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极拳修炼看养生-李光昭

功夫秘籍 2014-07-06
本文作者李光昭,自16岁随其父李树田先生习练太极拳,李树田师从京城白旭华、徐岱山先生。李光昭秉承父训,潜心研究体悟,将太极哲学思想与身体运化相结合,独悟太极拳真义。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地研习、感悟,其看、听、悟、摸的演习和传授的方法独树一帜。本文根据李先生2012年12月在首届武汉药师佛文化节上所作《太极拳和养生》的演讲整理,刊出时有删节。关于养生,笔者不是专家,本文仅从太极拳修炼引发的对养生的某些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不能把养生当作是一种方法或功法养生应该是每个人的生命理念是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习惯和内容,应该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个时刻和角落。所以我对有些朋友每天抽点时间或集中几天去某地求养生的做法不敢苟同。切忌把健身锻炼与养生完全等同和混淆。好的健身可以养生,但养生远远不仅是健身。要清楚地知道何为养生?养生就是对自我生命的供养、保养和养护。对生命的供养和养护就必须串穿于生命的每时每刻,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无时不养,无处不养,涵盖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何为生?生即生命。人的生命如同宇宙万物,有阴就有阳。即人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即实我;一个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又确实存在的虚体,即虚我。换而言之,人的生命就是由有形之身和无形之心合二而一组成。身为外之命,心为内之性。真正的养生必须要做到性命双修,内外同养。只关注吃什么,仅锻炼有形之身,这是二缺一,是达不到养生效果的。二、太极拳的修为过程就是养生的过程修为太极拳绝非就为了练出拳脚功夫,也不仅是锻炼有形之身,而是内养与外修同时兼备,正如太极拳始祖张三丰遗论所言:“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以下从养生的四个核心理念阐述太极拳修炼对养生的启示:(一)终生化养生贯穿于人之生命的全过程,而太极拳的修炼也如同养生一样,不是阶段性的、一时的爱好,而是毕生的追求。许多太极拳的前辈,直到生命的最后,仍在孜孜不倦地悟拳、谈拳、说拳、授拳。他们把拳融入到了生命的内与外,把拳放入到了生活中的时时处处。做到了悟道而修拳、修拳而入道,生活中无处不拳,无时不拳。故此,这些前辈们通过拳的修为,改变了生活,改变了生命,找到了生命本源的自然运行的轨迹。从而丰富了自我,丰富了生活。他们不但获得了身体的健康,更获得了内心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真切地休验到了生命中那种独知自乐的奇妙境界。(二)均衡化太极拳修为的核心是阴阳相济。何谓阴阳?就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何谓相济?就是把对立的两个方面相融相合。拳之修为要我们能做到内外相合,左右相系,上下相随,快慢相间,把阴阳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恰当、合理地合二为一,其结果就是寻求到从内心到身体,在任何纷乱、干扰的环境中,均能调控自己的身心,达到和保持住这种状态。而养生其目的也正是要使自己的生命能持衡于这种状态之中。这种生命的状态,在拳,我们称之“中和”;在养生,我认为就是“均衡”。这种中和或均衡的状态就是让我们遵循生命的规律,适时调整自我,以期使自我行为能与之相合。太极拳的中和理念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要用好与不好的绝对理论去对待、区分。阴离阳无阴,阳离阴无阳。如果非要回答到底是阴好还是阳好,我的回答是:阴阳相济而中才好。养生的均衡理念与之同出一辙。养生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符合了人体均衡的需要就好;超过或少于人体需要的均衡就不好。我有位朋友,很重视养生,各种高档保健食品只要听说好,不惜价钱一定买来。同时,是多家高尔夫健身馆的会员常客。可他却病魔缠身,血压、血脂、血糖三高。为此他抱怨说:“为什么养生养生,越养病越多!”我对他说:“不是养生越养病越多,是你养错了,走入了养生的误区。”所谓误区,就是把养生与日常生活脱节,遇上爱吃的,一定要吃个够;朋友聚会尽兴,好酒要喝个醉,他的理念是:今天先大吃大喝,过几天我去“闭谷”养生。孰不知,正是这种理念,这样的生活方式,给身心造成了伤害。伤害身体的,不是山珍海味,不是好烟好酒,而是错误的养生理念和毫无节制的饮食生活习惯。因此,养生就要做到:渴了要喝水,要不多不少;饿了要吃饭,要不饥不撑;冷了要穿衣,要不寒不捂。养生要均衡化,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任何事物,都要做到少了不行,多了不好,合理适宜,无过不及。(三)个性化正确的养生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正确方法应该是个性化的。换言之,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正确的方法。太极拳的修为,是悟道修拳、由拳入道的过程,是以有为之拳修无为之道;因此,太极拳是内外同修、身心共养、文武兼备的。拳之道是本源,是无形,是自然,是共性;道之拳是方法,是有形,是具体,是个性。故太极拳由道而拳的过程,可以说是由无而有,由共性寻个性的过程。养生的过程与太极拳的修为完全相同,养生要遵道而养,养生之道是共性的,养生之法却是个性化的、具体的。一种养生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比如前段时间,有人提倡倒着走。倒着走对改善腰背肌肉的血液循环确实有一定益处,但对于腰腿有病或患某些疾病的人群就不一定好。再比如太极拳修炼中要做到“尾闾中正神贯顶”,尾闾中正是规则,在具体做时,有些人提倡的收尾闾而凸命门确实达到了尾闾中正的作用,但对于腰椎有病的人就绝对不应凸命门,而恰恰相反,命门应自然而内敛。由此可见,如果把某种具体方法或食物称为无所不适,无人不灵,就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说太极拳适合所有人,是说拳之道、拳之理能通达于每个人,而太极拳之各种拳架、拳术却不会适合于所有人,但每个人又都能遵拳之道、拳之理,找到合乎自我需要的修为方法,即太极拳的修为是个性化的——独知自乐,并由每个修炼者的独知自乐,达到让众多修炼者实现众知共乐的目的。(四)生活化我们知道太极拳修为的高境界是无拳;“拳到无时始见奇”。如何才能拳无拳?这就要做到拳在拳外,拳外修拳。也就是把拳融于日常生活,把拳生活化,则生活中无时不拳,无处不拳。而养生也要生活化。养生生活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归结起来,是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加与减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过日子”。人的生命无论长短,一定有限;日子每增加一天,生命就减少了一天。我们虽然无法制止生命的减少,但却可以把握好生命与生活的加法,在有意义的生活中颐养有限的生命,使生命变得充实、快乐、健康,而这实际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有限的生命。要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生活中的减法。减法之一——减压,即减轻心理压力。我们知道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要生存工作,要娶妻生子,要买车买房,处处充满了压力。生活压力必然造成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使人有目标,有追求,能激发人们奋进努力;而压力过度,就会物极必反,不但无助于生活目标的实现,反而有害生命,有损健康。要减轻心理压力,就必须减去过度的欲望,降低生活目标;在生活中做到有所不为,才能实现生命的有所为。减法之二——减损。人的生命有限是因为生命的能量有限。人活着就必然不断损耗生命的能量;当能量耗尽时,就是生命终结的一刻。所以减少生命能量的无谓耗损,是延长有限生命的关键。仅靠后天的补充,永远无法弥补先天能量的损耗。因为补充的同时依然在损耗。所以,生活中减少消耗比增补更有助于生命的颐养和延长。生活中能做到“节能减排”就一定会提高生命能量的效率,完善生命质量,提高生命能量的效率才是养生的最佳目标。减法之三——减慢,即减慢生命在生活中的脚步。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对奇快无比的生活节奏,我们无法改变这个时代的特征。在顺应时代大潮的同时,要想提升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的有为期限,除了上述的减压、减损之外,减慢生命的脚步、减缓生命的节律就成了另一个关键。生命如同一部汽车,以108万公里为寿命极限,每天跑200公里,每年跑300天,可以行驶16年;如果每天跑1000公里,最多3年半就报废了。人的生命也如此。生活节奏快,生命节律也快;快加快,就会过早地跑完了生命的里程。那么,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有意地放慢生命的步伐,合理地分配生命的里程,无疑是颐养生命、延长寿命的关键之一。3、动与静常言“生命在于运动”。有些朋友把运动仅看作单纯的动,把这句话理解为:生命在于动。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宇宙万物包括生命,不停地在动,因而动是绝对的;然而动是不能离开静的,尽管静是相对的;运动其实是由静与动二合一而成的。运是动的前提和基础;运而后有动,才是真正的运动。何谓“运”? “运”有用运载工具把物体移送到别处之意;其中被运之物与运载工具之间是相对静止的关系。比如乘车的人,人与车是相对静止的,车载人而动,人才能动;因此运动绝非单一的动,而是相对静止而动。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其中不但是动,更重要的是动中要有相对之静。如拳论所云:“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关键在就于“以气运身”。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身与气合而静,气载身运而动。一静一动,以静寓动,动中有静,动静合一,此乃拳之真义。养生生活化,如同拳之修为,要在无处不动的生活中,寻求到相对之静。寻静之关键是内养,即寻求内心的清静。“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故须先止才能有定,方能得静。生活中停止那些不必要的行动,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让自己的内心由定入静。内心清静少欲,而获得心灵的透彻明净,进而敬而生爱,人之生命将见性入境。因此,养生就要面对“竞”而能静,继而静而净,净而生敬,得敬而入境。养生的生活化,同太极拳修为一样,就是在处理好有无、加减、动静三大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解决好快与慢、多与少、松与紧、刚与柔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变化的内在关系,生命的颐养就在其中了。本文最后要特别指出,正确的养生,其深层内涵是道生之,德养之。宇宙万物包括生命,都是一个由道、德、物、势四位一体的生之、畜之、形之、势之的过程。因此养生即做人,养生之关键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养生就是让自己活得踏实,活得健康,活得明白,活得充实。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愿意以后再撰文与读者诸君讨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