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功夫里的插曲(周星驰功夫里面的插曲)

武林动态 2022-10-27

本文作者:李德乙

最近,拜读了邑人影院大佬的《周星驰成就客观评价:他真的不是大师》,看的汗流浃背,极其过瘾。在网络上也引起了广泛讨论,有理性评价的,也有忠粉讨说法的,热度渐起,很有爆款气质哦。其实,我还是更喜欢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名字:《周星驰批判:时无大师,遂使竖子成名》,观点鲜明,活泼热辣,有着大量事例数据和严密分析论证,绝对的雄文。

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原则,我也蹭波热度,插上一腿,说上两嘴。

大师不大师的,我先不敢说。放眼国际影坛,星爷可能确实微不足道,毕竟所处的整体工业实力搁这儿摆着呢。不过在华语电影圈,能拍出好看又有点东西的,周星星同学怎么也能算上一号。

先说说2004年的星爷自编自导的《功夫》吧,这部豆瓣评分8.6的作品中,有两段令我始终念念不忘:

一是一段“一唱三叹”堪称经典的电影配乐。《功夫》的配乐整体都很有特色,用到了古典民乐、经典西洋乐、老上海音乐,也有为电影原创的音乐,都挺精彩。但这一段,我想给全片最佳。

星仔与哑女第二次碰面,他本想用霸凌作恶来掩饰屡屡受挫的失落无奈和仍未泯灭的赤诚善良。

可惜这次他的色厉内荏在哑女递出棒棒糖后,如同摔落的铅笔,外表看似没啥变化,心里已经开始一节节折断、松动。一时之间,在多年追随他的好友小胖和童年青梅竹马面前,他还抹不开面子,不愿放下玩世不恭的保护罩。

此时,电影原声《只要为你活一天》前奏响起,乐曲起调很低,若有若无,但是中间似乎是铜鼓或定音鼓声,逐渐加重,与剧情配合,一下重似一下,敲开星仔的伪装外壳,也敲在了观众的心坎上,引起共鸣。

紧接着,星仔抛下哑女、小胖独自跑开,情绪刚要释放,音乐也开始变得清晰。此时,又出现一个小插曲,小胖追上来,塞给星仔一瓶汽水,音乐随着星仔的情绪再次变得克制。小胖离开,星仔的情绪才得以释放,音乐也越发激越。这段配乐相当打动人心,相信不少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被调动起来。

谁知,并没有给星仔过多的发泄时间,在观众还对音乐意犹未尽之时,突然被斧头帮打断。原来斧头帮要让星仔去捞出“火云邪神”。

随着镜头转换,还没来得及好好伤感的星仔被一脸懵地带进了以往他一直徘徊门外而不得入的酒吧,表情从伤感到懵逼,再到飘飘然、忘乎所以。此时的配乐节奏与星仔的表演完美契合,轻松愉悦中带着些纸醉金迷,更带着些荒诞无稽,很自然地过渡到下面营救火云邪神的荒诞行动。

这是我在华语电影中见过最打动人心的配乐,不仅音乐优美动听,更难得的是与剧情、表演浑然天成,更优秀的当然有,但我偏偏独爱了这一款。

二是斧头帮请来杀手杀害猪笼寨三大民间高手的段落,运镜、美工、配乐、特效、意象的运用,无一不精彩。

夕阳下,三大民间高手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一番你来我往的切磋,愈发惺惺相惜、相识恨晚。但猪笼寨已不能继续让他们藏身,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当夜,谭腿只身一人从猪笼寨走出。路口昏暗路灯下,一个瞎子盘腿而坐,一墨镜一琴而已。谭腿从他身边路过,虽感有些奇怪,却并未理会,也许谭腿是艺高人胆大没放在心上,也许他就是这么一个粗豪磊落甚而有些粗心的人。他就这样把自己的背留给了杀手。

瞎子开始拨琴,铮铮然,很是悦耳,但四周渐渐起了变化。镜头跟着谭腿,观众可以渐次看到:树上的枝叶像是突然被利器割断,飘落他肩头;

路过的屋前挂着一盏灯,突然被打灭;镜头中出现一只夜行猫儿的剪影,突然被拦腰斩断,鲜血喷溅到墙壁上。这个过程中,一直配合着琴声,观众也看明白了,这是化无形琴音为利器,杀人于无形。照理,“事出反常必有妖”,谭腿不会不懂,为何如此大意?估计一是杀手武功层次超出了谭腿的见识,人既未动又无有形暗器,怎么可能近得我身伤得我人?再一个,琴音可能还有干扰心神的功能,谭腿一定也一直高度戒备,只是防的段位不够,复被压制了心智,等终于察觉、悚然回头,一切都已经晚了。“铮”的一声,谭腿的错愕表情永远定格,江湖上从此少了一位侠肝义胆的豪客。

这厢,洪家铁线拳也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短暂的相互试探后,双方撕破脸大打出手。论硬功夫,洪拳还真不一定怕谁,但杀手“琴魔”组合一经合璧,情势立刻变得危急。无形琴音也渐渐在画面中显露出实体形象,或为飞刀、或为铁拳,发则如利剑刺穿防守,收则如盾牌抵消进攻。随着五郎八卦棍加入团战,动作场面开始变得大开大合、张弛有度。影片适时给出了观众和剧中人两种观看视角。

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是五郎八卦棍神兵天降,动作潇洒、闲庭信步,几杆长枪宛如游龙,攻防暂时处于平衡,配乐似乎也少了杀伐之声变得轻快。但转换到剧中人视角,五郎八卦棍感受到的是铺天盖地、令人窒息的压力,如在险滩逆流而上,凶险无比。他根本听不到什么琴音乐曲,耳中、眼中甚至皮肤感受到的都是滔天巨浪、猎猎杀气。这种观影视角的转换,令观众获得了新奇的体验,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剧情,可以说是导演的神来之笔。再说一嘴,《功夫》的武指也是袁和平,难怪动作场面这么好看。天下第一武指,名不虚传。

因为三大民间高手与琴魔杀手组合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被打败也是必然的。这就引出了片中接近绝世高手水平的猪笼寨“神雕侠侣”,包租公一出手,观众就知道这是太极拳,打着打着还真就在地上画出个太极双鱼图。而包租婆的狮吼功显然远高过金毛狮王谢逊,因为谢逊的狮吼功只能伤人经脉、乱人神志,包租婆不仅如此,还能够突破音障、摧枯拉朽,对物体造成实质性伤害,这大概是女性习练狮吼功独有的优势吧?

在琴魔组合最后的负隅顽抗中,琴音彻底实体化,甚至具象为一群浑身甲胄、手持利刃、凶神恶煞的兵士。这一绝妙创意,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琴魔武功“无形却有质、杀人亦慑心”的特点。当然啦,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功力更深(他们的武功层次应该差不多)的包租婆一声狮吼,纵使千军万马也被剥皮挫骨、化为灰烬。影片的特效部分可算业内及格线以上,当年观影时相当震撼,完美服务于剧情,将导演心中的意象实打实地呈现到观众面前,并得到了认可,足见导演的认真和功力。

电影中这一段的配乐就叫做《筝锋》,可以说非常形象贴切了。据说,原曲应该是改编自琵琶曲《霸王卸甲》,原作者、作曲年代已不可考。

国际影坛不说了,经典的音乐电影、电影音乐很多,成就也很高(在我不多的观影量中,法俄合拍的《交响人生》让我有种对比《功夫》的冲动,用音乐来参与叙事、推动剧情、升华情感,同样做的很极致)。华语影坛其实也有许多经典的影视音乐,不必说《铁血丹心》的前奏一起,无数70、80后就热血沸腾、侠情满怀;不必说《当爱已成往事》悠悠响起,多少观众怅惋唏嘘、若有所失;不必说“沧海一声笑”“天地孤影任我行”这些跨越年代的金曲。但把视与听有机融合,创意如此精巧,完成度如此高的华语电影,不多。

因为时间久了,有些细节描述的不一定准确,再加上对影视制作是个门外汉,只能表达出我的个人观感,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佬们批评指正。

通过表达对电影《功夫》配乐与意象营造的喜爱,我是觉得周星驰作为华语电影人有其独一无二、难能可贵之处。

论综合成就,李安导演应该算目前世界范围内成就最高的华语导演,张艺谋也是国内公认、国际认可的大师级导演。拿他们的标准看,周星驰确实离大师还有一个距离。

但是前段时间翻看豆瓣,发现有不少热心观众从不同角度解读《功夫》,似乎都言之成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我想,经典作品大多具有被多重解读的特点,也许有的连创作者自己当时也不一定想得到,可是经典作品一旦产生,便如有了独立生命的个体,有了无限可能供人挖掘。从这个角度,电影《功夫》应该可以算做经典吧?

生产出经典作品是大师的必要标志,却不是充分条件。可以说《功夫》令周星驰隐隐有了宗师气象,可惜后来并没有如预期再进一步,成为大师。也许,是他的成长经历、创作环境没有让他产生独特、系统而深刻的价值观;也许,是星爷觉得人间不值得,他自己放弃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