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扇第二套(中国功夫扇第二套教学)

少林功夫 2022-11-16

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愈发被当代中国社会重新认知和汲取,成为中华文化延续的的根脉和沃土。在全球化过程中,它以特有的形式和内涵,成为世界文明共享共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版界不遗余力出版了多种武术书籍,林林总总,目不暇接。既有武术理论典籍整理校释,也有拳谱拳诀汇辑编纂。既有武术人物传记,也有拳系拳种介绍。既有多卷本武术通史,也有大部头武术志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二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功夫》一书,不失为一本在解读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上有所探新的好书。

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广西先生及其长女王萌。

首先,该书论述了中国原典文化留在武术本体上的深刻烙印。如在拳理拳法上,刚柔、巧拙、形神、进退等观念,作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中和”二字,而中和的本意指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无不达于和谐的境界,无偏无倚,无过无不及,是道德的最高规范”。

《易筋经》第一势,《内功图说》,清咸丰八年(1858)刊

作者用“内外兼修、形神合一”这句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精要来定义中国武术的基本特征,并贯穿于全书的字里行间。

其次,本书作者把中国武术概括出三种文化形态和四个核心理念。抗暴意识、道德规范和拳谱语言是为三种文化形态,其特别之处在于它鲜明的民间属性。

武术的道德意识体现在“武德”上,即谦和忍让、立身正直、见义勇为、尊师重道和武林义气等五个方面,作者逐一予以阐释。

《十二属相图》(局部),年画,天津杨柳青,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美术博物馆藏。画中十二属相均以幼童喻之,各执兵器,与相克者对打。

在第三部分“武学之道”中,作者概括出刚柔相济、大巧若拙、以意击人、善战不怒四个武术核心理念,而这四个理念合为有机一体,试图从更宽更高处阐释其武学思维和体系。

少林寺僧练功

作者提出,成为高手牛角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学武的天份,二是有名师传授,三是有超乎寻常的毅力。

本书还对与武术密切关联的若干文化、社会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究。该书的后几部分阐述武术与养生、武术与江湖、武术与文学影视等问题。这些内容多有真知灼见,或具独到观点,行文流畅,文采熠熠。如论及武术与养生,提出练武使人强健,强健与长寿虽有联系,但并不等同。

再如论及武林与江湖,作者生动描述了走镖、护院、江湖拳师和侠隐等四类人物,其中护院一类武功最高。书中护院与房顶贼人在夜间的对话,如小说描写一般。

《岳飞收何元庆》,年画,清末,天津

何元庆占山抗拒岳飞,两次被擒,均被释放。何元庆感愧,率众投诚,共抗金兵。图中持双锤者为何元庆,正与岳飞交战。事见《说岳全传》。

该书虽有不足和遗憾,但瑕不掩瑜,《中国功夫》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武术文化类妙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有兴趣者,武术文化研究者,武术爱好者等不妨一读。

文字:魏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