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刚柔拳法”

武林动态 2015-01-15

一、起源与传承

刚柔拳法第三代名师----蒋侠华(1899--1989)功夫资讯网讯 “刚柔”,语出《易·系辞下》:“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拳法”的名称启蒙于《武备志》(茅元仪辑成《武备志》于天启元年(1621年)刻印))中,拳八句中的一句“法刚柔吞吐,身随时应变”,故该拳法内涵有“刚柔软韧,吞吐沉浮”,因此取名:“刚柔拳法”。素有“武术之乡”美称的苍南,早在南宋150年间,温州地区共考取了400多名武进士,其中平阳(含今苍南县)294名武进士,13名武状元,可见当时的苍南武坛出现空前盛况。尤其是在清朝末年,朝庭腐败无能,八国列强入侵中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民族灾难深重,深明大义的苍南志士不甘受辱,刚柔拳法传人金乡籍名师夏勋钰召集族人开馆授徒,决心倡武保家救国,那时的苍南一带村村设拳坛,家家有刀棒,男壮皆练武。因此“刚柔拳法”通过长期的实战和演练积累了丰富的攻防格斗技巧,吸收了南北武术的精华,形成了苍南“刚柔拳法”的独特风格。据传“刚柔拳法”相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传至苍南金乡夏勋钰先生已经是二十几代了,由于前人没有留下历史文献资料,很多该拳法传承历史事件和当事人的本心无从考证。本着对该拳历史认真负责的态度,经“刚柔拳法”传人唯一健在的九十一岁高龄,名师蒋义强先生证实,本门“刚柔拳法”,是由苍南金乡夏勋钰先生所传,蒋义强先生说:“在没有取得新的历史证据之前,其传承关系就从夏家开始计算,本门“刚柔拳法”金乡籍名师夏勋钰为第一代;随后其子夏配用,徒弟林朝斌、林朝拜(又名小拜)、林堂高为第二代传人;夏康福、林正余、林正树、蒋侠华、章俊明等为第三代传人;林国兴、蒋义强、钱思糖等为第四代传人。蒋义强先生的徒弟蒋招垟、蒋招章、蒋新章、金扬眉等为第五代传人。而今蒋贤堂为刚柔拳法第六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为刚柔拳法的推广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二、继承与发展刚柔拳法第四代名师--蒋义强(1924----)刚柔拳法第四代传人---蒋义强,浙江温州苍南县人,生于1924年,现年91岁高龄,,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耳聪目明,师承刚柔拳法第三代名师林正余、蒋侠华(其父)、夏康福(名师夏勋钰之孙、夏配用之子),是目前唯一一位健在的 “刚柔拳法”第四代传人。蒋师从小深受家传武学熏陶,由于他天资聪慧,领悟力强,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身手快捷,武艺高强,并全面继承其师和其父衣钵之真传。根据蒋师讲述: 刚柔拳法第三代名师----其父亲蒋侠华(1899--1989),深受挚友太极名师陈志远先生的武功影响(陈志远(1894-1966年),又名罗礼法,苍南县人。13岁出家为僧,法名则宏。习武从师成磨和尚,书法从师三和尚,文武双全。1925年受杭州理安寺聘请为主持。虽与太极名师田兆麟义结金兰,但学艺为师,得到真传后,武功如虎添翼,成为武艺超群的一代名师),结合自己的练功方法特点、使该拳法在内修外炼上更为合理,如“拨浪手”的柔中遇刚、“拳母”的刚中带柔,形成了功法上先刚后柔、刚中更刚、柔中更柔,刚柔并济,爆发弹抖,内劲充实,使得“刚柔拳法”的刚柔软韧、吞吐沉浮的精髓要领和独特的技击风格更加凸显。 三、风格与特点“刚柔拳法”风格特点,在技击上讲究以柔克刚,简单实用,朴实无华,其外在表现有形有意。其“形”“意”有:铜铃眼,流星拳,螳螂手,蚱蜢腿,铁板身,犁臂背,车钻腰,铁扇肩,前马如锭,后马似橹,充分体现“刚柔拳法”的民族文化特色。其具有代表性的拳法套路有拳母、五步超、三节捆、十字刚柔、四门劈叶、拨浪手;功法有:推马、盘拳、对练、风卷残云九盘山,落地生根千斤坠,挺劲有力千斤端,意注气海丹田功等等。 “刚柔拳法”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运动特点,传承着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随着“刚柔拳法”的推广普及,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以及身心健康成长,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定能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为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蒋贤堂2007年6月全国农运会武术比赛中荣获金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