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刀剑意象探微

武术流派 2015-12-11

刀剑意象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层出不穷,不论是屈原的“带长剑兮挟秦了”,还是李白的“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都是他们报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而能将自己的军旅生涯溶入其中,对刀剑有着真切理解而显示出卓而不群的气度的正是辛弃疾。辛弃疾二十一岁便参加了反抗金人占领的义军,这种驰骋沙场刀光剑影的戎马生涯造就了血气方刚豪气万丈的辛弃疾,也强化了他对刀剑的理解。辛弃疾手中的刀剑不再是那些一般的挥毫泼墨的文人长袍之旁悬挂着的饰物,而是身着铁甲挥刀舞剑的军人浸染过敌人鲜血的杀敌报国的利器。

一、刀剑意象映射出词人的人生轨迹首先,辛弃疾早期在词中经常借助刀剑意象来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英雄壮志和词人杀敌报国的宏大理想。在送张坚戍守汉中时所写的《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一词的开始,首先提到汉中是西汉高祖成就王业的地方,而对于此时的具体环境而言,汉中也正是进取关中收复失地的基地,“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积极进取和慷慨激昂的英雄之气跃然纸上。生长于金人铁骑蹂躏下的北方,对故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又背负着民族的耻辱,加之辛弃疾本身的文韬武略,他对收复失地有着自己的见解:“记他年帷幄,须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同时他也有着高涨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念:“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兴与日可”,坚信“此日楼台鼎鼎,他时剑履山河”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其次,辛弃疾中期在词中借抚刀看剑表现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辛弃疾身处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很想干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不顾自身的官轻位低,写下了著名的《美芹十论》和《九议》,可惜他的方案并未转化为统治者的施政方略。在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夹缝中,他左右碰壁,找不到施展才华的人生支点。“笑吾庐、门掩草、径封台。未应两手无用,耍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压抑感、壮怀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和生命虚度的失落感全部交织于胸。无法沙场点兵,只能在落日楼头长长地叹息,摩挲拂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以梦的形式虚构了一个冲锋陷阵的动人场面,塑造了一位意气昂扬的将军形象,用看剑惊梦的豪兴和麾下分炙的场面烘托出这位将军点兵待发的英雄气概。末句,一声忧愤的长叹使人重返现实,与开头的醉眼看剑相呼应,不能向敌人挥剑,就在醉后挑灯看剑。醉眼看剑,酒醒后看到的是满目疮痍,梦回沙场,梦醒后回到的是一片凄凉。最后,辛弃疾后期在词中借助刀剑的弃置象征词人英雄见弃的悲剧遭遇。辛弃疾虽有收复中原的远大理想,但朝廷一味求和,偏安一隅,“腰间剑、聊弹铗”,“短登檠,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一面是国土沦丧,一面是刀剑见弃,“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时光的无情流逝,不会怜悯这位英雄义士,静静地等待辛弃疾去建功立业。白发悄悄的爬上了他的头颅,“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甚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器”,毫不隐晦地道出了时不待我的悲剧遭遇。悲愤的背后依然是词人不肯死去的报国之心。刀剑的命运俨然已成为辛弃疾自身命运的真实写照,人剑合一也成为了历史的绝唱。历史黯淡了他的刀光和剑影,黯淡了是他的神采和意气,而夺目的是他手中那虽在剑鞘中依然蠢蠢欲动的刀剑的寒光和他那颗屡遭打击却依然不变的拳拳之心的光芒。辛弃疾的遭遇是军人的悲剧,是英雄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这些悲剧却合力造就了豪极壮极的辛弃疾。二、刀剑意象联系着辛弃疾的理想与现实黑格尔说,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事物中实现他自己,并且在这种实践过程中认识和关照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写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①从这个角度来讲,辛弃疾对刀剑的偏爱源于杀敌报国的冲动,在这种冲动的驱使下他笔下的刀剑意象成了记录他人生轨迹的载体。因此他手中的刀剑不仅有着杀敌报国的霸气,更多了一种少有的人性的温情。这种温情的实质就是将自己的人生遭遇,融入到与自己相生相伴并且依仗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刀剑这一意象之中去,在他所创造的文字里释放着自己、映射着自己。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他懂得“神于天,圣于地”,“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有理想主义的天空 ,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②辛弃疾总是对自己的刀剑爱不释手,当他意气风发时,剑指天下,人生理想搁浅时,刀朽剑折。意气风发也好,黯然伤神也好,刀剑意象总是会频繁地出现在辛弃疾的诗词中,成为词人联系人生理想与人生现实的纽带。他总是对自己的人生理想耿耿于怀,在理想与现实的二维夹缝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支点。三、刀剑意象显示出的审美内涵首先,辛弃疾词中使用的刀剑意象突破了传统意象。词自晚唐五代以来,所使用的意象集中于闺房绣户、青楼楚馆,而辛弃疾凭借自己的人生经历推动了这一突破。辛弃疾不同于一般的文人,他的人生理想本就是做点兵的将领,在沙场上挥刀舞剑,收复失地,重振国威。而他又有词人的才智,他能文能武。可是他手中的刀朽剑折,“笔作剑锋长”,只能以笔为剑,纵横驰骋。历史的错位毁灭掉了辛弃疾的人生理想,却成就了辛弃疾气势非凡的诗词。其次,辛弃疾词中使用的刀剑意象拓展了词的传统境界。在辛弃疾之前,文人们写词主要书写的是自己的生活场景,其创作多封闭在自我悲欢离合。而辛弃疾不仅写自己的英雄志向“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长剑”,也写人民的心声:“此日楼台鼎鼎,他时剑履山河”。所以王国维先生在论及辛词时说反复谈到辛弃疾的“胸襟”,并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③他胸怀天下,时刻谨记的是军人的使命,阔达的胸襟使得辛弃疾在残弱的南宋国里鹤立鸡群。他以一个军人的身份进入诗词领域,时刻紧握的是自己手中的兵器,将血气方刚的刀剑意象融入诗词创作,以男儿特有的阳刚之美拓展词的意境,一改前人以弃妇自比的哀怨与柔弱。最后,辛弃疾词中使用的刀剑意象强化了词的崇高之美。自然中只是包含崇高的事物,并不包含崇高的根据或者崇高的原因,他看到了崇高与人的不可分割性,看到了崇高与人的生命体验的不可分割性。南宋孱弱的国势,致使整个社会弥漫着哀怨与颓废。在这样的生活体验中,紧握刀剑是英雄豪杰奋发图强必选的姿势。刀剑给予他们的是力量,是勇气,是希望,是一种深深地植根于其生命的体验。使得辛词的崇高变得深厚而丰满。另一方面,“崇高首先引起人们生命阻碍的感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从而克服生命力的阻碍。”④辛弃疾用这种克服生命力阻碍的充满悲剧性崇高显得格外感人,调动着蓄积在我们身体里沉淀着的关于壮大和崇高的记忆,拒绝了哀怨。总之,辛弃疾把自己戎马生涯的悲壮之美注入了刀剑之中,用刀剑的光芒诠释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借助刀剑意象联系起现实与理想,展现出的军人的激昂,进而形成了轩稼词雄豪壮大的美学境界。(转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