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智能太极拳

武术流派 2019-07-08

2019年7月,三亚南山第四届世界太极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第二届太极思享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太极名家张世昌先生受邀出席并发表讲话,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反响。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太极拳名家、专家、学者和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共享与思考“生命智慧、继承发扬、健康旅游、产业发展”。首先感谢三亚南山世界太极文化旅游节组委会和云南盛和大健康体验中心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太极国学高端平台,感谢所有参会的太极拳朋友们。这是一次卓而不群的尊重历史、分享现在、思考未来,是一次太极文化理念的高层次深入,更是一次对当代生活健康指数的引领和提升。

借用昆明思享会这个雅集,我试图提几个问题与大家交流。

第一个问题,太极拳需要与时俱进,其实用性的重点已经由搏击术转向为健身术,这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这里,需要强调太极拳的灵魂,即:太极技法、太极精神、太极情结依然始终不能丢。

第二个问题,在当代,太极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而不是简单的功能发挥,因而能够与时俱进,拥有无限的生命力。

武术不是生产力,不是科学技术,严格意义上更不是艺术,是中华民族史上曾经辉煌数千年的身体智能,是最早的杀敌技结晶,以后又演变为搏击术的结晶。武术太极拳形成较晚、发展最快,现在己经成为了普天之下人人喜爱的健身术,是当今世界上参与率最高的健身运动。我们知道,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因为时代局限和家族传承,习练太极拳者,人数极少,但其中的大部份都是搏击高手,屈指可数。而今天,地球上几个亿的太极拳爱好者,真正以此而成为杰出搏击家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以为这就是太极的时代现象。

所以,在这里,对遍布广大民间、各省专业队、各个武术院、武馆、武术俱乐部,仍然坚持不懈地坚守、钻研、训练太极搏击术,以求还原武术本来面目的人们,这里面也包括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名家,我对你们怀着崇高的敬佩和衷心的感谢。因为你们处在太极生态金字塔的顶端,是有着特殊使命和责任的人们,高处不胜寒,为了捍卫武术的尊严,其艰辛无以言喻。因为太极技术的内核只能是极少数人发掘和传承,推广到广大民众那里则成为了健康的福祉。正如芯片和5q的研发是极少数科技工作者,而他们的科研成果改变了生活,改变了社会,造福的是全人类。先行与创造,坚守与顺时,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螺旋桨。

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大背景下,曾经在中华民族史上辉煌的杀敌搏击智能,早已转换了主要的社会功能。在现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已经离开武力战斗力的范畴,进入竞技体育领域,成为健身、修身、防身、表演、比赛、观赏的体育活动。从它与生俱有的搏击本质逐渐转化进入到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成为助推健康中国的有力法器,这是武术在新时代的一次华丽转身。

夕阳红很美,是落日前的回光,不是喷薄而出初升的太陽。宇宙间任何事物都遵循成、住、坏、空的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生活中许多职业、工种、器物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而那些带有文化底蕴或文化色彩的都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它不好或没有做好,而是时代前进了,科学技术进步发展了。没人要淘汰它,是自身不能“适者生存”了。一切都在进化,一切都在改变。中华武功的发展史可追溯到五千余年,经过两千余年太极文化的孕育,最终形成了技击与养生有机结合的优秀拳种内家太极拳。武术的实战杀敌技已经消亡,有规则的竞技搏击术仅在极少数人中间运作。新的一轮阴阳组合,随着新科技新时代逐渐明朗起来了。

时代变迁加之现代战争的高科技必然让武术的搏杀功能逐渐淡化,而以新的形态适应发展。从武术圈子里脱颖而出、另辟蹊径、赋予强大生命力的正是太极拳。太极拳是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养尊处优、顺时而动的最好的性命双修技术。在太极拳的发展历史上,杨露禅宗师无疑是一代大家,一代高人,武术改革的先锋。他预见到武术搏击的末路,给全佑教拳是改革的肇始,以新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把拳术中激烈的改成了柔和的,把快速的改成了缓慢的,把着力的改成了轻灵的,尽乎完美地践行了王宗岳太极拳理论,启迪促成太极拳成形萌生。可以说,杨露禅宗师是武术发展变革的里程碑。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太极拳的盛衰,影射昭示着社会形态的好坏,和谐安定、幸福平稳、安居乐业、民心所向的社会是太极拳发展的福地。当今的太极拳明师、专家、学者正在逐步地踏进东方贵族气质的显贵阶层。这也是文明的揭示,时代的进步。每年举办的三亚南山世界太极文化节系列活动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太极拳为何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始终以为它是几千年前由易经和道德经洐生的太极文化与近几百年来新旧冷热兵器迭替而生的拳种的一次有机结合与孕育。博大精深且变化神奇的太极文化附在了中国武术的载体上,才有了自己独特理念、独特技术、独特风格的平台,且与时俱进,而不随风摇摆,成为在世界上极具感召力、影响力、亲和力的中华武术名片。

太极拳强大的生命力与它的丰富而神奇的智能息息相关。所谓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知识是智能的基础,智力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毫无疑问,太极拳是身体运动的智能,是一种运用老子智慧的古代朴素辩证法,是一种运用身体各个部位进行灵活攻防的特殊技巧,更是一种运用整个身体变化来表达太极思想、太极理念和太极情感的能力,如此而成为集武术之大成的逻辑化、规范化直至智能化。而不是指太极拳在习练之后所发挥的功效和作用(此节另当别论)。

一、太极拳大健康的智能太极与健康是人生重要命题,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发掘其深不可测的内蕴。在当代,何谓大健康?身强体壮,行走轻灵,是身体健康;通经活络,长生久视,是生理健康;敏于思而慎于行,有良好操守,有心理承受能力,是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环境,应付裕如,追求生命质量,是心态健康。只有在这“四个健康”兼而备之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社会生活的一个担当中体现人生价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 这其中促进健康的法器正是太极拳。

太极拳本身不是医疗手段,却又是一种非医疗的健康干预和促进,不但成本较低,而且能在优雅、虚静和快乐的心境下解决人的健康问题。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推进中,以健康为中心,重视疾病预防,关怀亚健康人群,太极拳凸显了自己的地位。练习太极拳就是以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自我健康的新理念,全面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助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成就了太极拳的历史使命。

太极拳真正的核心是以太极的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以中医的经络骨骼学说为生理依据,以道家的导引吐纳之术为练精化气依据,以武术拳架为载体的一种性命双修的拳法。正如世间一切事物中都有它自己固有的内部规律一样,太极拳也有它不可动摇、不可改变、颠扑不破的内部规律。

太极拳是中国的哲学拳,其哲学特点:“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重人生而不重知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既非依附科学亦非依附宗教”,引领并涵盖了整个太极拳的内部规律。

太极拳的哲学规律:阴阳相济,天人和合。

太极拳的物理规律:三节三维,动静交替。

太极拳的生理规律:疏经活络,新陈代谢。

太极拳的心理规律:灵肉协调,性命双修。

太极拳的伦理规律:均衡性情,规范道德。

太极拳的理法规律:松柔慢匀,节节贯串。

太极拳的身法规律:平正工整,内外相合。

太极拳的手法规律:内缠外缠,肩肘催领。

太极拳的技法规律:八法五步,式势相应。

太极拳的劲道规律:松沉鼓荡,轻灵虚无。

太极拳的推手规律:沾粘连随,不丢不顶。

太极拳的技击规律:以柔克刚,借力打力。

太极拳的习练规律:整体平衡,气流周身。

太极拳的健身规律:攻防内涵,层次到位。

当太极拳由搏击术转向健身术的时候,一定要把武术的杀敌技、搏击术、健身术这三个不同时段、不同层面的概念和内质弄清楚,这样才不会在似是而非的乱象中混淆概念,导致混乱。由于时代的需要,太极拳即使转到了健身术而不能实战,也不能够抛弃它的技击要领,这一点至关重要。太极拳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技法,有它自己的内部规律。学习太极拳首先要传承好技击要领,应该了解攻防内涵,掌握攻防的路线、劲路和劲点,做到层次清楚,动作到位,体用结合,内劲贯通。这才是太极拳健身的根本,亦是太极拳与太极操、太极舞的分水岭。

二、太极拳大智慧的智能太极思想、太极理念和太极文化逐渐以一种大智慧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各个方面对社会产生了影响力。

有学历,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不一定有能力。除了学历是单一的知识叠加外,文化、智慧、能力都属于综合素质,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态势。这三者的融合即是大智慧的智能。

太极拳的大智慧可以这么说,学哲学的人不一定学太极拳,学中医的人不一定学太极拳,学国学的人也不一定学太极拳。但是,由于太极拳的深入习练,太极拳习练者必定涉猎哲学领域,必定涉猎中医经络学说,必定涉猎儒释道国学。长此下去,太极文化的智能便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的综合气质。

不是人改变太极,而是太极改变了人。主要改变了哪些方面?太极的逆向思维: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过犹不及,随曲就伸,舍已从人,为而不争。

太极的知行合一:知是行始,行是知成,行稳致远,形神兼养,和谐有度,顺时调行。

太极的君子风范:沉稳历练,儒雅有致,温和大方,谦让有礼,容人不忍,晓之以理。

太极的浩然之气:虚灵顶劲,中正安舒,上善若水,八面支撑,棉里藏针,盈虚有象。

太极的虚灵心境:心之祥和,心之定力,动静同波,阴阳同德,全身透空,与天合一。

太极拳的高层境界是无形无象,全身透空。这个境界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的。十余年前,我在陕西韩城金塔公园晨练,先后有过两次这样的感觉经历。近两个小时的晨练结束后,当5分钟走到公园门口时,突然觉得全身无比的舒服,似乎我与大自然浑为一体,没有了我,而只有全身透空,如同神仙下凡那样飘飘然,但持续不到二十秒,瞬间就消失了。我不好解释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但我认定这两次神奇现象对我的身体确实是注入了能量或活力,对我以后的生命质量起着至关作用。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感觉。对此,我反复思考,认定当时退休后练拳的那几年,在客观上心放下了,笃定虚静,无干扰、无浮躁是主要原因,心无挂碍,方得修行。太极的虚灵心境对每一个太极拳习练者都是一个大前提,又都是一个大结局。练太极,守静笃,致虚极,忘身心,淡而明,静而远,心如朗月连天净,性似寒潭彻底清,与天地全息,这才是太极拳的真意。即便进入了高科技新时代,太极拳对人类的真意和贡献不但不会削减或改变,而且还会更丰富更出彩。

三、太极拳优能量的智能

太极的逆向思维、知行合一、君子风范、浩然之气、虚灵心境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太极拳的正能量和优能量,从而使太极拳者在一生中比较容易地做到:活力充沛,应付裕如,无疾而终,这些也应该是太极拳者的初心和目标。

我非常赞同并推崇余功保老师曾经在去年的一个太极论坛上提出的关于“优能量”的概念。优能量不仅包含了太极拳由于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通过内气的能量转换,求得心境空明,求得大健康这一层正能量的涵义。更重要的是太极文化对我们太极拳习练者长期的濡养,而改变了我们的精神和气质,不忘初心,始终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责任、担当、格局上不断有所新的突破。这就是太极拳的优能量。

综上所述,正是太极拳的大健康智能、大智慧智能、优能量智能,才使太极拳乃文乃武,至武为文,术以载道,术以至道,从而能够与时俱进,拥有无限的生命力。

有谬误或不到之处,忱请方家指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