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应该怎样移动胯裆

功夫秘籍 2012-10-13
初学太极拳时的印象,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和后来在一些书刊上看到的,都说练拳时前进后退胯裆应当“平移”。当时认为“平移”很简单,其实这是对于“平移”懵懵懂懂、笼统、表面、片面的认识。到了九十年代,我对于“平移”的说法发生了迷惑,因为我从音像制品中看到某一些杨式名家向前移动其胯裆明显是上弧形的轨迹。比如在单鞭形成的过程中,身躯前移开始是渐渐略微升高,然后渐渐降低,当弓步形成时身躯才降低到了原来的高度。心想难道传统正宗杨家的“平移”就是这样的?心里总觉得这样不对,但又说不出什么道理。当时又有位传统陈式名家提出练拳胯裆应该是“走锅底形的下弧”,看了他的书与录像觉得确实有道理,由于这样做,两腿也能吃上力,觉得很能够锻炼两腿的功力。而后来我在邻区看到一位教传统杨式拳的弓步起始中下弧的幅度十分的大,上下相差大约有20公分,就像是台风天气海里有波谷波峰的波浪,心想这样也不对,但也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又后来我看到了濮冰如、郑曼青先生的练拳录像,由衷觉得他们身躯的移动应该是练拳“平移”的楷模。但究竟为什么这样的“平移”是对的,我也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其实对于“平移”仍然是懵懵懂懂笼统表面的认识。之后在练拳与推手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体悟,终于我对于“平移”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与体会,最终形成了我现在确切的认识。我的认识是这样的:武术中身躯的向前移动都是为了攻击人。而无论是脚移动还是脚不移动,攻击人要么是在前进到位的瞬间实施,要么就是在前进途中就开始实施。有前辈反映,杨家传统发劲攻击人,往往就是前脚或后脚偷上半步,或者也是进步即跟步的。这从孙南馨先生《杨式太极长拳》的套路动作介绍中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虽然陈微明先生将孙式拳的一些东西吸收进了杨式太极长拳,而杨家原来就是有太极长拳的,进步即跟步其实也是武术中常见的一种步法。而不论何种形式身躯的移动,使用由脚而起传递性的劲力,发劲无论大小,“沉”都是必需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沉”说得具体点,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髋关节中的髋臼与股骨头紧紧相抵,自我感觉就是骨盆尤其地后移下坠的“坐”。而正确发劲的瞬间必然是尤其的“沉”。由人体“动量传递”的原理可知,这是劲力由腿脚传递到身躯与手臂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一关键因素,劲力由腿脚传递到身躯与手臂的发劲是不可能实现的。孙剑云前辈在《孙式太极拳诠真》中说后脚跟步着地的瞬间身体重心就是落在后脚,在实战中就是为了跟步中的后脚着地与攻击人的发劲为同一瞬间。七、八十年代我曾经跟汪老师学习传统形意拳,劈、崩、钻、炮、横都有震脚,当时我和一些同学者还以为是脚猛然蹬地,后来我才渐渐明白这其实是身体重心落于着地后脚发劲自然形成的。这种情况竞赛套路陈式太极拳中也有,如闪通背转身推掌与退步压肘的震脚其实都是身体重心落在着地后脚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故意蹬脚。而要能够出现这样自然震脚的情况,身躯移动中这种骨盆后移下坠之“坐”的“沉”必需始终保持着,不然,这样的情况就不能出现。而要始终保持这种“沉”,只有“平移”才能够保证。很多人练拳不会这种不是故意脚蹬地之自然震脚,原因之一就是不会“沉”和不会“平移”。竞赛套路陈式太极拳的连珠炮尤其能够体验到这种“平移”的必需。因为这样的“平移”,没有多余的动作,不需要发劲的准备时间,跟步的后脚着地与发劲可以是在同一瞬间,因而发劲的速度最快,最能够成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而如果是“走锅底下弧形”,那么其一,这“走锅底下弧形”是有动作过程需要时间的,因而增加了多余的动作与发劲的准备时间。道理很简单,物体的直线移动肯定比弧线移动的路程短、时间少。而武术中的各种机会几乎都是转瞬即逝的,“走锅底下弧形”不是自增麻烦吗?其二,这样一经“走锅底下弧形”,如果原来是“沉”的,这样的“沉”也就丢失了。因为“走锅底下弧形”其实是一种重心发生了不稳定的“浮”。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就运动力学讲,物体凡是有上下升降,重心就必然会发生变化。这一规律也可以加以简单的验证,比如站到磅秤上身体上下升降一下,磅秤的重量指示就同时发生了变化,这就反映了重心发生了不稳定。而“重心不稳定”其实就是一种“浮”。但是太极拳发劲是必需要的“沉”的,那么发劲所需要的“沉”就只能在跟步的后脚着地后也就是“走锅底下弧形”完成后重新形成,劲力由脚而起的发劲也必需在“沉”后再发生,这样又增加了发劲的准备时间。因而这样的“走锅底下弧形”作为基本功锻炼是可以的,在实战中也这样,那必然是画蛇添足,很可能会坐失良机反遭别人反袭的。有人体会“走锅底下弧形”能够增强发劲的威力。然而从其具体的分析介绍中明显发觉这种体会是片面的、不真实的,是一种错觉。这种分析介绍将“裆走下弧”说明为是“倒换重心时,裆要压住,要沿着微向下的弧线形运动路线移动,裆的中心点移动的轨迹是一个度数微小的下弧形”。然而其一、毋庸置疑,发劲向前移动身躯是倏忽一闪的动作,尽管太极拳很注重“软着陆”的发劲,但这“软着陆”也是尽量追求越快越好的。在这样倏忽一闪的时间中怎么可能作出与体会到“微向下的弧线轨迹运动”的动作与感觉?这是人的感官体会所需要的时间不允许的。也就是说不可能体会到的。其二、武术之“沉”不是“锅底下弧形”,而是“自我感觉骨盆尤其地后移下坠的‘坐’”。打个比方,有点像书法横笔开始的“藏峰”笔划,就是毛笔先略往左下一顿,再向右横的运笔。这“沉”主要是自我的体内反应与感觉,外形方面虽然凡“沉”必然反映为后腿的臀纹角度较尖,但仅仅这样的姿势也不一定就是“沉”,因为“沉”在外形方面的反映是不明显的,除了真正有“沉”经验的人是难以觉察的。而既“沉”了再上升显然又是“浮”了。“锅底形下弧”不正又是“沉而复升”的“浮”吗?所以,即使人的感觉能够精确到在倏忽一闪之间体会到这样的“锅底形下弧”,这种“锅底形下弧”也是不符合“沉”之特性的。其三、既“沉”了何必再往下“沉”?这样的“沉”而再“沿着微向前下的弧线运动”的降低其实已经是将原来的“沉”破坏了。道理也很简单,以上下颠倒来比方,就是以向上比喻为“沉”、 向下比喻为“浮”;假如在平静的河水里浮着一块木头,用竹竿抵住这块木头推着这块木头在水面移动就会感到得力,这就相当于“沉”了;而如果这块木头是在大海里,推动这块木头在水面移动的过程中海里起了微微平缓起伏的波浪,这块木头随着微微平缓起伏的波浪缓缓的上升,这就相当于是“沉而再降”了,竹竿抵住这块木头还可能有原来的得力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这种“沉而再降”是破坏了原来之“沉”的了。其实,这种认为“走锅底下弧形”能够增强发劲威力的体会真实的客观情况是将原来的没有“沉”骤然变成“裆要压住”的“沉”这一过程当作了“裆走下弧”。在表述上是不确切不真实的。武术追求“裆要压住”的“沉”无疑正确的,但“裆走下弧”显然与“沉”是不能共存的。而且,决定发劲威力大不大的因素并非仅仅是“沉”,如重心稳定中正、腰脊后撑、两手的怀抱姿势、借了对方的力得机得势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能够发人很远也不一定就是劲力特别大。所以,认为“沉”了就能够使得发劲威力大,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一般地说,能够成功地发劲,“沉”之“平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许多人在推手中往往感到需要发劲时却一时发不出劲来,不会“沉”和不会“平移”就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上弧形”同样也有“裆走下弧”这样的弊端。“上弧形”之所以形成,是由于原来就没有“沉坐”,也就是后腿的臀纹沟处没有吃上躯体的重力,外形方面往往表现为臀纹沟几乎没有角度,身躯前移必然就不是像坐在凳子上平的移动,后腿蹬直必然就推动身躯往上升,从力学角度说就是重心上升,从太极拳角度说就是“浮”起来了。上述这些,稍微能够“沉”的人是完全可以通过实践检验证明的。而太极拳后退的移动如倒撵猴,是以退为攻,同样必需身躯始终是“沉坐”的,因而也同样是表现为“平移”的。至于太极拳在“沾粘连随”中的身躯移动,“沾粘连随”必须要有的效果就是要使得对方“终不得力、处处落空”,而要具有这样的效果,自己身体重心的稳定、不易被引动的“沉坐”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也是表现为“平移”的。当然,仅仅的“平移”不一定就是杨家传统的“平移”。 杨家传统的“平移”还有身躯移动之始瞬间的微微缩胯、身躯在移动过程中没有俯仰摆动的“三线并进”也就是“拥”等要素。所以,杨家传统的“平移”不是故意的结果,故意往往是矫揉造作,矫揉造作那就往往东施效颦、弄巧成拙;实际上杨家传统的“平移”是由于正确“沾粘连随”与正确“发劲”所需要的“沉坐”与其它多种要领共同作用所自然形成的,是“沉”之整体的一种某一角度的反映。如果真正有了太极拳之“沉”的技能,“平移”、身躯移动之始瞬间的微微缩胯、身躯在移动过程中没有俯仰摆动等等也就不求而得在其中了。而综上所述,对于太极拳与其他使用传递性劲力发劲的武术而言,身躯无论如何移动都应该是“平移”的,“上弧形”与“走锅底下弧形”都是错误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