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梧太极内功的理论基础

功夫秘籍 2013-01-31
一代太极拳宗师李经梧先生创编并传授的《太极内功》同其另一力作《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集》,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太极拳学财富。他的太极内功,以其独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而在武术、气功、医疗保健界独树一帜。我们在学练过程中进行得更多的是理性思考和切身体悟,受益匪浅。今付诸文字,以期与友好同道共同研讨。上篇 李经梧太极内功的理论基础李先师的太极内功(以下简称内功),是集武、医、道于一体的上乘气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其创编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公诸于1960年。因为受到社会氛围的限制,而没有机会深入阐发其理论根源,只能是就练法讲练法。这对于后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即使练了多年内功的人也不知内功所从何来,其指导理论是什么。因此,不免在锻炼中产生一定的模糊认识。加之一些过“左”人士的谬批和个别人所进行的神秘化解释,就更使初学者对于内功修为如雾里看花,难见其真本面目。这对于内功训练水平的提高,功力的增强,进而推动太极拳技向上层攀升,是个很大的障碍。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她与本民族的哲学、文学、艺术、兵法的发生发展有着不可割裂的依存关系。就太极拳的总体来说,它所依据的基础理论是华夏民族传统的大系统论哲学观。而就太极拳的重要内核--内功来说,其理论基础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的“元气论”;二是中华医学基础理论和经络学;三是中华养生学和道家修炼学。一、中华古典唯物主义的“元气论”是内功的哲学基础李经梧先生,生前在讲述太极内功时,反复强调过:“我所说练就的‘气’,古代典籍中写作‘ ’,即指先天之气、元气或称真气,而不同于后天之气(即呼吸往来于口鼻的空气)。”“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这一学说是我国战国中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宋 、尹文创立的(以下称宋、尹)。它是一种在先秦哲学史上有着承先启后作用的哲学观。是由唯物主义的老子到唯物主义的荀子、韩非发展过程中的过渡环节。在春秋、战国时代,讨论天地万物构成的哲学家很多,既有唯物学派,又有唯心学派。在唯物学派中,有的哲学家认为“水、火、木、金、土”等五种元素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有的则用阴、阳两仪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生成变化;还有的认为只有“水”才是万物的根源。宋、尹则提出了“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的学说。他们的理论把哲学上最根本性的问题,即物质世界的本源问题,由“原素论”(即五行说)发展到了“元气论”的高度。这一学说较之“五行说”更有利于解释宇宙万物的物质性及其统一性。所以,被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所继承。宋、尹的学说是在继承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老子已经有了“道”即是气的思想,但是对于“道”和“气”的关系还没有讲得十分明确。宋、尹则明确认为“道”就是“气”。他们把“天”看成“自然”(古文中自然二字与现代不同,是原来就这样的意思)),而把“气”看成比“天”更根本的,构成“天”的原始物质。他们在《内业》篇中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也是气,它是气的精粹、精致的部分。又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就是说“精”也是气,“形”也是气(即形气),两者配合得好就产生人。那么,“元气论”的内容,用今天的话来表述就是: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当然人也不能例外);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的胜复作用,即气的阴阳对立统一,是物质世界变化的根源。中华道家养生学和中医学是最早把“元气论”作为研究人类自身的指导理论,并给予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是使用当时最先进的哲学理论指导当时科技发展的典型范例。即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手段,指导了生命科学的研究。既研究了人的潜能,又研究了人的健康长寿之道,亦即老子所说的“长生久视之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学从“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天人统一观出发,用“气”范畴阐述了天地自然和人的生命运动变化规律。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同时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生命的基本物质尚有血、津液、精等,但它们又都是由“气”所化生出来的,即医学名著《类经·脏象类》所谓“精、气、津、液、血、脉,无非气之所化也” ,这就是我们今天进行内功训练的基本理论依据。那么,太极内功练的是什么?就是锻炼人体之气,更进一步说,就是锻炼人体内部的真元之气,亦即儒家所说的浩然正气,即练气功。如果我们没有建立起人是由“气”构成的这个概念,还错把口鼻呼吸的自然界的空气当成内功要练就的“气”,就谬以千里了。因此说,中华古典唯物主义的“元气论”,是太极内功的哲学基础。二、中华医学对“元气论”的拓展成果是内功训练的实际指导理论拳谚说:医武同源。这是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理论基础。就武术的发生发展来说,在时间上,在其形态的成熟度上都大大晚于中医。尤其是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术,它们的发端要比中医学晚上几千年。因此,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之成为武术,乃至内功训练的指导和途径,其因果关系再明显不过了。中医是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生老病死等课题进行研究的学科;而武术则是人类研究防身、健身、搏击、抗御外力侵害技能的学科。它们研究的客体都是人类自身。因之,这两个学科(古代称为“术”),就不能不发生必然的联系。而作为武术一部分的内功,则是与中医学对“元气论”的研究成果分不开的。中医学在“天人合一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人就是由“气”构成的的理论,并进一步拓展了该理论领域,研究了人体之“气”的来源,“气”的生成过程,“气”的功能,“气”的运动规律,以及“气”的分类等等科学命题。关于人体之“气”,就生命形成而论,“生之来谓之精”,有了“精”才能产生不断发生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机体。即“精”在“气”先,“气”由“精”化。前面谈过,“精”也是“气”,是“气”的精粹、精致的部分,它是先天之气的来源。“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人之始生,秉精血以成,借阴阳以赋命。父主阳施,犹天雨露;母主阴受,若地资生。此即受之于父母而构成脏腑组织的原始生命物质。这一物质加上从母体所获得的各种营养物质,主要秘藏于肾,是为先天之精。此“精”所化之“气”即为先天之气,亦称“元气”、“真气”、“真元之气”。“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难经·三十六难》),“命门为元气根”(《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这个元气的功能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人之所生,全赖此气。元气的存亡,即生命的存亡,人体的生、长、壮、老、已(死亡)的自然规律,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李经梧先生的太极内功区别于其他武术内功的独创性,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一般武术内功重视的是下“丹田”,而经梧先生的内功认为“命门”是其重要的气源。所谓内气的开合,是指“元气”由“命门”冲达四梢(手、脚指、趾末端)谓之“开”,而“元气”由四梢复归“命门”谓之“合”。我们锻练太极内功正是通过对这种人体之气的开合进行有效运行的锻练,使“真元之气”练得充盈、旺盛、听命于人的意识,以达到固本培元,强化筋骨,激发人体潜能,增强技击动作的爆发力和增强身体各部位抗御外力打击的能力。元气始于肾间(命门),经下、中、上三焦,由手太阴肺经进入十二正经之中,而布于周身,蓄于奇经,溢于三百六十五穴,然后再经腠理和大小络脉,汇聚于四肢末端的各经井穴,入本经至经别,直接深入脏腑,继而浅出于头项部经穴,胸腹部募穴和脊背部俞穴,自奇经总集于任、督二脉,下归于肾间(命门)。就人体之气的分类而言,除元气外,还有宗气、营气、卫气之说。现简述如下:宗气:又名“大气”。“膻中者,大气之所在也” (《靖盦说医》)。即由肺吸入的清气(空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其形成于肺,聚于胸中者,谓之宗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上气海”,又名“膻中”。它是后天之气。它的功能一是走息道司呼吸(即外呼吸,而非内呼吸);二是贯心脉而行气血;三是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与之相关。过去有人曾写过《宗气论》,试图以“宗气”为武术内功锻练的人体之气,其理论大谬。内功锻炼的是“元气”而非“宗气”;是“内呼吸”,是“胎息”和“踵息”,而非口鼻所司之“外呼吸”,习武者不可不明。营气:是血脉中具营养作用之气,因其富于营养,故称“营气”。它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粹部分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所化生的,也是后天之气。它运行在脉内,属性为阴。其主要功能,一是化生血液,二是营养全身。卫气:有“护卫”,“保卫”之义。即人体的护卫之气。它行于脉外,与营气相对而言,属性为阳,故又称“卫阳”。它的功能是温分肉,充毛发,肥腠理,司开合(即毛汗孔的开合)。其性慓疾滑利,活动力强,流动极迅速。所以说:“卫者,水谷之悍也”(《素问·痹论》),它的作用是防御(防护),温煦和调节。卫气是太极内功锻炼的重要方面,它在元气的推动下,可以迅速地完成人的意识所指挥的内气开合之使命。综上所述,宗、营、卫气均为后天之气。没有先天元气的化生、推动,它们是无法运行的。先天之气为“本”,后天之气为“标”。先天之气为“主帅”,而后天之气为各司职分的“将军”。当然,先天之气也要依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辅佐,才能便利从心地行使“权力”。太极内功之所以需要训练、修为,就是要使人体中各自有其自在规律的“气”,在一定时间内相对集中起来,按着人的意志(意识力)聚集在身体的某一方向上或某一点上,使能量聚合,从而达到增强技击能力和抗御外力冲击能力的目的。这就是调动人体潜能的一个过程。没有科学的、概念模糊的所谓练内功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所以,“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内功锻炼效果。三、中医经络学是内功训练的具体途径太极内功是气功的一种,是对人体之气进行锻炼的具体方法之一。这种锻炼绝不可在模糊概念指导下进行。而必须按着人体经络、重要穴位、以及太极拳对内气阴阳开合的要求来进行。否则,不仅起不到健身和提高拳技作用,反而对人体有害。中医经络学为内功锻炼提供了可遵循的路径。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经,即经脉,它贯通人身上下,沟通人体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络,即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和再分支,它们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人身有正经十二条,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有三条经脉,合计十二正经。在十二正经上又别出十二条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称为十二经别。而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称之为十二经筋。它们起于四梢而结于脊背和下腹内部,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因此,内功的练气,就是让人体之气按人的意志循行(即非自然循经)经络,主要是循行十二正经和经别,运用经气指挥十二经筋运动,而这种产生于经筋拉伸、收缩、螺旋等运动的弹性力,就是我们所要练就的“太极劲”。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十二正经是如何自然循行的,这是内功锻炼的物质基础。十二正经的循行规律,中医学有个高度的概括为“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的位置关系是:手三阴在手臂内侧,从前向后排列着太阴(前线)、厥阴(居中)、少阴(后线);手三阳在手臂外侧,从前向后排列着阳明(前线)、少阳(居中)、太阳(后线);足三阳在足至大腿正面和外侧,从前向后排列着阳明(前中线过膝盖)、少阳(外侧线)、太阳(后线);足三阴由脚底到脚、腿内侧,从前向后排列着太阴(前线)、厥阴(中线)、少阴(后线)。由于太极拳要求内气应由内到外,力由脊发,起于命门,达于四梢,所以十二经脉的井穴(四肢末端)就格外重要,锻炼中(尤其是初练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至少一年)不仅要记住它们的名称,而且要记清其位置,这样才不至于概念模糊。这些井穴是: 手太阴井穴“少商”,位于大拇指指甲盖内上角旁;手阳明井穴“商阳”,位于食指指甲盖内上角旁;手厥阴井穴“中冲”,位于中指指端正中;手少阳井穴“关冲”,位于无名指指甲盖外上角旁;手少阴井穴“少泽”,位于小指指甲盖内上角旁;手太阳井穴“少冲”,位于小指指甲盖外上角旁;足太阴井穴“隐白”,位于大趾甲盖内上角旁;足厥阴井穴“大敦”,位于大趾甲盖外上角旁;足阳明井穴“历兑”,位于二趾甲盖外上角旁;足少阴井穴“涌泉”,位于足心;足少阳井穴“窍阴”,位于足四趾甲盖外上角旁;足太阳井穴“至阴”,位于足小趾甲盖外上角旁。锻炼内功时,内气由“命门”发出,经脊背(经筋结点—劲源),由“大椎”穴向四肢末梢催去,达于上述几个穴位,并在意念上,把内气(实是内劲)由此发出去,此即为开。与此同时,“命门”发出之气,有一股真气横压向“神阙”穴,即灌向下“丹田”(在命门与神阙二穴连线的中点处),此即为“气沉丹田”;与此相反,由上述井穴吸气,顺原路返回“命门”,即为内气之“合”,此时前后丹田(后丹田即“命门”)充满内气,亦为“气沉田丹”。总之,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保持气不上浮,即不要气冲胸膈。以此观之,太极拳要求的内劲节节贯穿,从大的方面可以理解为各关节的节节贯穿,而细化之后则不然,它是内劲(内气的滋生物)在经脉上各个穴位之间节节贯穿,进行着信息的传递、传感,直达各经脉井穴。不然的话,经梧先生经过实践检验所断言的内功发人在1/4秒之内即可完成,无论如何也是用机械运动、肢体运动所解释不了的。这只能是意识流动、传感的结果,即脑电波反映的结果。是致精、致微物质—气的反映结果,亦即“意到气到劲也到”。太极内功,除了要训练十二正经之气之外,还不可忽视“奇经”的经气训练。按中医经络理论,“正经”是河流,而“奇经”是联接在河流上的湖泊。经气、精血充盈溢满的时候,“正经”中的经气就存于“奇经”,而经气、精血不足时,则“奇经”中的精、气、血、津液,就会注入“正经”。“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是最重要的“奇经”,它们分别是“阴脉之海”和“阳脉之海”。太极内功的循经,一刻也离不开任、督二脉。任脉上有重要的穴位“气海”(即膻中穴),“气街”(即气冲穴),“神阙”(即肚脐)和“海底”(即会阴穴),督脉上有“命门”、“夹脊”(即脊中穴)、“大椎”、“百会”,它们均是内功训练的要穴。太极拳要求的“气沉丹田”和“力由脊发”都同任、督二脉息息相关。另外“奇经八脉”中的阴跷脉、阳跷脉的训练则与“劲起于脚跟”和下盘的“虚实”关系重大;而“带脉”的训练则与“内气鼓荡”,“主宰于腰”关系重大,均不可忽视。由于后文还要论及,在此不赘述。四、中华道家养生学对内功训练有很很强的指导作用中华道家养生学是与中华医学同根同源,且早期曾一同发展的中国古典人体生命科学。这一学科,过去长时间被谬称为伪科学或封建迷信,也有的认为它是发源于道教的一种玄学,神学。其实不然,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由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学派衍生出来的一个学术分支。是春秋诸子百家之一,即儒、墨、道、法、名、阴阳、兵、刑、医、纵横等十二家之一。若从《庄子》一书传载的“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算起,也有五、六千年以上的历史,它比发靭于东汉的道教要早上千年。道家养生学,包括它的修炼学不是宗教迷信,而是学问、学术。这一学术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是当时以至后来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当然后来有一部分依附于道教)生命科学研究。它研究的课题是如何保健、养生、延长人类的有效寿命。即春秋时期的“道家”高真大德老子所归纳的具有哲学意义的“长生久视”。这是人类对自身肉体长寿的期望和追求,而绝非死后登天的幻想。那么,道家养生术(学)到底研究些什么呢?那就是对人体进行修炼,主要是对人体“真元之气”的导引、吐纳,行气。通过听息、胎息、踵息、守静、内丹等方法逐步达到炼精化气( ),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境界,以追求长生住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目的。太极内功引入了中华道家养生学、修炼学的一些重要训练方法,以达到调动人体潜能,增强人体素质,增强技击能力和身体抗御外力冲击的能力。这种学术方法的引进,可以从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留下的长短句中得到印证。他说:“……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那么诗句中的《黄庭》是什么呢?是一部著作的名称,即道家修炼学中的经典著作《上清黄庭内景经》和《上清黄庭外景经》的合称。这一著作的作者是西晋时期的道家修炼大家魏华存,她本人不是出家的道士,而是一位贵妇人。她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非常有进步意义的“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黄庭经》二十八)的著名格言。《黄庭经》的内容是用韵文写成的。可大致概括为“对人体各脏腑及其与外界联系的认识”、“道家修炼的基本路径”和“个人对修炼的切身体会”等。由此可见,《黄庭经》是陈王廷创编太极拳时所依据的重要指导理论书籍。所谓“黄庭”,就是用象征性语言表述的“丹田”。“黄”是土色,代表的是戊已土。在“五行说”里“土”居中,再进一步说代表人体中部,即指的腹内部为人身之中土(头、胸部为上,臀、下肢为下,躯干两侧为左右,腹、背部为前后)。“庭”为台阶下的空地儿,即道家用来炼就“内丹”的田地,即“丹田”。所以说,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中所经常提到的“气沉丹田”是来自于道家修炼学而非自创。“丹田”不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一个穴位,它表示的是人体中(而非经脉上)的一个区域,是道家养生学中的专有名称,即“种下灵根求结丹的田地”。这里所说的“丹田”通常指位于腹部的“下丹田”。那么,“下丹田”到底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呢?绝大数太极拳或其他武术书籍都说它在脐下三寸,有的说就是任脉上的“关元穴”或“气海穴”。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上清黄庭内景经》第二章中说:“上有灵魂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上清黄庭外景经》第一章里又说:“上有黄庭下关元,前有幽阙后命门。”涵虚子云:合上下前后左右,暗藏一个“中”字,此“中”乃“虚无窍”也。这个位置的描述非常清楚,即在心(灵魂)之下,关元穴之上,后边是“命门”(密户)穴,前面是肚脐(生门)。“幽阙”亦即“神阙”穴,也是指的肚脐。至于左为少阳右太阴,正是围绕这一位置画的一张太极图,且此图上白鱼在左尾朝上(少阳),而黑鱼在右头在上(太阴)。虽然晋代尚未出现太极图,但阴阳运转的概念已十分清楚,其描述与太极图所示之哲理,是一脉相承的。“出日入月呼吸存”,正是讲的内气的开合。“出”和“呼”为“开”,“入”和“吸”为“合”,“日”为阳,而“月”为阴,即阴阳开合的过程中,真气存于“丹田”。因此说“下丹田”不在任脉上,而是在脐内深入腹里一寸三分(中医学的同身寸,下同)处,亦即在“神阙”穴与“命门”穴连线的中点处,此“虚无一窍”才是真正的“下丹田”。也就是说它在人体的中轴线上,而不是在经络上。道家所说的上、中、下三丹田都是在这条轴线上:“上丹田”,又称“泥丸宫”,位于督脉“百会”穴与任脉“会阴”穴所连纵轴线同两眉间“印堂”穴向内的横轴线的交点上;“中丹田”(又称绛宫)也在这条纵轴线上,上距心三寸六分,下距“下丹田”(又称华池)三寸六分处。(田成阳《道家修炼学》中语)。李经梧先生所创内功的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即“丹田内转”,“神通于背”和“灵机于顶”分别意守的就是下、中、上“丹田”。所以,太极拳强调的“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始终保持上身(躯干部)竖直,不偏不斜,都是要保证这条纵轴线不变形、不扭曲,以使上、中、下三“丹田”对正,并使人体重心投影垂直向下,落于两脚中间,处于运动底盘范围内。同理,“气沉丹田”,也是让人体重心只在这条竖直轴线上上下运动,而不产生或少产生重心的平动。而气沉“下丹田”则是为了保持人体重心始终保持较低位置,从而保证身体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处在更加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结语:李经梧先生所创太极内功,其学理博大精深。他采撷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理论;依靠中医经络学说为技术支柱;借鉴中华道家养生、修炼学为训练手段,积二十余年的自我修为和潜心研究、试验,终铸成这一集武术技击与医疗保健于一体的有效功法。其学术成果惠泽后人,其发展太极拳事业的功绩,善莫大焉。由李经梧先师的弟子张天戈协助整理出版的《太极内功》一书的侧重点是医疗保健,而对内功在太极拳技及技击方面的作用没有展开论及。我们在多年学练太极拳及其内功过程中,重点是对内功在拳艺和技击方面的作用,以及内、外功相结合的练法上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内功训练(修为)、拳架训练、推手训练,是太极拳技术训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各自单独训练的技理和内容,又有内、外功夫综合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这里仅就内功的技术理论和修为方法做一探讨。一、内功的初始修为是“守静”内功和外功(盘架子、练推手),同是太极拳技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其关系是一静一动互为其根。即在太极拳训练初级阶段,内功主要练“静”(外形静而内气动),而外功主要是练“动”(形体动而中规矩);到了太极拳中级阶段,则是内、外功互为其根,亦即带内功练拳,内、外功同时修为;在太极拳功夫的高级阶段,则主要是内功的运行,而外功则可至无形无象,即太极圈练得从外形上看不出来,亦即“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高度。我们认为这就是“内家”拳术的要旨。前面谈过,太极拳的创造者们是把道家养生学和修练学的基本方法引入到太极拳的内功训练之中,因此,内功的初级修为也是从练静功开始的。经梧先师在其《太极内功》中,多次反复谈及了内功的静练和意守身体某一部位的训练方法。其中讲到的“调息”、“吐浊气”、“凝神”、“采物”等等,都是练静收心的具体方法。静功的关键,在于入静;入静的关键在于止念。止念就是去除心中的杂念,然后才能一心一意地去做静功。我们所说的“守静”是“守一”和“身静”加“心静”的合称。所谓“守一”,即《庄子·在宥》中所云:“我守其一,以处其和。”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我守心(这里的“心”字不是指的心脏,而是指人的意识)一处,而处于身内阴阳二气( )的和谐之中。守心一处,或可大之而守于“道”,或可小之而守于“窍”。这里的“守一”,说的即是“守窍”,亦即通常所说的“守丹田法”、“守祖窍法”、“守会阴法”等等。从经梧先师所创之内功的技理来说,我们所守之一“窍”,即意守督脉上的“命门穴”。独守“命门”一窍,则可养吾身之阴阳二气,从而养护了自身之浩然正气。“命门”穴,位于督脉之上,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肾俞之间,当肾间动气处,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孙国杰主篇《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针灸学》第429页)。从古到今,中华医家对“命门穴”进行了几千年的研究,认为它“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明·张景岳《类经附翼·求证录·三焦包络命门辨》)。《内经·素问·剌禁论》中曾记载:“七节之傍中有小心。”(即脊柱由上向下数第十四椎,自下而上数为第七椎)它是“一身之主”,即“十二经之主”。它主持着“人体一身之阳气”。医家圣手赵献可把“命门”穴喻为“走马灯”中之灯火。他说:“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明代著名医学家孙一奎则表述得更为直接,他说:“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由此而生,脏腑以继而成。”又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命门”一穴,是人身之气的“发动机”,而“下丹田”只能说是“气”的储存器。李经梧先师把“命门”作为自创内功的重要“气穴”,而未选择“下丹田”,是有其深厚理论基础和深远意义的。“身静”和“心静”,就是道家修炼学中静功筑基功法中的低、中级层次的“身静”(身体不动谓之身静)和“心静”(念头不动谓之心静)。它的高级层次是“意静”(不知有我谓之意静),但因为太极拳要练“意”,就不可能“意”不动,所以不是我们所要重点修为的内容。守住“命门”(亦称后丹田)一窍,身体不动,为修为的第一步,即“养气”修为。其姿势或站式、或坐式、或卧式均可,但因为我们练内功的目的是为练太极拳技服务的,所以最佳姿势为站立式(老年朋友可取坐式,甚或卧式),这样,就可在练静功的同时,锻炼了下肢的支撑力量,亦即加强了下盘稳定功夫的训练。练“身静”时要周身放松,不使身体存在局部的紧张,亦不让其有丝毫的拘束,腰带可以松一松,鞋带也不要系得太紧,(如在室内练“身静”,只穿薄袜,下垫布垫即可),不宜穿过紧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紧张情绪。身体放松之后,自己感觉非常的舒适,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练功时间虽然长久,自己心中并不厌烦,身上也没有坐立不安,难以忍受的情况,能够站得住,站得轻松,这样就是肉体已经得到安静了,这种境界,谓之“身不动”,即“身静”。做到身体安静之后,思想上的束缚尚未解除,这时,要用“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 ,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以往事情不回想,眼前事情不牵挂,未来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休息状态,这样就是精神世界得到安静了。心中不起念,谓之“心不动”即“心静”。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练静功是要求自然呼吸的。“听息”的方法,就是两耳内听,即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只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是要求无声,所说的“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不要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听”的真意是为了精神集中,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做,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随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渐渐地就到达“入静”的境界了。实践告诉我们,这种筑基功夫看似简单易行,其实,它是内功训练的起始,正如俗话所说,万事开头难。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反反复复地训练,想做到这两步也是很有些难度的。因为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之余,真正用于练功的时间很少,倘若随时随地都能和内功修为联系在一起,当然收益最大。相反,如果一个人专门静站练功,静站之后又去胡思乱想或者大动肝火,心浮气燥,不光静站练功得到的益处就此赔个一干二净,就是再次练功也肯定不会练得好,所以,一个人的练功生活和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要想把止念的功夫练好,就要在日常生活之中注意修心、修性、修德、修念,以保持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人生观。平时待人处事就应坚持做到“欲正人,先正已;欲人敬,先敬人”;“事来则应,事过则忘”;“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在练功过程中则做到:“有念即止”;“收回忘掉;“顺其自然”。即使是这样,这个初级功夫,每次训练也要坚持半小时以上,并且要连续坚持训练100天,即过去的修练者所说的“百日筑基”(练功期间要禁绝房事)。它是为后续内功修为投下的第一块基石。 二、太极内功修为的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前面谈过,内功是太极拳技的核心。它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拳艺水平,增加技击力度,亦可强化人体抗御外力的能力。这诸多功能均来自于“内气”锻炼,以及“气动”与“体动”的完美结合,而内功的独立修为则是前提。大多数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或者“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这一太极拳名言。其实,这就是内功训练的总体内容和行拳要求。所谓“以心行气”就是指用意识引导内气,并按人的意志循经运行;所谓“以气运身”就是把内气运送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几个部位去。产生所需要的“内劲”,进而提高拳技。这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修为与以“养气”为目的的“守静”修为有所不同:一是需要“意识”能动地参与,并作为内气的向导;二是需要用逆腹式呼吸(与顺呼吸相反,吸气时收腹,呼气时掤腹)作为引子启动内气运动;三是要练就的功夫是“内气”的细、慢、深、匀运行和有秩序地开合。其具体的训练内容、技理和程序,可做如下表述:(一)以心行气,自然循经这里所说的自然循经,并不是按着经气在经脉中的自然流注规律(即始于手太阴肺经,然后交手阳明大肠经、再交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继交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手厥阴、再返回肺经),周而复始地进行气血流注循环,而是按着十二正经的走向循经。即按《灵枢·逆顺肥瘦篇》记载的“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的规律循经。自然循经的方法是:首先,要在身静,心静的基础上,把意念放至两脚底部,内观“隐白”、“大敦”、“涌泉”三穴,然后由意念引领,由上述三穴吸气上行,过内踝,沿腿内侧(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上行,其经别入腹,连属脾、肝、肾。上行之内气聚于“膻中”(“上气海”)与手之三阴经交接,此吸毕。手三阴之气由肺、心包、心呼出,出腋下,沿臂内侧(手太阴、厥阴、少阴经)前行直达“少商”、“中冲”,“少泽”三穴,此呼毕。经气交接于“商阳”、“关冲”、“少冲”三穴,沿手臂外侧(手阳明、少阳、太阳经)上行,其经别入体内,连属大肠、三焦、小肠。上行经气过肩胛,达头面,内气聚于“百会”穴,与足三阳经交接,此吸毕。经气由“百会”穴呼出,入足三阳经下行(足阳明经入“缺盆”,从身体正面下行过膝,足少阳经经身侧线,足太阳经由背后下行)。其经别入体内连属胃、胆、膀胱。下行内气直达“厉兑”、“窍阴”、“至阴”三穴,此呼毕。内气交接于“隐白”、“大敦”、“涌泉”三穴,进行下个循环。循环遍数自定,最后意放脚底。这一训练内容的目的有三:一是温通经脉,二是摩荡内脏,三是进一步深度静心。(二)以心行气,充实带脉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含义。它是人身经脉中唯一一条横向围身一周的经脉(其他经脉均为纵向)。其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即循行于躯干的所有阴阳经脉均受到带脉的约束。另外,《灵枢·经别》中说:“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这说明带脉的起点是“命门”穴(命门穴即在脊骨由上向下数第十四椎,亦即现代医学所说第二腰椎棘突下),亦即带脉同足少阴肾经在“命门”处相联属并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而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故带脉与任、督、冲三脉有着密切关系。充实带脉的方法是:用意念引导由“涌泉”穴吸气,循少阴经上行至“会阴”。再转向尻后,过督脉“长强”穴,使内气提至“命门”穴,此为吸为合。然后,内气由“命门”穴发出,沿腰两侧向任脉“神阙”穴及少腹(俗称小肚子)运行,并使内气扣合,此为呼为开。之后内气按原路收回“命门”穴,此为吸,为合,不再放至足下。下一个循环即内气从“命门”发出达腹前会合,复又收回“命门”,即如此进行一开一合之运行,开时,少腹掤起(不是鼓肚子),合时,少腹放松。训练次数可自行掌握。这一训练的技理和目的是:训练腰部的掤劲,使腰成为人身之强有力的机枢,从而成为全身运动的主宰,即拳论所说:“腰为第一主宰”,同时训练了腰部的内气鼓荡。亦即经梧先师所说,把自己的腰练成一根“铁轴”(即如磨盘之铁轴)。(三)以心行气,丹田内转丹田内转的方法是:以意念为引导,由“涌泉”穴吸气,内气经前述路线上提至“命门”。稍加停顿,内气由“命门”经腹内压向“神阙”穴,此为呼为开。这股内气在腹内形成一个以“下丹田”为球心,以“命门”、“神阙”二穴连线为直径的气球。该球体具有三维运动的枢轴;即上下之纵轴;前后之横轴;左右之横轴。首先,以意念引导此“气球”在前后之横轴上向左徐徐旋转三十六圈,意念中,此球越转越大,其球面外缘上达“膻中”,下达“中极”;然后向相反方向缓缓旋转二十四圈,意念中,此球越转越小,其球面外缘缩到小于“丹田”方寸(1寸2分同身寸)。尔后,此球再在左右横轴上,先向前,再向后各旋三十六和二十四圈;接着,此球又在上下纵轴上左、右旋转同样圈数,意念中球体大小变化同前。还可以把纵轴旋转到四隅方向,进行“丹田内转”训练。在整个“丹田内转”过程中,带脉始终为 起状态,口鼻呼吸自然。做完此功,内气复归“命门”为之吸为合,带脉放松,内气按原路放回脚底。这一训练的技理和目的:根据阴阳颠倒,即“坎、离”换位之理,训练内气的阴阳既济和内气充盈,逐步达到“劲由内换”的目的。(四)以心行气,贯通二跷跷脉之“跷”字,有足跟,跷捷之义。其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故能使下肢灵活跷捷。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孙国杰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针灸学》第73页)。阴跷脉起于足跟,沿内踝上行至头面;阳跷脉亦起于足跟,沿外踝上行于头面,二跷交接于目本“睛明”穴;阴阳二跷主肢体两侧之阴阳,阳跷主持阳气,阴跷主持阴气(同前)。贯通二跷的训练方法是:意念由足心移至足跟,由内踝下“照海”穴(又名阴跷,在内踝尖下凹陷处)吸气,内气沿大腿内侧,进入前阴部,然后沿腹部上行入胸内,入“缺盆”(锁骨上窝处)向上出“人迎”(喉结两旁颈动脉搏动处)穴前,达于鼻两旁,终于大眼角下“睛明”穴,此吸毕,为合。内气由意念引领由“睛明”穴发出为呼,沿鼻旁下行过嘴角(“地仓穴”),下行至肩颈交界处,沿肩行身侧,绕肩胛后侧,沿身体侧线下行至髋骨尖后,继续下行至足外踝下“申脉”穴(足外踝下凹陷中)此呼毕,为开。过足跟底,通“申脉”“照海”二穴,进行下一循环。做此功次数自定。这一训练内容的技理与目的:此一运气法,即为道家之踵息。《庄子·大宗师》说:“常人呼吸以喉,至人呼吸以踵。”(“至人”即修炼有素之人)通过贯通二跷,可锻炼下肢运动的灵活性和矫健敏捷,增强“劲起于脚跟”的力度。亦增加下盘的稳定性。(五)以心行气,抓闭命门以心行气,抓闭命门,是李经梧先师太极内功的核心功法之一。其训练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却是内功修为的根本性环节。其训练方法是:身体在太极式基础上,膝部慢慢向下弯曲,身体重心下降,并使腰脊呈弓形,虚领顶劲。此时两手在身体两侧,五指张开,指尖朝前,手心向下,松肩松肘,达呈半蹲状。由意念引领内气,自脚心“涌泉”穴吸气,沿足少阴经上行至“会阴”穴,转向尻后,过“长强”穴,达“命门”穴。两手从吸气开始,抓气上提(手臂未动),手指的收拢与内气运行同步,内气达“命门”穴时,两手攥成实拳,拳心朝内,同时十趾抓地。此时,“命门”穴掤起,带脉亦跟随掤起。用意念把“命门”掤起之状保持住,即摒住内呼吸,口鼻之外呼吸正常进行而不影响腰间掤劲。此时,意念专注“命门”一穴,保持若干时间(长短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和内功之深浅自行掌握。但应该是越练保持的时间越要加长才好)。之后,把掤劲松开,意念引领内气按原路径放到脚底,两拳随内气下行而慢慢松开。稍停后,再进行下一次抓闭命门训练。训练时的抓闭次数可自行掌握,最好不少于五次。这一训练的技理和目的是:以“后天之气”滋养“真元之气”,以水谷之精辅佐先天之精。使之固本培元,强腰健肾,进而充盈骨、脊、脑三髓,达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的目的。(六)以心行气,太极循经所谓太极循经,就是根据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和“开为发、为呼、为阳;合为蓄、为吸、为阴”之拳理,对内气进行循经训练。其训练方法是:在太极式基础上,意念放于两脚底,内观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脉之井穴“隐白”、“大敦”、“涌泉”;由意念引领此三穴同时吸气,内气沿三脉各自上行。其中足少阴肾经过“照海”穴时,意念带动阴跷脉气动,一齐上行;足少阴经过“筑宾”穴时,意念带动阴维脉①气动上行。此五经脉内气并行于大腿内侧,达前阴部,交于“会阴”穴。此时,意念带动督脉、冲脉②气动,内气转向尻后,分为两股,其中一股沿冲脉别入脊柱内上行(此即为气敛入脊骨);另一股过“长强”穴,沿督脉上行,内气共达“命门”。此吸毕,为合,为蓄,为阴(全部走阴脉,督脉除外)。稍加停顿,内气由“命门”发出,上行经“大椎”穴,内气分别由手、足三阳经、阳跷脉、阳维脉③冲达四肢末端各经脉井穴和脚跟;与此同时,内气推动脉外之卫气,气达体表,毛发攻起,四肢末端掤起(不加拙力)。在内气由“命门”发往四梢同时,亦由“命门”发向“神阙”穴,带脉同时掤起,即为“气沉丹田”。此呼毕,为开、为发、为阳(全部走阳脉)。内气交接于各阴经井穴。接着吸气,内气沿各阴经脉收回体内,手三阴经气聚于“上气海”(膻中穴);足三阴经脉聚于“气街”(“中极穴”至“关元穴”),尔后上、下两股内气沿任脉入“神阙”穴,过“下丹田”(亦为气沉丹田)达于“命门”,此时带脉松开,此吸毕,为合、为蓄、为阴(全部走阴脉)。内气再由“命门”发出进行下一循环。需要明确的是,内气合时应缓、深、细、匀,而开时应迅速达于四梢。这就是《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所说:“气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这一训练之技理已含文中,其训练目的只有一个,即为太极拳带功行拳或推手积蓄内在气机。注:①·③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穴(足少阴经),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金门”穴(足太阳经),向上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②冲脉,起于少腹内,出“会阴”穴(任、督、冲脉为一源三岐之经脉,均过“会阴”)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为十二正经之海。 (七)以心行气,太极看手太极看手式,又称活步川字桩。是李经梧先师内功中的重要训练内容。其训练方法是:在无极式基础上,左(或右)脚开步与肩同宽,两手自然垂于身侧,含胸拔背,“百会”穴向上虚虚领起。意念放至两脚底“涌泉”穴。由意引导内气,由“涌泉”吸气,沿足少阴经提至“会阴”穴,转向尻后,循冲脉入脊骨,同时循督脉提至“命门”,此为合、为吸、为蓄。与提气同时,两手握拳,手臂缓缓抬起,躯干半面向左(或右)转,左(或右)手在前举起与眼同高,并由拳变掌,掌心斜向前,为实;另一手提至前手肘弯里侧,亦由拳变掌,其“小鱼际”朝前下方,为虚;与时同时,左(或右)脚向前上半步,全脚掌落地为虚,后脚为实。意念引导内气由“命门”穴发出,沿手足三阳经发至四梢各经脉井穴;此时手指、脚趾掤起,前手与后脚为实且内气呈对拉之势;后手与前脚为虚,内气助推实手实脚之内气;眼神由实手中指尖放出去。此为呼、为放、为开。但内气不外泄,掤在体内,外呼吸保持自然,不可憋气,内气在实手实脚间反复涌动:实脚内气下沉,则实手亦助推一同身寸,反之即收回一同身寸,眼神亦随之放与收。如此反复涌动三至五次后,再换另一侧,从头练习,唯方向相反。这一训练内容的技理与目的是:根据太极拳推手,两相对待时的要求,训练接劲和内气的虚实变化。同时也训练了内呼吸同外呼吸的两相分开。 (八)以心行气,身备五弓“一身备五弓”,是太极拳行拳和推手过程中,使内劲与身形合一,产生八面弹性劲的技术要求。即躯干为一张主弓,上、下肢各为一张与身弓联属、联动,并可各自发出弹性劲的分弓。以心行气,训练备五弓的方法是:在太极桩基础上,内气沉入两脚“涌泉”穴。意念引领内气由此穴吸气上行。与此同时,身体整体下降,成马裆步,两手渐握成拳,收于腰侧,拳心向上。内气过“会阴”达“命门”,为吸、为蓄。内气由“命门”上提至“大椎”穴,发往四梢。与内气下沉同时,双拳渐变立掌,掌心朝前,沉肩坠肘,向前推出,与眼同高;内气同时到达脚跟,脚趾(脚心虚起,五趾抓地)和指根、指端,手心含住。此时,“命门”穴后吐,带脉掤起,尾闾前翻。此为呼、为发。稍加停顿,内气慢慢收回“命门”穴,收气时,双手回收一同身寸。但指根、指端仍保持前掤之意;“大椎”穴在意念中亦收回一同身寸,但脊背掤劲不丢,两脚心由虚渐实。下一循环,内气仍由“命门”穴发出,重复上述运行,身形动作同前,配合一致。当两腿酸软难以支撑时,可把内气放回脚底,缓慢起身,调整片刻,再继续训练此功。此功亦可做单臂、单腿,即拗对之臂、腿的训练,只是需要前手领转腰脊拉弓,而另手按于胯旁;相应之腿则相配合转踝、旋膝。还可以做两臂同时向身体两侧之拉弓训练,行气如前。上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训练,是单独的内功修为;既需要凝神贯注、意念集中,又不要使意念过重,要平心静气地体悟内气的运行。这个训练既可一整套全部进行,又可以把某一或某几个课目抽出来单独训练。当内气训练得充盈时,即可带功练拳架;当正气不足时,再练内功,然后再去带功打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带功打拳时,就不要再去内视穴位和内气流向,而是用意识指挥内外合一,使意到、气到、劲到。如果带功打拳过程中仍然意在内气的流动,则必然神滞、气滞、动作也滞,而成为行拳之大忌。结语:李经梧宗师所编创修为的太极内功功夫是大海,我们这里蘸起的只是一滴水;他云龙风虎一生的太极拳学是粮仓,我们这里拈起的只是一粒粟。由于我们学识鄙陋,修为欠精,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敝。尚请同门、同道不吝斧正。文章发表在《精武》杂志2007年2月号作者简介:东庵居士,李经梧宗师再传弟子,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吴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秦皇岛市太极拳研究会副主席。师从李经梧宗师嫡传首徒,陈氏第十一代、吴氏第五代传人,著名太极拳家王大勇先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