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伙来汉学习武术 摸爬滚打苦练成狮王

武林动态 2015-02-23

许根伟

舞龙、舞狮、演楚剧、划采莲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将我们的新春佳节妆扮得热闹红火。遗憾的是,一些古老的年戏日渐式微,后继乏人;可喜的是,在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中,仍有一部分年轻人在坚持。本报今日推出《年戏里的年轻人》系列报道,聚焦这些年轻人的坚守与执着、憧憬与困惑。

在武打电影《黄飞鸿》中,里面舞狮的镜头精彩纷呈。这样的场景,过去在我们的生活中本不鲜见,但近年来,舞狮这种传统年戏,却离我们渐行渐远——当年的舞狮人渐渐老去,年轻的舞狮爱好者寥寥无几。不过,在江城武汉,却有一名年仅23岁、名气响当当的“狮王”。

年轻“狮王”赢得满堂彩

昨日清晨5点30分,天微微亮。省体育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大院内,湖北龙狮基地表演队23岁队员许根伟像往常一样起床。长跑、力量训练、体能训练……做完全套热身后,他和三位同事穿好演出服,来到白沙洲一企业年会现场表演。

锣鼓声响起,一黄一红两只狮子从幕后跳出,打滚、跳跃,顿时成为现场数百人关注的焦点。随后,许根伟扮演的狮子爬上6米高杆,表演“采青”和嬉闹等动作,引来阵阵喝彩。表演结束后,不少市民围了上来,争着和许根伟扮演的狮子合影。

“听到观众的掌声、喝彩声,是我最开心的事!”许根伟告诉记者。

来江城习武却改行舞狮

许根伟是江西婺源人。他说,从小他就热爱武术,最崇拜的英雄就是黄飞鸿。初中毕业那年,亲戚带着武汉一位武师来到家里,问他是否愿意去武汉练武术,许根伟一口答应,没过几天便跟着师傅来到武汉,进入湖北省体育局学习武术。

每天早上5点30分开始训练,每天训练4次,每次2小时。许多人难以忍受的枯燥的腿法、体能等训练,在许根伟看来,却十分有趣。

两个月后的一天,师傅告诉他,有位舞狮队员病了,需要临时有人顶上。此前根本没见过舞狮的许根伟训练了一晚上,第二天就上场了。从此他对舞狮产生浓厚兴趣。训练半年后,他成为一名正式舞狮队员。

跑梅花桩常摔得鼻青脸肿

“北狮动作较大,摆头一定要有力、凶猛!南狮轻巧,灵活,技术动作比较多……”聊起舞狮,许根伟兴奋地双手在空中直比划。他回忆,10多斤重的狮头,刚开始舞时,晚上睡觉感觉浑身疼。如今,他舞的狮子不但可以在板凳上自由翻滚,还可以在近3米高的梅花桩上跳跃自如。

“最难熬的是夏天舞狮,表演一场下来,整个人都虚脱了。跑‘梅花桩’时,在3米高的桩上训练,更是经常摔得鼻青脸肿。”许根伟称。

2007年,一次许根伟和同伴表演3张桌子垒起来的“凤凰台”时,从最高台上跌落,左手骨折,休息了3个月。但手臂刚恢复,他就跟师傅提出要去表演。

舞狮团队负责人说,小许最肯下工夫钻研技巧,舞狮技术最好,小小年纪还带出不少徒弟,堪称“狮王”。

虽有失落却难以割舍

舞狮是快乐的,但许根伟仍有些失落。很多儿时玩伴现在即便在建筑工地打工,一月也有四五千元收入,而他一月工资仅有2000元,“这样一比较,说不失落肯定是假的”;另外,早年舞狮队有30多人,如今只剩下7人。尽管许根伟和伙伴们一月也会接到20多场表演的邀请,但行业的萧条让他有些迷茫。而家里人也一直在催他,让他找个地方打工。“毕竟做这行的,辛苦不说,收入也特别低。”许根伟称,尽管有这些消极影响,但他会坚持下去,因为他对传统舞狮有割舍不断的感情。

(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许洋)

11日,为东湖风光村村民表演(资料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