很多烦恼忧愁。”雅恩说。

而凯西对中国的太极拳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她告诉记者,太极拳展示了人体文化的艺术性,老少皆宜,而且它有益于增强人们的体质。中国的太极拳秉持讲义重德的传统武术精神,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最近对太极拳的了解与认识,我从中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很值得我们西方各国学习。”凯西说。

弟子:喜欢太极拳也喜欢中国美食

当问到为什么会对中国的太极拳感兴趣时,年龄最小的桑德拉说:“练习太极拳可以让我们身心达到和谐,强身健体,不仅仅是对人的身体,也是在练人的内心。我对其内在的东西十分感兴趣。”

另外一名叫理查德的外国友人则更加激动,他说:“在比利时没有这样交流的机会,以前对太极拳也不是很了解,自从练习后我发现其中有很多奥秘,而这次来到中国后,发现中国的人和事都让我很喜欢,特别是太极拳中的动作,由松入柔,积柔为刚,刚柔相济,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来中国,中国的美食也让我很喜欢。”

相关链接

据相关资料介绍,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冯志强集毕生之研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形成体系,九十年代开始在国内外传播。混元太极拳融合了陈式太极缠丝内功和心意六合内功之精髓,直接表达了太极拳的内涵真义。

(功夫资讯网:转自新华网谷迪; 林月彤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