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养生太极拳锻炼的技击性

功夫秘籍 2012-10-13
一、任何真正的太极拳锻炼都脱离不了技击性 《精武》09年9期有一文认为“老年人不适宜练技击,健身养生太极具有非技击性”,对于这一观点我深感不能认同,现将我的认识发表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要弄清养生太极拳是否具有技击性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太极拳是属于何种文化产物。尽管现在既有少数人把太极拳玄化为具有能够不与人接触而用什么“意”、“气”控制和攻击人以及有什么“气”能够沿经脉流动等类同伪气功翻版与还魂的神术,又有人把太极拳视为纯粹观赏文艺性的表演活动而否认太极拳具有技击功能,但从河南唐村李氏家谱的记载,民国以来有关太极拳书刊等的记载,与太极拳有关的国家职能部门、大专院校、各武术团体,以及各太极拳前辈和习练者等等的认识,太极拳就是武术。 今年(09年)7月9日至11日,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标准化研讨会在河南登封市召开,据多种媒体报导,这次会议具有以往从未有过的广泛代表性,有包括持有不同观点的专家、学者与30多所高校体育院系或武术院系的教授、副教授或主任、副主任60多人等参加会议,与会者对1988年所统一确定的武术定义进行了修改补充,达成了初步的共识,确切、简明地重新确定武术的新定义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此定义中,仅“技击方法”就反映了技击性。既然太极拳是武术,以此理论为根据,怎么可以认为有非技击性的太极拳? 自古以来,任何武术都是被认为既具有格斗技击的功能又具有健身养生与防病康复的作用,但任何事物特性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武术的特性也是如此,如果其锻炼与实战过度,那么什么功效都是会被破坏的;而锻炼适当,武术的健身养生功效就是依靠技击方法的锻炼来获得的;在这一条件下,自古以来从来也不存在武术锻炼“当强调健身养生时必定削弱技击性,当强调技击性时则有可能对养生训练忽略”。当然,有的人武术锻炼的目的是以养生为主,可能终生没有从事过散手练习和实战,比如从李白、陆游的诗篇中可以了解他们都是武术爱好者和学习过武术,但他们很可能终生没有与他人进行过散手实战;但他们所从事的武术锻炼内容就是技击方法,这种武术锻炼难道可以认为不具有技击性吗?显然,他们所学练的武术也是具有技击性的。 自古以来的武术锻炼有属于不合格的,甚至由于不懂关键性的要领诀窍而不合格到了实用价值极低而被称为“花拳绣腿”的“不是真正的武术”。这种武术锻炼,就如1928年10月中央国术馆举行的首届国术国考中,被作为特邀佳宾的孙存周先生对于绝大多数参赛者之评定的其中一条,称为是练用脱节。即使对于这种被称为“练用脱节”的、“不合格”的、“花拳绣腿”的、“不是真正”的武术,其学习内容难道就不是技击性吗?显然仍然是属于技击性的,不过其锻炼内容有待于提高、深化、补充、修正等罢了。 太极拳从逆向思维出发,追求不用一般武术技巧普遍习惯的主动用力方式,提出所谓的“不主动”、“不动手”、“不用力”这样的一般人匪夷所思的武术概念,以这样的方式来造成敌人的劣势,而称之为“以柔克刚”;又以这样的方式利用全身传递的力量、现代力学所称为的“动量传递”的所谓“劲”去攻击敌人,其锻炼不论是非实战性的还是实战性的都追求体力消耗尽量小,甚至小于一般的广播体操,从而实现习惯思维的人同样匪夷所思的“以弱胜强”。这样的技击性锻炼是不存在年龄限制的。所以,合格的、真正的太极拳在锻炼时间适当的前提下,与任何其他武术相比较,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体力超负荷加以杜绝,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运动过度所引起的内外损伤。由此可见,太极拳锻炼只有方法合格的真正的与不合格的不是真正的两类,根本不存在单单技击性的和单单健身养生性的。真正的太极拳锻炼只要一开始,就是技击性和健身养生性都兼有的。根本不存在“技击与养生的训练方法不同”、“一把杨杈不能打两个兔子”的事实。一个人从事太极拳锻炼的目的可以主要是出于健身养生与防病康复而只从事套路、推手与功法练习,不参与实战性的散手格斗锻炼,然而其套路、推手与功法锻炼内容的实质仍然都是技击方法。以太极拳特有的技击方法为内容的锻炼无论是什么老衰病弱的人,即使是大病初愈之七、八十岁的耄耊老人也是适宜的,这样的锻炼对于健身和技击是完全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不仅如此,还能一举兼得陶冶情操、娱乐、减肥等等多种效果而一石多鸟。所以不能认为健身养生太极拳没有技击性。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技击性的武术,认为健身养生太极拳具有非技击性是错误的。二、太极操不属于太极拳 任何刀具都必须有锋利的刀刃,任何手枪都必须能够发射子弹,就是说任何刀具和手枪都是具有杀伤性的。而刀具又可以分为生活刀具和武器刀具,手枪又可以分为体育手枪和军事手枪,然而,不论刀具是生活用具还是武器,手枪是体育器械还是军事武器,其具有杀伤性是相同的;不能认为生活刀具和体育手枪具有非杀伤性。武术也是如此,任何武术包括太极拳都是具有技击性的。当然,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比如供儿童游戏、舞台表演等等,可以模仿制作没有刀刃的玩具刀具和模型刀具,可以模仿制作不能发射子弹的玩具手枪和模型手枪。但是,这玩具的、模型的刀具和手枪能够称为刀具和手枪吗?显然是不能的。任何武术都是由包含杀伤方法的技巧动作所组成的,学练必须遵守十分严格的有关要领,如果相差毫厘,就很可能不能达到武术目的而成为“花拳绣腿”,对于这样不合格的武术,自古以来的武术行家从严格的要求出发,甚至斥之为不是真正的武术。而京剧等戏曲武术除了个别的表演家如盖叫天等也有一定的武术功夫外,绝大多数的演员在舞台上的武打动作追求的是象征性的武术观赏效果,这样的戏曲武打表演就象是没有刀刃的玩具、模型刀具不能称为刀具类同,难道能够称为武术吗?显然也是不能的。 太极拳是必须以能够“任他巨力来打我……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沾粘连随为基础的武术,如果没有这样的锻炼内容,即使外形酷似杨澄甫先生的拳架,也是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虽姿式类太极,与外家拳无异也”。就是说虽然所学练的太极拳也具有技击功能,但没有太极拳“人刚我柔”等的沾粘连随内容,这样的拳也是不能认为是太极拳的。与没有刀刃的玩具刀具和模型刀具不属于刀具类同,为了满足健身活动的外形多样性和趣味性,仅仅模仿太极拳的外形而编成没有沾粘连随等要求内容的太极操。难道这样的太极操可以称为属于太极拳?难道可以向世界宣布这就是中国的一种太极拳吗?显然也是不能的。不论这样的太极操具有多大的时尚和生命力,显然只能定性为健身体育,而不能定性为太极拳。三、太极拳的宗旨与技击性相互依存 中国的武术,在顾留馨先生《寻名师、访高朋》一讲稿中所说的当时“反对实用性武艺、批判唯技击论”思想的指导下,一度曾被一些武术专家教授认为就是舞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的舞蹈、戏曲、杂技表演动作向武术反哺而溶入到武术套路中去。中华传统武术的传人和爱好者对这种理论和实践强烈反对,针锋相对地提出“武术的灵魂是技击”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旗帜下,广大中华传统武术的传人和爱好者与“武术就是舞术”的观点进行了持久强硬的、不屈不挠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全世界中华武术界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来热血澎湃地与“武术的灵魂是技击”的观点相共鸣着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言正辞严地抨击“武术就是舞术”的观点。1988年武术定义与今年武术新定义的相继诞生,彻底宣告了“武术就是舞术”观点的寿终正寝。然而反过来再审视“武术的灵魂是技击”,应该认为这一观点是不严谨的。应该认为包括武术的绝大多数具有社会性的事物之本质特性是不能称为“灵魂”的,“灵魂”应该是人赋于这种事物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之“宗旨”,技击性这武术的本质特性只能是属于武术本身的“体用”。比如刀具的本质特性是具有杀伤性,然既可以按生活性的“灵魂”成为生活的必需器具,又可以按暴力性的“灵魂”变成刑事犯罪的凶器;大多数的中药与西药的本质特性是具有毒性,都可以认为是有毒物品,然既可以按救死扶伤的“灵魂”制成医用临床药品,又可以按刑事犯罪等需要的“灵魂”制成剥夺人生命的毒药;核反应的本质特性是具有巨大的能量释放,然可以按战争的“灵魂”制造成核武器用于毁灭某一区域的生命、制造巨大的人类灾难,又可以按和平的“灵魂”制造成为工农业、科研等需要的巨大能量源而用于为人类谋福利。武术也是如此,其“灵魂”可以是恃强凌弱、好勇斗狠、为所欲为,也可以是制止暴力、自我防卫、维护平安,也可以是以动养静、陶冶情操、性命双修。任何武术“体用”的本质特性内容就是技击方法,这本质特性与刀具、有毒物品和核反应类同,是任何时候都具有双刃性的。所以,杨氏一门及其弟子们在大力宣传太极拳的健身防病与自我防卫功效的同时,并不隐晦太极拳具有杀伤性,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说:“如同志学成功以后,千万留一分善念,不可轻易用毒手打人,勿负先师遗教也。”所以,不同人群所学练与掌握的武术是可以赋于不同“灵魂”的,但不论是何种“灵魂”,都是通过技击方法的学练锻炼、依靠技击性来实现的,就是说任何武术的“灵魂”与技击性都是相互依存而不相冲突的,太极拳也是如此。 从河南唐村李氏家谱所记载的明代隆庆年间就有千载寺的道人传授古太极拳(即《杨氏老谱》所称谓的“十三势”)的历史事实所反映的古代太极拳与道家修行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发展史、王宗岳等所写的古代太极拳的经典拳谱、《杨氏老谱》、杨澄甫先生及其弟子们著作中所反映的认识与体会,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至少500多年来,太极拳得以代代传承、得以出现为其他武术所无与伦比的被最广大的社会群体所接受、青睐的原因就是以性命双修之延年益寿目的为“灵魂”。如果古代太极拳是以另一宗旨为“灵魂”,太极拳是不可能在近代如燎原之火在全中国得到汹涌传播的。然而,太极拳这一“灵魂”的实现就是依赖于太极拳特性的技击方法的锻炼。或者说太极拳在自古以来的传承中,其“灵魂”的载体就是技击性。太极拳这一“灵魂”与技击性的关系就象是性命双修中的“性”与“命”的关系。所谓“性命双修”的“性”是指无形的精神,没有解剖实体;“命”是指有形的精气血机体,主要反映为有解剖实体。道家典籍将“性”比喻为长途跋涉赶路之人,“命”比喻为此人所骑的马。从而比喻“性”是“灵魂”、“主宰”、“本”;而“命”是“实体”、“被主宰”、“末”。这马虽是人所主宰的,但人要在预期时日内完成长途跋涉,显然是离不开这马的。这样的“本”与“末”所反映的主宰与被主宰,为主与为辅,绝对不是表示可以离开、忽视“末”去重视“本”,或离开、忽视“本”去重视“末”,而是相互依存的。所谓“体之不存,神将焉附”,就是说如果离开了“末”,“本”也就没有了;又所谓神若既逝,体亦成了空皮囊,就是说如果离开了“本”,“末”也没有了。太极拳古代拳谱和《杨氏老谱》多篇都反映古人认为太极拳的“本”是包括“延年益寿”的“性命双修”也即“道”,“道”的部分内容又称为“体育”、“文事”;而“末”是“技艺”也就是技击性,又称为“武事”。太极拳的“本”与“末”就是这样的如人与马相互依存的关系。四、太极拳“本”的存在需要决定了必须十分重视“末” 军事武器的“本”即“灵魂”既可以是为了侵略掠夺而用于穷兵黩武,也可以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既勤于操练又备而不用。任何武术也是如此,太极拳的“性命双修”即“本”与“技击性”即“末”不是天然必然相联系的,这既表现为如上所述作为“本”的“灵魂”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本”与“末”的关系是必须人为调节的。太极拳的“本”与“末”既相互依存不能离开,但相互也是有区别的,也是可以偏重的。如果偏重属于“本”的延年益寿,锻炼必然偏重静功,锻炼的速度必然偏重缓慢、偏重于没有发劲,注重大架锻炼,而且尤其注重适可而止;大架是太极拳锻炼的初学入手形式和最上乘阶段的主要形式,可以作为技击锻炼,但没有直接实战模拟的内容;而偏重属于“末”的实战应用,锻炼必然尤重动功,锻炼的速度尤重风驰电掣、尤重发劲,注重小架锻炼,锻炼也可能从难从严超负荷;小架虽是到了一定层次才能从事锻炼的有直接实战模拟的内容,但决不是太极拳上乘阶段锻炼的主要形式。而无论是偏重于延年益寿还是偏重于实战应用,锻炼内容都是技击方法。太极拳之“本”要获得最佳实现,则必须十分重视“末”,必须“本”与“末”都不能偏重。 具体地说,太极拳的“灵魂”就是表现为追求太极拳古代拳谱所说的“虚灵”、“神内敛”、“神舒体静”、“动犹静”等之中反映的《杨氏老谱》所说的“曰睿曰智、乃圣乃神,所谓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也就是孙禄堂先生所说的“拳合道”。李雅轩先生等太极拳家的著作反映只有这样的追求,太极拳特有的技击功夫才能不断提高,延年益寿也因此而可以获得,也就是太极拳之“本”与“末”都获得了最好的效果。太极拳“灵魂”的追求是离不开太极拳包括沾粘连随与发劲等特有的技击方法即“末”之锻炼的;如果“末”被偏废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载体。 《杨氏老谱·太极分文武三成解》指出:“独知体育不入武事而成者,或专事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这就是说锻炼的结果只有强身健体的效果或只有实战能力的效果,那是下乘;强身健体与实战能力虽然从一方入手却主要得到了另一方的效果,那是中乘;只有“本”与“末”同样注重和获得了同样的最佳效果,“内外表里”都成功即“灵魂”与“末技”都达到了高水平的才能称为上乘。古人明确认为太极拳的“性命双修”又称为“道”是“本”,“武事”必须由“道”主宰。如《杨氏老谱·太极体用解》指出:“若特以武事,论之以心身、用之于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就是说太极拳之技艺是从属于“道”的,决不能脱离“道”去论究技击这“末技”。根据这样的理念,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指出:“太极能养身不能打敌,文功也;能打人不会养身,武功也(软太极方法是真太极用法);能教人养身又能对敌、修养使用兼全,为文武完全太极”。但即使是“能养身不能打敌”的“文功”太极拳,其锻炼内容还是技击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效果的获得这是两回事,即使学练了真正的太极拳还没有得到最起码的实战能力,也不能说其锻炼内容就没有技击性了。这就象不少大学生学了几年专业知识课程但暂时还没有这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难道可以说大学生这几年的学习内容不是这一专业吗?显然是不能这么说的。 现代各太极拳流派的人中都有很长寿的,也都有不长寿的。人的长寿与不长寿是由自然、社会多种因素所综合决定的,“很多太极高手英年早逝”是事实,但没有证据显示是由于太极拳正确的技击锻炼所引起的。一个人的太极拳锻炼再好,如果生活无度、劳逸失调、饮食不卫生、染上了吸大烟等不良生活嗜好,或者受到了不能预防的致病因素侵袭等等,长寿都是不可能的。把没有长寿的原因归结为技击锻炼,这是错误的、没有科学根据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太极拳前辈一直十分注重技击而长寿健康,如多年闻名全国的杭州六公园老太太、牛春明先生的再传弟子洪雪珍老师,九十多岁了还几乎天天很喜欢与人推手较技乐此不疲,就是健身与技击双获丰收的很好实例。将太极拳锻炼的“灵魂”也就是学练宗旨与技击性视为互不相容的对立是完全错误的。五、太极拳的技击性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 太极拳锻炼的目的取向不同,虽然都是以技击方法为锻炼内容,但是会有效果区别的。有的人注重的是“道”的修养,有的人注重的是“道”之中的延年益寿。太极拳前辈中有的耄耊老人走路时摇摇晃晃地似乎移步也不稳,然沾粘连随的功夫很好,只要两人接触后,却往往自己稳如磐石而让别人站立不稳。但他们对技击不深加探究,不练接劲与发劲,不练步法轻灵,可能可以对付某些人,但是对付武术高手是不可能的。而注重太极拳技击的人也不可能个个都是天下无敌。所谓“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虽然沾粘连随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并且也锻炼接劲、发劲、步法与实战,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就不可能与某一定相应层次的其他武术高手相匹敌,但至少具有了一定的自我防卫能力。央视武林大会上常有这样的例子,某参赛选手在家乡某个突发事件中轻易地将施暴者制服,然到了擂台上在技更高者面前,似乎成了不堪一击。难道能认为他对武术的追求是“没有什么效果与实用”吗?这就象渔民大多水性很好,但往往有的渔民在风暴中被大海吞噬掉了生命。难道可以认为渔民学游泳是“没有什么效果与实用”吗? 现代有的人认为武术在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实用性,理由是现代军事武器的杀伤威力要比徒手武术和器械武术强多了。但是这些人没有认识到军事武器在很多场合是禁止使用的,即使警察在执行任务不到法定的情况出现时也是不能开枪的,从电视法制节目中可以了解因此有不少警察在执行任务中被歹徒夺去了生命。普通百姓也存在着受到不法暴力侵害的可能,当这种侵害发生时,百姓手中是没有军事武器的;虽然这种不法暴力侵害某个人可能一生也不会遇到,但这种事件不可能在现实中不发生。普通百姓包括老年人随时都存在着受到不法暴力侵害的可能,央视法制节目中经常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为先生等法律公安专家和警察向观众提醒支招对这样的事情如何防范和处理,比如夜间不要走偏僻路段、走路不要将提包露在近马路一侧、回家勤关门、不要轻易开家门等等,如果懂得一点技击方法难道不是比不懂技击方法要好一些吗?事实上,有的警察就凭武术成功制服手执凶器的犯罪嫌疑人,有的百姓就凭武术成功自卫或自救;而且,技击本身具有竞技性,尤其是太极推手的技击具有极小体力消耗、安全的特点,不失为老年人既得到健身效果又得到乐趣的活动。再从中国传统武术进奥运而言,太极拳进奥运如果离开了技击性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天太极拳进了奥运,难道不可能有老年太极拳进奥运吗?可见“强调技击,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练出一个什么技击水平,且没有多大的实用性”这种说法是不现实的。 太极拳养生的根本是放松,这种放松是与太极拳特殊的技击方法尤其是沾粘连随密切相关的,离开了这种特殊的技击方法,也就不存在太极拳的放松,而是养生导引、气功的放松了,也就不是太极拳了。如果没有得到真传而认为“与其花时间和精力、智慧去追求并没有什么效果与实用的技击,不如集中精力与智慧去练养生、防病治病、愉悦精神、延年益寿”,实质上就是认为太极拳的技击方法没有防病治病、愉悦精神、延年益寿的养生效果,认为应该只图个象征性的太极拳外壳,不要太极拳的内涵,不如干脆说老年人不要练真正的太极拳。 长期来,太极拳锻炼尤其是老年人的太极拳锻炼被抽去了技击性而只有轮廓性的形似,没有了体用之实,又有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发劲才是技击,甚至将持续拼蛮力使用主动招法这种根本不属于太极拳的格斗行为视为太极拳的技击,使得不少老年人的太极拳锻炼忌谈技击而健身效果不佳。借武术新定义诞生之东风,老年人学练太极拳强调技击性就更显得有必要和具有迫切性,更显得有现实可能和实效应用性。我自1965年开始从事太极拳锻炼至今,四十多年来越来越深深地体会到老年人从事真正的太极拳锻炼而着眼于技击方法会尤其有利于身体强健。因此我认为所谓“老年人不适宜练技击,健身养生太极具有非技击性”是完全错误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