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太极拳的掤劲?-吴文翰 曾乃梁 张全亮 刘伟 赵幼斌

功夫秘籍 2014-06-25
主讲名家:武式太极拳名家 吴文翰冠军教练 曾乃梁八卦掌和太极拳名家 张全亮吴式太极拳名家 刘伟杨式太极拳名家 赵幼斌 2012年“掤”为太极拳八法之首,练习太极拳最注重掤劲。何为掤?何为“掤劲不丢”?练习太极拳为什么要有掤劲?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的掤?吴文翰:“掤劲不丢”在于神意太极拳的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从推手上总结出来的。四正推手是掤捋挤按,四隅推手是采挒肘靠。后来,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在拳式中也引入了八法。在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和《太极拳使用法》中,对八法的解释很清楚。我个人认为,太极拳的八法是随着太极拳的发展,不断完善总结出来的,早期讲述太极拳的书中,并没有说明哪一手是掤,哪一手是捋,比如,许禹生先生的书中,并没有讲拳式中每一个动作和八法的关系;郝少如的书中,也没有把八法和拳式对应起来。那时,还没有这种说法。我早年学拳时,老师也没有说哪一手是掤,哪一手是捋。所以,把推手的八法和太极拳拳式结合起来,是太极拳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两者并不十分吻合。掤是从推手中来的,是八法之首。这个字也是太极拳家借用的一个字,或者说是自己创造的一个字。这个字是在武禹襄以后出现在太极拳谱中的,武禹襄的大哥武澄清写的拳谱中还没有这个字。什么叫掤?作为手法来说,掤就是如何接对方的手,也是顺势引化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引化,不是完全按照对方的运行轨迹去引化。引化大体有三个方向:一个是向自己的上方引化,一个是向自己的左右两侧引化,一个是向下引化。所以,太极拳有上弧、中弧、下弧等动作。但是,掤不是如此,它是先向自己的上方引化,再向对方上方发力。这是掤和捋、采、挒等手法不同的地方。比如,武式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就是个掤发劲的动作。这种先向自己上方引化,再向对方上方发劲的手法,在太极拳中,特别是在武式太极拳中,被称作“掤法”。这是从狭义上来说的掤的用法。从掤法后来又产生出了掤劲的说法,这是对掤的广义的解释。从广义上来说,太极拳要无处不掤,也就是身体的任何地方都有掤劲,都可以发出掤劲,这就是“掤劲不丢”。在练习拳架、推手、散手时,掤劲是不能丢的。在交手时,不只是手接对方的劲力,身体其他地方也可以接对方的劲力,所以,周身都要有掤劲。我理解,所谓“掤劲不丢”就是顺势引化对方劲力的这种意识不能丢,也就是在意识上不能丢掉掤劲。这是从广义上来解释掤劲。对于掤劲,由于太极拳发展一二百年来,流派众多,各种手法都有,练习的方法也很多,所以,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怎么认识这个掤劲,而是如何去练习掤劲。如何做到“掤劲不丢”呢?我认为,首先练拳身法要正确;其次,拳式要规矩。比如,练习武式太极拳,要注意每个拳式的“起承转合”,开始时,目光要注意到主要手的前方一两尺远;发劲时,目光要向远处看,要盯住目标,神意要达到四五丈远,精神上要有摧枯拉朽的力度。这种练习方法,其实就是锻炼精神意念上的“掤劲不丢”。这样,你不仅能够做到掤劲不丢,还能够练出功夫。以掤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捋、挤、按等其他太极拳的手法和劲力。这是在拳架中练习掤劲。在推手练习时,要先练习“不丢不顶,粘黏连随”。太极拳的“不丢不顶,粘黏连随”是通过掤来实现的,比如,手先用掤劲来接住对方,但是不是顶抗,然后随着对方的劲力,配合身法引化对方,引化时,含胸拔背,手臂不能弯曲,身体后坐,然后转腰胯向侧方引化。这是推手练习掤劲的初级方法。以后再结合拳架,练习神意注视到周围四五丈远的目标,在神意上掤劲不丢。这就是李亦畲说的发劲时要“腰腿认端的”,所谓的“端的”,就是你发劲的目标。总之,在太极拳八法当中,掤是最主要的,由掤能变化出其他的手法和劲力。因此,我们练习太极拳,不管是推手还是拳架,都应该做到“掤劲不丢”。另外,关于太极拳的八法,我们还应该明白以下两点。首先,太极拳是由若干圈儿组成的,一般有竖圈、平圈、斜圈等,在任何圈儿中,都含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法。虽然每个拳式都包含着八法,但是每个拳式又有自己的个性,突出了自己的用法。在讲解的时候,太极拳八法是分开来讲的,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则是混合在一起的,往往是几种手法同时而用,不能截然分开。其次,太极拳的八法并不代表太极拳的全部技击方法。八法和五步是按照推手的程序来编的,太极拳架也尽可能按照这个八法和五步来组成动作,所以,太极拳的拳式中有八法,有五行(进退顾盼定,顾盼就是左右转折)。但是,拳式中除了八法之外,还有其他的技法,被称为五技——跌、打、踢、拿、掷。所以,拳式的技击方法比推手更为丰富。练习太极拳,只有掌握了八法、五技、在技击实用上才能算是圆满。曾乃梁:掤劲练习的五点注意事项掤劲实际是一种弹性劲力,也可以叫弹簧劲,或者叫活劲。它是由内往外的一种力量,有向外膨胀、撑圆的意念和含义。它是一种把肢体放松、放长后产生的弹性劲力。具体来说,“掤在两臂”——掤劲是在手臂上体现出来的。另外,掤,既是一种劲力,又是一种技法。太极拳有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在八法当中,掤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技法。这是由于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都要充满掤劲,在“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法当中,都含有掤的元素。所以,掤是无处不在的。有人把太极拳称作掤拳,就是这个道理。从文化层面说,人们称太极拳为哲拳,因为它充满了哲理,充满了阴阳虚实的变化。同时,太极拳又讲掤劲,也叫掤劲拳。掤劲是充满太极拳的始终的。比如捋劲,是从外向内,从上向下的劲力,但是,它也要有掤劲。挤劲,是两手交叉向前的劲力,也要有掤劲。按劲是化开对方力量后由下向上进攻对方的劲力,也是一种掤劲。采劲是向左右、向下的劲力,也是一种掤劲。挒劲是向侧面发的劲力,也离不开掤劲。肘靠是肘部和肩部的掤劲。所以,太极拳八法,都离不开掤劲,掤劲贯穿太极拳始终。所以说,掤是太极拳最基本、最重要的劲力和技法。在练习太极拳当中,容易出现两个毛病。一个是缺少掤劲,就是软塌无力的现象。这是对太极拳的一种误解。太极拳是行云流水,柔而不软。如果是软,就错了。另一种是僵硬。太极拳应该是刚而不僵的。这种僵劲,在推手当中很容易变成一种顶抗的劲力。顶抗和掤劲有什么区别?掤劲不是顶抗,它是灵活的,遇到对方的力量,不是对抗,而是化开,化而后发。掤是一种弹性力,是随着对方的劲力而变化的。所以,掤劲不能是僵硬的,更不能成为顶抗。要练习好掤劲,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点。首先,要立身中正,身备五功。太极拳要求中正安舒,就是身体要保持自然的正直状态,要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我们的传统文化讲,做人要一身正气,孟子说要养浩然之气。太极拳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也要讲中正。在中正的基础上,要做到“一身备五弓”。五弓是指在放松的状态下,躯干、两臂、两腿形成弓形的蓄劲待发的状态。身备五弓,就能很好地体现‘出力由脊发’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好掤劲。其次,要节节贯穿,力达梢节。拳论讲:“其根在脚,发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脚蹬地,通过踝、膝、胯、腰、肩、肘、手七个环节的传递,将劲力从手发放出去。所谓的“力达梢节”并不仅仅指手,脚、膝盖、肘等部位都可以发力。这里,要求劲力的运行要节节贯穿,最后达到梢节,形成整劲儿。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曲中求直”。做到“曲中求直”才能做到“饱满圆撑”,才能产生掤劲。所以,太极拳的动作都是微微弯曲,有一种向外撑的劲力。三,腰为主宰,梢节领劲。这两点要求是相辅相成的。腰为主宰,就是意念先引导腰,一动要腰先动,再带动四肢,这样力量才能够协调。虽然是腰带动四肢,但是,手脚又不是完全被动的,有时候是要梢节领劲。比如掤完后接捋,手要微微向前,有一个引领的作用,然后再捋。这样就能形成对拉拔长的掤劲。这种对拉拔长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我编的“拉筋拍打功”就是为了拉长伸展关节韧带,保健养生。太极拳的掤劲,也是在这种对拉拔长的运动中产生的。许多动作都要求对拉拔长。对拉拔长就是拉筋,就是掤劲。所以,做好掤劲,既要注重腰为主宰,又要注意梢节领劲。这样就能产生一种对拉拔长的效果,从而产生掤劲。四、饱满圆撑,螺旋运转。太极拳处处都有螺旋劲,处处都有阴阳。阴阳就体现在螺旋运转上。比如冲拳动作,就是螺旋着向前发出的,像子弹一样。这种螺旋运动,能够锻炼肢体的经络。太极拳的动作,都是螺旋运行的弧线。在做螺旋运动时,要注意“饱满圆撑”,也就是要有“左顾右盼”的动作转换。我们在做动作时,往往忽略了左顾右盼,比如做“撇身捶”,右手要先左引,再右发,然后再中定。许多人做这个动作往往忽略了左引。我把这个现象叫“缺左现象”。没有这个“左顾”转折,动作就不饱满。“饱满圆撑”并不是架子拉得越大越好,而是能够做到“左顾、右盼、中定”,这样才能支撑八面,饱满圆撑。五、神聚气敛,运柔成刚。“神聚气敛”是在做好前面四个要领的基础上,把神气内敛,内气鼓荡。拳论讲“神宜内敛,气宜鼓荡”,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运柔成刚”是要求运行的过程要柔和,落点则要有沉刚的顿挫,要沉腕舒指。这也叫做“柔行气,刚落点”。我以为,把以上五个方面做好了,就能够把掤劲表现得淋漓尽致。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协调、完整、和谐。也就是要由内而外,上下相合,周身一家,这样自然能把掤劲表现出来。不要把掤劲看成是一种表面的劲力,它是从内向外的。我们练习掤劲,是从外形开始练,外形动作熟练了,再向内练,要“由松入柔,由柔入沉,由方入圆,由正入整”,把形、劲、气意四方面合为一体,协调一致,这样掤劲就能表现得非常到位。张全亮:掤劲属水,随遇成形太极拳界历来有“太极拳主掤劲”之说。那么,什么叫掤劲?掤劲在太极拳的练法与应用中占什么地位?怎样练好和用好掤劲?这三个问题弄清了,在太极拳的练法和用法上就算步入了正确的轨道。否则,虽然长久练习太极拳,也难以登堂入室。“掤”劲是太极拳八种劲法之一,也是其首。八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在太极推手中“掤、捋、挤、按”为四正手,“采、挒、肘、靠”为四隅手。“掤、挤、肘、靠”是四个进攻的手法。“捋、按、采、挒”是四个化解的手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俗称八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俗称五步。统称“八法五步”,也叫“八门五步”。统称“十三势”。“十三势”就是太极拳的全部精华,也可以说是太极拳过去秘不外传的绝技。“十三势”的基础是什么?是掤劲,特别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个手法,如果失掉掤劲,其他七种劲力都不可能产生,也无法化解对方的劲力。掤劲是一种由下向上、由内向外的劲力,或者准确地说是一种上下、内外对拔撑拉的一种意念劲。掤劲是骨骼拉开,肌肉韧带用意念放松而产生的。掤劲有膨胀之意,爆炸之势,其动静过程的始终,都要呈显出圆转自然之形、中正安舒之态、松静开阔之神、随遇平衡之性。掤劲是一个对立统一,俯阴抱阳之体。掤劲属水性,具有公转同时自转之能,具有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孔不入,向下而后漂升的特性。掤劲其大无外,可与宇宙相融;其小无内,如同原子之无限分裂。练太极拳在弄明白掤劲,练好掤劲的同时,还要弄清掤劲与其他七种劲力的关系。掤劲向斜后上方滚动(食指画眉毛)就产生捋劲,乃破掤劲之法;掤劲向前下方滚动(夹脊找前脚)就产生挤劲,乃破捋劲之法;掤劲向斜下方滚动(膻中穴找少商穴,凭栏下瞧)就产生按劲,乃破挤劲之法;掤劲向后上方滚动(玄关找肩井)就产生采劲,乃破肘劲之法;掤劲向左、右、上、下直向滚动对拉(意在蹬后脚),就会产生挒劲——吴式太极拳有左右挒、上下挒、腾挪挒,乃破靠劲之法;掤劲折肘前拥(劳宫肩井合),就会产生肘劲,乃破按劲之法;掤劲向斜后下方滚动(意想玉枕扛大包),就会产生靠劲,乃破挒劲之法。太极拳运动如同一个旋转的球体,四面八方都会产生离心之力,也就是前面说的八种不同的劲力。但这种内涵之力不碰不转,是借力而转,如同火药不遇明火不燃爆,如同水液不倾不流,不满不溢,非自身有出头或退缩之意。太极拳的掤劲与顶劲不同,掤劲是以内使外之力,以阴助阳,以阳导阴,阴阳互助之力;是旋转滚切之力,不是直力; 是柔和松静之力,不是努力、努气之力;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节节贯穿之整力,不是局部之力。最重要的是,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而顶劲是外形之力,是局部之力,是努力、努气之力,是以硬碰硬,以力取胜之力。掤劲的获得,主要是在练拳和推手中要时时着意丹田,式式注意腰胯,处处保持中正。劲力要始于足下,动与静都要松柔。形要向下,如榕树之气根,全身披挂;神要向上,如沐春风,气宇昂然。太极拳是一种实用的意念拳,是头脑功夫,是哲理性拳术。八法的练与用都要在阴阳哲理指导下,以意念为主导,以整体协调、内外如一、圆转自如之神、意、气、劲来完成套路练习,以及应对在推手、技击中遇到的千变万化的进攻方法。在盘架子时,我们做每一个式子时,都要把关节拉开,把韧带放松,把肌肉放松,把意念放松,在外表上看是有力量的,但是这种力量是一种弹性力量,不是表面的僵硬之力量。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练拳,身体就像一个充满了气的球在运转,能够把外力化解掉,这就是一种掤劲。练习太极拳,为了养生,要从这里面求;为了技击,也要从这里求。这是健身和养生合一的重要的功法。在练拳和推手时,如何做到掤劲不丢?从大的方面来说,练拳架要做到气沉丹田,守住中心,要做到中正安舒,气势磅礴,有上天入地的感觉,把关节拉开,肌肉放松,做到对拉拔长。这样就会产生掤劲。掤劲的练习,主要是掌握阴阳对称的关系,掌握了阴阳对称,练拳式就能做到“掤劲不丢”。太极拳的动作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要做到了阴阳对称,就是对的。太极拳要圆转自如,不能用力。要松,要静,要柔,要有向外膨胀的劲。在两个人推手时,也要守中,这个“中”就是两人膻中穴之间的中心点。在运动中,意念始终在这个“中”上,既要守住自己的中,也要保持两个人之间的中。刘伟:掤不仅仅是动作,更是劲力对于掤,我们一般理解是一个动作。实际上,掤不仅仅是动作,更是一种劲力。练习拳架,我们都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这就是为了练习掤劲。掤劲是向外的,是饱满的,所以,练拳必须要开展。为什么要强调掤是一个劲法要求呢?因为掤不是单一的向外的力量,而是一种对称的力。我们向外用力的时候一必须有一个向内的劲,也就是必须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力。这是在平衡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向外的力,这样才能把虚实、平衡在运动中很好地体现出来。掤,从字形上来讲,是“扌”加一个“朋”字,字义上是一种向外膨胀的力量。我们练拳时的掤,实际是没有固定方向的,左右、上下、前后都要有掤劲,还有顺掤、逆掤等等。尽管有这么多的掤,实际就是一个向外的劲力。从更深一层意义来讲,掤是一种精神气质上的掤。拳论中所谓的“气宜鼓荡”其实就是一种掤劲。鼓荡,产生的效果第一个就是掤。吴式太极拳有一个说法:“站住中定,往开了打。”这实际也是一种掤。太极拳比较强调掤劲,掤劲是先有外,后有内,是内力的外在表现。在练习拳架时,这个掤是要处处体现的,做到“掤劲不丢”,或者叫“掤劲为先”。为什么要“掤劲为先”呢?我们在推手时,首先是相互间的接触,接触是试探性的,掤劲就是一种试探性的劲力,会随着对方的变化而变化。掤是如何形成的?是通过长时间的、规范的、有序的、放松的练习拳架,逐渐形成的张力。掤,用现在的话语讲,就是一种向外的张力。不论是手上掤,还是其他部位的掤,完全是一种饱满的感觉,没有凹凸、断续的地方,是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不是努气,也不是硬顶,不是僵滞,它是能够转换的。掤,就像一个气囊,柔软中有弹性,能够缓冲外力,能够化解外力。掤后接下来是捋。为什么有捋呢?因为有掤劲。没有掤劲,捋劲就不存在。推手时,和对方的接触点不软不硬,恰到好处,这就是掤的一种感受。然后,再根据对方的变化,进行一些方向、高低、长短的转化,就会产生其他捋、挤、按等各种劲力。在这些劲法、技法当中,掤是为首的。太极拳不管练习到何种水平,掤都是首要的。在初学阶段,一般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掤,只是从某一动作上去理解。这个理解是初级的,只有不断地练习,你才能更深入地体会掤的含义。掤是一种自然饱满的状态,是需要时间磨练的。它是通过练习拳架,自然而然产生的关节、肌肉、韧带的一种弹性。初学时,要把外形动作的规范放在首位,通过长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练习,加上自己的体会,就会感觉到掤劲。太极拳的行拳走架和搭手听劲,无不体现出掤劲。所以,有“掤劲为首”的说法。还有“掤劲不丢”的说法,如果丢了掤劲,太极拳的其他劲力就无从谈起。要做到“掤劲不丢”,首先在动作外形上要饱满、撑圆,不能有凸凹处;其次,更重要的是在意念上,你的意识和动作方法要正确,才能体会到掤劲。如何练好掤劲呢?首先是要注意对称平衡。掤劲实际是一种平衡劲。掤劲不是单一的,是同一时间向不同方向的张力。练拳时,我们强调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前就有后。也就是要有这种对拉拔长的意识。这就是掤劲。其次,太极拳讲“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掤劲就是在开展中求得的。掤就是开。练拳讲不丢顶,这个顶,其实就有一个掤的含义。这个顶,不是靠局部力量,而是靠整体力量。比如,手掤住对方,腰背向反方向用意。这就是掤。第三是要虚领顶劲,松腰松胯,开胯圆裆.,就会产生掤劲。另外,在推手中,也要注意掤劲的运用。练习太极拳,行拳走架是知己的功夫,推手听劲是知彼的功夫。我们在行拳走架时要多做一些功课,把周身练得得心应手,圆满自如,对自己的控制有把握,这样,在推手时,才有可能听到对方劲力的大小和变化,才能感觉出掤劲来。在推手中,由于动作僵硬,不协调,从而造成顶抗的弊病。顶抗的劲是比较单一的,方向性很直接。而掤劲是饱满的,多角度的,富于变化的。顶抗劲是紧张的,不能转换的。掤劲是很包容的,看起来是一个向外的劲力,实际是周身的作用,不是局部性的。没有修炼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是很难体会到掤劲和顶抗之间的区别的。随着修炼,推手中的顶抗现象会逐渐消失,渐渐地体会到掤劲的运用。掤劲的修炼需要长期的体会,要放松着练拳。人是很容易紧张的,外力来了,首先想的是顶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紧张僵硬。有些人练了许多年仍然会紧张,仍然会顶抗。这就说明,你身上的反应和控制能力需要加强,你还没有形成“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条件反射。总之,掤是一个圆弧形的,多角度的劲力,是通过自身的饱满,不给对方凹凸和断续的地方,对方按到你的每一处,都让对方感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点,不是死的点。掤还体现在步法上——圆裆开胯。掤,不仅是手上的掤,还有身体各个部位的掤。掤也不仅仅是外形动作,还是意识精神上的饱满。练习太极拳,不管是哪一式,都要在精神意识上放松,要细心体会内里面的东西。只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体会出内在饱满的掤劲。赵幼斌:掤劲的两个特点关于掤字,字典音读“兵”,意为箭筒盖。但在太极拳书典中,读音为péng(朋),其含义与前者也不同。可能因字义和读音的原故,现有书中多用“捧”,双手举起之意。但在太极拳法中,“掤”字的用意是“掤在两臂”、“掤要圆撑”。显然,用“捧”字是不能替代“掤”字的实质意义的,故我也不主张用“捧”替代“掤”。掤字在杨式太极拳里是个重要的技术元素,含义是举臂掤架、挡阻、防御对方的进攻,起保护和反击作用。动作主要向前,方向为正。它的劲点,也就是接触点,一般在手腕到肘之间,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延至手指到上臂,就是整个手臂。因此拳论说“掤在两臂”,如起势、左右掤等。掤的劲法特点是圆撑,即“掤要圆撑”。撑是劲力向外开的意思,但形不一定散开。由圆生撑的掤劲足,受力大,抗压性强,主要是通过各处骨节的拔开,如圆掌、圆腕、圆肘、圆肩,及至腰圆、裆圆,周身协调圆而产生的内在向外的力量,叫做“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肉坚厚,但求气沉骨坚”,这就是圆撑的掤劲。掤劲与抗劲不同。后者表现的是用大的、拙的、僵的,或是瘪的、浮的、散的劲力,由于使用没有根力、没有灵气的力来抗衡对方的来力,容易被人牵制,不是消耗体力,就是劲力接济不上,故不为真掤。掤劲不但要做到“掤手两臂要圆撑”,同时还应做到“动静虚实任意攻”、“掤捋相通,掤中有引”,是坚实与轻炅并存的活劲。所以就掤法来讲,至少要有三种劲感。一、掤接,就是搭手,搭手就是掤,但这里掤接就不只是交手防御了,还具有听、探动静变化的知觉功能。二、掤进,就是进攻,具有掤进发放的意识。这也至少在两种情况下可用:1、搭手探得对方劲大而僵,我掌上劲并不稍泄,仅以筋骨间松舒引化卸其来力,再瞬间掤发即可;2、搭手听得对方力怯,是一种无掤劲粘化的退却,我则要以比其更快的速度入榫逼发,不能迟疑,这里的要点是要摸清对方不是虚守掤化方可使用,否则易落入圈套受制,遇此我则用守劲掤随,再找机会,莫轻易入盘为宜。三、掤退,即搭手对方劲势在先,我劲略迟,掤进之势不得出,就得掤退,但退不等于无防御的走脱,须是以四两之力边掤边引,不丢不顶,掤捋相寓,达到化转能发的技术效果即可。其中四两之力,就是起到粘连黏化作用的掤劲。关于掤劲,我认为有两点需要强调。1、掤劲是太极拳知觉运动中无所不在的劲法。在太极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里,“掤”被称为第一劲法。所谓第一劲法,不单指它在防御与进攻功能中占据第一技术位置,更主要的是指在八法互用中,掤劲始终暗含存在,不可无时稍丢。比如,在《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教程对打套路中使用的双分靠(四段),当对方犯来,我左手拦开对方右手、右手采开对方左手,胸前为空挡,我进步逼近使用肩胸靠法,正面撞击对方恰得其时。但若分开双手后,我脱离了对方两手,或被对方脱离,对方就容易退却,近距离的靠法就会失效。换句话讲,倘若能有意识地将两手始终贴住对方,即使对方觉察退闪,我靠法虽未全出,但双手可就势以合劲掤发将其掼出,亦可取胜。在这个过程中,我双手不离对方双手所存在的贴劲,以及听劲、沾劲、连劲和随时能发出的劲,即被称为“掤劲不丢”。也就是说在推手或者对打套路的演练过程中,甚至散手对决时,一方或双方有意识地双手或双臂贴住对方,粘黏连随保持不丢不顶的劲感,甚至在散手对决时审视对方变化的态势,掤意须始终存在。掤意始终存在的优势在于能处处捕捉先机,占据主动而取胜。所以掤被称为第一劲法。2、掤劲具有弹性特色。在较大外力的作用下,能吸收这种外力而不被压瘪,反能积蓄能量,使之转化释放成为更大的回力发放效果,就是掤的弹性劲。比如推手,彼按我掤时,若我掤劲在先,对方按劲略滞,我不等对方回劲,周身的骨力直接撑开,以堵劲将彼逼出圈外,对方如球撞墙,反弹力直接奏效。反之,若对方按劲在先,我掤劲略迟,则不宜硬掤,以退掤之势(掤形基本不变)收吸来力,同时存蓄内力,于是对方的大力变成了小力,我的小力蓄成了大力,此时进身,筋骨迅速掤展,对方即可离地而出。这都是掤劲的弹性性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技术元素中也可使用弹性劲法,但就掤字本身的含义,更突显这种特色。总的来说,掤劲在不释放时如水浮舟,着章于“松柔中寓沉刚”,如江河湖海之水的力量一样“澎”着大船,水质是柔活的,而力量却是深厚的;释放时则周身似弹簧,如脱弹丸,轻重远近,着势而为不可牵强。掤劲的产生,要先我劲敷于对方,丹田气要实,顶头悬要提,卷展于腰脊,收放于骨间,根于足下,贯于手臂,穿于彼身,意念为先,松柔为垫,心动劲动,掤劲自生。功夫深浅,全在磨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