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与体会-梁晓波

功夫秘籍 2014-05-05
杨式太极拳是目前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其健身功能已获得广泛认同,但技击能力在现代却受到质疑,许多人认为只有练习小架(快架),甚至陈式炮锤才能技击。其实,杨式太极拳在民国年间由杨澄甫先生定型后,技击能力是通过专门功法训练获得劲力,在此基础上经过推手、比手(散手)的锤炼与拳架涵养获得。传统扬式太极套路和推手现在基本都公开了,唯有功法部分披露较少。下面就本人师从林墨根先生学习过程,简叙传统杨式太极的传承内容及一些个人体会。杨式太极拳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师徒传授制,其优点是因材施教,缺点是由于单独传授,弟子不知道学习时间多长,传授内容有多少,不像现代教育有教学大纲,在一定时间内要将知识教授完毕。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拳架套路(刀剑枪)、功法、推手(比手)三大类。拳架套路是杨式大架,器械主要是刀、剑、枪,其余器械多是后人创编的。太极推手从技术上分为化劲与发劲两部分,化劲的基础是“听劲”,发劲的基础是“懂劲”。懂劲在太极拳中本意为“自己懂劲,于人懂劲”,这里借用为知道怎样发劲,并与“听劲”相对,合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理。由于太极文化的影响,“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作为推手玄妙技巧被追求,但从武技角度就偏游戏化了。为弥补这个问题,推手之后要进行比手(散手)训练。功法是传统杨式太极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所谓功法,用现代体育术语就是专项训练。功法具体分为辅助与发劲两类。辅助类主要是养气、练意、练体方法,中国武术各门派都有,大同小异。发劲功法是经过长期实践,将早期通过套路练习懂劲的渐悟方式,简化为以功法来融会贯通,即将套路中繁杂无序的劲,分解为简单有序的劲路模型来掌握。从学习方式来说是一种巨大进步,这如同拳击运动,只要掌握直拳、摆拳、勾拳等几种基本拳法,就可变成无数组合。真实比武对抗不是武侠小说中描述的“见招拆招”那样,如以“见招拆招”方式搏击则必死心无疑。传统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两阶段:一为“知其然”阶段,即入门阶段;二为“知其所以然”阶段,即授业阶段。知其然阶段,练习入门功法,学习拳械套路及定式推手,主要是打基础,调养身体。教学中师傅让弟子尽可能模仿,不作过多解释,同时不断考察弟子道德品行。如弟子经考察达到要求就可成为授业弟子,进入“知其所以然”阶段。这个阶段,师傅一般会告诉弟子为什么,让弟子充分发挥能动性去学习。由于两个阶段时间长,故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林墨根先生传授的第一个入门功法叫“沉桩功”,这是一个基础功法,主要用于强化根劲,一般认真练习两三个月,可任由他人推挤而不动。过去有句老话“先有千斤力,才能四两拨千斤”就是说明基础的重要。再有一个功法叫“排气功”,以“哼哈”二声为引导,是一种练体方法,练习后身体得以强化,特别是胸腹可承受一般人的强力打击。入门阶段的套路学习,实际是传统套路再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叫改拳。老师首先明确太极拳“劲”与“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架要求“慢匀松静”,等同道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要求,严禁肢体注满力量打拳,要求学生高度模仿。太极起式是内气的基础,李雅轩先生过去有“千百次练习”的要求,老师也说多练起式有意想不到的作用。起式可让人很快获得气感,相当于道家丹道的初步感知。入门阶段的推手训练,主要是学习传统定式推手。推手按形式分有定式推手与散推二类。定式推手又有单推手、双推手、四正推手、活步推手、进步推手、大捋推手,此外还有参差、低桩、乱踩花等形式。重点是明白听劲,知道问劲,掌握掤劲。推手在练习中又分为“轻手”与“重手”两类。“轻手”主要练听劲与身体的走化能力;“重手”主要是强化掤劲,贯通根劲。到了授业阶段,老师会传授发劲功法。第一个功法叫“接劲功”,其实就是定步发力的基本模型;第二个叫“合劲功”,是活步发力的基本模型。林墨根先生进一步说明,太极拳除通常所说长劲、短劲外,还可分为定步与活步两大类。掌握了上述两个基本功法后,可初步明白发劲原理,后续的发劲功法也很好理解。实际上,除个别特殊发力情况外,太极拳所有的劲都可从这两个基本功法衍生出来。太极拳套路本身也可看作一个大功法,每个单式都可作为单独功法练习。在传授发劲功法后,老师再次改拳。这时明确了一个重要概念:太极拳练习分“养法”与“打法”两种形式。按“慢匀松静”要求运行就是“养法”;按“发劲功法”的要求运行就是“打法”。拳式技击含义是用法(说明动作目的),而打法是讲怎样正确有效地击打目标。养法动作慢匀且身体有起降,打法瞬间收缩爆发。就气而论,一个是气沉丹田,一个是气聚丹田。林墨根先生常说,拳要养,平时不能一味发劲,会大量消耗神气,对身体不好,故老话有“气直养无害,常横练有碍”之说。老师还通过太极五锤的劲路来说明打法的不同。太极五锤按劲路分,肘底锤、撇身锤是两种不同的活步发力,而搬拦锤、栽锤、指裆锤是定步发力,搬拦锤、栽锤虽动作不同,但细分劲路相同。至此,心中有一种豁然的感觉,从劲路入手,太极拳就很容易理解了。老师还提到一种表现法叫演法(四川话叫假打),所谓演法是过去的拳家,即要在公众场合显功夫,又要将技术保密,于是对关键动作进行简化或掩盖,不仅发劲甚至套路的转换动作也这样。在推手方面,重点讲解四正手技术,理解化劲。按林墨根先生的说法,化劲不仅是将对方来劲化掉,而是将身体调整为随时能出击状态,做到化即打。最理想的状态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四正手很重要,练好它可使拳架动作沉稳有内涵,也是走向实战的重要环节。推手过后,就是比手。比手也是比武,其实就是比心态,在掌握发劲技术前提下,看谁心稳,看谁“快、准、狠”。林墨根先生传授了一个心稳的方法,就是“念师默像”,所谓“念师默像”就是想象老师推手与发劲时的样子,将自己幻化成老师来动作。太极拳的实战性在过去是通过比武体现的。中国传统武术认为,人体其实很脆弱,无论怎样打熬身体,人体抗击打能力总弱于击打能力,故比武就是“快、准、狠”,提倡“一击制敌,一剑封喉”。因此,旧时比武,无论伤残,几招见胜负,不像现代搏击比赛,为满足观众欣赏而对抗许多回合。“比武争锋,雷霆一击,搭手丈三,出手见红”是过去对太极拳技击的描述。太极拳立足武林是依据其强大的攻击能力,而不是所谓养生保健。综上所述,至迟在杨澄甫先生时期,杨式太极拳形成了一个“太极文化为依托,太极拳架广传于人,太极功法隐秘示人,太极推手吸引于人的传承体系”。以上是杨式太极拳传承的简单总结,下面再谈一点个人体会。第一、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演变中国武术从明朝中期起形成了一种以套路进行传承的特定方式。杨式太极拳虽也遵从这种模式,但套路一直在进化与发展。杨禄禅宗师最早在北京传拳时有“智锤、大架、老架、小架、长拳”等套路,而至民国年间,则主要是杨澄甫先生定型的杨式大架,其他套路影响不大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如下认知:太极拳架作为太极拳体系的一部分,不再承载全部技击训练任务,拳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慢匀松静练法,可让修炼者养成虚无的气势,从而孕育“灵性”并涵养“暗劲”,使身体得到养生保健。这就是前面所说“养法”与“打法”的分离,一种革命性的进步。太极拳“灵性”目前还不好说清楚,与心理学潜意识有关,是太极拳高境界的标志之一。太极拳境界的提升,本身就是一个从拳架起又回归拳架的循环过程,因此,杨式大架不仅是养生架,更是养劲架、养性架。关于小架,由于发劲功法不外传,人们就觉得松柔绵软的太极拳只能养生,故近年来有一种推崇太极拳小架(快架)的倾向,似乎不会小架就不能打人。其实如前所说,太极拳分养法与打法,而所谓小架(快架)就是按打法要求展现的太极拳套路,它只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训练效果不如功法训练简明。另外,目前互联网上的小架(快架)视频其实是表演架,真东西隐藏了。当然,如果一定要强调小架,最简单办法就是将杨式大架按打法要求连贯展现就成,这里作两个口诀,供大家参考。打法:太极阴阳,龙虎双行,气聚丹田,哼哈二意。养法:太极阴阳,龙虎双行,气沉丹田,空虚灵意。第二、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行架规范我们所学拳架是李雅轩先生所传的115式,动作舒展大方,气势磅礴。记得早年学拳曾想:如果拳架像师爷一样,该是件多么荣耀的事。于是如同做科学实验一样,将李雅轩先生的拳照按比例进行测量,获得手脚与身体的高度、开角等数据,结果单个动作模仿可以,连贯运行就做不到位。后来林墨根先生说,先师所留的照片是定型照,是静态的,过去没有录像,后人往往按定型照模仿而忽略动态过程。太极拳表现个人的精神气质,因每个人感悟不同,故名家的拳架也不尽一样。打拳最重要的是动作转换过程,并由此体现出味道(神韵)。个人认为,可将心法作为传统太极拳的行架标准。所谓心法本为佛教用语,后被武侠小说神奇渲染,现定义为一种行拳的意念轨迹,以此体现太极拳“以意引气”要求。只要动作的起承转合体现出与心法的一致性,则不论动作高低长短,都是规范拳架。第三、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劲路分类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劲路,一直是通过师傅单独传授来掌握,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到底有多少种劲?有没有规律可循?另外,师傅往往不是一下将所有功法教完,加之传授时间长,很容易造成技艺失传。因此,建立一个如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劲路体系就很有必要。推手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但不能完全表述太极拳的所有劲路,故根据周易阴阳对称性原理及由“一生二”?“二生三”,以至万物的变化规律,将劲路按八卦重新分类,具体可将活步、定步分为阴阳二大类后,再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现分为八组细分劲路(之下还可细分)。当然,劲路不一定要归为八类,只是为表述方便。个人认为,中华武术的魂在于“劲”,各门各派的技击方法在根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传承原因多一点或少一点而已。如能按“劲路”进行梳理,中华武术至少在打法上可以统一甚至可统称为“易拳”,以劲来体现“简易、不易、变易”的易之三训。第四、传统杨式太极拳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杨式太极拳也与时俱进。一方面,传统太极拳承载的文化思想不仅淳化民风,还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构建;另一方面,作为体育向着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两个方向演进。在大众体育方面,虽然国家创编的各类太极拳套路对太极拳运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从加强健身效果的角度,还应强调传统套路,特别是在“慢匀松静”的基础上,推广“内气循经”。在竞技体育方面,太极拳目前只有套路比赛,评比量化标准也日趋完善,但太极拳毕竟作为一种武技存在,不是体操,要有对抗比赛才能体现存在价值。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表明,有对抗的项目要比单纯展现形式美的项目更有生命力。建议相关部门牵头,重新设计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特色的太极对抗比赛并使之走向世界。从更深的层面讲,太极对抗比赛如果成功,除了能体现体育的拼搏精神外,更能提升民族自豪感,更可为中华复兴注入一股“自强尚武”的内气。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传统太极拳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真心希望古老的太极拳在世界上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获得益处。天佑中华,愿华夏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