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的荣誉

武术流派 2012-09-14

功夫资讯网讯: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的裁判队伍中,有一张年轻的面孔。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上选手的一举一动,认真细致地记录,及时准确地打分。

他叫金龙,河南大学体育副教授,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他只有32岁,是这次冠军赛中最年轻的裁判。

他7岁习武,大学毕业,先获得一级裁判员资格,再在执裁实践中积累经验。然后,由省里推荐,参加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的技术考试。传统拳、传统器械、自选拳、自选器械全部要考一遍。除了技术考试,还有理论考试和现场评判。2009年,他终于获得了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资格证书,有了执裁国家级赛事的机会。

但是,即使有了国家级裁判的资格证书,进了总局武管中心裁判员征调的大名单,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当裁判了,因为可供选调的裁判很多。只是考试成绩好,实践能力不强,也征调不上。可见,成为全国性一线赛事的裁判,有多么不易。

武术套路属于计分打点项目,主观因素比较多。因此,对裁判的管理就要非常严格。拿这次比赛来说,裁判员来到常熟后,手机就被统一“上缴”。至于电脑,根本就不允许带来。赛前3天,除了集中的业务学习和统一组织的外出,裁判员不允许走出酒店,甚至不允许相互串门,不允许讨论与本次比赛有关的话题。每天下午例行“查房”。一旦发现违纪,就会受到惩罚。金龙觉得这些管理措施虽然严格,却很有必要,能保障公正裁判,也能堵住说三道四的传言,是对裁判员的爱护。

金龙说,对于大学里研究竞技武术的教师来讲,一线赛事就是“前沿”。在裁判过程中,能得到很多有益的信息,能很好地提高裁判水平。因此,他非常珍惜这种机会和荣誉。

业务上的高要求,比生活上的严格管理更让金龙感受到压力。比赛给他的工作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对选手的每一个动作,他都要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不允许有大的误判。一旦错了,个人被亮黄牌事小,对选手不公事大。金龙说,他不允许这种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