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武社负责人米福臣米福东访谈

武术流派 2012-10-15

功夫资讯网讯(记者 夏世震):2012年10月13日,功夫资讯网记者在北京市青少年武术比赛现场,采访了北京市重德武社领队米福臣、教练米福东。他们二人愉快地讲述了武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们从小就学武术,在故宫那儿练。师父是东城武术馆的刘学勃与曹景琨,前者主教戳脚,现在已过世。后者现在60多岁,主教八卦掌。我们现在主教的是通背拳,祁家通背拳。在清朝,如同满族、蒙族一样,汉族亦有八旗。汉八旗旗主是封疆大吏,旗主皇封。其中,正白旗旗主传下来的练兵拳,就是祁家通背拳,也叫36式拆手拳,每招每式可以拆开。现在在北京流行的通背拳是祁家通背与白猿通背。前者在通县、龙潭湖,后者在牛街,大同小异。牛街有祁白通背协会研究会。

我们这个队,2006年组队,2007年与北京少林武术学校建立联系。最初,是我和孩子米英杰参赛。此后,我们参加了北京的历届比赛。只要有青少年的武术赛事,我们就参加,参加就要要摸到名次。比如,今年8月在昌平举办的国际武术节,我们有6个人参加了11项比赛。结果,我们得到3个第一,2个第二,几个第三,最差的也是5-7名。总之,没有空手而归的。今天,我们也是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而来的,参赛项目3个:通背拳、象形拳、八卦掌。器械为行者刀、八卦剑、八卦刀、子母钺。

我们这个队现有15个学生, 业余班,周六日。我们还要往大里走,从业余转为专业,这是总体趋势。 路很长,慢慢走,踏踏实实向前走,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二位负责人介绍到这里,一句名言回荡在记者的耳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记者祝愿他们乘长风破万里浪,努力向前。

教练米福东(右)访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