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云手的一点体会-王岩

功夫秘籍 2014-09-04
向赵幼斌老师学习传统杨氏八十五式太极拳的过程中,赵老师首先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技术含义、要领,同时对每个学生的演练都逐一观察,而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再对每个环节、细节进行纠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杨氏太极拳,从拳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练习时印象更加深刻。凡听过赵老师讲拳的人,都能见到他讲课时从不离手的三样东西:一个小本子,一支笔,一个小巧精致的伸缩式教杆。在教学时,他常常拉开教杆或是在自己身上比划体位、方向,或是用它点拨学员矫正身型。一个拳势反复演示和纠正,不厌其烦。我在学习云手动作时,赵老师经常提醒:“放松,胯,膝向后拉点,上体重心向前压点,不要后仰身体。”起初只晓得自己做得有些吃力,尤其是收右脚时左膝盖不由自主地会向内扣,似乎是为了能将右腿提起来,而在整个云手过程中腿部膝盖则会前顶,但却不知该如何“放松”,“放松”哪里,怎样才能将“身体向后拉”。后来在赵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慢慢地体会到了一点云手的要领。事物的存在有赖于矛盾在事物中因对峙而产生的平衡,运动状态更不例外。人体骨骼有二百多块,肌肉有六百多块,肌肉内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十万公里,至今还少有人能够准确说出人体到底有多少个器官。这样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其运动更是要强调它的协调性、平衡性。赵老师通过教学让我懂得,协调性与平衡性在太极拳运动中的训练与培养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单练套路的过程中要视为对练的身形与劲路变化的协调性与平衡性。以云手为例。当我们做云手时都努力地记住了老师教导的四字方针“掤、挒、按,采”。拳经中说“掤在两臂”“掤手两臂要圆撑”,告诉了我们“掤”的劲点在“两臂”“掤”的劲势要“圆撑”。既是要“圆撑”,那么只用手臂向前做掤法是不够的,“掤”就不能只有一个点,而至少必须有两个对应点,甚至应该说有无数个对应点,以达到身体内外处处的协调与平衡,从而“无有凹凸之处”。其次,与手臂前掤相对应的命门,其命门的后撑与手臂的前掤得以实现“圆撑”。同时拉开腰,胯、膝,踝使不发生挤压,打开身体的通道,便能气血畅通无阻,也使脚下回力无阻。从外形上看,身体则不会向前压,膝盖也就不再向前顶,达到了身体前后的平衡。在沉肩坠肘时腋下不夹,使两臂膀与身体主干形成一个如同“十字架”般的整体,又达到了左右的平衡。一手弧形上掤,一手弧形下采,一只脚由虚到实地落下转换为另一只脚由实到虚地提起,是肢体的局部平衡,而松腰胯以沉身,虚领顶劲以提神则形成的是整体上下的平衡。在云手中如何“放松”?在放松中怎样求得协调与平衡?每当我云手掤到腕过身体中线时,赵老师常常会提醒我:“打开肩,腋下不要夹,松肩胛,松背。”这是要求我由“掤”到“挒”“按”“采”时,首先要开肩,横向松开锁骨,不能将锁骨卡死,要将肩窝松开,随转腰进一步放松肩胛及背部,同时驱动肘的下沉。坠肘但腋下要张开,方可在转腰旋臂翻手的过程中,使肩,肘,腕、掌直至手指都顺达通畅。云手歌诀曰:“掤捋采挒挤按推,全凭腰脊圆转随。”可见云手动作完成的关键在于“腰脊圆转”带动重心转换。而四肢随其运行并与其协调配合,也是上肢与下肢协调配合承上启下的关键。以左云手为例,左腕过身体中线即左脚已踏实,腰继续左转,将重心继续向左转移,同时左手松肩坠肘,小臂内旋向前向左,边旋边展,同时掌心由内向外再向下,劲点由小臂缠绕至掌外沿,再至掌指。与此同时右手臂外旋掌心由下向内,小臂渐渐由右过中线向左向上弧形上掤,右脚脚跟已虚起脚尖随即提起。每当这时,赵幼斌老师就会用教杆为我指正腰部的转动是否适度。腰转的不够腰脊不能放松,腰节打不开,胯不能松沉,尾闾自然无法前托,重心不能完全落在左腿上,则左腿根不入地,右腿负重向上拔起,势必上体向右偏,左胯向外顶,左膝向内扣。老师教杆往我体左侧垂直放下,是观察我的肩、胯、膝、踝在不在同一垂直面上。反之,腰转过度了,则上体向外倚,胯向里转,膝向外开,肩、胯、膝、踩也不在同一垂直面上。当右腿提起的瞬间身体已经由下而上地发生了扭曲,打破了身体的协调与平衡。只有当腰带着胯转至与膝、踩在同一垂直面时,腰部肌肉才容易放松,腰节才可以向下顺随伸展。转腰时松腰胯卷尾闯,右脚随转自然提起,而无需用上体倾斜助力上拔,保证了上体轻松稳当地坐落在下盘之上,整个身体得以中正。在做云手的“按”与“采”时,赵老师还不断强调:“掌外沿不要丢,缠住。”通过反复练习我体会到,手上的劲点不能丢,尤其是掌外沿的劲不能丢,一旦丢失则断送了“采在十指”的劲点来源,实为采空了。左手下“采”空了,也就失去了与右手上掤之间相呼应的协调,失去了左手与右脚之间相呼应的协调。身体则失去了平衡,脚下的根也就断了,腰势必无法带腿脚而起,只能强向上拔起右脚,或站立不稳,或腿脚僵硬。在赵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不断细心感悟缠住劲,不丢不断,渐渐的,出步收步不用强拉硬拽了,也就纠正了我收右脚时左膝内扣的毛病。习拳中相呼应的不仅仅是两手之间,还有手与足之间,四肢与身体主干之间的呼应,要有对拉之势,既不可丢,也不可过度,才能达到协调与平衡。掤有两种含意,一是掤法,二是掤劲。在行拳的整个过程中,掤劲与放松都须贯穿始终。放松的同时又不丢掤劲方可松弛有度,舒而不散。这些在前辈的拳论中有许多讲解,如,“身备五张弓”“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藕断丝亦连”等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